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鼠疫概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现代鼠疫概论
  • 贺雄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264695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520页
  • 文件大小:104MB
  • 文件页数:534页
  • 主题词:鼠疫-防治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鼠疫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鼠疫流行简史与现状1

第一节 世界鼠疫流行综述1

一、第一次鼠疫大流行1

二、第二鼠疫大流行2

三、第三次鼠疫大流行2

第二节 20世纪各大洲鼠疫流行概况与现状2

一、亚洲2

二、美洲4

三、非洲4

四、欧洲5

第三节 中国鼠疫流行概况5

一、20世纪以前的中国鼠疫5

二、20世纪前半叶的中国鼠疫6

三、20世纪后半叶的中国鼠疫11

四、21世纪初的中国鼠疫形势13

第四节 各省(区)、直辖市鼠疫流行概述14

一、云南鼠疫14

二、广西鼠疫15

三、广东鼠疫16

四、福建鼠疫16

五、浙江鼠疫17

六、江西鼠疫18

七、海南鼠疫20

八、黑龙江鼠疫20

九、吉林鼠疫22

十、辽宁鼠疫22

十一、内蒙古鼠疫23

十二、山西鼠疫24

十三、陕西鼠疫26

十四、河北鼠疫27

十五、宁夏鼠疫28

十六、甘肃鼠疫29

十七、青海鼠疫29

十八、新疆鼠疫31

十九、西藏鼠疫31

二十、四川鼠疫32

二十一、贵州鼠疫33

二十二、台湾、香港、澳门等地鼠疫33

二十三、其他地区鼠疫33

二十四、1900~2005年中国鼠疫流行地区名录34

第五节 人间鼠疫流行特征38

一、人间鼠疫持续流行38

二、人间鼠疫流行呈波浪状39

三、人间鼠疫流行呈西部地区高发状态39

四、人间鼠疫流行具有突发性特征40

五、人间鼠疫病死率地区差异明显40

主要参考文献40

第二章 人类鼠疫流行病学41

第一节 传染源41

一、啮齿类41

二、食肉类42

三、有蹄类43

四、鼠疫患者43

第二节 传播途径与感染方式43

一、从蚤到人的传播43

二、从宿主动物到人的传播44

三、从人到人的传播45

第三节 流行季节46

一、家鼠鼠疫疫源地人间鼠疫流行季节46

二、旱獭鼠疫疫源地人间鼠疫流行季节46

三、黄鼠鼠疫疫源地人间鼠疫流行季节47

四、沙鼠鼠疫疫源地人间鼠疫流行季节47

第四节 人群易感性48

一、年龄差异48

二、性别差异48

三、职业差异48

第五节 病型49

一、人间鼠疫临床型49

二、各鼠疫疫源地病型比较49

三、腺鼠疫发病部位比较50

第六节 鼠疫菌生态型的流行病学意义50

一、鼠疫菌生态型在人血清中的生长趋势与人间鼠疫流行关系50

二、鼠疫菌生态型内毒素含量与人间鼠疫关系51

第七节 社会因素对鼠疫流行的影响51

一、经济开发51

二、民俗习惯51

三、细菌战剂52

四、社会生产活动52

五、战乱52

主要参考文献53

第三章 鼠疫自然疫源地54

第一节 鼠疫自然疫源性概述54

一、自然疫源性54

二、鼠疫自然疫源地54

三、鼠疫自然疫源地构成要素55

四、鼠疫自然疫源地类型56

第二节 世界鼠疫自然疫源地56

一、亚洲鼠疫自然疫源地56

二、非洲鼠疫自然疫源地56

三、美洲鼠疫自然疫源地57

第三节 中国鼠疫自然疫源地57

一、鼠疫自然疫源地概述57

二、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鼠疫疫源地57

三、天山山地灰旱獭长尾黄鼠鼠疫疫源地61

四、帕米尔高原长尾旱獭鼠疫疫源地64

五、呼伦贝尔高原蒙古旱獭鼠疫疫源地66

六、松辽平原达乌尔黄鼠鼠疫疫源地68

七、甘宁黄土高原阿拉善黄鼠鼠疫疫源地70

八、内蒙古高原长爪沙鼠鼠疫疫源地73

九、准噶尔盆地大沙鼠鼠疫疫源地75

十、锡林郭勒高原布氏田鼠鼠疫疫源地76

十一、青藏高原青海田鼠鼠疫疫源地79

十二、滇西纵谷齐氏姬鼠-大绒鼠鼠疫疫源地80

十三、滇粤闽居民区黄胸鼠鼠疫疫源地83

