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SQL Server 2000实用宝典—开发、技巧与实例(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SQL Server 2000实用宝典—开发、技巧与实例(下)
  • 李代平主编 著
  • 出版社: 地质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757页
  • 文件大小:211MB
  • 文件页数:78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SQL Server 2000实用宝典—开发、技巧与实例(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系统开发的一般原理与技术1

1.1 应用程序开发方法1

1.1.1 自顶向下的开发方法2

1.1.2 原型方法3

1.1.3 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4

1.2 分析5

1.3 数据分析5

1.4 数据库设计7

1.4.1 规范化8

1.4.2 非规范化11

1.4.3 确保数据完整性11

1.4.4 创建触发器、存储过程和索引11

1.4.5 数据库设计的文档化12

1.5 PowerBuilder编程12

1.5.1 利用快速应用程序开发13

1.5.2 面向对象编程13

1.5.3 将类别与PowerBuilder功能进行匹配14

1.5.4 确保应用程序安全性17

1.5.5 启动项目17

第二章 COM和DCOM18

2.1 COM和DCOM简介18

2.2 COM概述18

2.3 COM结构20

2.3.1 对象与接口20

2.3.2 客户机/服务器模型22

2.3.3 COM库22

2.4 COM特性23

2.4.1 语言无关性23

2.4.2 进程透明特性23

2.4.3 可重用性24

2.5 DCOM概述25

2.6 DCOM结构25

2.7 DCOM特性26

2.8 配置应用程序28

2.8.1 DCOMCNFG28

2.8.2 OLEVIEW33

第三章 SQL Server 2000与Internet34

3.1 SQL Server 2000与Internet概述34

3.2 HTML文档结构34

3.2.1 什么是HTML语言34

3.2.2 标签35

3.2.3 一些常用标签属性用法举例35

3.2.4 HTML文档结构举例37

3.3 SQL Server Web Assistant38

3.3.1 Web Assistant实现过程38

3.3.2 使用Web Assistant Wizard发布数据库39

3.4 实现Web发布的系统存储过程47

3.4.1 创建Web发布任务47

3.4.2 执行Web发布任务54

3.4.3 删除Web发布任务54

第四章 Access到SQL Server 2000的移植56

4.1 Access与SQL Server的比较56

4.2 何时将Microsoft Access数据库移植到Microsoft SQL Server56

4.3 移植中使用的SQL Server工具57

4.3.1 SQL Server Enterprise Manager57

4.3.2 数据转换服务58

4.3.3 SQL Query Analyzer58

4.3.4 SQL Profiler59

4.4 使用DTS向导转移数据59

4.5 移植Microsoft Access查询64

4.5.1 存储过程64

4.5.2 Transact-SQL脚本64

4.5.3 视图64

4.6 有关Visual Basic编写的应用程序移植问题68

第五章 对Sybase到SQL Server进行转换71

5.1 Sybase和Microsoft的发展历程71

5.2 发展趋势71

5.3 保留的相似之处71

5.3.1 系统过程72

5.3.2 Microsoft T-SQL与Sybase T-SQL的对比72

5.4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和Sybase Adaptive Server的差别72

