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学理论基础教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文学理论基础教程
  • 郭正元 著
  • 出版社: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 ISBN:7306002244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582页
  • 文件大小:279MB
  • 文件页数:80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文学理论基础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绪 论1

一《文学理论》的对象和基本内容1

二文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3

三学习文学理论的意义和基本方法17

第一章文学的社会本质25

第一节文学艺术的起源25

一 关于文学艺术起源的代表性理论25

二 马克思主义文艺论的文学艺术起源学说34

第二节文学的社会意识形态性质44

一文学反映生活的根本性质44

二文学反映生活的基本形态:再现,表现,颠倒47

三 文学反映生活的主体能动性52

第三节文学的上层建筑性质62

一 文学与经济基础62

二 文学的意识形态性70

第一节文学的审美特性79

一 艺术的掌握世界的方式79

第二章文学的基本特征79

二 文学反映生活的形象性82

三 文学反映生活的情与理统一87

四 文学反映生活的美感性91

第二节艺术形象与典型形象100

一 艺术形象的基本特质100

二 意境与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108

第三节文学的语言艺术特性121

一 艺术的分类121

二 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特点124

三 文学作品语言的学习与丰富129

第三章文学的社会属性136

第一节文学的阶级性与人性136

一 文学阶级性的涵义和根源136

二 文学与人性143

第二节文学的党性与人民性158

一 文学的党性158

二 文学的人民性164

一 文学的民族性172

第三节文学的民族性和时代性172

二 文学的时代性182

第四章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186

第一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的一般原理186

一文学作品内容和形式的一般含义186

二 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188

第二节文学作品内容的构成192

一题材的选择与多样化192

二 主题的多重组合与开掘196

三 情节的提炼与构成202

第三节 文学作品形式的构成210

一 文学语言的基本要求210

二 结构的作用与原则220

第四节文学作品的风格226

一 文学风格与创作个性226

二 文学风格的多样化与共同性228

三 创作个性的形成和文学风格的发展232

一 文学体裁的形成和发展238

第一节文学体裁的分类238

第五章文学作品的体裁238

二 文学体裁的分类241

第二节各种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分类243

一 诗歌的基本特征和分类243

二 小说的基本特征和分类247

三散文的基本特征和分类250

四 戏剧文学的基本特征和分类252

五影视文学264

一 创作过程的界限275

第六章文学的创作过程275

第一节文学创作的基本过程275

二 创作源泉与创作冲动276

三 艺术构思与艺术灵感281

四 艺术表现与认识生活288

第二节创作过程的审美认识特点292

一 艺术反映生活的审美认识过程292

二 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296

一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308

第三节艺术典型化的过程和方法308

二艺术典型化的内容与方法314

第四节作家的基本素养321

一丰富的生活积累321

二 进步的世界观和高尚的情操327

三 一定的文化艺术素养332

第七章文学的创作方法与流派338

第一节 创作方法与文学流派的一般原理338

一 创作方法、文学流派与文学思潮338

二 制约作家运用创作方法的诸因素343

第二节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文学潮流348

一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历史发展348

二浪漫主义的基本创作特征354

三现实主义的基本创作特征358

第三节 创作方法与文学流派的多样发展362

一 自然主义与唯美主义362

二 象征主义与后象征主义372

三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及其重要流派377

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411

第四节社会主义文学的创作方法411

二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422

三社会主义文学创作方法的多样化发展424

第八章文学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429

第一节 文学发展与社会生活发展429

一 两种艺术发展观429

二社会生活发展对文学的影响432

第二节 文学发展的社会诸因素关系435

一 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435

二文学与政治的关系441

三 文学与哲学、道德、宗教447

第三节社会主义文学的方向和发展方针454

一社会主义文学人民性的基本内容454

二社会主义文学的方向和基本任务460

三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471

第九章 文学的继承、交流与革新476

第一节 文学发展中的继承、吸收与革新476

一 文学发展的历史继承性476

二 各民族文学的相互吸收481

三 文学发展中的革新创造484

第二节社会主义文学发展的必要条件487

一 继承民族文学遗产的必要性487

二 吸收外国文学精华的重要意义493

第三节正确对待民族文学遗产和外国文学495

一 处理两类文学中的批判任务495

二科学地鉴别精华和糟粕504

三 推陈出新、洋为中用509

一文学创作的社会性516

第十章文学欣赏516

第一节文学的社会作用516

二 文学的认识作用518

三 文学的教育作用519

四 文学的审美作用521

第二节文学欣赏的审美活动特性525

一 文学欣赏与文学创作525

二 审美感受与形象再创造527

三情感共鸣与审美喜悦529

四 文学欣赏的审美态度531

第三节文学欣赏的一般规律533

一感性与理性的统一533

二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536

三 多样性与一致性的统一539

四 文学欣赏的主体条件541

第一节文学批评的作用和性质546

一 文学批评的作用546

第十一章文学批评546

二 文学批评的性质和任务549

第二节文学批评的标准558

一 文学批评标准的历史性和阶级性558

二 文学批评的思想性标准和艺术性标准561

第三节文学批评方法与批评家的素养568

一“美学—历史”批评的基本方法568

二 开展文学批评的基本方针572

三批评家的基本素养574

后记58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