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农作物有害生物预测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农作物有害生物预测学
  • 张孝羲,张跃进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7109102815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593页
  • 文件大小:71MB
  • 文件页数:610页
  • 主题词:作物-有害动物-预测;作物-有害植物-预测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农作物有害生物预测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农作物有害生物预测的历史沿革与进展2

二、预测的原理4

三、测报的类别5

四、预测的方法6

五、预测的步骤8

第一篇 农作物害虫测报的生物学原理和方法11

第一章 昆虫种群的估量及害虫大发生原因分析11

第一节 种群密度和调查11

一、直接观察法11

二、拍打法12

三、诱捕法13

四、扫网法18

五、吸虫器法19

六、标记—回捕估计种群密度19

第二节 种群密度消长的空间动态25

一、种群密度的季节性波动27

第三节 种群密度在时间上的数量分布动态27

二、种群密度的年际波动规律28

第四节 种群数量消长的原因分析32

一、生物学派33

二、气候学派34

三、综合学派34

四、自动调节学派34

五、自然调节的进化意义35

一、昆虫种群空间分布的类型37

第一节 昆虫种群的空间分布及其检测方法37

第二章 昆虫种群的空间分布及抽样调查技术37

二、昆虫种群空间分布的检测方法38

第二节 种群空间分布的成因及应用价值46

一、影响昆虫种群空间分布的因素46

二、昆虫种群空间分布的应用价值49

第三节 田间抽样技术51

一、种群数量的估值抽样52

二、序贯抽样58

第一节 与昆虫发生期相关的个体生物学特性67

一、昆虫的发育67

第三章 害虫发生期预测的生物学原理和方法67

二、发育速率与有效积温法则74

三、休眠与滞育特性85

第二节 害虫发生期预测方法89

一、害虫发育进度划分标准90

二、害虫发育进度的调查91

三、历期预测法93

四、分龄分级预测法94

六、期距预测法96

五、卵巢发育分级预测法96

七、有效积温预测法97

八、物候预测法98

九、统计分析法100

第四章 害虫发生量预测的原理与方法101

第一节 害虫发生量预测的基本原理101

一、种群数量动态的理论模型及剖析101

二、昆虫种群的生长型105

三、种群生命表的编制、分析和应用110

第二节 害虫发生量预测的生物学方法125

二、气候图预测法126

一、有效虫口基数及增殖率预测法126

三、聚点图预测法128

四、经验指数预测法130

五、形态指标预测法132

六、生理生态指标法134

第五章 迁飞性害虫的预测原理和方法136

第一节 昆虫的扩散和迁飞规律136

一、昆虫的扩散特性137

二、昆虫的迁飞(迁移)特性137

一、黏虫144

第二节 我国主要迁飞害虫的发生区域和迁飞路线144

二、稻纵卷叶螟145

三、褐飞虱148

四、白背飞虱151

五、小地老虎152

六、棉铃虫153

七、草地螟155

第三节 迁飞性害虫的异地预测方法156

一、迁出区虫源预测156

二、迁入区虫情预测157

四、迁入后本地预测159

三、迁飞性害虫的预警系统159

第六章 害虫为害损失预测和经济阈值161

第一节 害虫为害的损失估计与方法161

一、害虫为害与作物产量损失间关系162

二、作物受害产量的损失估计164

三、产量损失的预测172

第二节 植物保护管理中的经济阈值173

一、经济允许损害水平和经济阈值175

二、动态经济阈值和复合经济阈值178

第三节 害虫为害的风险评估方法184

一、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定义和步骤185

二、害虫灾害风险评估方法186

主要参考文献193

第一节 植物病害的类型199

一、病因199

第二篇 植物病害测报的生物学原理和方法199

第七章 植物病害发生的基本要素199

二、病害的重要性200

三、植物病害的类型201

第二节 植物病害的流行201

一、植物病害流行的概念201

二、植物病害流行学203

