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诗经艺术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许志刚著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海出版社
- ISBN:780711679X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78页
- 文件大小:65MB
- 文件页数:489页
- 主题词:诗经-文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诗经艺术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编 《诗经》与周代礼乐文化3
第一章 《诗经》所展现的和谐之美3
第一节 周代人性格的基本特征3
一、外在环境对周代人的制约4
二、周代人与外在环境和谐的本质6
三、周代人性格的内涵10
第二节 周代诗歌中“人格美”理想的艺术显现20
一、外显为威仪的“人格美”21
二、“内美”的直接显现27
三、“人格美”的典范34
第三节 理想化的社会生活39
一、臣属的依赖之情40
二、敬让惠下的君主之意46
三、饮食思礼、示民训则的精神往还51
第二章 周代人的诗情与礼乐文化57
第一节 周礼中的情礼关系与周代人的性格57
一、情在礼的规定中得到表现57
二、礼对情的排斥与否定61
三、礼对情的排斥的有限性68
第二节 礼所熔铸的情感与心灵70
一、庆典礼会中的感受71
二、思想交流与感情交融76
三、具有依赖性的感情81
第三节 诗情及其对礼的排拒84
一、公义与私情84
二、礼的相互制约的规定与人们的感情90
三、现实生活的感发及情对礼的离异倾向95
第三章 周代思想家的心灵与艺术102
第一节 周代思想家的思想与礼102
一、周代思想家的心灵与礼103
二、周代思想家的独立性与人臣之义107
三、周代思想家思想、性格的两重性115
第二节 忧心忡忡的孤独者124
一、被排挤的孤独者125
二、预见与忧虑129
三、乱离中的忧国忧民者135
第三节 忠贞的情感与兼济之志141
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144
二、对礼的坚贞不贰的信仰151
三、尽忠竭诚的态度157
第四章 结论:诗人自我张扬的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164
第一节 社会生活与诗人的性格164
第二节 礼对艺术的定性与诗人的生活感受169
第三节 诗人的境遇与礼的修养176
附录 八十年代以前的《诗经》研究及若干理论问题180
一、风雅与《诗经》胜境180
二、对《诗经》研究中的传统观点的检讨181
三、对几个理论问题的思考189
(一)文学研究中的取舍倾向与求实精神190
(二)《诗经》文本的历史客观性与文学史方法论192
(三)文学创作与精神生产的特点194
中编 《诗经》与宗教文化202
第一章 蒙昧的诗情202
第一节 奇幻的精灵世界与蒙昧的乐歌202
第二节 精灵世界的艺术表现208
第三节 巫、祝与早期文学创作216
第四节 神圣的诗情220
第二章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之歌225
第一节 敬礼社稷神的情感与乐歌227
第二节 对百谷之神后稷的敬仰与颂赞232
第三节 对田祖(即农神)的礼赞235
第四节 美好生活的多重愿望与祭神曲240
第三章 对神的敬畏与诗情247
第一节 “歌哭而请”247
第二节 同祖同宗的自豪252
第三节 神前的反思与自励260
第四章 愉神,愉人269
第一节 宗教仪式的快感269
第二节 仪式中的非宗教性欢悦280
下编 《诗经》文本及其语境291
一、《诗经》文本及其艺术精神291
(一)诗、音乐与文本分类291
(二)作品产生的地域295
(三)时代与作者299
(四)个性、情感和艺术精神303
(五)精妙的艺术表现311
(六)《诗经》的早期传播314
二、风诗的爱、恨与地缘文化320
(一)周代的礼对情感的制约321
(二)“王化之国”的情与礼324
(三)多元文化区的文化交融334
(四)部族文化与礼乐文化的冲突338
三、风诗的批评、讽刺及其语境352
(一)鼠之皮与人之仪353
(二)“罔极”、“无良”与礼355
(三)“不稼不穑”、“不狩不猎”与君子“无逸”357
四、雅乐源流考论362
(一)说雅363
(二)雅乐与豳乐366
(三)雅乐与雅言368
五、《诗大序》及其在儒家学说中地位之再评价372
(一)《诗大序》与儒家对诗歌本质的探讨373
(二)诗之“六义”与诗歌艺术特征379
(三)对文学创作动因的论述382
(四)鉴赏与教化387
六、《诗经》中对事理的误读与诗歌艺术的无理而妙391
(一)《诗经》中对事理的误读与艺术表现391
(二)诗人笔下的史实:诗与史的差异397
(三)艺术表现中的无理之理401
七、春秋赋《诗》与对《诗经》的解读408
(一)《诗》的多种方式的解读408
(二)“赋《诗》断章”与“歌《诗》必类”413
(三)解诗、论诗、论乐426
八、《诗经》正读十则434
(一)“鄂不??”434
(二)“执讯获丑”435
(三)“宜岸宜狱”435
(四)“惄焉如捣”436
(五)“僭始既涵”436
(六)“至于巳斯亡”437
(七)“上帝甚蹈”438
(八)“维此王季”438
(九)“假乐君子”439
(十)“辞之择矣,民之莫矣。”439
九、考古发现与《诗经》传本441
(一)名篇义例与篇题、国别等标识441
(二)诗篇次第447
(三)章句453
附录 21世纪先秦文学文献研究构想456
(一)出土文献与文献学的新课题456
(二)疑古辨伪与双重证据法459
(三)竹简帛书对传统校勘训诂的冲击461
(四)新的文学文本与新的课题466
主要参考文献469
后记476
热门推荐
- 569915.html
- 3185513.html
- 3786652.html
- 3417983.html
- 804715.html
- 1129190.html
- 2146658.html
- 2117391.html
- 1414572.html
- 38631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891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547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460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856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374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898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800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715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080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92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