5.4.1 事务管理模式72

5.4.2 兼容模式73

5.4.3 隔离等级76

5.4.4 保留字76

5.4.5 游标语法77

5.4.6 回滚触发器78

5.4.7 优化程序暗示81

5.4.8 优化查询计划82

5.4.9 临时表名称84

5.4.10 Raiserror语句84

5.4.11 数据类型84

5.4.12 标识列85

5.4.13 Print语法85

第六章 Visual C++6与SQL Server 2000连接86

6.1 ODBC体系结构86

6.2 数据库概要87

6.3 为何使用ODBC87

6.3.1 统一连接88

6.3.2 建立技术88

6.4 ODBC的安全问题89

6.5 连接ODBC的方法90

6.5.1 安装驱动程序90

6.5.2 使用数据源工作92

6.6 调用级接口99

6.6.1 基础100

6.6.2 连接到数据库104

6.6.3 语句:操作SQL Server数据113

6.6.4 提取数据121

6.6.5 游标124

6.6.6 端到端:调试ODBC代码128

6.6.7 使用大数据项129

6.7 使用Microsoft Foundation Classes简化ODBC134

6.7.1 对象模型135

6.7.2 使用记录集和Class Wizard138

第七章 Visual Basic与SQL Server 2000连接146

7.1 为SQL Server开发高效Visual Basic应用程序146

7.1.1 三层应用模型:选择一种实现146

7.1.2 调用级和对象接口:选择一个接口149

7.2 使用开放式数据库连接150

7.2.1 SQL Server的开放式数据库连接驱动程序150

7.2.2 连接ODBC数据源153

7.2.3 执行SQL语句:处理查询154

7.2.4 结果集155

7.3 数据访问对象159

7.3.1 创建和调整数据库:数据定义语言操作159

7.3.2 使用记录集:数据操纵语言操作163

7.4 远程数据对象168

7.4.1 RDO与DAO比较168

7.4.2 RDO层次和rdoEngine对象169

7.4.3 rdoEnvironment对象170

7.4.4 建立RDO连接171

7.4.5 游标和结果集172

7.4.6 递交查询175

7.4.7 使用ODBC扩展RDO176

第八章 SQL Server 2000与其他软件连接177

8.1 Delphi的数据库模型177

8.2 Delphi中的数据库编程177

8.2.1 使用数据库访问控件178

8.2.2 数据控件179

8.2.3 在表单中使用控件180

8.2.4 表单向导181

8.2.5 通过代码来访问数据库182

8.2.6 通过Delphi来管理数据库183

8.3 PowerBuilder和Microsoft SQL Server183

8.3.1 连接数据库的途径184

8.3.2 ODBC和底层驱动的比较184

8.3.3 连接数据库184

8.3.4 使用PowerBuilder管理数据库188

8.3.5 PowerBuilder数据库对象191

8.4 Delphi和PowerBuilder的选用198

8.5 Oracle与SQL Server 2000的数据转换198

8.5.1 Oracle简介198

8.5.2 Oracle订阅服务器200

8.5.3 用于Oracle的Microsoft OLE DB提供程序201

8.5.4 编辑DTS包203

8.5.5 数据变换和转换注意事项203

第九章 SQL Server 2000与其他产品集成205

9.1 在SQL Server 2000中使用Excel205

9.2 将Access作为SQL Server 2000的前端206

9.2.1 创建Access项目206

9.2.2 使用Access项目208

9.2.3 使用Data Access Page210

9.2.4 Microsoft SQL Server的双向数据复制211

9.3 与Microsoft Transaction Server集成211

9.3.1 MTS事务和IIS212

9.3.2 MTS事务和SQL Server214

9.3.3 MTS事务处理和可视化编程工具215

9.4 在IIS和IE中使用SQL Server216

9.4.1 在服务方访问数据库216

9.4.2 使用Internet Explorer进行客户端数据库访问216

第十章 使用DAO和ODBCDirect开发数据库应用程序217

10.1 概述217

10.2 DAO体系结构218

10.3 将DAO 3.5参考增加到Visual Basic中220

10.4 在Visual Basic中使用DAO对象220

10.4.1 创建DBEngine对象220

10.4.2 创建Workspace对象220

10.4.3 连接到SQL Server上221

10.4.4 用DAO检索数据225

10.4.5 在Recordset中限制数据233

10.4.6 关闭Recordset236

10.4.7 用SQLPassThrough执行动态的SQL237

10.4.8 用Recordset和SQLPassThrough修改数据238

10.4.9 使用QueryDef243

10.4.10 错误处理252

10.5 终止Jet引擎253

