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运行困境与机制优化 西部新农合持续发展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运行困境与机制优化 西部新农合持续发展研究
  • 孟宏斌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16175002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78页
  • 文件大小:49MB
  • 文件页数:29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运行困境与机制优化 西部新农合持续发展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新农合制度的基础理论探析3

第一章 导论3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4

一 研究背景4

二 研究目的8

三 研究意义9

第二节 相关文献评述9

一 国际研究动态10

二 国内研究动态16

三 研究述评及问题提出24

第三节 研究对象内容与技术方法24

一 研究对象与主要内容24

二 研究技术框架和方法27

第四节 资料来源及数据处理29

一 资料来源29

二 调查问卷的对象、内容30

三 调查的实施与质量控制31

四 数据的输入处理32

五 调查问卷的人口学特征32

第五节 创新点及不足34

一 本书的创新点34

二 本书的不足35

第二章 新农合制度的理论探析36

第一节 新农合的理论基础36

一 福利经济学理论36

二 健康经济学理论39

三 公共经济学理论43

四 制度经济学理论47

五 信息经济学理论49

第二节 西部新农合的制度特性50

一 合作医疗产品的一般属性50

二 不同类型医疗保障的横向比较52

三 新旧合作医疗制度的纵向历史比较55

四 东西部合作医疗的区域比较58

第二篇 西部新农合制度试点困境及制约因素剖析63

第三章 西部新农合实践探索及试点困境分析63

第一节 西部新农合的实践探索63

一 新农合的制度变迁63

二 西部新农合试点取得的成效69

三 探索形成的典型模式74

第二节 西部农民被动参合的困境77

一 医疗需要与参与意愿迫切77

二 支付能力与意愿不一致81

第三节 医疗机构供给保障不足的困境86

一 医疗服务供给体系不健全86

二 医疗资源配置水平落后89

三 医疗服务供给质量低下94

第四节 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缺失的困境99

一 作为主导者的管理缺失99

二 作为出资者的投资不到位102

第四章 西部新农合制度持续运行的制掣因素剖析106

第一节 宏观运行环境制约106

一 自然人文社会环境106

二 医疗体制环境109

三 配套支撑制度环境112

第二节 中观层面的新农合制度性缺陷115

一 制度设计115

二 管理制度117

三 筹资制度119

四 补偿支付制度124

五 就诊报销制度126

六 监督制度127

第三节 微观利益主体供需博弈129

一 利益主体的目标诉求129

二 供需方的非合作博弈130

三 非主动参合因素剖析131

第三篇 西部新农合制度的三大运行机制构建139

第五章 西部新农合筹资补偿机制的构建139

第一节 持续性筹资机制的构建139

一 筹资理念原则140

二 拓宽筹资主体渠道142

三 设计筹资方案145

四 优化筹资模式147

五 提升筹资统筹层次149

第二节 西部筹资补偿标准的合理确定150

一 筹资补偿标准的估算151

二 筹资补偿标准的测算平衡公式152

三 筹资补偿测算系数的确定153

四 西部筹资补偿标准的实际测算155

五 筹资额度实际变化157

第三节 适宜补偿支付机制的构建158

一 补偿种类范围的理论分析158

二 补偿范围方案的现实模式159

三 补偿给付水平的确定163

四 对医疗服务提供方的支付167

第六章 西部新农合风险防范监控机制的构建173

第一节 新农合的运行风险173

一 委托方农民的风险因素173

二 代理方医疗机构的风险175

三 基金运行环节风险177

第二节 风险防范的监督管理机制180

一 理顺管理体制机制180

二 优化经办机构模式182

三 强化监督机制183

第三节 风险防范的激励约束机制185

一 基金风险预警机制185

二 医疗服务费用控制189

三 参合农民风险控制193

第七章 西部新农合主体联动机制的构建195

第一节 医疗服务供给机制195

一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195

二 医疗体系资源有效配置198

三 医疗服务人力资源配置202

四 医疗服务质量提升机制204

五 医疗服务信息供给体系207

第二节 医疗需求主体参与机制210

一 增强农民的参合意愿210

二 构建合理的参与机制213

第三节 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机制215

一 公共服务型政府职能215

二 法律支持机制217

三 规制性制度安排219

四 刚性财政投入机制220

第四篇 基本结论与研究展望225

第八章 基本结论及研究展望225

第一节 基本结论225

一 必须以深化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前提225

二 应以预防小病为主、兼顾大病补偿为功能定位226

三 树立政府主导、农户主体的制度理念228

四 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医疗服务保障体系229

五 加强对新农合运行重点环节的调控232

六 新农合与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有效衔接233

七 统一部门管理与多部门协同配套235

八 关注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流动人群的参合补偿方案236

第二节 研究展望237

一 城乡医疗保障体系的整合统筹237

二 探索建立统一管理与独立监督体制的有效途径239

三 西部不同省份新农合筹资补偿比例的精确测算240

四 新农合实施绩效评价241

结语242

附录一 调查问卷243

附录二 分报告249

参考文献261

后记27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