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陈沆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陈沆集
  • (清)陈沆著;宋耐苦,何国民编校 著
  • 出版社: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 ISBN:7535132049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510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553页
  • 主题词:古典文学(学科: 作品 地点: 中国 年代: 清代) 古典文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陈沆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编校说明1

嘉庆己卯恩科陈沆殿试对策卷1

简学斋诗存(卷之一)5

己巳(嘉庆十四年)5

杂诗5

铁佛寺一笠亭晚归5

长歌赠毛秀才青垣国翰5

有感(闻广东荒歉,海寇未平)6

舟行偶作6

到家6

庚午7

大人命赋二首7

赁屋叹7

典衣行7

夜抵刘家山人家8

苗刀歌8

辛未8

宁乡山中早行8

北行留别舍弟大云9

舟过嘉鱼有感9

次兰阳9

渡河遇相识寄家书9

朝城9

涿州10

恭送涂瀹庄师出守处州(二首)10

送徐南墅归蕲水10

送徐海门归蕲水10

送李双圃庶常归省(二首)11

枕上作11

壬申11

六月四日峗少尹招集同人于洞庭庙避暑,午间大雨,诗以志喜(时苦旱)11

钱璞斋见惠山水二幅作诗谢之12

余与王嵇?先生相知最久而悭于一见,闻将有桂林之行,赋诗二章托令侄云樵致之12

西城月夕13

中秋洞庭泛月歌13

璞斋为余作洞庭秋舫图自题二首13

癸酉14

家芝楣邀同熊雨溟顾剑峰黄谷原平耕年明竹涧舍弟大云宴集月湖酒楼14

九日登黄鹤楼14

题常芝仙新秋临池图14

秦芝庭公子索题藏诗坞图15

过蒲圻赠家最峰大令15

到湘阴哭张一峰姊丈(五首)15

晓行16

宿野寺16

游福德山寺16

黄鹤楼夜坐17

苦雨忽霁步出城南望春17

简学斋诗存(卷之二)18

甲戌18

黄谷原为余补画洞庭秋舫图索诗为谢18

孝感道中18

汝宁夜雪19

河南道上乐府四章19

卖儿女19

狗食人19

吃草根19

逃饥荒20

兰阳守风20

濮州道中20

雨中吴兰雪博士枉过寓斋纵谈半日得诗三首21

喜得舍弟书21

三十生日都门自述(五首)21

二十六日不寐(二首)22

八月一日刘芙初太史招游长河极乐寺,饭后至万寿寺看松石,渡河小憩昌运宫而归,得诗四首23

万寿寺七松歌23

中秋饮李双圃寓斋放歌24

云汀侍御移居,诗以贺之24

将出都始识魏默深长歌别之25

贞女叶三姑行(汉阳人叶云素师之女)25

出都诗六首26

兰阳渡28

苦寒行28

忆李毅(李,山西泽州诗人)29

冰山吟29

潜江舟中30

江汉归舟夜行30

简学斋诗存(卷之三)31

乙亥31

燕支山消夏作31

山中月夜31

中元黄鹤楼待月31

秋斋读书杂感(八首)32

中秋后一日偕剑峰为黄州之行33

灵泉寺33

寒溪寺34

雪堂拜东坡笠屐像34

雪中家伯愚谷先生枉过燕支山赋呈二首34

项师竹、张馥亭自麻城来访,欣然有作34

丙子35

送唐竟海归省35

送魏默深归湖南35

冬夜36

寄答竟海四首36

杨忠愍琴(背有“空谷流泉”四字,十一月十七日与人观于方彦闻斋中)37

立春37

丁丑37

十一月默深留长沙相聚旬余得诗五首37