第一节 侵染过程中的个体特征206

一、侵染过程的分析206

第八章 病害的侵染过程与病害循环206

二、侵染概率207

第二节 病害循环中的种群动态215

一、初次侵染和再次侵染217

二、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217

三、病原物的传播218

四、病害的流行曲线219

第九章 植病流行系统的基础221

第一节 植病流行学的生态基础221

一、植物病害系统221

二、生态系统中的病害系统222

一、寄主—病原物互作中的遗传关系228

第二节 病害流行的遗传基础228

二、病原物毒性基因频率233

三、植病流行与寄主—病原物的遗传关系234

第十章 病害流行的时空动态237

第一节 植物病害流行的时间动态237

一、病害流行类型238

二、病害季节流行曲线239

三、季节流行动态的基本模型241

四、积年流行动态246

第二节 植物病害流行的空间动态247

一、病害的传播248

二、侵染梯度250

三、病害分布252

第十一章 病害预测255

第一节 病害发生预测255

第二节 病害流行系统的监测257

一、病害监测的类型258

二、取样调查方法258

三、菌量调查259

五、病害监测与调查262

四、测量值、估计值和准确度262

六、病害预测的方法265

第三节 损失估计270

一、产量的概念270

二、损失的概念270

三、病情与损失的关系271

主要参考文献276

一、杂草种子库的调查方法279

第一节 农田杂草的调查研究方法279

第十二章 农作物草害预测的原理和方法279

第三篇 农作物草害及鼠害的预测原理和方法279

二、杂草群落的调查研究方法280

第二节 基于杂草生物生态学原理285

一、杂草种群生态学原理285

二、杂草群落生态学原理294

第三节 基于中国农田杂草发生分布规律原理297

一、中国农田杂草区系297

二、中国农田杂草群落的发生分布规律297

一、杂草预测预报的内容301

二、杂草预测中主要影响因子的计算301

第四节 农田杂草的预测预报301

三、杂草预测预报的方法304

主要参考文献309

第十三章 农作物鼠害的预测原理和方法312

第一节 农田害鼠的危害312

第二节 我国农田害鼠的种类及分布313

一、农田害鼠的种类313

二、农田害鼠的区划及分布313

附:中国农田常见害鼠检索表318

一、洞穴322

第三节 农田害鼠的生活规律322

二、巢域324

三、生长发育324

四、蛰眠324

五、繁殖和寿命325

第四节 农田害鼠种群的消长规律328

一、种群的结构328

二、种群年龄结构的调查与确定329

三、种群的迁移规律344

四、种群数量的季节性波动345

五、种群数量的年际周期性波动347

六、种群数量的年际非周期性波动349

第五节 农田害鼠的调查和预测方法350

一、农田害鼠的调查方法350

二、有关预测预报的统计整理352

三、农田鼠害的预测预报方法353

主要参考文献363

二、统计预报的原则367

一、数理统计预报中的常用名词367

第十四章 数理统计预测的基本原理367

第四篇 农作物病虫的数理统计预测367

第十五章 数据的基本统计和整理369

第一节 数据的精度和单位369

一、数据的性状369

二、数据的精度369

第二节 数据的分级方法370

一、预报量划分级别的方法370

二、预报因子划分级别的方法371

一、数据的转换372

第三节 数据的转换、内插与外推372

二、数据的内插与外推374

第四节 数据的几个重要特征及其计算方法382

一、平均数382

二、中位数383

三、标准差383

四、变异系数384

五、最大值、最小值和极差384

第五节 平均数的显著性检验和置信区间的估计388

一、平均数的显著性检验(t测验)388

二、置信区间的估计389

第六节 数据的图形显示392

一、打开数据文件392

二、选择图示的类别393

三、变量选择393

四、图形显示394

第十六章 预报因子的选择和方法400

一、经验判断法400

二、统计比较法400

一、相关相似的预报方法408

第十七章 数理统计预测模型的组建和方法408

第一节 相似性预测408

二、相似性的量化计算410

第二节 相关分析414

一、相关系数的计算414

二、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415

第三节 回归分析417

一、一元线性回归模型417

