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刑事诉讼法学 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孙长永主编;周长军,李昌林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1852861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40页
- 文件大小:158MB
- 文件页数:466页
- 主题词:刑事诉讼法-法的理论-中国-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刑事诉讼法学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绪论3
第一章 刑事诉讼法概述3
第一节 刑事诉讼3
一、诉讼的概念和特征3
二、刑事诉讼的概念和特征4
第二节 刑事诉讼法5
一、刑事诉讼法的概念和属性5
二、刑事诉讼法的渊源6
三、刑事诉讼法的立法目的和立法根据8
四、刑事诉讼法的任务10
五、刑事诉讼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12
第三节 刑事诉讼法学14
一、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对象14
二、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方法15
第二章 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18
第一节 外国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18
一、外国古代刑事诉讼法18
二、外国近现代刑事诉讼法20
第二节 中国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22
一、中国古代刑事诉讼法22
二、清末的刑事诉讼法25
三、民国时期的刑事诉讼法25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刑事诉讼法26
第三章 刑事诉讼的基本范畴31
第一节 刑事诉讼目的31
一、刑事诉讼目的的含义31
二、刑事诉讼的惩罚犯罪目的31
三、刑事诉讼的保障人权目的32
四、刑事诉讼中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之间的关系32
第二节 刑事诉讼价值34
一、刑事诉讼价值的含义34
二、刑事诉讼的公正价值35
三、刑事诉讼的效率价值36
四、刑事诉讼中公正与效率的关系37
第三节 刑事诉讼结构37
一、刑事诉讼结构的含义37
二、刑事诉讼结构的基本类型38
三、中国的刑事诉讼结构理论38
四、中国刑事诉讼的结构40
第四节 刑事诉讼职能40
一、刑事诉讼职能的含义和分类40
二、三种基本诉讼职能的相互关系41
第五节 刑事诉讼行为42
一、刑事诉讼行为的含义42
二、刑事诉讼行为的分类42
三、刑事诉讼行为的构成要件44
第六节 刑事诉讼条件45
一、刑事诉讼条件的含义和意义45
二、刑事诉讼条件的分类46
三、刑事诉讼条件的判断47
四、欠缺刑事诉讼条件的法律效果48
第七节 刑事诉讼客体48
一、刑事诉讼客体的含义48
二、刑事案件的单一性49
三、刑事案件的同一性50
第二编 总论55
第四章 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55
第一节 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55
一、人民法院55
二、人民检察院58
三、公安机关60
四、其他专门机关61
第二节 刑事诉讼参与人62
一、刑事诉讼参与人的概念和分类62
二、当事人63
三、其他诉讼参与人69
第五章 刑事诉讼基本原则73
第一节 刑事诉讼基本原则概述73
一、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功能73
二、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体系75
第二节 国际通行的刑事诉讼基本原则76
一、程序法定原则76
二、无罪推定原则78
三、司法独立原则79
四、控审分离原则81
五、控辩平等原则81
六、辩护原则82
七、迅速及时原则83
八、禁止重复追究原则84
第三节 中国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85
一、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原则85
二、严格遵守法定程序原则86
三、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原则87
四、依靠群众原则88
五、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88
六、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89
七、专门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90
八、人民检察院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原则91
九、各民族公民有权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原则92
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原则93
十一、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不得确定有罪原则94
十二、保障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原则95
第六章 管辖与回避98
第一节 管辖制度98
一、管辖概述98
二、立案管辖99
三、审判管辖102
第二节 回避制度105
一、回避制度的概念和意义105
二、回避的种类105
三、回避的适用人员与理由106
四、回避的程序107
第七章 辩护与代理110
第一节 刑事辩护110
一、刑事辩护的概念和意义110
二、辩护人的概念和范围111
三、辩护的种类112
四、辩护人的诉讼地位和职责114
五、辩护人的诉讼权利与诉讼义务115
六、拒绝辩护118
第二节 刑事代理120
一、刑事代理的概念和意义120
二、刑事代理的分类121
第八章 强制措施124
第一节 强制措施概述124
一、强制措施的概念和特征124
二、强制措施与其他相关法律措施的区别124
三、强制措施的适用原则126
第二节 拘传127
一、拘传的概念和特征127
二、拘传的适用程序128
第三节 取保候审130
一、取保候审的概念和适用条件130
二、取保候审的方式131
三、被取保候审人的义务132
四、取保候审的程序133
五、取保候审的期限135
第四节 监视居住136
一、监视居住的概念和适用条件136
二、被监视居住人的义务137
三、监视居住的程序138
四、监视居住的期限140
第五节 刑事拘留140
一、刑事拘留的概念和特征140
二、刑事拘留的适用条件141
三、刑事拘留的程序142
四、刑事拘留的期限144
第六节 逮捕145
一、逮捕的概念和适用条件145