送默深归邵阳(二首)39

戊寅39

刘贞女行39

题陶云汀侍御巡漕祷冰图40

与兰阶兄(三首)40

寿徐岭松先生八十41

登琵琶亭望匡庐出云41

大观亭迟汪均之兄弟41

入小龙山拜稼门师墓与均之(二首)41

江夜42

放船42

月夜过采石江吊太白42

扬州城楼43

邳州道中守雪示弟大云43

小除日景州道中感赋43

除日抵京44

简学斋诗存(卷之四)45

己卯45

秋霖三首45

移居诗贺程云芬前辈46

临海王淑姑行46

送黄修存南归(五首)47

庚辰48

送胡墨庄前辈之延建邵道任,同诗社诸人作48

南归(五首)48

十月二十五日暮过黄州汪竹千同年携其子送至赤壁而别49

辛巳49

新桥驿夜霁见月49

徐州问黄楼已不可登矣49

东林寺49

上庾岭憩云封寺拜张文献公祠50

闱中作(二首)50

由广州至南雄舟行杂诗(九首)50

曲江闻刘芙初前辈死耗哭之以诗(二首)52

过桐城有怀汪均之兄弟52

壬午52

三月十七日雨后偕兰雪步至崇效寺看海棠作52

癸未53

题舍弟大云黄鹤楼远眺图即送其归武昌53

甲申53

四十生日自惩诗(二首)53

简学斋诗删(卷之一)55

望岳55

雨后舟行55

夜泊草市55

古风(八首)55

病中闻雁56

秋声57

湖南怀古四首57

舟暮58

舟行58

白鱼岐浮图(西山易氏所建,辛酉落成时,尝征诗于余)58

磊石58

岳阳楼58

醉后复得一律59

赤壁59

泊宝塔洲59

哭某孝廉59

迟友不至60

复园欲游岳麓,屡为雨阻,诗以调之60

醴陵坡吊蔡忠烈公60

绿荫野屋杂诗,为复园作(六首)60

雪后登楚王台,逢旧相识61

探梅61

寒夜作61

咏梅61

刘生曲有赠(二首)62

与友人夜话62

正月二十四日得愚谷先生武昌书感赋即寄(三首)62

洞庭舟中望君山63

独夜63

三月晦日,舟泊武昌,先寄奉愚谷先生63

汝宁早行63

送徐南墅归蕲水(二首)63

祭蕲水义园感赋(二首)64

丁花农孝廉将归湖南,过寓话别,不觉申旦,赋此赠行(二首)64

简学斋诗删(卷之二)66

雨夜过蔡清夫寓斋,纵谈达旦,纪之以诗(四首)66

送徐海门归蕲水66

题陈惟允画东野《游子吟》图(二首)67

秋望有寄67

送家韵石出宰武宁(三首)67

九日贾东愚师招集万柳堂(二首)68

题黄在轩《清泛园雅集》第二图68

长歌赠王鲁之68

卢生祠戏题二绝句69

悯旱69

吊屈左徒(四首)70

九日西城登高70

观钱璞斋《三厅图》稿题后70

白莲花71

九日同剑峰、黄谷原、秦芝庭、平耕年黄鹤楼登高71

读《寸心楼诗》题赠顾剑峰71

题藏诗坞赠芝庭72

十一月初六日南行,是夜旅次听雨,有怀藏诗坞诸子72

次夜复雨寄怀剑峰73

兴中作73

到永定作(二首)73

答友73

观剑峰舞剑73

正月六日,芝庭邀饮梅竹山房,获读剑峰祈雪诗,酒间风雪大作,诗以志喜74

计偕北上留别藏诗坞诸君子(三首)74

车发汉口75

九里关75

见仆辈瘗路旁尸感而有作75

忆桃75

为芝楣题《蕉窗问字图》(图为其亡室张采芝作)(七首)75

挽许秋岩先生(四首)76

翁覃溪先生重赴琼林宴贺诗(二首)77

简学斋诗删(卷之三)78

叶云素师移居虎坊桥长歌志贺78

送陆秀三归皋兰78

六月十四日夜,起坐月中,有怀刘芙初太史(二首)79

立秋日送刘莘农归天门(二首)79

为鲍慎斋(正言)题《听乌图》79

观莲节,奉恩将军于近春园置酒,为其师叶东卿作生日,池中适得连理花,亦奇征也。东卿属为赋之80

读陶云汀侍御《皇华集》,即题入蜀出蜀二图后80

芙初请假出都,余与贺耦庚编修、谢心兰孝廉为酒饯之,席间得诗二首。时同座者,欧阳坦斋侍御,何仙槎司业,唐竟海、李双圃两检讨,廖韵楼秋部,易午亭农部共十人(二首)81

