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创新学基础【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创新学基础
  • 姚东明,何春生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2387038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181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193页
  • 主题词:创造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创新学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创新与创新学1

一、创新的概念与基本内涵1

第一章 导论1

二、创新的特征2

三、创新与相关概念的比较3

四、创新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4

第二节 创新要素与创新程序5

一、创新要素5

二、创新程序7

第三节 创新与社会进步9

第一节 创新人才的概念15

第二章 创新人才及其培养15

第二节 创新素质及其培养16

一、身体素质16

二、人格要素17

三、知识结构21

四、创新意识25

五、心理品质27

第三节 创新能力的开发29

一、创新能力概述29

二、创新能力的培养29

三、培养创新能力的途径32

第三章 创新思维35

第一节 创新思维概述35

一、创新思维的含义35

二、实例35

三、评析与归纳36

四、训练与思考38

第二节 直觉思维39

一、直觉思维的含义39

二、实例39

三、评析与归纳39

四、训练与思考41

第三节 想像思维42

一、想像思维的含义42

二、实例43

三、评析与归纳44

四、训练与思考45

第四节 灵感思维47

一、灵感思维的含义47

二、实例47

三、评析与归纳48

一、联想思维的含义51

四、训练与思考51

第五节 联想思维51

二、实例52

三、评析与归纳52

四、训练与思考53

第六节 发散思维54

一、发散思维的含义54

二、实例54

三、评析与归纳55

四、训练与思考57

二、实例58

第七节 侧向思维58

一、侧向思维的含义58

三、评析与归纳59

四、训练与思考60

第八节 逆向思维61

一、逆向思维的含义61

二、实例61

三、评析与归纳62

四、训练与思考63

一、创新思维的过程64

第九节 创新思维的过程及训练方法64

二、创新思维训练的一般方法66

第四章 创新原理73

第一节 聚合原理73

一、组合原理73

二、综合原理77

第二节 还原原理79

一、还原原理的含义79

二、实例80

三、评析与归纳80

四、训练与思考81

第三节 逆反原理82

一、逆反原理的含义82

二、实例83

三、评析与归纳83

四、训练与思考84

第四节 变性原理85

一、变性原理的含义85

二、实例85

三、评析与归纳86

二、实例87

一、移植原理的含义87

第五节 移植原理87

四、训练与思考87

三、评析与归纳88

四、训练与思考90

第六节 迂回原理91

一、迂回原理的含义91

二、实例91

三、评析与归纳92

四、训练与思考93

二、实例94

一、完满原理的含义94

第七节 完满原理94

三、评析与归纳95

四、训练与思考97

第八节 群体原理97

一、群体原理的含义97

二、实例98

三、评析与归纳99

四、训练与思考100

第九节 创新原理的运用原则102

一、创新技法的发展历程105

第五章 创新技法105

第一节 创新技法概述105

二、创新技法的分类108

第二节 组合创新法110

一、概述110

二、异类组合法111

三、同物自组法112

四、主体添加法113

一、概述114

二、焦点法114

第三节 联想创新法114

第四节 类比创新法116

第五节 转换创新法117

第六节 列举创新法118

一、概述118

二、缺点列举法118

三、希望点列举法119

第七节 系统创新法122

一、概述122

二、TRIZ理论122

一、概述123

第八节 智力激励创新法123

二、头脑风暴法124

第九节 设问创新法126

一、概述126

二、奥斯本检核表法126

第十节 整理创新法128

一、概述128

二、NM法128

第一节 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130

一、创新成果推广的主要方式130

第六章 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与保护130

二、科技创新成果推广应用的一般模式和基本原则135

三、医药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136

第二节 创新成果的保护137

一、利用专利技术保护创新发明成果137

二、迅速开发市场140

三、形成核心技术140

四、利用商标保护技术发明141

第七章 国家创新体系145

第一节 国家创新体系的产生、特征与主体要素145

一、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145

三、国家创新体系的主要特征146

二、国家创新体系的产生146

四、国家创新体系的主体要素及其功能148

五、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149

第二节 知识创新150

一、知识创新的概念150

二、知识创新的作用和地位150

三、知识创新的特征153

四、我国的知识创新工程建设153

第三节 制度创新154

一、制度创新的概念154

二、制度创新的途径155

三、制度创新的作用156

第四节 技术创新159

一、技术创新的概念159

二、技术创新的特点与新特征160

三、实现技术创新的路径161

四、技术创新的重大作用165

参考文献168

附录169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169

附录二 核心能力测评大纲——创新能力17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