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422

三、逐步回归分析426

第四节 聚类分析431

一、相似系数或相异系数431

二、系统聚类分析433

第五节 判别分析436

一、Fisher's判别436

二、贝叶斯判别437

第六节 时间序列分析441

一、滑动平均441

二、指数平滑445

三、季节交乘和季节叠加450

四、马尔科夫链456

五、方差分析周期外推461

六、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464

第十八章 预报质量的评估和检验468

一、预报量的评判标准468

二、预报质量的检验469

主要参考文献474

第一节 遥感技术477

一、卫星遥感477

第十九章 病虫测报中的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477

第五篇 现代信息技术在预测预报中的应用477

二、雷达遥感482

第二节 地理信息系统501

一、GIS的结构和功能502

二、GIS专业软件——ArcGIS505

三、GIS在病虫害综合治理中的应用510

主要参考文献519

第一节 ArcViewGIS使用的准备523

第二十章 ArcViewGIS在农作物病虫监测预警中的应用523

第二节 根据地理坐标在地图上显示病虫信息525

一、数据资料的编辑525

二、把数据资料导入ArcViewGIS环境525

三、在View窗口添加数字地图并根据地理坐标显示监测点526

四、把病虫数据资料添加到点状Theme的属性表中528

五、在地图上显示病虫资料530

第三节 查询点状分布图病虫数据信息534

一、利用鉴别按钮或选择特性按钮在View窗口查询信息534

二、通过对属性表进行排序处理查询病虫信息535

三、通过ArcViewGIS图表功能查询病虫信息536

四、通过建立表达式查询点状Theme的有关信息537

第四节 病虫资料加入到数字化地图属性表绘制相应的分布图537

一、添加病虫资料538

二、修饰数字化地图539

第五节 基于多边形数字化地图对点状信息处理绘制病虫分布图540

一、通过表连接将多边形Theme属性表的内容添加到点状Theme的属性表中,使每一个点状Theme属性表的记录均找到对应于多边形的位置540

二、多边形的平均值、汇总值等的获取540

并予以显示541

三、将汇总后的资料通过表连接功能添加到数字化地图属性表中,541

第六节 手工绘制病虫分布图542

一、增加View窗口,添加所需要的数字化地图542

二、利用新建Theme功能,绘制病虫分布图542

三、编辑、修改绘制的多边形543

四、调整Theme摆放顺序,使示意图清晰明了544

第七节 利用ArcViewGIS空间分析功能绘制病虫平面分布图545

一、加载空间分析拓展模块545

二、在View窗口添加数字化地图和包含病虫数据资料的点状Theme545

三、根据点状Theme的属性(病虫资料)绘制平面分布图546

四、制作覆盖图层,覆盖边界外部分547

五、定义病虫发生分布区域549

第八节 获取平面分布图的信息并以图形方式表示552

一、获取病虫平面分布图自身图形化信息552

二、借助其他图层获取病虫分布的有关图形信息554

第九节 标注地图556

一、运用界面标注(Label)工具将属性表某一字段部分内容逐个进行标注556

二、运用自动标注(Auto-label)功能将属性表某一字段内容同时标注556

一、利用版面设计模板输出地图558

第十节 图形输出558

三、View窗口直接标注文字或简易图形558

二、自己设计版式输出图形559

附:数字化地图转换操作562

一、从已有的数字化地图中提取出新的数字化地图562

二、对现有数字化地图进行处理获取新的数字化地图565

三、从其他数字化地图提取需要的部分568

第二十一章 我国病虫测报体系与电视预报570

第一节 病虫预报网络体系及标准化建设570

一、我国病虫监测预报体系的建设和发展570

二、病虫监测信息的传递571

三、病虫监测预报的标准化572

四、农作物病虫监测预报数据库建设574

第二节 病虫电视预报576

一、病虫电视预报基本特征及作用效果577

二、病虫电视预报的主要技术579

三、病虫电视预报节目加工制作585

四、病虫电视预报发布方式586

五、病虫电视预报节目制作技术规范(试行)587

附:农作物病虫电视预报节目磁带质量评定等级591

主要参考文献59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