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激活与生长 上海现代经济兴起之若干分析 1870-1941【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激活与生长 上海现代经济兴起之若干分析 1870-1941
  • 樊卫国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7208041245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448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78页
  • 主题词:经济史(学科: 研究 地点: 上海市 年代: 1870~1941)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激活与生长 上海现代经济兴起之若干分析 1870-1941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绪论3

第一节 对世界现代经济起源的提问5

表1-1 荷兰、比利时的早期贸易(1560年左右)9

表1-2 英国的早期羊毛、毛织品的出口(1488年9月至1540年1月)10

第二节 明清经济演进的内向化倾向15

一、经济全球化的发轫15

二、明清经济内向化演进的形成18

三、明清经济内向化演进的原因23

四、明清经济内向化演进的后果30

第三节 本书的理论框架和几点理论思考34

一、近代上海经济史研究状况及本书的研究取向35

二、资本主义全球化与近代上海经济的“半边缘”形态40

三、关于“激活—生长”说44

四、口岸经济模式——发展的悖论57

第二章 经济“生态”的嬗变与现代经济的初兴63

第一节 进出口贸易与“商品链”的生成63

一、贸易的扩大与商品形态的普遍化64

表2-1 晚清时期上海人均贸易量统计(1870—1905年)68

二、移民潮与生活消费商品化69

三、上海国内商品流通链的发轫73

表2-2 晚清时期上海经海关埠际贸易值港别统计(1875—1899年)74

第二节 列强与“半边缘”市场的形塑82

一、条约制度和租界割据83

二、买办制度与商业成本87

表2-3 甲午战争前买办的收入估计(1840—1894年)91

三、外资银行与钱庄结合的金融秩序93

四、建立了若干为外贸服务的外资企业98

表2-4 1862—1885年间上海的轮船公司99

一、“轮运—电讯时代”与市场关系的变化103

第三节 市场机制与生产社会化103

二、“丝茶—棉制品外贸结构”与专业化生产空间106

表2-5 鸦片战争前与1880年中国生丝产量、商品流通量的比较107

表2-6 1871—1905年间中国大宗进口货物的比重变化108

三、市场机制的形成与生产社会化111

表2-7 白土丝、白厂丝出口价格的变化112

表2-8 1886年进口布和中国布的价格比较114

四、外来资源与新的市场主体的出现117

第四节 私人工业投资的社会化倾向123

表2-9 上海早期私人资本工业企业创办人、投资者情况124

第三章 上海“半边缘”经济发展若干基本因素和形态分析(上)132

第一节 全国中心市场:结构与关系132

一、20世纪上叶上海市场的结构性扩张133

表3-1 1900—1933年间上海进出口转运数值统计139

二、上下行市场的流通体系143

三、口岸与农村:市场两极及制导作用149

四、中心市场与统一市场155

表3-2 中国银行内汇汇出汇入分布百分比162

第二节 市场竞争的多元化、国际化166

一、结构变迁与市场主体的多元化167

表3-3 上海市各种工业资本分类实数(1931年)170

表3-4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工业中外资本的比重172

二、竞争国际化与现代企业的生存发展177

一、口岸与生产资料的供给208

第三节 上海“资源”与社会化生产208

表3-5 上海占全国历年输入洋麦总数的百分比(1921—1936年)215

二、租界环境与资本、资金的聚集219

表3-6 1917—1929年上海中外银行及钱庄年底库存银比较223

表3-7 1910年中国城市银行的放款利率226

表3-8 上海各处地价增长及复利表(1904—1929年)230

三、移民资源与上海经济发展231

第一节 进出口商品结构对工业化之制约243

一、进口商品结构与进口替代及工业化243

第四章 上海“半边缘”经济发展若干基本因素和形态分析(下)243

表4-1 1927—1937年间上海国内贸易值统计253

表4-2 全国和上海主要进口商品所占比重变化255

表4-3 在华日商纱厂与华商纱厂工作效率之比较(1930年)257

二、出口商品结构对工业化的影响262

表4-4 全国和上海丝茶出口的比重(1895—1936年)265

表4-5 新兴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品的出口比重(1894—1936年)270

表4-6 民国时期上海工业品出口占全国的比重273

三、外贸形态与工业化的外部条件275

表4-7 1919年、1931年英、日、美进口商品比较277

表4-8 1924年中国对英、日、美出口商品分类比较281

表4-9 中美、中日、中英贸易收支占中国国际收支的比例比较287

表4-10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对南洋主要地区棉制品出口289

表4-11 上海出口南洋地区部分工业品统计290

表4-12 近代中国外贸的几种典型国别贸易类型比较291

表4-13 中国进出口物价指数变动292

第二节 “过度”商业化与“有限”工业化——论商业化、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关系307

一、上海口岸过度商业化的几种表现308

表4-15 外国资本在上海工商业资本投资比重(不包括日本)322

表4-14 上海注册公司中的工商业资本的比重322

二、过度商业化对工业的制约323

表4-16 上海棉花、小麦价格变动情况(1912—936年)329

三、商业循环与市场经济的浅化332

第一节 移民社会与商业精神、制度变迁352

第五章 “海派社会”与资本主义——上海经济社会变迁若干特点简析352

一、生存竞争与商业精神353

二、社会关系市场化与制度变迁359

第二节 财富、权力和社会结构370

一、社会流动与社会分化的展开370

表5-1 1926年上海工人的籍贯状况373

表5-2 晚清以来沪上部分经商有成的宁波人初抵沪的概况375

二、财富、权力与社会分层变迁及特权阶层380

三、上海经济社会的功能群体(组织)与社会控制390

第三节 一个个案研究——民族资本与上海帮会之关系402

一、民族资本的生存竞争与上海帮会403

二、帮会势力向工商金融实业界的渗透408

三、畸形社会的畸形关系410

结语:关于发展问题的思考419

一、发展形态:对二元结构特点的思考419

二、关于发展中的协调与不协调的思考424

三、关于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的思考430

主要参考文献440

后记44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