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粮油品质分析【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粮油品质分析
  • 于徊萍,孙元宾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0154893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45页
  • 文件大小:172MB
  • 文件页数:459页
  • 主题词:粮食品质-食品分析-高等学校-教材;食用油-食品分析-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粮油品质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粮油标准5

第一节 粮油标准5

一、相关概念5

二、分类6

三、我国粮油标准的发展概况8

第二节 粮油标准化9

一、粮油标准化意义9

二、标准化法律体系9

三、采用国际标准10

第二章 粮油样品与保管12

第一节 样品的意义和分类12

一、样品的意义12

二、分类12

第二节 粮食、油料检验扦样(GB 5491—1985)13

一、扦样工具13

二、单位代表数量15

三、扦样方法15

四、扦样时应注意事项17

第三节 油脂检验扦样(GB/T5524—2008)18

一、扦样方法18

二、扦样工具21

第四节 样品的分样与保管(GB 5491—1985)(GB/T 5524—1985)24

一、粮食和油料的分样24

二、油脂的分样25

三、粉、块状饼粕的分样25

四、样品的保留25

第三章 原粮质量检验27

第一节 粮食、油料纯粮(质)率的检验(GB/T22725—2008)27

一、概述27

二、测定方法27

三、大豆质量检验28

第二节 粮食、油料的杂质、不完善粒的检验(GB/T5494—2008)30

第三节 容重的测定33

一、概述33

二、测定方法34

三、小麦36

四、玉米37

第四节 类型及互混的检验(GB/T5493—2008)39

第五节 小麦硬度的检验(GB/T21304—2007)41

第六节 稻谷出糙率的检验(GB/T5495—2008)42

第七节 整精米率的检验(GB/T21719—2008)45

第八节 带壳油料纯仁率的检验47

第九节 感官检验50

一、感官检验的意义50

二、感官检验的方法50

三、感官检验的要求50

四、色泽、气味的鉴定51

第四章 优质粮食检验53

第一节 优质稻谷检验53

一、概述53

二、检测方法54

(一)垩白粒率的检验(GB/T 17891—1999)54

(二)垩白度的检验(GB/T 17891—1999)54

(三)异品种粒的检验(GB/T 17891—1999)54

(四)直链淀粉含量检验(GB/T 15683—2008/ISO 6647—1:2007)54

(五)大米胶稠度检验(GB/T 22294—2008)58

(六)稻谷、大米蒸煮食用品质感官评价方法(GB/T 15682—2008)59

第二节 优质小麦检验63

一、概述63

二、检测方法63

(一)降落数值检验(GB/T 10361—2008)63

(二)烘焙品质评分值检验67

(三)小麦粉吸水量和面团揉和性的测定(粉质仪法)(GB/T 14614—1993,ISO 5530—1—1988)74

第五章 成品粮质量检验82

第一节 大米质量检验82

一、加工精度(GB/T 5502—2008)82

二、杂质的检验84

三、碎米、黄粒米、不完善粒检验86

第二节 小米质量检验(GB/T 11766—1989)87

一、加工精度检验87

二、不完善粒检验(GB/T 5494—2008)88

三、杂质的检验88

四、碎米的检验88

第三节 小麦粉加工精度检验(GB/T 5504—1985)88

第四节 小麦粉粗细度检验(GB/T 5507—2008)90

第五节 小麦粉面筋质检验92

一、概述92

二、检验方法92

第一部分:手洗法测定湿面筋(GB/T 5506.1—2008)92

第二部分:仪器法测定湿面筋(GB/T 5506.2—2008)95

第三部分:烘箱干燥法测定干面筋(GB/T 5506.3—2008)97

第四部分:快速干燥法测定干面筋(GB/T 5506.4—2008)98

第六节 小麦粉中磁性金属物的测定(GB/T 5509—2008)99

一、概述99

二、测定方法100

第一法:磁性金属物测定仪法100

第二法:磁铁吸引法101

第七节 小麦粉含沙量的测定(GB/T 5508—1985)102

一、概述102

二、测定方法102

(一)四氯化碳法102

(二)灰化法103

(三)“L”型含沙量测定法104

第八节 小麦粉脂肪酸值测定(GB/T 5510—1985)104

一、概述104

