图书介绍

地质学基础 中【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地质学基础 中
  • 成都地质学院编 著
  • 出版社: 成都地质学院
  • ISBN:
  • 出版时间:1983
  • 标注页数:174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18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地质学基础 中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三篇 岩石2

第九章 岩石的特征2

第一节 岩石的基本概念2

一、岩石的化学成分2

二、岩石的矿物成分2

三、岩石的结构3

四、岩石的构造4

五、岩石的产状4

第二节 岩石的其它特征5

一、岩石的物理性质5

二、岩石的工艺性质6

三、岩石的含矿性6

第三节 岩石的成因及基本岩石类型6

第十章 岩浆岩7

第一节 岩浆岩的基本特征7

一、化学成分7

二、矿物成分8

三、结构10

四、构造11

第二节 岩浆岩的产状14

一、喷出岩(火山岩)的产状14

二、侵入岩的产状14

三、侵入岩同围岩的接触关系14

第三节 岩浆岩的分类16

一、综合分类法16

二、定量矿物分类法16

三、成因分类法16

第四节 橄榄岩—苦橄岩类(超基性岩类)16

一、深成侵入岩—橄榄岩类17

二、浅成岩和喷出岩17

第五节 辉长岩—玄武岩类(基性岩类)17

一、深成侵入岩—辉长岩类18

二、浅成侵入岩—辉绿岩类18

三、喷出岩—玄武岩类18

四、超基性—基性岩过渡关系19

第六节 闪长岩—安山岩类(中性岩类)20

一、深成侵入岩—闪长岩类20

二、浅成侵入岩—20

三、喷出岩—安山岩类20

第七节 花岗岩—流纹岩类(酸性岩类)21

一、深成侵入岩—花 岗 岩类21

二、浅成侵入岩21

三、喷出岩—流纹岩类21

第八节 其它岩浆岩类22

一、正长岩—粗面岩类(中性岩类)22

(一)深成侵入岩—正长岩类22

(二)浅成岩22

(三)喷出岩—粗面岩类22

二、中性—酸性岩的过渡类型22

三、碱性岩类23

(一)霞石正长—响岩类24

(二)碱性辉长岩—玄武岩类24

(三)霓霞石—霞石岩类24

(四)碱性花岗岩—流纹岩类24

(五)碱性正长岩—粗而岩类24

(六)碳酸盐类24

四、脉岩—伟晶岩、细晶岩、煌斑岩类24

(—)伟晶岩类25

(二)细晶岩类25

(三)煌斑岩类25

第九节 岩浆岩的成因25

一、原始岩浆25

(一)玄武岩浆25

(二)花岗岩浆26

(三)橄榄岩浆26

(四)安山岩浆26

二、岩浆的来源26

三、岩浆的演化26

(一)分异作用26

(二)同化作用28

(三)复合作用28

四、主要岩浆岩类的成因29

(一)超基性岩类的成因29

(二)玄武岩类的成因29

(三)安山岩类的成因29

(四)花岗岩类的成因30

第十一章 沉积岩31

第一节 成岩—后生作用32

一、主要的成岩—后生作用32

(一)压固作用32

(二)水化—脱水作用32

(三)胶体的陈化及重结晶作用33

(四)形成结核33

(五)胶结作用33

二、研究成岩后生作用的意义33

第二节 沉积岩的一般特征34

一、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34

二、结构35

(一)碎屑结构35

(二)泥质结构35

(三)结晶粒状结构和胶状结构35

(四)缅状结构35

(五)生物结构35

三、构造35

(一)层理构造35

(二)层面构造37

四、颜色38

五、分布和矿产38

六、沉积岩的分类38

第三节 火山碎屑岩39

一、火山物质及火山岩的分类39

(一)火山物质39

(二)分类40

二、火山碎屑岩的岩石类型40

(一)火山碎屑熔岩40

(二)火山碎屑岩40

(三)沉积一火山碎屑岩类41

三、与火山碎屑岩有关的矿产42

第四节 正常沉积碎屑岩(砾岩、砂岩和粉砂)42

一、砾岩和角砾岩42

二、砂岩和粉砂岩42

第五节 粘土岩43

一、物质成分43

二、结构、构造43

