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动物疫病防控出版工程 狂犬病 RABIES【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动物疫病防控出版工程 狂犬病 RABIES
  • 扈荣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9787109210035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613页
  • 文件大小:81MB
  • 文件页数:632页
  • 主题词:狂犬病-防治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动物疫病防控出版工程 狂犬病 RABIES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述1

第一节 狂犬病的定义和流行史2

一、定义2

二、早期历史2

三、中期历史6

四、近现代历史8

第二节 狂犬病的危害11

一、对人和社会的危害11

二、资源消耗12

三、对动物的危害13

四、对国家形象的危害14

五、伤残调整生命年15

参考文献16

第二章 病原学17

第一节 分类和命名18

一、引言18

二、狂犬病病毒的分类地位19

三、分离株和病毒株的命名22

第二节 形态结构和化学组成23

一、狂犬病病毒的形态、结构23

二、狂犬病病毒的化学组成28

第三节 理化特性46

一、病毒对物理因素的抵抗性46

二、病毒对化学因素的抵抗性47

三、狂犬病病毒的保存47

第四节 生物学特性48

一、宿主范围48

二、组织嗜性48

三、血凝性49

四、抗原性50

五、致病性53

第五节 实验室宿主系统54

一、敏感动物54

二、禽胚54

三、细胞55

第六节 基因组结构和功能56

第七节 基因组的转录和复制58

第八节 病毒感染的生活周期61

第九节 病毒的遗传演变68

一、狂犬病毒属内种间变异68

二、狂犬病病毒的自然变异68

三、狂犬病病毒的人工驯化和人为变异71

第十节 病毒的受体74

第十一节 病毒致病性的分子基础77

一、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79

二、病毒向神经系统传播的分子基础79

三、病毒在神经系统中复制和扩散的分子基础83

参考文献83

第三章 流行病学89

第一节 狂犬病流行史91

第二节 狂犬病流行概况92

一、分布范围92

二、易感动物94

三、病原种类95

四、传染源97

五、传播途径98

六、贮存宿主100

七、流行特点101

第三节 狂犬病流行原因103

一、自然因素103

二、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104

三、社会因素104

四、动物的免疫覆盖率105

五、新贮存宿主和新病原的出现106

第四节 家养动物狂犬病的流行病学106

第五节 陆生野生动物狂犬病的流行病学109

第六节 蝙蝠狂犬病的流行病学119

第七节 我国狂犬病的流行情况133

附 人狂犬病的流行病学135

参考文献140

第四章 分子流行病学145

第一节 分子流行病学常用研究方法148

第二节 基于血清学反应特性的分子流行病学152

第三节 基于病毒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的分子流行病学155

第四节 基于溯祖理论的分子流行病学159

第五节 地理分布相关的分子流行病学168

第六节 宿主种类特异性相关的分子流行病学172

第七节 分子流行病学在狂犬病实践中的应用179

参考文献191

第五章 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发病机制195

第一节 狂犬病的一般症状196

第二节 犬狂犬病的临床症状198

第三节 猫狂犬病的临床症状199

第四节 其他家畜狂犬病的临床症状201

第五节 野生动物狂犬病的临床症状204

第六节 狂犬病的病理学变化205

一、大体解剖变化206

二、组织病理学变化206

三、外周神经系统的病理学变化211

四、外周神经器官和眼的病理学变化211

五、超微结构的病理学变化212

第七节 狂犬病感染及发病机制214

一、狂犬病病毒侵入机体的机制214

二、狂犬病病毒在体内散播的机制215

三、狂犬病病毒形成感染的分子机制222

四、狂犬病病毒致病的分子机制234

附1 人狂犬病的临床症状242

附2 狂犬病的康复与隐性感染252

附3 狂犬病癔病253

参考文献255

第六章 诊断学259

第一节 流行病学诊断260

一、所在地狂犬病流行背景260

二、免疫背景261

三、咬伤史262

第二节 临床诊断262

第三节 鉴别诊断263

第四节 实验室诊断264

一、实验室诊断的必要性265

二、实验室诊断的生物安全266

三、样品的采集、保存及送检267

四、狂犬病的实验室诊断技术270

第五节 狂犬病检测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300

