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宏观非均衡的徽微观基础【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杨瑞龙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7300017126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351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36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宏观非均衡的徽微观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页1
导论1
0.1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相互割裂的现状1
0.2 非均衡分析与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4
0.3 本书的理论贡献与结构安排7
1篇 非均衡理论与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11
1 章 远离现实的假说:瓦尔拉斯一般均衡论13
1.1 理想境界:瓦尔拉斯均衡13
1.2 一种具有严密逻辑的虚构19
1.3 建立在瓦尔拉斯均衡论之上的兰格模式及其评价24
1.4 瓦尔拉斯一般均衡论的理论价值28
2章 均衡概念的拓展:非瓦尔拉斯均衡理论31
2.1 市场非出清:原因探究31
2.2 一种新的理论假说:非瓦尔拉斯均衡理论40
2.3 瓦尔拉斯均衡与非瓦尔拉斯均衡的比较45
2.4 一个新的理论热点49
3章 非均衡理论:宏观经济学的微观经济学基础54
3.1 总需求的微观基础54
3.2 总供给的微观基础60
3.3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脱节66
3.4 非均衡分析:沟通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的桥梁72
2篇 宏观非均衡的微观基础:多视角考察77
4章 市场体制下的宏观非均衡及其微观基础79
4.1 数量限额下的家庭经济行为79
4.2 数量限额下的企业经济行为84
4.3 宏观非瓦尔拉斯均衡类型考察89
4.4 理论模型的现实价值与宏观非均衡类型区分的政策含义98
5章 传统计划体制下的宏观非均衡及其微观基础104
5.1 短缺经济运行的制度框架:理论准备104
5.2 需求膨胀机理: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的决定110
5.3 传统计划体制下的宏观非均衡模型116
5.4 两种思路:科尔内模型与波兹模型的比较124
6章 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宏观非均衡及其微观基础133
6.1 体制演变:放权让利改革战略的选择133
6.2 总需求膨胀与总供给约束的微观机理:制度分析137
6.3 宏观非均衡:供求缺口扩张机制150
6.4 通货膨胀的形成机制:结构分析154
3篇 向市场经济过渡时称的市场运行机制:实证分析165
7.1 市场非均衡下的家庭经济行为167
7章 市场非均衡下的经济主体行为机制167
7.2 市场非均衡下的企业经济行为176
7.3 市场非均衡下的地方政府经济行为187
8章 市场非均衡下的价格调整及其宏观效应193
8.1 数量限额下的价格调整:一般理论考察193
8.2 价格控制的微观效应与宏观效应199
8.3 市场非均衡下的计划价格调整及其宏观效应208
8.4 双轨市场中的价格调整及其宏观效应217
8.5 体制转轨时期市场非均衡的溢出效应和乘数效应228
9.1 除不清市场与数量配额模型235
9章 市场非均衡下的数量调整及其宏观效应235
9.2 数量调整与价格调整的速度比较241
9.3 计划体制下数量调整与市场体制下数量调整的差异247
9.4 向市场经济演进过程中的数量调整:供给分析255
9.5向市场经济演进过程中的数量调整:需求分析261
4篇 均衡取向:非均衡条件下的政策调整和体制改革267
10章 探求市场非均衡的体制原因:规范分析269
10.1 价值判断:非瓦尔拉斯均衡态的规范分析269
10.2 内生性市场非均衡与外生性市场非均衡273
10.3 起点与归宿:由非均衡走向均衡277
10.4 达到均衡的途径:政策选择与体制改革279
11章 市场非均衡下的宏观经济政策选择282
11.1 宏观经济调控的微观基础282
11.2 双重竞争规则的冲突:宏观调控能力弱化的微观原因286
11.3 既定体制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效应分析291
11.4 既定体制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选择294
12章 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市场机制的完善298
12.1价格改革是完善市场机制的前提条件298
12.2市场主体的塑造是完善市场机制的关键环节303
12.3市场要素系统的完善与竞争性市场的构造306
12.4市场取向改革的深化与市场体系的完善310
13章。历权制度变革与微观基础的再造314
13.1 两权分离下企业自负盈亏的条件314
13.2承包制难以使企业走上完全自负盈亏之路317
13.3 产权明晰化:深化企业改革的方向322
13.4 我国股份制模式的构造325
13.5 由承包制向双层股份制模式过渡333
。牢考文献339
后记349
热门推荐
- 3571211.html
- 1048750.html
- 896355.html
- 1877254.html
- 1160568.html
- 3078124.html
- 1536513.html
- 3454262.html
- 2862215.html
- 31779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354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214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781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072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907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55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915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318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100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98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