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财产权构造的基础分析【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梅夏英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 ISBN:780161335X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268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84页
- 主题词:财产(学科: 产权 学科: 研究) 财产 产权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财产权构造的基础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中青年民商法文丛》总序1
前言1
第一章 两大法系财产权理论和立法构造的历史考察及比较1
第一节 大陆法系财产权理论和立法构造1
一、古罗马的财产和权利观1
二、罗马法财产权构造的形成机制8
三、近代大陆法系财产权构造的演进20
第二节 英美法系财产权的理论和立法构造27
一、英美财产法的渊源27
二、英美法系财产权构造分析37
第三节 小结48
一、关于两大法系财产权构造的两个结论48
二、一个尚待论证的结论49
第二章 当代财产权制度的发展趋势及困境53
第一节 市民社会与财产权功能的互动53
一、古典市民社会:财产法与自然秩序53
二、近现代市民社会:财产法与自由58
三、当代市民社会:财产法与利益平衡63
第二节 当代财产权制度的发展趋势67
一、财产权的形式和种类骤然增长67
二、财产权的非物质化69
三、财产权的专门化70
四、财产权公私法界限的模糊71
第三节 物、财产和财产权的几个误区73
一、物即财产75
二、财产权是对已有财产利益的法律保护76
三、财产权可分离出新的权利78
第四节 大陆法系财产法的当代困境80
第三章 无形财产的理论和立法问题85
第一节 无形财产的概念诠释85
一、无形财产客体性溯源及评价90
第二节 无形财产的性质和法律地位90
二、无形财产的独立法律地位解释95
第三节 无形财产的功能98
一、利益界定:无形财产的衡量功能98
二、财产利益的广延:无形财产的扩张功能100
三、财产权利的重组:无形财产的制度调整功能102
第四节 无形财产的立法模式105
一、无形财产立法的沿革及当代立法趋势105
二、关于我国无形财产立法的构想106
第一节 公法与私法划分的源流及财产权属性的理论评价109
一、罗马法上的公法和私法与财产权的属性109
第四章 当代财产权的公法与私法定位分析109
二、西方近代法上的公法私法与财产权的属性116
第二节 当代财产权的公法化趋势及评价120
一、现当代财产权公法化趋势120
二、私权与公权对立的理论诘难123
三、财产权公私界限的实质意义方面的解释126
四、公法和私法:一种法律关系的分类130
第三节 当代财产权体系与公权私权定位133
一、财产权主要体现为法律规范赋予主体的一种行为选择自由135
二、公权与私权划分的价值和规范层面分析138
三、财产权利的相对性:跨越公法与私法的独立权利体系141
第四节 财产权公法和私法保护的融合149
第五章 财产权构造体系的经济分析153
第一节 财产权经济分析的理论基础153
一、财产权经济分析方法的理论背景153
二、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假设和前提158
三、新制度经济学关于财产权制度的主要理论渊源和范畴160
第二节 产权、财产权与所有权168
一、产权的意义阐述168
二、产权与所有权172
三、产权与财产权176
一、财产起源的经济学模型179
第三节 财产权构造形成及其变动的经济学解释179
二、财产权体系的形成与变迁:产权博弈185
第四节 产权分析方法对当代财产权体系构建的启示192
一、产权的普遍性对传统财产权封闭性的冲击193
二、产权的制度性与民法财产权物化思维的矛盾194
三、产权的具体分析与民法财产权理论的性质分析的矛盾196
第六章 财产权的理论和立法重构198
第一节 当代财产权的科学定位198
一、物、财产和财产权198
二、当代财产权的特征202
一、财产权的解体:财产概念的新发展215
第二节 财产权利体系的构建215
二、财产权法律关系的理论重构220
第三节 我国财产权体系的立法重构231
第四节 不动产制度与物权法的理论和立法构造235
一、不动产制度与物权法体系形成与演变的历史考察236
二、不动产与动产的同化趋势及其评价244
三、不动产制度与我国物权立法249
第七章 财产权的定义是什么256
主要参考文献261
后记266
热门推荐
- 78128.html
- 736885.html
- 3743353.html
- 2272998.html
- 1919810.html
- 94455.html
- 3266550.html
- 1530889.html
- 1987398.html
- 5499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470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172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382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437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21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158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084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013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727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18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