古诗答唐竟海81

说医一首赠张陟庵孝廉(翘闽人)82

重阳寓斋遣病82

展重阳日,偕心兰至竟海寓斋观所藏七星剑,饭后同过赵象庵中翰家看菊而归,镜海属作歌82

古风一首赠魏默深即题《北道集》后83

范进士今雨(澍)谒选入都,余于友人席间见之,听其言知其非常人也,明旦枉过,出纸索诗,辄赋一篇,送之作宰83

九月三十日,唐竟海置酒骈杏堂,为余与坦斋侍御饯别,同座者何仙槎、贺耦庚、李双圃、易午亭、魏默深。默深有诗,余亦继作84

董小槎先生以长歌见赠,赋此奉酬84

十月十五夜,复集骈杏堂,听竟海弹琴85

马上杂诗(五首)85

襄城遇雪85

南阳怀古86

孟庙86

简学斋诗删(卷之四)87

奉陪宋梅生观察登岳阳楼和作87

古诗送梅生观察之苍梧任(二首)87

乙亥六月,应兰台观察之召,携舍弟读书燕支山,赋诗二章,呈幕中诸君子88

余铁香述那绎堂少保平滑始末,属为诗以纪之88

送铁香之保定即题军中诗后88

反乞巧词89

赤壁89

焦琴斋观察命两公子陪游西山长歌志谢90

松风阁小饮90

半山亭望武昌大江90

晚步至安国寺90

郡城晚望91

寄题汪均之《荔枝图》91

与剑峰夜话91

秋夜待友91

过归义驿追感彭玉吾师92

君山二妃庙92

崇胜寺92

车中感兴92

题唐竟海《万卷书屋图》92

送贺耦庚太史视学山西93

饮芙初寓斋赋得残菊93

汪均之寓斋听弹《塞上鸿》阕93

同人宴集均之寓斋即席作93

送汪均之94

晓渡清河口94

寄呈阮芸台先生94

蒋笙陔前辈《桂山秋晓图》94

送王霞九前辈典试福建(二首)95

金烈妇诗为朝鲜使权敦仁作95

送林少穆夫子典试云南95

九月十六日,程鹤樵方伯、郑东里廉访、查芸圃都转、卢西津、费新桥、叶芷汀三观察,招游粤秀山有作96

番禺令汪孟棠携酒追饯于珠江,赋此为别96

题潘同年(焕龙)四梅花屋图96

送程玉樵典试广东96

立秋后一日送董小槎前辈南归97

七夕雨97

送关月生(发奎)出山海关(四首)97

程云芬前辈花烛词(二首)98

简学斋馆课试律存99

学然后知不足99

诗正而葩99

山月照弹琴99

万木无声待雨来100

漏声遥在百花中100

晴天养片云100

夏雨生众绿101

柳偏东面受风多101

山钟摇暮天(二首)101

任杖得其材102

群峰悬中流102

栖凤难为条103

石鸡应潮103

江边黄鹤古时楼103

心清闻妙香104

云兴四岳104

江边问鹤楼104

竹外一枝抖更好105

岩泉滴久石玲珑105

荆轲入秦105

文姬归汉106

水深鱼极乐106

对竹思鹤106

新种竹都活107

旧栽花更妍107

水流心不竞107

云在意俱迟108

团扇风前众绿香108

方流涵玉润108

杨嗣复率生徒迎父(四首)109

月到中秋分外明110

民生在勤110

松含风里声110

明月照积雪111

春江水暖鸭先知111

思发在花前111

恭则寿112

兴廉举孝112

山木尽亚洪涛风112

孝弟为人瑞113

惜分阴113

荫暍樾下113

广厦千万间114

孟夏草木长114

开径望三益114

刻烛限诗成115

春风语流莺115

春星带草堂11

三月春阴正养花116

春水桃花满禊潭116

千门万户皆春声116

岁丰仍节俭117

雨后山光满郭青117

薰风自南来117

鸣鸠乳燕青春深118

深树云来鸟不知118

简学斋试律续抄119

海上生明月119

前题119

佛时仔肩120

贤人为宝120

丰年为瑞120

如石投水121

十二材得其任121

政事惟醇121

心正则笔正122

木从绳122

以礼制心122

有孚惠心123