二、逮捕的权限147
三、逮捕的批准、决定和执行程序148
四、羁押必要性的持续审查151
五、逮捕的撤销和变更153
第七节 公民扭送153
第九章 附带民事诉讼156
第一节 附带民事诉讼概述156
一、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156
二、附带民事诉讼的意义156
第二节 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157
一、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157
二、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158
第三节 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和审判160
一、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160
二、附带民事诉讼的一审程序162
三、附带民事诉讼的救济程序164
第十章 期间与送达165
第一节 期间165
一、期间的概念和意义165
二、期间的计算165
三、期间的耽误与恢复166
四、公安司法机关办案的法定期间167
第二节 送达169
一、送达的概念和意义169
二、送达的方式和程序169
第三编 证 据论175
第十一章 刑事诉讼证据175
第一节 刑事诉讼证据的概念和属性175
一、刑事诉讼证据的概念和意义175
二、证据能力与证明力177
第二节 刑事诉讼证据的法定种类178
一、物证178
二、书证179
三、证人证言180
四、被害人陈述182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183
六、鉴定意见185
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186
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189
第三节 刑事诉讼证据的理论分类191
一、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191
二、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192
三、控诉证据与辩护证据192
四、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193
第四节 刑事诉讼证据规则194
一、非法证据排除规则195
二、传闻证据规则198
三、意见证据规则200
四、品格证据规则201
五、补强证据规则202
第十二章 刑事诉讼证明205
第一节 刑事诉讼证明概述205
一、刑事诉讼证明的概念和意义205
二、刑事诉讼证明的分类206
第二节 证明对象207
一、证明对象的概念和意义207
二、证明对象的范围208
第三节 证明责任209
一、证明责任的概念209
二、证明责任的承担211
第四节 证明标准212
一、证明标准的概念212
二、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212
第五节 证明程序214
一、证据的收集214
二、举证、质证和认证216
第四编 程序论223
第十三章 立案程序223
第一节 立案的概念和意义223
一、立案的概念223
二、立案的意义223
第二节 立案的材料来源和条件224
一、立案的材料来源224
二、立案的条件227
第三节 立案程序和立案监督228
一、立案程序228
二、立案监督231
第十四章 侦查程序234
第一节 侦查程序概述234
一、侦查的概念、任务和意义234
二、侦查的原则235
三、侦查的构造237
第二节 侦查行为238
一、讯问犯罪嫌疑人239
二、询问证人、被害人241
三、勘验、检查242
四、搜查245
五、查封、扣押物证、书证247
六、鉴定248
七、通缉249
八、辨认250
九、技术侦查251
第三节 侦查终结253
一、侦查终结的概念和意义253
二、侦查终结的条件253
三、侦查终结的程序254
四、侦查羁押期限256
第四节 补充侦查258
一、补充侦查的概念和意义258
二、补充侦查的种类和形式258
第五节 侦查监督260
一、侦查监督的概念和意义260
二、侦查监督的范围260
三、侦查监督的途径和措施261
第十五章 刑事起诉264
第一节 刑事起诉概述264
一、刑事起诉的概念和意义264
二、刑事起诉的原则266
第二节 审查起诉267
一、审查起诉的概念和意义267
二、对移送审查起诉案件的初步审查和受理267
三、审查起诉的内容268
四、审查起诉的程序269
五、审查起诉的期限272
六、审查起诉后的处理273
第三节 提起公诉273
一、提起公诉的概念和条件273
二、起诉书的制作274
三、起诉书以及证据材料的移送275
四、公诉变更277
第四节 不起诉278
一、不起诉的概念278
二、不起诉的种类和适用条件279
三、不起诉的程序281
第十六章 刑事审判概述285
第一节 刑事审判的概念和意义285
一、刑事审判的概念285
二、刑事审判的意义285
第二节 刑事审判原则286
一、审判公开原则286
二、直接、言词原则287
三、集中审理原则288
第三节 刑事审判组织289
一、刑事审判组织的概念289
二、刑事审判组织的种类289
第四节 人民陪审员制度291
一、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概念和意义291
二、人民陪审员制度的适用范围292
三、担任人民陪审员的条件292
四、人民陪审员的选任和培训292
五、人民陪审员审理案件的程序295
第五节 审级制度296
一、审级制度的概念和意义296
二、我国的审级制度296
第六节 刑事裁判298
一、刑事裁判的概念和种类298
二、刑事裁判的成立299
三、刑事裁判的生效和效力300
第十七章 第一审程序302
第一节 公诉案件第一审程序302
一、庭前审查302
二、庭前准备304
三、法庭审理程序306
四、法庭秩序314
五、审判障碍315
六、庭审笔录316
七、审理期限316
第二节 自诉案件第一审程序317
一、提起自诉的条件和程序317
二、自诉案件的受理、审查程序317
三、自诉案件审理程序的特点318
四、自诉案件的审理期限320
第三节 简易程序320
一、简易程序的概念和意义320
二、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321
三、简易程序的特点322
第十八章 第二审程序325
第一节 第二审程序的概念和意义325
一、第二审程序的概念325
二、第二审程序的特点325
三、第二审程序的功能和意义326
第二节 第二审程序的提起327
一、提起第二审程序的方式327
二、提起第二审程序的主体327
三、上诉、抗诉、请求抗诉的对象329
四、上诉、抗诉、请求抗诉的理由329
五、上诉、抗诉、请求抗诉的期限330
六、上诉、抗诉、请求抗诉的方式和程序331
七、上诉、抗诉的撤回332
第三节 第二审案件的审判333
一、对上诉、抗诉案件的审查333
二、上诉、抗诉案件的审理程序333
三、对上诉、抗诉案件的裁判337
四、第二审案件的审理期限339
五、上诉不加刑原则339
六、对查封、扣押、冻结在案财物的保管和处理341
第十九章 死刑复核程序343
第一节 死刑复核程序概述343
一、死刑复核程序的概念和特点343
二、死刑复核程序的意义344
第二节 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复核程序345