二、测定方法105

(一)脂肪酸值测定105

(二)谷物制品脂肪酸值的测定106

第九节 玉米粉质量检验(GB/T 10463—1989)107

第六章 油脂分析109

第一节 油脂物理检验109

一、透明度的鉴定(GB/T 5525—2008)109

二、罗维朋色泽的测定(GB/T 22460—2008/ISO 15305:1998)109

三、气味和滋味的鉴定(GB/T 5525—2008)111

四、相对密度的测定(GB/T 5518—2008)112

(一)概述112

(二)检验方法113

五、油脂折光指数测定(GB/T 5527—1985)115

六、熔点的测定(GB/T 5536—1985)117

第二节 不溶性杂质含量的测定(GB/T 15688—2008)118

第三节 水分及挥发物含量的测定(GB/T 5528—2008/ISO 662:1998)120

第四节 酸值和酸度的测定122

一、概述122

二、测定方法122

(一)热乙醇测定法(GB/5530—2005)122

(二)冷溶剂法(GB/5530—2005)123

(三)电位计法(GB/5530—2005)124

(四)油籽中酸值和酸度的测定(GB/T 15689—2008)126

第五节 皂化值的测定(GB/T 5534—2008)128

第六节 不皂化物的测定130

一、概述130

二、测定方法131

(一)乙醚提取法(GB/T 5535.1—2008/ISO 3596:2000)131

(二)己烷提取法(GB/T 5535.2—2008/ISO 19609:2000)132

第七节 含皂量的测定(GB/T 5533—2008)134

第八节 碘值的测定(GB/T 5532—2008)135

第九节 磷脂的测定138

一、概述138

二、测定方法138

(一)定性试验:加热试验(GB/T 5531—2008)138

(二)定量方法:(GB/T 5537—2008)139

第一法:钼蓝比色法139

第二法:质量法141

第十节 油脂酸败检验142

一、概述142

二、油脂酸败试验142

(一)间苯三酚试纸法142

(二)间苯三酚乙醚溶液法142

三、过氧化值的测定(GB/T 5538—1995)143

四、羰基价的测定144

五、p-茴香胺值的测定146

第十一节 植物油脂中溶剂油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37—2003)147

第十二节 油脂定性试验(GB/T 5539—2008)149

一、桐油纯度试验150

二、β-桐油的检出150

三、桐油的检出150

四、蓖麻油的检出152

五、亚麻油的检出152

六、矿物油的检出152

七、大豆油的检出153

八、花生油的检出153

九、芝麻油的检出154

十、棉籽油的检出154

十一、菜籽油的检出155

十二、植物油中猪脂的检出156

十三、油茶籽油的检出157

十四、茶籽油纯度试验157

十五、大麻籽油的检出158

第七章 水分的测定159

一、测定意义159

二、粮食中水分存在的形式159

三、一般粮油籽粒的含水量159

第一节 水分的测定方法160

一、质量法160

二、蒸馏法161

三、卡尔·费歇尔法161

四、其他测定方法162

第二节 粮食和油料水分含量的测定164

一、粮食、油料水分测定法164

二、油料水分及挥发物含量测定(GB/T 14489.1—2008)168

三、玉米水分测定法(GB/T 10362—2008)170

四、玉米水分测定绝对方法172

第三节 油料饼粕水分及挥发物的测定(GB/T 10358—2008)173

第四节 淀粉及其水解产品含水量的测定(GB/T 22428.2—2008)175

第八章 粗脂肪及脂肪酸的测定179

第一节 粮食、油料粗脂肪含量的测定(GB/T 5512—2008)180

一、索氏抽提法180

二、直滴式抽提法184

三、粗脂肪萃取仪法185

第二节 植物油料含油量的测定(GB/T 14488.1—2008)187

第三节 油料含油量连续波低分辨率核磁共振的测定(GB/T 15690—2008)193

第四节 油料饼粕含油量的测定(GB/T 10359—2008)196

第五节 淀粉总脂肪的测定(GB/T 22427.3—2008)200

第六节 饲料中粗脂肪的测定(GB/T 5512—2006)202

第七节 粮油中脂肪酸成分的测定205

第八节 油料中油的游离脂肪酸含量的测定(GB/T14489.3—1993)207

第九章 碳水化合物的测定210

第一节 概述210

一、碳水化合物的分类210

二、粮食中的碳水化合物211

三、测定意义212

四、测定方法212

五、糖类的色谱分析法简介213

第二节 粮油中碳水化合物测定的国家标准方法214

一、粮食、油料还原糖的测定(GB/T 5513—2008)214

二、粮食、油料非还原糖的测定(GB/T 5513—2008)223

