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程序正义均衡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程序正义均衡论
  • 汪沛,武阳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7198937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180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196页
  • 主题词:诉讼程序-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程序正义均衡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程序正义的三种理论模型1

第一节 “结果论”程序正义与“参与论”程序正义2

一、罗尔斯的程序正义理论3

二、“结果论”程序正义理论的“明希豪森之发”7

三、哈贝马斯的程序正义理论10

四、“参与论”程序正义理论的“戈尔迪亚斯之结”14

五、两种理论模型的学术意义与评价16

第二节 均衡的程序正义理论21

一、卡普洛的程序正义理论——均衡论21

(一)卡普洛的程序正义理论21

(二)均衡论模型的学术意义与评价23

二、程序正义与法律的精确性27

(一)法律精确性的界定28

(二)程序正义均衡论框架下的法律精确性35

第二章 程序正义均衡论的视域界说43

第一节 损害赔偿模型中的程序正义43

一、实质正义的制度成本与事前信息的相互关系44

(一)当事人在行动时拥有的信息对制度成本的影响44

(二)精确性对当事人在行动时获取信息的激励48

二、制定法律规则还是法律原则51

(一)赔偿规则模型适用的广泛性51

(二)法律规则的疏密程度51

(三)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52

(四)简约法律的力量53

(五)通过判决进行的信息传播54

三、调查动机还是结果55

四、赔偿模型中的程序正义均衡56

五、信息、公平与社会福利58

第二节 责任认定模型中的程序正义60

一、两个模型的划分依据60

二、惩罚威慑与法律精确性63

三、发现概率、惩罚力度与法律精确性64

(一)发现概率与惩罚力度64

(二)法律精确性与发现概率65

四、惩罚的成本67

(一)惩罚与发现概率67

(二)精确性与惩罚概率68

第三节 证据法中的程序正义69

一、最佳证明标准与精确性的关系69

二、举证责任设定70

(一)举证责任与行为控制的关系70

(二)惩罚成本加入后的分析71

(三)总结73

三、事前精确性还是事后精确性75

(一)事前信息与事后精确性76

(二)精确性与社会福利77

四、对司法错误的关注——无辜者遭遇错误惩罚78

第四节 余论——公力救济的界限80

一、在自作决定制度中83

二、在资助诉讼制度中84

三、在阻碍诉讼制度中84

四、预防成本低、诉讼成本低85

五、预防成本低,诉讼成本高86

六、预防成本高,诉讼成本低86

七、预防成本高,诉讼成本高87

第三章 程序正义均衡论视域下的“亲亲相隐”制度分析91

第一节 “亲亲相隐”制度历史沿革92

一、“亲亲相隐”制度的历史渊源92

二、可适用“亲亲相隐”的范围96

三、“亲亲相隐”中的两种特殊情况98

四、西方亲属拒证权的历史99

(一)古代家族法99

(二)现代亲属拒证权100

五、有关“亲亲相隐”制度的学术论战103

第二节 “亲亲相隐”制度的理想类型建构104

一、理想类型(ideal types)104

二、“亲亲相隐”制度的理想类型建构106

(一)共时型理想类型构建106

(二)历时型理想类型建构107

第三节 “亲亲相隐”制度的效用(共时)——“隐”与“告”108

一、“亲亲相隐”制度的成本约束108

(一)农耕经济形态的成本约束分析109

(二)有限税赋的成本约束110

(三)广袤疆域的统治难题110

二、“亲亲相隐”制度的社会效用111

(一)归类与标记——作为信息单位的家族112

(二)“亲”——社会规范的信任效用114

(三)“隐”——效用选择114

三、古代社会证据制度的精确性分析115

第四节 “亲亲相隐”制度的成本(历时)——“古”与“今”117

一、“亲亲相隐”制度的现代没落的经济学解释117

(一)现代社会的成本与效用变化117

(二)古今证据制度精确性比较分析118

二、一个规范分析:制度复活还是法律移植122

(一)信息单位支付能力更强123

(二)信息支付能力并不如西方信用社会123

第四章 程序正义均衡论视域下的“引诱取证”执法方式分析125

第一节 违法行为的外部性困境127

一、城市道路的“公共地的悲剧”128

二、执法目标为“外部性的克服”130

第二节 “引诱执法”现象的事实分析131

一、“引诱执法”制度的产生131

二、“引诱执法”方式的异化136

(一)“引诱执法”异化的背景136

(二)“引诱执法”异化的过程138

第三节 “引诱执法”方式的规范分析140

一、“引诱执法”的精确性分析141

二、对执法方式的规范分析142

(一)威慑与精确性143

(二)发现概率与精确性143

第五章 程序正义均衡论视域下的立案登记制改革评述146

第一节 立案登记制改革进程146

一、立案登记制改革方向确立146

二、制度细节仍需完善148

第二节 立案登记制的制度成本收益分析150

一、立案登记制施行后面临的诉讼爆炸150

(一)诉的利益的适格性审查152

(二)纠纷解决方式的引导153

二、鉴别恶意诉讼的成本高昂154

(一)恶意诉讼是对司法资源的浪费154

(二)降低制度成本,鉴别信息真伪的方式155

三、强化诉讼引导157

结语161

一、程序正义均衡论与法律的精确性161

二、制度选择应当追求公平还是效率163

三、法律——选择的艺术165

四、制度的退化与福利改善167

参考文献16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