一、死刑核准权及其沿革345
二、报请核准347
三、复核程序348
第三节 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案件的复核程序351
一、报请核准351
二、复核程序351
第二十章 审判监督程序353
第一节 审判监督程序概述353
一、审判监督程序的概念和特点353
二、审判监督程序的意义354
第二节 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354
一、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材料来源354
二、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主体357
三、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理由358
第三节 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案件的重新审判359
一、重新审理的程序359
二、重新审理后的案件处理362
三、重新审判案件的期限362
第二十一章 判决、裁定的执行程序364
第一节 执行程序概述364
一、执行的概念和意义364
二、执行的根据和机关364
第二节 各种判决、裁定的执行程序365
一、死刑立即执行判决的执行365
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和拘役判决的执行367
三、有期徒刑缓刑、拘役缓刑判决的执行368
四、管制、剥夺政治权利判决的执行369
五、罚金、没收财产判决的执行369
六、无罪判决和免除刑罚判决的执行371
七、社区矫正的执行371
八、驱逐出境的执行373
第三节 刑罚执行的变更程序374
一、死刑执行的变更374
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变更375
三、暂予监外执行376
四、减刑和假释378
五、缓刑和假释的撤销381
六、对新罪、漏罪和申诉的处理381
第四节 人民检察院对判决、裁定执行活动的监督382
一、人民检察院对执行死刑的监督382
二、人民检察院对暂予监外执行的监督383
三、人民检察院对减刑、假释的监督383
四、人民检察院对其他刑罚执行活动的监督384
第二十二章 特别程序386
第一节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386
一、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的概念386
二、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方针和原则386
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办案人员和办案组织386
四、未成年人诉讼权利保障387
五、社会调查制度388
六、逮捕的适用389
七、审讯、询问未成年诉讼参与人的专门规定390
八、附条件不起诉制度391
九、审判程序394
十、前科封存制度396
十一、执行程序397
第二节 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398
一、和解的条件和适用范围398
二、和解协议书的形成和履行399
三、对达成和解协议案件的处理401
第三节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402
一、没收程序的概念和适用条件402
二、没收申请的提出403
三、审判程序405
第四节 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407
一、强制医疗的适用条件407
二、强制医疗程序的启动方式408
三、保护性约束措施409
四、强制医疗案件的一审程序409
五、对强制医疗决定的救济程序411
六、强制医疗的执行和解除411
七、人民检察院对强制医疗的监督412
第五节 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和特殊假释的核准程序414
一、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的核准程序414
二、特殊假释的核准程序414
第二十三章 刑事赔偿416
第一节 刑事赔偿概述416
一、刑事赔偿的概念和意义416
二、我国刑事赔偿制度的发展历程416
第二节 刑事赔偿的条件和范围417
一、刑事赔偿的条件417
二、国家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417
三、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419
第三节 刑事赔偿的方式和计算标准420
一、刑事赔偿的方式420
二、刑事赔偿的计算标准421
第四节 刑事赔偿的程序422
一、刑事赔偿请求人422
二、刑事赔偿义务机关422
三、刑事赔偿的提起时间423
四、刑事赔偿的先行处理程序423
五、刑事赔偿复议程序424
六、刑事赔偿决定程序425
七、刑事追偿427
第二十四章 涉外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与刑事司法协助430
第一节 涉外刑事案件诉讼程序430
一、涉外刑事诉讼程序的概念430
二、涉外刑事诉讼程序特有的原则430
三、涉外刑事诉讼程序的专门规定433
第二节 刑事司法协助437
一、刑事司法协助的概念和意义437
二、刑事司法协助的主体438
三、刑事司法协助的依据438
四、刑事司法协助的内容438
五、刑事司法协助的程序439
热门推荐
- 652669.html
- 3236576.html
- 2409991.html
- 1364641.html
- 1851564.html
- 1327495.html
- 2179455.html
- 3480024.html
- 3122278.html
- 33363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623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838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746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262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031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202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471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900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345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82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