君子慎厥初123

摛藻为春123

鹰则为鸠124

来降燕乃睇124

柳稊124

绥多士女125

有鸣仓庚125

莺声细雨中125

摄桑126

田鼠化为鴽126

拂桐芭126

台笠聚东菑127

云霞出海曙127

月衔楼间峰127

一叶兼萤度128

松月夜窗虚128

葵心倾向日128

月林散清影129

暗水流花径129

化民成俗129

所宝惟贤130

大厦须异材130

思贤咏白驹130

诗书至道该131

义理为丰年131

修身为弓131

晓策六鳌132

青鸟司开132

东风已绿瀛洲草132

雨中春树万人家133

池草暗生春133

池塘生春草133

春草碧色134

幽兰扇发134

青归柳叶新134

苍苔缘砌上135

风约半林烟135

风软游丝重135

心清松下风136

新莺隐叶啭136

晓树流莺满136

轻燕受风斜137

鸥行炯自如137

鸥泛已春声137

柳塘春水漫138

花坞夕阳迟138

花与思俱新138

蕙风入怀抱139

竹外桃花三两枝139

林表明霁色139

开林出远山140

窗中列远岫140

山空气相合140

野云低度水141

云逐度溪风141

蜻蜓立钓丝141

百川赴巨海142

风床展书卷142

知仁山水德142

好雨知时节143

雷霆走精锐143

冰雪净聪明143

随风潜入夜144

山空气相合144

祁奚举午144

宫殿百花中145

雁北乡145

獭献鱼145

农及雪泽146

妾子始蚕146

以义制事146

安民则惠147

先民后己147

视远惟明147

山不让尘148

红药当阶翻148

布谷声中夏令新148

眠琴绿阴149

梅柳渡江春149

思艰图易149

鱼忘江湖150

花远重重树150

圣敬日跻150

祓禧褫祜151

简学斋试律详注152

诗正而葩152

山月照弹琴153

夏雨生众绿155

山钟摇暮天156

栖凤难为条157

江边黄鹤古时楼158

心清闻妙香160

岩泉滴久石玲珑162

荆轲入秦163

文姬归汉165

新种竹都活167

水流心不竞168

月到中秋分外明169

明月照积雪171

思发在花前172

荫暍樾下174

广厦千万间175

春星带草堂177

薰风自南来178

深树云来鸟不知180

万木无声待雨来181

漏声遥在百花中182

江边问鹤楼185

水深鱼极乐186

三月春阴正养花188

春水桃花满禊潭189

千门万户皆春声190

简学斋馆课赋存192

陶侃运甓赋192

木兰秋狝赋193

盘山赋194

斫梓染丝赋196

赏以春夏赋197

石韫玉而山辉赋198

百川学海赋199

冯蠵切和赋200

政如农功赋201

笔花赋202

拟庾子山华林园马射赋203

心镜赋204

去害马赋205

释奠礼成赋206

披榛采兰赋207

自强不息赋208

河图洛书赋209

黄金台赋211

古训是式,威仪是力赋211

知人安民赋212

龙见而雩赋214

精金百炼赋215

先雨耘耨赋216

简学斋馆课赋续抄218

耕织图赋218

无逸图赋219

天行健赋220

修辞立其诚赋221

同律度量衡赋222

鱼兆丰年赋223

民生在勤赋224

人情以为田赋225

陈诗观民风赋226

学然后知不足赋227

行不由径赋229

鸢飞鱼跃赋230

辟雍赋230

太学石鼓赋232

律吕相生赋233

黄钟宫为律本赋234

百年之计树人赋235

动静交相养赋236

经经纬史赋237

汉文帝幸细柳营赋238

高文典册用相如赋240

拟庾信《小园》赋241