一、人员防护301

二、样品运输规定302

附 人狂犬病的诊断303

参考文献307

第七章 流行病学调查与监测309

第一节 狂犬病流行病学调查310

一、动物狂犬病流行病学调查311

二、野生动物狂犬病流行病学调查319

第二节 狂犬病监测324

一、狂犬病监测的意义324

二、监测的前提和条件326

三、监测的类型327

四、动物狂犬病监测的实施328

五、监测手段334

六、监测数据337

附 人狂犬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338

参考文献341

第八章 血清学345

第一节 概述346

第二节 血清学方法347

一、荧光抗体病毒中和试验347

二、快速荧光灶抑制试验352

三、小鼠中和试验357

四、蚀斑减少中和试验357

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358

六、红细胞凝集试验362

七、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362

第三节 血清学检测技术的其他应用363

一、易感动物群体狂犬病免疫状态评估363

二、疑似狂犬病动物和人的生前诊断364

三、狂犬病疫苗的免疫效力检验364

第四节 血清学制品364

一、狂犬病抗血清和免疫球蛋白365

二、狂犬病单克隆抗体373

第五节 血清标准品386

参考文献389

第九章 狂犬病免疫和疫苗393

第一节 狂犬病的免疫394

一、狂犬病病毒感染的特点394

二、狂犬病病毒在外周感染(即潜伏感染)中诱导的免疫应答396

三、狂犬病病毒在神经系统中诱导的免疫应答397

四、狂犬病疫苗诱导的免疫应答403

五、蝙蝠对狂犬病病毒感染的耐受404

六、人和动物对狂犬病病毒的天然免疫力405

第二节 狂犬病预防免疫406

一、人的狂犬病预防免疫406

二、犬的狂犬病预防免疫408

第三节 兽用狂犬病疫苗概论409

一、改良的狂犬病活疫苗409

二、MLV安全性评价413

三、兽用狂犬病灭活疫苗414

四、兽用重组口服疫苗416

五、我国批准的兽用狂犬病疫苗417

第四节 狂犬病病毒的细胞培养419

一、疫苗生产用毒株419

二、病毒的细胞培养420

三、病毒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425

第五节 兽用狂犬病疫苗生产427

一、兽用狂犬病鸡胚疫苗427

二、兽用狂犬病细胞疫苗429

第六节 疫苗效力测定432

一、狂犬病疫苗效力测定方法种类433

二、NIH法434

三、血清学效力检测法437

四、小鼠血清学疫苗效力检测法438

五、Habel法439

六、改良Habel法441

七、用于狂犬病鸡胚疫苗效力检验的豚鼠效力检验法441

八、应用单向辐射免疫扩散测定灭活疫苗中狂犬病病毒糖蛋白含量442

九、ELISA测定狂犬病疫苗中糖蛋白含量444

十、Essen-ELISA法测定狂犬病细胞培养灭活疫苗中糖蛋白含量446

十一、体外测定狂犬病灭活疫苗抗原含量的改良抗体结合试验448

第七节 狂犬病灭活疫苗标准品449

第八节 其他狂犬病疫苗研究及展望451

一、非犬源性病毒载体重组疫苗451

二、犬源性病毒载体重组疫苗453

三、狂犬病毒反向遗传致弱苗454

四、亚单位疫苗455

五、核酸疫苗455

附 人用狂犬病疫苗456

参考文献474

第十章 狂犬病预防与控制483

第一节 预防与控制的策略和法规484

第二节 犬狂犬病的预防和控制486

一、犬只管理488

二、犬只免疫494

三、犬的检疫497

第三节 其他家养动物狂犬病的预防和控制499

第四节 野生动物狂犬病的预防和控制501

一、控制野生动物的数量502

二、点感染控制(捕获—免疫—释放)503

三、食肉类野生动物的口服免疫504

四、蝙蝠狂犬病的控制510

五、我国野生动物狂犬病控制情况511

第五节 狂犬病防控中的动物福利和人道原则512

第六节 综合防控513

附 人狂犬病的预防和控制516

参考文献528

第十一章 狂犬病消除、无狂犬病状态维持及狂犬病消灭531

第一节 狂犬病的消除532

一、狂犬病消除需满足的条件533

二、狂犬病消除的方法534

第二节 无狂犬病状态维持537

第三节 狂犬病的消灭538

参考文献540

第十二章 狂犬病研究和防控面临的问题及展望545

一、狂犬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546

二、狂犬病防控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551

三、避免无知对狂犬病防控的拖延和阻滞552

四、控制狂犬病的根本策略553

参考文献555

附录557

附录1 农业部有关狂犬病的法律、法规、标准、处置方案558

附录2 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有关狂犬病的法律、法规、规定、标准和宣传资料576

附录3 狂犬病信息和相关组织机构网页61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