第三节 粮食、油料淀粉含量的测定(GB/5514—2008)226

第四节 粮食、油料粗纤维素测定(GB/T 5515—2008)228

第五节 谷物不溶性膳食纤维测定(GB/T 9822—2008)234

第六节 小麦粉破损淀粉的测定(α-淀粉酶法)(GB/T 9826—2008)237

第七节 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过滤法)(GB/T 6434—2006)242

第十章 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测定248

第一节 概述248

一、蛋白质的分类与性质248

二、粮食中的蛋白质249

三、测定意义250

四、蛋白质的测定方法250

第二节 谷物与豆类氮含量和粗蛋白质含量的测定(GB/T 5511—2008)252

第三节 植物油料粗蛋白质的测定(GB/T 14489.2—2008)255

第四节 其他蛋白质测定方法260

一、双缩脲法260

二、染料结合法262

三、自动凯氏定氮法263

四、近红外反射光谱法264

第五节 饲料中粗蛋白质的测定(GB/T 6432—1994)265

第六节 蛋白质效力比值的测定268

一、蛋白质和非蛋白氮的测定268

二、蛋白质效力比值的测定268

第七节 氨基酸的测定269

一、概述269

二、氨基酸总量的测定270

三、赖氨酸的测定272

四、色氨酸的测定276

五、蛋氨酸的测定278

六、苯丙氨酸的测定(荧光法)280

七、亮氨酸、异亮氨酸及缬氨酸的测定(比色法)282

第十一章 灰分及无机元素的测定286

第一节 灰分的测定(GB/T 5505—2008)286

第一法:550℃灼烧法287

第二法:乙酸镁法288

第二节 无机元素的测定289

一、常量营养元素的测定290

(一)钙的测定(GB/T 5009.92—2003)290

(二)磷的测定(GB/T 5009.87—2003)295

二、微量元素的测定299

(一)铜的测定(GB/T 5009.13—2003)299

(二)锌的测定(GB/T 5009.14—2003)304

(三)硒的测定(GB/T 5009.93—2003)307

(四)氟的测定(GB/T 5009.18—2003)312

(五)铁、镁、锰的测定(GB/T 5009.90—2003)316

第十二章 维生素测定简介319

第一节 概述319

第二节 几种维生素测定简介320

一、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测定320

二、胡萝卜素的测定320

三、谷物中维生素B1的测定(GB/T 7628—2008)321

四、谷物中维生素B2的测定(GB/T 7629—2008)325

第十三章 酶活力的测定328

第一节 概述328

第二节 谷物及其制品中α-淀粉酶活力的测定(GB/T 5521—2008)329

第三节 过氧化氢酶活动度的测定(GB/T 5522—2008)332

第四节 脂肪酶活动度的测定(GB/T 5523—2008)334

第五节 蛋白酶活力的测定(SB/T 10317—1999)336

一、概述336

二、测定方法336

(一)福林法336

(二)甲醛法339

(三)定氮法340

第六节 大豆制品中尿素酶活性的测定(GB/T 8622—2006)342

第七节 大豆制品中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的测定(GB/T 21498—2008/ISO 14902:2001)344

第十四章 粮油储存品质判定(稻谷、玉米、小麦)349

第一节 稻谷储存品质判定规则349

第二节 玉米储存品质判定规则351

第三节 小麦储存品质判定规则357

第十五章 分析结果的准确度365

第一节 误差和数据处理基础知识365

一、误差的分类365

二、几个基本术语和误差的表示方法366

第二节 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369

一、有效数字369

二、数字修约规则370

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371

第三节 可疑测定值的取舍372

一、Q检验法373

二、第克松(Dixon)检验法373

三、格鲁布斯(Grubbs)检验法374

第四节 测量结果的表示376

第五节 原始记录的校核及检验报告的填写378

一、原始记录的校核378

二、检验报告的填写379

第十六章 粮油分析常用的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与标定380

附录388

主要参考和引用文献44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