来降燕乃睇赋242

衢尊赋243

贤才为宝赋244

丰年为瑞赋246

三十六宫都是春赋247

士先器识而后文艺赋248

海日照三神山赋249

武昌西山赋250

一经为立身之本赋251

拟鲍照《舞鹤赋》252

拟潘安仁《射雉赋》253

琴德最优赋254

大禹惜寸阴赋255

惜分阴赋257

拟白居易《敢谏鼓赋》258

玉泉趵突赋259

二十八宿罗星胸赋260

澡身浴德赋261

拟陆贽《登春台赋》262

拟陆贽《东郊朝日赋》263

诵诗闻国政赋264

讲易见天心赋265

南宛春蒐赋266

平秩东作赋268

饮酎用礼乐赋269

圭璋特达赋270

射以观德赋271

东坡赤壁赋272

拟陆士衡《文赋》273

拟孙绰《游天台山赋》275

拟王子渊《洞萧赋》276

诗比兴笺卷一278

铙歌十八曲笺(汉鼓吹曲词)278

圣人出第一278

上陵第二280

上之回第三281

远如期第四282

巫山高第五282

战城南第六283

雉子斑第七284

艾如张第八285

君马黄第九286

临高台第十286

将进酒第十一287

朱鹭第十二287

翁离第十三288

思悲翁第十四289

芳树第十五289

上邪第十六290

有所思第十七290

枚乘诗笺291

苏武李陵诗笺296

苏武留别妻诗一首296

又别李陵诗三首297

李陵与苏武诗三首299

古诗十篇笺300

乐府古辞笺304

孔融诗笺308

杂诗一首308

曹操诗笺308

短歌行一首308

曹植诗笺309

君子行309

三良诗310

当来日大难310

繁钦定情诗笺311

诗比兴笺卷二313

阮籍诗笺313

咏怀诗上(十二首)313

咏怀诗中(十首)318

咏怀诗下(十六首)320

傅玄诗笺323

短歌行324

饮马长城窟行324

明月篇325

盘中诗325

乐府二篇326

啄木诗326

潘岳诗笺327

哀诗327

关中诗327

刘琨诗笺330

扶风歌330

重赠卢谌331

郭璞游仙诗笺332

陶渊明诗笺336

拟古九首336

述酒339

读山海经十二首340

咏荆轲343

桃花源诗343

读史述九章344

和郭主簿345

拟挽歌345

附录《闲情赋(并序)》346

鲍照诗笺348

行路难348

江淹诗笺351

效古十五首(别为次第)351

清思诗五首353

庾信诗笺355

配帝舞356

步虚词十首(录一)356

咏怀二十七首(录十八首,别为次第)357

诗比兴笺卷三363

陈子昂诗笺363

感遇诗三十八首365

蓟丘览古378

登幽州台歌379

总辨阮嗣宗陈正字被谤之诬379

张九龄诗笺381

感遇十二首382

杂诗五首386

登古阳云台387

郢城西北有大古冢数十观其封域多是楚时诸王而年代久远不可复识惟直西有樊妃冢因后人为植松柏故行路尽知之为赋诗曰388

咏史一首389

在郡秋怀二首389

赋得自君之出矣390

王维诗笺390

偶然作390

西施咏391

储光羲诗笺391

述华清宫392

王昌龄诗笺393

古意393

高适诗笺393

燕歌行(并序)393

李白诗笺394

古风二十八首394

拟古十二首(笺四)402

太白乐府诗笺404

君道曲404

春日行404

夷则格上白鸠拂舞辞405

上留田行405

登高丘而望远海406

战城南(汉《饶歌曲》之一)407

丁都护歌407

上之回亦(汉《饶歌》曲之一)408

乌栖曲408

杨叛儿408

古朗月行409

远别离(《乐府·别离》十九曲之一)409

蜀道难410

胡无人412

公无渡河413

豫章行413