十四、中国鼠疫疫源地疫源县(市、旗、区)名录86

第四节 鼠疫疫源地与人间鼠疫及其防控对策88

一、鼠疫疫源地是发生人间鼠疫的基础条件88

二、鼠疫疫源地状态是发生人间鼠疫的关键因素89

三、鼠疫疫源地威胁程度是发生人间鼠疫的主要原因90

四、鼠疫流行强度与病死率是疫源地危害程度的标志91

五、鼠疫疫源地预防控制的指导原则92

六、全面开展鼠疫自然疫源性的防控工作92

七、积极进行社会人群的鼠疫预防与控制工作93

主要参考文献95

第四章 鼠疫宿主动物96

第一节 概述96

一、鼠疫宿主动物概念96

二、宿主动物特征96

第二节 啮齿动物形态学97

一、啮齿动物的外部形态97

二、啮齿动物的内部构造98

第三节 啮齿动物标本制作101

一、标本的概念及种类101

二、剥制标本的制作101

三、制作方法104

四、标本的收藏与管理108

第四节 鼠疫主要宿主动物111

一、灰旱獭111

二、长尾旱獭112

三、蒙古旱獭113

四、喜马拉雅旱獭113

五、达乌尔黄鼠114

六、阿拉善黄鼠114

七、长尾黄鼠116

八、大沙鼠117

九、长爪沙鼠117

十、大绒鼠118

十一、青海田鼠119

十二、布氏田鼠119

十三、齐氏姬鼠120

十四、黄胸鼠121

十五、其他染疫动物名录122

主要参考文献124

第五章 鼠疫媒介125

第一节 鼠疫媒介概述125

一 、鼠疫媒介概念125

二、鼠疫媒介特征125

第二节 蚤类的形态构造126

一、概述126

二、成虫的外部形态128

三、成虫的内部构造140

第三节 蚤与宿主的关系142

一、宿主选择性142

二、寄生方式142

三、迁徙、散布和转移142

四、吸血与繁殖142

五、种群数量和季节消长143

六、生存期限143

第四节 蚤类与鼠疫的关系143

一、鼠疫菌在蚤体内的发育过程143

二、蚤传播鼠疫菌的机制144

三、蚤的媒介能力与影响因素145

四、蚤体内环境对鼠疫菌的影响146

第五节 蚤类调查与研究147

一、蚤类调查的内容147

二、蚤指数调查方法149

三、蚤类调查的注意事项151

四、蚤类的鼠疫细菌学检验151

第六节 蚤类标本的采集与制作152

一、蚤类标本的采集152

二、非透明标本的鉴定、保存与送检153

三、蚤类永久保存标本的制作154

第七节 中国鼠疫媒介简介155

一、我国自然染疫的蚤类155

二、鼠疫重要媒介蚤简介158

三、自然感染鼠疫的其他节肢动物195

主要参考文献211

第六章 鼠疫病原212

第一节 鼠疫菌的生物学特性212

一、形态与染色特征212

二、培养特性213

三、营养需求216

四、生化特性220

五、抗原结构及免疫原性221

六、毒力决定因子224

七、毒素229

八、致病性233

九、鼠疫菌对环境的抵抗能力235

第二节 鼠疫菌基因组研究237

一、我国鼠疫菌91001株全基因组序列测定237

二、鼠疫菌基因组进化与生态位适应研究242

三、鼠疫菌的生物型变异250

第三节 鼠疫菌的分型252

一、鼠疫菌的生物型252

二、中国鼠疫菌的生态型254

三、中国鼠疫菌的基因组型256

第四节 鼠疫噬菌体264

一、概述264

二、鼠疫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265

三、鼠疫噬菌体的特异性与应用266

主要参考文献267

第七章 鼠疫病原检验268

第一节 细菌学检验268

一、样品的采集268

二、鼠疫细菌检验程序271

第二节 血清学检验279

一、血清学概述279

二、样品采集280

三、试管凝集试验281

四、间接血球凝集试验283

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288

六、放射免疫沉淀试验295

七、聚合酶链反应297

八、鼠疫免疫金标记技术301

九、上转换发光技术304

十、鼠疫FI McAb酶免疫染色法308

十一、免疫荧光染色技术310

笫三节 生化试验313

一、碳水化合物和醇类发酵试验313

二、硝酸盐还原试验313

三、硫化氢形成试验314

四、靛基质试验314

五、明胶试验314

六、甲基红反应315

七、V-P试验(Voges-Proskauer二氏试验)315

第四节 毒素的检查316

一、内毒素的检查316

二、鼠毒素的检查316

