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新民主革命通史 第7卷 1937-1938 全民抗战 气壮山河【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新,陈铁健主编;李良志等卷主编;马振犊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7208031754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659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678页
- 主题词:新民主主义革命(学科: 历史 地点: 中国) 抗日战争(学科: 历史 地点: 中国 年代: 1937~1938) 新民主主义革命 抗日战争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新民主革命通史 第7卷 1937-1938 全民抗战 气壮山河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1
第一章 国民政府的对日备战1
第一节 国民政府对日政略的变化1
一、国民党内对日政策的分歧1
二、国民政府修正内外政策10
第二节 国防建设与整军备战18
一、国防建设的指导原则18
二、选择国防基地29
三、增强国力 整军备战35
第三节 战前国防计划的剖析42
一、关于1936年国防计划大纲42
二、关于1937年国防作战计划47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对抗战的准备57
第一节 积极扩充力量 争取国际援助58
一、积极扩充力量 发展革命根据地58
二、试图打通国际通道 争取苏联援助62
第二节 政治备战工作66
一、加速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66
二、中共中央确定新方针新任务69
三、加强干部教育工作74
四、陕甘宁边区建设77
第三节 创办学校,大量培养干部82
一、中共中央党校83
二、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84
第三章 全民族抗战的爆发88
第一节 抗战爆发前的国际形势与中国政局88
一、国际形势的演变88
二、日本的侵华方针92
第二节 卢沟桥事变99
一、七七事变的爆发99
二、日本的“不扩大”方针104
三、国民政府及北平地方当局的对策113
四、平津沦陷124
五、国民政府战时机构的设立132
第三节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137
一、西安事变后国共两党的谈判137
二、中间党派的抗战主张和救亡活动148
三、全国抗战热潮的高涨163
四、中国共产党洛川会议的召开172
五、红军改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176
第四节 世界各国人民和海外华侨对中国抗战的支持188
一、美、英等国政府和人民对中国抗战的态度与支援188
二、苏联对中国抗战的态度与支援194
三、其他国家政府和人民对中国抗战的态度与支援200
四、海外华侨积极支援祖国抗战202
第四章 抗日战争的全面展开208
第一节 淞沪会战208
一、八一三事变208
二、会战经过212
三、淞沪会战的经验与意义261
第二节 平津沦陷后的华北战局265
一、平汉、津浦路北段之战265
二、平绥路作战281
三、忻口会战与太原失守295
第三节 八路军三大主力挺进敌后实行战略展开315
一、八路军三大主力开赴抗日前线315
二、与正面战场的配合作战265
三、八路军四大战略支点的建立与在华北敌后的大发展320
第四节 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与南京陷落324
一、国民政府迁都重庆324
二、南京保卫战330
三、国民政府确立西南为战略大后方341
第五节 新四军奔赴大江南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350
一、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与国民政府地方当局的停战谈判350
二、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的组建与集结356
三、中共中央关于新四军挺进敌后的指示362
四、新四军第一、二支队挺进江南敌后364
五、新四军第四支队东进皖中、皖东和彭雪枫游击支队挺进豫东366
第五章 抗战初期中国的内政外交369
第一节 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369
一、战争阴影下中苏关系的改善369
二、中苏为加强合作进行谈判373
三、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377
第二节 陶德曼调停382
一、国民政府对英美等国的外交努力及国联调停的失败382
二、陶德曼调停的由来387
三、南京沦陷前陶德曼的调停活动389
四、南京失守后陶德曼的再次调停及其失败394
第三节 沦陷区傀儡组织的出现399
一、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出笼399
二、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的开张405
三、伪蒙疆联合委员会的成立410
四、南北伪政权的合流412
第四节 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与首届国民参政会417
一、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417
二、《抗战建国纲领》的制定430
三、国民党五届四中全会437
四、国民参政会一届一次会议440
五、三青团的成立和发展458
第五节 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473
第六章 抗战战略防御阶段的结束489
第一节 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立489
一、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489
二、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初创499
三、晋西北和大青山抗日根据地的创建508
四、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开辟517
五、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建立524
六、陕甘宁边区的巩固530
第二节 徐州会战541
一、津浦路沿线的初期作战541
二、临沂、滕县之战546
三、血战台儿庄554
四、徐州撤退564
第三节 武汉会战与广州失守574
一、武汉外围作战577
二、保卫大武汉587
三、广州失守604
第四节 中国抗战的军事战略608
一、国民党的持久消耗战略609
二、共产党的持久战思想613
三、国共两党持久战备之比较619
第七章 抗战前期少数民族和台、港地区人民的抗日斗争624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的团结抗日的民族政策625
第二节 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的抗日斗争628
一、东北抗日联军中少数民族的抗日斗争628
二、东北地区满族、朝鲜族民众的抗日斗争631
三、东北地区赫哲、鄂温克、鄂伦春族民众的抗日斗争633
第三节 内蒙古人民的抗日斗争634
第四节 回族人民的抗日斗争637
第五节 新疆各族人民对抗战的贡献641
第六节 云南、四川各族人民的抗日斗争643
第七节 湘鄂西、广西、贵州各族人民的抗日斗争647
第八节 海南岛、台湾、香港各族人民的抗日斗争651
后记659
热门推荐
- 1836861.html
- 2652500.html
- 3201559.html
- 3167449.html
- 3781510.html
- 2324501.html
- 2596216.html
- 1161111.html
- 3640746.html
- 22326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061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511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105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814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221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138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61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820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959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58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