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转型 和谐与冲突【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转型 和谐与冲突
  • 郑永年著;杨丽君主编 著
  • 出版社: 八方文化创作室
  • ISBN:9789814139793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08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1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转型 和谐与冲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利益开放、制度创新与政治改革1

一、开放政体与中国的政治转型1

二、渐进开放与中国政治转型4

三、第四代的政治改革观7

四、中国制度创新的核心当为政治改革10

五、中国政治改革的新动向14

六、治理利益社会需要开放政治17

七、公共财政制度和中国的政治改革20

八、政府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前提23

九、政治改革要以国家制度建设为中心26

十、中国的媒体开放与政治变革29

十一、政协改革与政治机构的协调32

十二、要正确处理内外部改革之间的关系35

十三、中国要变成一个什么样的国家?37

第二章 变革中的精英政治41

一、赵紫阳与当代中国之命运41

二、胡耀邦与当代中国政治44

三、胡耀邦、赵紫阳与中国政治的平衡46

四、接班人制度还有最艰难的一步49

五、中国枚力交接班制度的深化52

六、为什么又传出中共枚力斗争说55

七、对陈良宇案应作更深层次的思考58

第三章 过程开放与执政党转型63

一、中国要明确政治改革“路线图”63

二、为什么说中共要转变成为一个开放的政治过程66

三、中国的转型与对执政党的新挑战69

四、大民主、小民主和执政党能力建设73

五、朱镕基的铁腕与温家宝的泪76

六、党的机构改革势在必行79

七、高官问责与中共新政治文化82

八、中国干部管理制度有待改善84

九、对干部“知识化”的质疑88

十、四中全会与党、政、军关系的变化91

第四章 人本主义与意识形态的复兴95

一、为什么必须重建意识形态?95

二、社会转型要求中国重建意识形态98

三、人本社会主义与中共新意识形态101

四、为什么中国要走人本社会主义道路?105

五、中国有没有第三条道路?107

六、新自由主义不是中国经济改革的唯一选择111

七、回到邓小平?114

第五章 文化崛起与道德重建119

一、为什么要追求“文化崛起”?119

二、中国要追求怎样的内部文化崛起?122

三、谁最需要孔子学院?124

四、政治的道德与道德的政治128

五、道德与社会可持续性发展131

六、国际发展视野中的中国经验(1)133

七、国际发展视野中的中国经验(2)136

第六章 中央地方关系向何处去?141

一、中央地方关系的制度重建141

二、中国中央集枚要有制度创新144

三、地方制度创新要求改革中央地方关系147

四、谨防危机管理过程中的政枚地方化150

五、中国:是谁“瓜分”了中央的枚力?153

六、中国要建设现代国家制度来解放人民156

七、依法行政与维护中央枚威160

八、“浙江模式”值得深思163

第七章 发展、分化与腐败167

一、“发展”就是硬道理167

二、民生经济是中国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170

三、中国收入分配的制度缺陷175

四、为什么中国的收入分配得不到有效改善?178

五、中国企业改革战略出了什么问题181

六、从外部贸易纠纷到内部贫富分化185

七、谨防既得利益对政枚的挟持187

八、腐败与战争190

九、矿难、国家与执政方式193

十、赌场、核武与民主196

第八章 公正、正义与和谐201

一、为什么要提建设“和谐社会”?201

二、社会的分化要由民主来纠正204

三、民主不会忘掉大多数人民的利益207

四、中国社会的利益博弈要求社会正义210

五、中共的公平经济学213

六、市场社会主义与中国和谐社会215

七、中国和谐社会要求重建社会契约219

八、五中倡议社会主义新农村222

九、中国和谐社会有待于进一步制度创新225

第九章 转型中的社会力量229

一、中国社会改革应当扶植社会力量229

二、新社会阶层的崛起对于中国的政治意义232

三、开放社会对封闭政治的挑战235

四、如何认识目前中国的社会抗议运动?238

五、中国群体性事件的崛起说明了什么?240

六、一场社会革命蓄势待发吗?244

七、“颜色革命”触发第四波民主浪潮?247

八、知识分子与当代中国社会250

九、中国自由主义为什么呈现“病态”?253

十、改革与中国自由主义的未来256

十一、“五四运动”与社会主义的领导枚260

第十章 教育改革及其后果265

一、中国教育体制的官僚化及其后果265

二、中国教育面临深层危机270

三、中国教育改制面临制度制约274

四、高校巨债折射出中国决策体制的弊端277

第十一章 香港民主化与国家整合281

一、香港的“另类民主”化281

二、中央的香港政策应当转变284

三、要对香港民主化进行理性考量287

四、董建华辞职:谁的管治危机?290

五、香港管治与政党政治293

六、香港能否回到港英管治模式?296

七、香港的大局面与大趋势299

八、香港政改方案流产后的政治思考301

九、港澳管治模式中的经济因素再考量305

郑永年的其它著作30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