来日大难(即古乐府《善哉行》)414

独漉篇415

长相思(乐府《怨思》二十五曲之一)416

夜坐吟416

邯郸才人嫁为厮养卒妇417

黄葛篇417

日出入行418

梦游天姥吟留别(一作《别东鲁诸公》)419

杜甫诗笺420

遣兴四首(附二首)420

述古三首421

遣兴七首422

遣兴四首(附二首)423

写怀二首424

牵牛织女425

槐叶冷淘426

佳人427

幽人427

雨一首428

凤皇台(在成县凤皇山,即同谷)429

杜鹃429

病柏430

病橘430

枯楠431

画鹘行431

义鹘行432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432

奉同郭给事汤东灵湫作433

杜七言古诗434

白丝行434

白凫行434

朱凤行435

后苦寒行二首435

海棕行435

折槛行436

杜鹃行436

桃竹杖引赠章留后437

寄韩谏议注(一本无“注”字)438

瘦马行439

同谷歌七首之一439

韦应物诗笺440

拟古诗十二首441

杂体五首445

诗比兴笺卷四447

韩愈诗笺447

琴操十篇447

将归操448

猗兰操449

龟山操449

越裳操450

拘幽操451

岐山操451

履霜操452

雉朝飞操452

别鹄操453

残形操453

杂诗454

条山苍454

青青水中蒲(三章,章四句)454

今日曷不乐454

东方半明455

三星行455

剥啄行456

五言古诗457

杂诗457

海水诗457

双鸟诗458

秋怀诗十一首459

杂诗四首462

南溪始泛三首之一463

庭楸464

读皇甫湜《公安园池》诗书其后二首464

赠崔立之465

题炭谷湫祠堂466

南山有高树行赠李宗闵467

病鸱468

读东方朔杂事468

石鼎诗469

韩七言古诗471

杂诗三章471

河之水二章寄予侄老成471

鸣雁472

李花诗二章473

感春四章(笺三首)474

记梦475

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476

李贺诗笺478

还自会稽歌(并序)479

感讽五首479

长歌续4短歌481

咏怀二首481

走马引482

古邺城童子谣效王粲刺曹操(三言一首)482

猛虎行(四言一首)482

长吉七言古诗483

金铜仙人辞汉歌(并序)483

春坊正字剑子歌484

雁门太守行484

秦王饮酒485

昆仑使者485

苦昼短486

荣华乐(一作《东洛梁家谣》)486

相劝酒487

李商隐诗笺487

井泥四十韵487

附录490

上海古籍出版社《诗比兴笺》校刊记490

《简学斋诗集》序&魏源496

跋陈沆《简学斋诗》&魏源497

题《白石山馆诗》&龚自珍499

论《白石山馆诗》&龚自珍499

跋《简学斋诗》&汪均之502

跋《简学斋诗》&汪奂之502

跋《简学斋诗》&吴嵩梁502

跋《简学斋诗》&包世臣503

跋《简学斋诗》&姚敬堂503

跋《简学斋诗》&陶澍503

《简学斋诗存》序&叶名沣504

《简学斋诗存》跋&陆献504

《简学斋试律续抄》序&李恩庆505

《简学斋试律续抄》序&黄爵滋506

《诗比兴笺》序&魏源506

《诗比兴笺》跋&彭祖贤508

长沙别陈太初&魏源508

送陈太初出都(二首)&魏源509

送陈敬甫出都(二首)&魏源509

二哀诗(有序)&龚自珍510

《定庵先生年谱》摘录51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