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救灾工作概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救灾工作概论
  • 玉梅英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1126615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179页
  • 文件大小:51MB
  • 文件页数:191页
  • 主题词:救灾-概论-中国-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救灾工作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国救灾工作概论1

第一节 灾害的基本概念1

一、灾害的含义1

二、灾害构成要素2

三、对灾害的管理5

第二节 灾害的种类和特征8

一、灾害的种类8

二、灾害的特征9

三、我国的主要灾害概述10

第三节 对灾害认识和研究的意义10

一、对灾害的认识10

二、研究灾害的意义11

第二章 灾害的成因13

第一节 灾害的产生13

一、灾害的产生13

二、灾害发生与社会经济的相互关系14

第二节 灾害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关系14

一、自然环境的概念与构成14

二、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15

三、生态平衡与失调16

四、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的破坏17

第三章 我国的灾害与救灾工作历史21

第一节 我国主要自然灾害21

一、水灾21

二、旱灾23

三、地质灾害25

四、风灾26

五、火灾(自然火灾)27

六、农业生物灾害27

第二节 我国主要人为灾害29

一、工业的影响29

二、农业的影响30

三、人口的影响30

四、城市发展和建设中的影响31

第三节 中国救灾工作的历史31

一、简述历史上的救灾工作31

二、新中国成立以前的重大灾情(个案)36

三、新中国成立以后的重大灾情(个案)36

第四章 避灾和自救38

第一节 避灾与自救的含义38

一、避灾和防范38

二、自救互助39

第二节 主要灾害的避灾与自救39

一、水灾的避灾与自救39

二、地震的避灾与自救40

三、风灾的避灾与自救42

四、滑坡与泥石流的避灾与自救44

五、火灾的避灾与自救45

第五章 传统的救灾程序47

第一节 灾情查报47

一、灾情查报概念47

二、灾害的查报工作50

第二节 抗灾56

一、抗灾行动56

二、抗灾组织及职责57

第三节 救援58

一、灾害救援的社会意义58

二、灾害救援的特征59

三、灾害救援的主要内容60

四、灾害救援工作形式61

第三节 核灾62

一、核灾概念和内容62

二、核定办法63

第六章 救灾管理体制64

一、政府是灾害斗争中的主导体制64

二、政府的灾害管理政策65

三、灾害管理系统的划分66

第七章 救灾款物发放69

第一节 灾后重建69

一、制订重建计划69

二、灾后恢复生产71

第二节 救济款物的发放72

一、对救济工作的领导与组织72

二、救灾工作的实施75

第八章 灾害的应急管理88

第一节 中国灾害应急管理体制88

一、中国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体制88

二、灾情应急预报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91

第二节 对灾害的科学认识与理论96

一、灾害系统96

二、灾害的科学研究98

三、我国自然灾害的格局101

四、加强我国自然灾害的科学和理论研究12

五、建立城乡应急救助103

六、建立科学的应急管理体系104

第三节 我国主要灾害的应急管理案例107

一、地震灾害的应急管理107

二、洪水灾害的应急管理107

三、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108

第四节 灾害应急管理比较110

一、联合国灾害的应急管理机制110

二、美国的灾害应急管理机制111

三、日本防灾和灾害应急管理112

第九章 我国灾害的预报与预警114

第一节 灾害的预报与预警114

一、灾害预报预警概述114

二、灾害的监测、预警、预报系统115

三、我国的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工作124

第二节 我国灾害监测、预报、预警面临的问题131

一、我国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工作现状131

二、进一步加强我国的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工作132

第三节 灾害的评估133

一、灾害评估概述133

二、灾害评估方法135

第十章 防灾、减灾与备灾143

第一节 灾情意识的建立143

一、防灾、减灾、备灾概念143

二、信息传递的作用与意义146

三、培训防灾工作人员146

第二节 防灾、减灾、备灾工作148

一、防灾、减灾和备灾工作方针148

二、防灾、减灾和备灾任务149

三、减灾规划150

四、备灾行动152

五、中国防灾、减灾和备灾工作的开展154

第十一章 社会捐赠157

一、社会捐赠概念157

二、社会捐赠工作的实施158

三、社会捐赠活动内容160

四、捐赠物资的发放162

五、对社会捐赠工作的监督与管理163

第十二章 救济工作的国际化与现代化建设164

第一节 国际减灾与中国减灾行动164

一、国际减灾164

二、中国减灾166

三、国际及中国减灾工作机构169

第二节 救济工作的国际化171

一、国家救助171

二、国际援助173

第十三章 救灾工作的法规建设177

一、灾害管理工作中的法规体系177

二、近年来,民政部关于救灾工作的法规建设与文献(目录)177

参考文献17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