三、主要物理性质44

四、常见的粘土岩44

第六节 碳酸盐岩和硅质岩45

一、碳酸盐岩45

(一)岩石的基本特征45

(二)主要岩石类型46

二、硅质岩46

第十二章 变质岩47

第一节 变质作用因素、方式及变质岩分类48

一、变质作用因素48

(一)热能48

(二)压力49

(三)化学活动性流体50

二、变质作用方式50

(一)重结晶50

(二)重组合作用50

(三)交代作用50

(四)碎裂作用51

三、变质作用类型及变质岩的分类51

第二节 变质岩的基本特征51

一、变质岩的物质成分51

(一)变质岩的化学成分51

(二)变质岩的矿物成分51

二、变质岩的结构53

三、变质岩的构造53

(一)变余构造53

(二)变成构造(变质构造)53

第三节 动力变质岩56

一、破碎角砾岩57

二、压碎岩(碎裂岩)57

三、糜梭岩57

四、千枚糜梭岩57

五、糜梭片岩57

六、冲击岩类57

第四节 热接触变质岩58

一、斑点板岩58

二、角岩58

三、大理岩58

第五节 气化—热液交代变质岩59

一、蛇纹岩59

二、云英岩59

三、青盘岩59

四、次生石英岩59

五、矽卡岩59

第六节 区域变质岩及变质带(级)59

一、板岩59

二、千枚岩59

三、片岩60

四、片麻岩60

五、麻粒岩60

六、角闪岩60

七、榴辉岩60

八、石英岩60

九、大理岩60

第七节 混合岩及三大岩类之间的转化关系(岩石循环)61

一、混合岩61

二、三大岩类之间的转化关系(岩石循环)62

第四篇 构造地质64

第十三章 岩层产状及其接触关系64

第一节 岩层的层理64

一、岩层的概念64

二、层理65

第二节 岩层的产状65

一、水平岩层66

二、倾斜岩层67

(一)岩层的产状及其测定67

(二)岩层的厚度和埋藏深度69

(三)岩层的露头形态和露头宽度71

第三节 岩层的接触关系73

一、整合和不整合74

二、不整合的类型74

(一)不行不整合74

(二)角度不融合74

三、不整合的观察和分析75

(一)确定不整合76

(二)观察不整合面附近的特征77

(三)分析不整合的空间分布及类型变化77

第十四章 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78

第一节 力的概念78

一、力与应力78

二、均匀变形中的应力状态80

第二节 变形的概念84

一、变形的形式和类型84

二、岩石变形的三个阶段85

第三节 岩石力学性质及其影响因素87

第四节 岩石变形与应力的关系88

一、应变椭球体的概念88

二、应变椭球体在分析地质构造中的应用90

第十五章 褶皱构造91

第一节 褶皱要素92

第二节 褶皱的形态分类及其在地质图上的表现93

一、褶皱的形态分类93

二、褶皱在地质图上的表现96

第三节 褶皱的组合类型98

一、褶皱在平面上的组合类型98

二、褶皱在横剖面上的组合类型100

第四节 褶皱成因的基本概念102

一、形成褶皱的基本因素102

二、形成褶皱的力学方式103

第五节 褶皱构造的研究104

一、褶皱构造的研究意义104

二、褶皱形态特征的研究105

三、褶皱形成时代的研究107

第十六章 断裂的构造109

第一节 节理109

一、节理的概念109

二、节理的分类109

三、节理与褶皱的关系112

第二节 劈理113

一、劈理的概念113

第三节 断层114

一、断层要素和断距114

二、断层的形态分类及组合类型116

三、断层的力学成因及与褶皱、节理的关系120

四、断层的野外观测124

第十七章 大地构造基本概念130

第一节 地槽、地台和深断裂130

一、地槽130

二、地台133

三、深断裂134

四、中国槽、台分布概况135

第二节 地质力学137

一、地质力学的基本概念137

二、构造体系的类型137

三、中国构造体系概貌142

第三节 板块构造142

一、板块构造的由来142

二、板块的划分和边界类型146

三、板块运动147

四、板块运动的驱动力148

五、古板块构造研究及我国板块构造轮廓14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