10.6 DAO和ODBC常用性能建议254

10.7 ODBCDirect254

10.8 ODBCDirect文件255

10.9 ODBCDirect体系结构255

10.10 创建DBEngine对象256

10.11 创建ODBCDirect Workspace对象256

10.11.1 使用Createworkspace方法256

10.11.2 设置默认的Workspace类型257

10.11.3 连接到SQL Server257

10.11.4 使用ODBCDirect检索数据260

10.11.5 使用ODBCDirect修改数据264

10.11.6 使用ODBCDirect执行动态的SQL语句268

10.11.7 使用QueryDef对象执行存储过程269

10.11.8 错误处理271

10.12 使用ODBCDirect的高级数据库功能271

10.12.1 使用多个结果集271

10.12.2 异步操作273

10.12.3 使用事务275

第十一章 使用ODBC API开发技术277

11.1 ODBC概述277

11.1.1 ODBC应用程序278

11.1.2 ODBC Driver Manager278

11.1.3 ODBC驱动程序278

11.1.4 数据源279

11.2 配置ODBC数据源279

11.2.1 ODBC API的使用基础284

11.2.2 ODBC初始化函数285

11.2.3 用ODBC API检索数据290

11.2.4 用ODBC修改数据295

11.2.5 调用存储过程299

11.2.6 ODBC错误处理和SQLGetDiagRec301

第十二章 使用RDO开发数据库应用程序303

12.1 RDO概述303

12.2 RDO体系结构304

12.3 使用RDO305

12.4 将RDO 2.0对象增加到Visual Basic中305

12.5 从Visual Basic中使用RDO对象305

12.5.1 创建RDO引擎和环境305

12.5.2 关闭rdoEnvironment307

12.5.3 使用RDO连接307

12.5.4 关闭RDO连接309

12.5.5 使用RDO检索数据309

12.5.6 使用rdoResutset和预准备语句311

12.5.7 使用动态的SQL和RDO Execute314

12.5.8 用RDO游标修改数据314

12.5.9 使用RDO SQL修改数据317

12.5.10 错误处理322

12.6 高级话题323

12.6.1 使用多个结果集323

12.6.2 异步查询325

12.6.3 服务器端游标326

12.6.4 管理数据并发性327

第十三章 使用OLE DB和ADO开发数据库应用程序329

13.1 OLE DB概述329

13.2 OLE DB体系结构330

13.3 ADO(ActiveX Data Objects)330

13.4 OLE DB和ADO文件331

13.5 ADO体系结构331

13.6 将ADO 2参考增加到Visual Basic中332

13.7 用Visual Basic使用ADO对象333

13.7.1 连接到SQL Server333

13.7.2 使用ADO Recordset检索数据337

13.7.3 使用预准备的SQL和Command对象346

13.7.4 用ADO Connection对象执行动态的SQL语句348

13.7.5 用ADO修改数据349

13.7.6 用Command对象调用存储过程356

13.7.7 错误处理358

13.8 使用ADO的高级数据库功能359

13.8.1 批修改359

13.8.2 使用多个结果集360

13.8.3 使用事务362

13.8.4 存储二进制数据364

第十四章 DB-Library程序设计基础368

14.1 建立DB-Library应用程序开发环境368

14.2 DB-Library中的主要数据结构369

14.3 DB-Library数据类型定义370

14.4 DB-Library的数据库访问过程373

14.4.1 连接SQL Server373

14.4.2 命令处理375

14.4.3 结果处理379

14.4.4 关闭连接380

14.5 错误和消息处理380

14.5.1 DB-Library错误处理381

14.5.2 SQL Server消息处理383

14.6 DB-Library参数和选项设置385

14.6.1 设置登录超时时限385

14.6.2 设置命令响应超时时限385

14.6.3 设置可同时打开的连接数385

14.6.4 设置和清除选项385

14.7 DB-Library应用程序的编辑、编译和链接387

14.8 DB-Library与ODBC编程方法比较390

第十五章 命令结果处理392

15.1 读取结果行数据392

15.1.1 检查执行结果392

15.1.2 使用变量读取结果行数据393

15.1.3 行缓冲方式397

15.1.4 使用指针存取结果行数据401

15.1.5 废弃执行结果404

15.2 检索结果行信息405

15.3 浏览模式407

15.3.1 检索浏览基表信息407

15.3.2 构造数据修改语句409

15.3.3 时间戳列值410

15.3.4 浏览模式应用411

15.4 DB-Library游标操作415

15.4.1 打开和关闭DB-Library游标416

