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共党史珍闻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白云涛编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20085192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17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327页
- 主题词:中国共产党-党史-通俗读物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共党史珍闻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所谓“陈独秀问题”的来龙去脉1
一、所谓的“陈独秀问题”1
二、还原陈独秀“五四运动总司令”历史地位2
三、关于陈独秀在建党中的历史地位6
四、关于陈独秀的“托派”问题10
五、关于陈独秀的“汉奸”问题17
六、陈独秀的历史地位应进一步肯定26
关于井冈山时期的“朱毛之争”问题29
一、朱毛红军的组成和“朱毛之争”的缘起29
二、中央来信又来人,引发“朱毛之争”33
三、林彪站在毛泽东一边35
四、口舌争辩演变为笔墨之战37
五、毛泽东抱病黯然离开40
六、有“朱”无“毛”,形势不好42
七、朱德请毛泽东回来,毛泽东说必须打倒“陈毅主义”44
八、有“朱”无“毛”,再现窘境46
九、周恩来、李立三高屋建瓴,惊醒陈毅梦中人47
十、中央“九月来信”,作出明确结论51
十一、陈毅打倒“陈毅主义”,朱毛走到一起54
十二、古田会议,我党我军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56
十三、历史的启示58
中共中央从上海秘迁瑞金始末62
一、白色恐怖中的红色中央62
二、顾顺章、向忠发先后叛变,红色中央危机65
三、经共产国际同意,临时中央秘密向苏区瑞金转移67
四、周恩来三易装束过险关69
五、博古、陈云并行离沪,化险为夷进入苏区71
七、林伯渠途中负伤,瞿秋白幸免于难74
八、新的中央领导机关诞生75
王明是如何上台的?又是如何下台的?77
一、革命形势好转,“立三路线”抬头77
二、王明反对“立三路线”,遭到“立三中央”留党察看处分78
三、“钦差大臣”米夫来华,“反立三路线英雄”王明抬头81
四、中共六届四中全会,罗章龙折戟,王明登上政治舞台83
五、王明、博古主政,毛泽东遭批评被撤职85
六、清除毛泽东影响:反“罗明路线”、批邓毛谢古、公审萧劲光89
七、遵义会议:毛泽东崛起,博古让位93
八、王明携“太上皇”之令返国96
九、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确立“以毛泽东为首”100
十、延安整风,清算王明教条主义103
十一、晚年王明,终老异乡112
瞿秋白与《多余的话》风波114
一、从一介书生到中共领袖114
二、受命留守,不幸被俘116
三、叛徒指认,不幸暴露119
四、出卖瞿秋白者何人?120
五、拒绝劝降,从容就义122
六、《多余的话》:瞿秋白的自我解剖126
七、风起于青蘋之末129
八、重评《多余的话》,还瞿秋白清白131
新中国成立前夕国共两党争夺人才的较量134
一、中共发布“五一”口号,蒋介石制定“抢救大陆学人计划”134
二、北平学者争夺战137
三、张伯苓拒绝蒋介石,接受周恩来140
四、茅以升将计就计,利用蒋介石的信任保护上海工业142
五、蒋氏父子劝不动竺可桢,反被竺可桢劝144
六、中央大学校长吴有训东躲西藏,终于留下来为新中国服务145
七、古都北平,群贤毕至146
新中国成立后国共的几次秘密接触148
一、首次接触:1950年解放军攻台在即,蒋派李次白赴大陆谋和148
二、第一次密谈:中共派章士钊入港送信给蒋,蒋介石派宋宜山进京刺探虚实151
三、第二次密谈:毛泽东提出“一纲四目”,蒋介石反馈“六项条件”155
四、李宗仁归国,力促国共合作159
五、第三次密谈:章士钊再度赴港带信,蒋介石密约毛泽东访台160
六、两岸关系拨云见日,峰回路转163
梁漱溟顶撞毛泽东始末164
一、北大相识,延安相交,彻夜畅谈,成为挚友165
二、解放进京,来往密切,朋友成为座上宾167
三、梁漱溟提出“九天九地”说,被误解为破坏工农联盟169
四、梁漱溟为自己抗辩,当面顶撞毛泽东171
五、长子一席话,惊醒梦中人175
六、30年之后的感悟177
中苏两党关系破裂始末179
一、毛泽东说:中苏分歧要从1954年算起179
二、1956年:斯大林问题上的根本分歧182
三、1957年:毛泽东二次访苏,战争与和平问题的分歧明显了189
四、1958年夏:长波电台和共同舰队事件,中苏两党产生裂痕196
五、1958年秋:炮轰金门事件,中苏破裂的导火索199
六、1959年:赫鲁晓夫批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毛泽东很恼火203
七、1959年:苏美戴维营会谈,中苏北京吵架206
八、1960年:赫鲁晓夫讥讽毛泽东是“老套鞋”,毛泽东说赫鲁晓夫是“半修正主义”213
九、1960年6月:布加勒斯特较量,中苏两党冲突公开216
十、1960年11月:莫斯科会议,破裂边缘握手言和218
十一、1961年:苏共二十二大,周恩来提前离会抗议,中苏两党关系降至最低点221
十二、苏共二十二大后,毛泽东断言苏共“变修”,中苏大论战开始,两党关系破裂224
十三、中苏两党关系破裂原因及历史教训227
毛泽东刘少奇分歧的由来和发展232
一、民主革命时期的亲密战友232
二、分歧缘起:农业合作化问题和国内主要矛盾问题235
三、毛泽东退居二线,刘少奇接任国家主席239
四、七千人大会,国内形势和工作认识上的分歧241
五、“包产到户”问题,思想路线上的分歧246
六、“四清”运动,毛泽东刘少奇走向分裂251
七、历史的悲剧与个人的悲剧261
八、“相逢一笑”,拂去历史尘埃265
中共“理论家”陈伯达政治沉浮记268
一、大革命失败,别人脱党他入党268
二、毛泽东和陈伯达:“哲学”的亲密接触270
三、调任毛泽东身边,31年政治秘书生涯里地位不断攀升272
四、“他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276
五、中共重要文件的起草者280
六、疯狂的年代,罪恶的人283
七、起草中共九大政治报告风波,陈伯达开始失宠287
八、折戟九届二中全会,结束政治生命289
九、晚年生活和自省295
《毛主席语录》的编辑、出版、修订与传播297
一、毛泽东论个人崇拜,林彪布置学习毛主席著作297
二、《毛主席语录》应运而生300
三、林彪的“题词”和林彪的“前言”301
四、全国变成“红海洋”303
五、因“红宝书”获罪的人们308
六、“红宝书”时代的终结310
主要参考书目312
后记316
热门推荐
- 1188334.html
- 1016767.html
- 3528423.html
- 2904194.html
- 3317843.html
- 634896.html
- 2421306.html
- 3651127.html
- 385642.html
- 24265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218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209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619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533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953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582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439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937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681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19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