第五节 营养需求的检查317

一、培养基317

二、培养方法318

第六节 毒力因子的检查318

一、FI的检查318

二、VWa的检查319

三、鼠疫菌素I(Pst I)的检查320

四、Pgm的检查320

第七节 毒力测定321

一、实验动物的选择321

二、动物分组和感染剂量321

三、接种剂量和方法321

四、观察时限321

五、最小致死量(MLD)和半数致死量(LD50)的计算321

六、鼠疫菌对几种实验动物的最小致死量322

第八节 鼠疫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322

一、鼠疫菌的诊断322

二、鼠疫菌的鉴别诊断327

第九节 鼠疫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329

一、原理329

二、材料329

三、方法329

四、质量控制330

第十节 鼠疫菌基因差异区段分型技术330

一、鼠疫菌DNA提取330

二、引物设计331

三、PCR扩增方法333

四、确定基因型334

第十一节 鼠疫实验室及生物安全334

一、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相关概念334

二、生物安全实验室336

三、鼠疫实验室345

四、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健康临测352

五、生物安全操作技术规范353

六、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消毒与灭菌357

主要参考文献358

第八章 鼠疫流行病学调查与监测359

第一节 人类鼠疫流行病学调查359

一、鼠疫流行史调查359

二、发生人间鼠疫时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361

第二节 动物鼠疫流行病学调查366

一、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基本概念和特点366

二、调查内内容与方法369

三、鼠疫自然疫源地调查370

第三节 鼠疫临测382

一、基本概念382

二、监测的目的383

三、监测形式383

四、监测范国和要求384

五、人间鼠疫监测385

六、动物鼠疫监测390

主要参考文献398

第九章 鼠疫临床与治疗399

第一节 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399

一、发病机制399

二、病理改变399

第二节 临床表现403

一、临床分型403

二、潜伏期404

三、一般症状404

四、各型鼠疫的特殊症状405

第三节 临床诊断409

一、诊断标准和原则409

二、鉴别诊断410

三、病理解剖与诊断414

第四节 鼠疫的治疗417

一、鼠疫患者的一般处置和对症治疗417

二、特效治疗418

三、鼠疫中毒性休克的治疗419

四、典型病例介绍422

第五节 鼠疫隔离病院的建立426

一、隔离病院的建立426

二、隔离病院的管理428

主要参考文献430

第十章 鼠疫疫情应急处理与预防控制431

第一节 我国鼠疫的预防和控制策略431

一、国家统一领导,地方分级管理431

二、依法规范管理,保证快速反应431

三、完善技术对策,坚持综合防治432

第二节 鼠疫疫情应急处置432

一、鼠疫疫情处置的准备工作432

二、组建鼠疫疫情处置指挥系统和启动鼠疫疫情处置应急预案433

第三节 预防性灭鼠灭蚤442

一、灭鼠442

二、灭蚤451

三、疫源地内的保护性灭鼠灭蚤456

第四节 鼠疫监测信息管理和疫情报告457

一、我国传染病监测的现状与策略457

二、鼠疫监测与信息管理458

三、疫情报告464

第五节 宣传与健康教育467

一、宣传467

二、培训470

第六节 卫生检疫470

一、国境卫生检疫470

二、国内交通卫生检疫470

第七节 区域联防472

主要参考文献472

附录一 中国鼠疫啮齿类动物检索表473

附录二 中国鼠疫媒介蚤类检索表及其科属种特征489

附录三 培养基制作50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