15.4.2 检索游标数据418

15.4.3 使用游标修改数据420

15.4.4 检索游标结果集合信息425

第十六章 批拷贝操作428

16.1 初始化批拷贝操作428

16.2 用户数据文件与表间的拷贝操作429

16.2.1 批拷贝参数设置429

16.2.2 数据格式控制430

16.2.3 拷贝操作433

16.3 将变量数据拷贝到SQL Server表中435

16.3.1 初始化阶段436

16.3.2 向SQL Server传递数据437

16.3.3 保存拷贝数据439

第十七章 数据库性能优化442

17.1 数据库性能优化概述442

17.2 数据库设计442

17.2.1 逻辑数据库设计443

17.2.2 数据完整性443

17.2.3 数据库设计考虑事项:数据类型444

17.3 物理数据库设计445

17.3.1 RAID445

17.3.2 分区449

17.3.3 使用文件组放置数据451

17.4 设计联合数据库服务器453

17.4.1 设计分区454

17.4.2 设计高度可用的联合数据库服务器456

17.4.3 备份和还原联合数据库服务器457

第十八章 查询与服务器性能优化458

18.1 查询优化458

18.1.1 分析查询459

18.1.2 使用SQL查询分析器以图形方式显示执行计划460

18.1.3 游标逻辑运算符和物理运算符461

18.1.4 查询优化建议462

18.1.5 高级查询优化概念463

18.2 应用程序设计466

18.2.1 使用高效数据检索优化应用程序性能467

18.2.2 存储过程对应用程序性能的影响469

18.2.3 优化分布式查询469

18.3 优化实用工具和工具性能471

18.3.1 优化备份和还原性能471

18.3.2 优化大容量复制性能474

18.3.3 优化DBCC性能476

18.4 优化服务器性能476

18.4.1 使用内存配置选项优化服务器性能476

18.4.2 使用I/O配置选项优化服务器性能478

18.4.3 使用Windows NT选项优化服务器性能478

第十九章 SQL和PowerBuilder开发技术与实例480

19.1 SQL和PowerBuilder的关系480

19.2 最常用的SQL语句481

19.2.1 查询的形式特征481

19.2.2 关于逻辑值NULL482

19.2.3 SELECT语句结构分析483

19.2.4 INSERT语句的特征488

19.2.5 UPDATE语句489

19.2.6 DELETE语句490

19.2.7 采用方法490

19.3 将PowerBuilder连接到SQL Server数据库491

19.4 PowerBuilder内的SQL493

19.4.1 事务处理对象494

19.4.2 逻辑工作单元496

19.4.3 检查SQL失败496

19.4.4 DECLARE和FETCH497

19.4.5 动态SQL499

19.4.6 粘贴SQL语句504

19.4.7 游标绘制506

19.5 高级概念507

19.5.1 重访逻辑工作单元507

19.5.2 使用存储过程509

19.5.3 优化查询511

19.5.4 有用的查询513

19.5.5 数据类型选择515

19.5.6 主键标生成515

19.6 PowerBuilder中的SQL的故障检测516

19.7 高级SQL519

19.7.1 分层扩展520

19.7.2 通配符表521

19.7.3 伪IF522

19.8 PowerBuilder编程技巧523

第二十章 SQL与C++Builder开发技术实例546

20.1 建立数据库访问通道546

20.1.1 访问数据库表546

20.1.2 查询数据库547

20.1.3 查询数据库的一般步骤547

20.2 TQuery元件、TParam对象及TParams对象的特性和方法548

20.2.1 TQuery元件的特性和方法548

20.2.2 TParam对象的部分特性和方法553

20.2.3 TParams对象的特性和方法555

20.3 SQL Builder558

20.4 数据源559

20.5 存储过程562

20.5.1 使用TsoredProc元件的一般步骤562

20.5.2 存储过程的参数562

20.5.3 TstoredProc的特性、方法和事件563

20.6 连接数据库和使用数据控件565

20.6.1 TDatabase元件的特性565

20.6.2 TDatabase元件的常用函数和事件570

20.6.3 使用数据控件572

20.7 SQL与C++Builder应用实例573

20.7.1 制造说明书的C++Builder的部分源代码574

20.7.2 自动报表的C++Builder的部分源代码591

第二十一章 ASP技术和数据库608

21.1 ASP技术概述608

21.2 ASP对象模型610

21.3 ASP基础611

21.4 使用ADO对象的ASP613

21.4.1 连接到SQL Server613

21.4.2 结束一个连接615

21.4.3 使用ADO Recordset对象检索数据615

21.4.4 关闭记录表618

21.4.5 包含连接的Session618

21.4.6 使用预准备SQL和Command对象621

21.4.7 使用ADO修改数据626

21.4.8 使用Command对象执行存储过程635

21.4.9 错误处理641

第二十二章 XML技术644

22.1 支持Web应用的新特性644

22.2 XML技术645

22.2.1 XML简介645

22.2.2 XML的优点647

22.2.3 XML支持Web发布的体系结构647

22.3 XML文档与数据库表648

22.3.1 从关系式数据中产生XML文档649

22.3.2 在关系数据库表中保存XML文档651

22.4 基于HTTP的数据访问652

第二十三章 项目规划实例654

23.1 概述654

23.2 需求分析654

23.2.1 概况654

23.2.2 企业特点655

23.2.3 作业主要流程657

23.3 研制系统的必要性659

23.3.1 企业经营目标659

23.3.2 实现目标存在的问题660

23.3.3 实现目标采取的措施661

23.3.4 系统概要661

23.3.5 系统对实现目标的支持662

23.4 总体方案664

23.4.1 系统目标665

23.4.2 确定系统方案原则669

23.4.3 系统结构672

23.4.4 分系统界面及技术指标675

23.5 系统平台设计680

23.5.1 概述680

23.5.2 数据库系统设计681

23.5.3 网络系统设计687

23.6 系统组织与信息分类编码标准688

23.6.1 概述688

23.6.2 编码内容690

23.7 接口692

23.7.1 外部接口692

23.7.2 系统结构接口692

23.7.3 子系统间的接口693

23.7.4 人机接口693

第二十四章 企业网络数据库开发实例694

24.1 三层结构理论694

24.2 应用举例697

24.2.1 设计中间层699

24.2.2 设置DCOM702

24.2.3 设计表示层703

24.2.4 C/S/S模式下的动态查询技术705

第二十五章 SQL技巧及实例715

25.1 一般概念715

25.1.1 SQL Server性能分析参数715

25.1.2 SQL中name pipe的用途716

25.1.3 浅析“firehose”现象716

25.1.4 网络编程的选择717

25.1.5 在SQL EM里磁盘大小出现负值717

25.1.6 在使用FAST-BCP时事务处理日志会满717

25.2 处理技术717

25.2.1 修改数据库login Id的口令717

25.2.2 如何提高SQL运行速度718

25.2.3 用触发器登录SQL Server时记录下登录信息722

25.2.4 将Enterprise Manager连接到SQL Server的本地服务器上724

25.2.5 创建丢失的MSDB表724

25.2.6 SQL Server/clients改变为NT域后的连接724

25.2.7 系统开发成功后,在客户处安装724

25.2.8 在SQL Server中加密字段725

25.2.9 怎样查看SQL Server log文档725

25.2.10 恢复被破坏的系统表728

25.3 数据管理728

25.3.1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备份及恢复相关问题728

25.3.2 SQL Server 2000数据库恢复的方法729

25.3.3 数据库备份的几种类型730

25.3.4 SQL Server数据库备份/存储到网络上的方法730

25.3.5 把SQL备份到另一个服务器的磁带上的方法731

25.3.6 SQL Server 2000数据库升级转换问题731

25.4 用户管理732

25.4.1 编程管理SQL Server的账号732

25.4.2 集成ASE 11.5数据库服务器和E-mail服务器733

25.4.3 SQL Server数据库被标记了“可疑的(suspect)”的处理735

25.4.4 用命令行中加入到一个域736

25.4.5 加快SQL Server应用程序的运行736

25.4.6 在SQL Server上进行行锁定737

25.4.7 用Visual Basic更改SQL Server数据库结构737

25.4.8 将DBMS/格式的数据转化到SQL Server上741

25.4.9 添加/修改/删除列743

25.4.10 停止和启动SQL服务743

25.5 程序编写744

25.5.1 全文索引服务编程744

25.5.2 编写数据库脚本745

25.5.3 运行xp_cmdshell时为何不能存取网络文件747

25.5.4 将Excel的数据转入到SQL Server 2000中747

25.5.5 从SQL Server 6.5/7.0升级到SQL Server 2000应注意的问题748

25.5.6 用变量替代表行名、列名的SQL命令748

25.5.7 在SQL Server里一个查询表的数量749

25.5.8 浏览SQL数据库中的数据749

25.5.9 用Enterprise Manager注册一个SQL服务750

25.6 其他750

25.6.1 强大的数据库配置存储过程sp_dboption750

25.6.2 用触发器在sysprocesses加入记录751

25.6.3 使用存储过程来实现分页75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