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网络产业接入 定价一般理论与政策设计【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网络产业接入 定价一般理论与政策设计
  • 姜春海著 著
  • 出版社: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5405488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38页
  • 文件大小:64MB
  • 文件页数:249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高技术产业-企业定价-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网络产业接入 定价一般理论与政策设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网络瓶颈与接入定价1

1.1 网络产业与网络瓶颈1

1.1.1 含义范围1

1.1.2 网络瓶颈1

1.1.3 基本业务2

1.2 网络产业的技术特征3

1.2.1 全程全网性3

1.2.2 异质替代性3

1.2.3 交换中继性3

1.3 网络产业的经济特征4

1.3.1 资产专用性4

1.3.2 规模经济性4

1.3.3 范围经济性5

1.3.4 网络经济性6

1.3.5 普遍服务性7

1.4 市场结构与接入定价8

1.4.1 市场结构8

1.4.2 单向接入10

1.4.3 双向接入11

1.4.4 定价目标12

2 接入定价理论研究综述14

2.1 代表性网络产业的选择14

2.1.1 电信产业的典型性14

2.1.2 电信产业分层模型15

2.2 单向接入定价理论综述17

2.2.1 法国学派17

2.2.2 英国学派19

2.2.3 其他学者的贡献25

2.3 双向接入定价理论综述28

2.3.1 双向接入定价理论概览28

2.3.2 Laffont-Rey-Tirole模型40

3 单向接入定价主要方法48

3.1 相关成本概念48

3.1.1 经济成本48

3.1.2 会计成本49

3.2 基于历史成本的FDC接入定价方法51

3.2.1 基本假定51

3.2.2 定价原理52

3.2.3 定价公式54

3.3 基于机会成本的ECPR接入定价方法55

3.3.1 定价公式55

3.3.2 不同形式56

3.3.3 修订扩展57

3.4 基于前瞻成本的LRIC接入定价方法59

3.4.1 定价公式59

3.4.2 数值案例60

3.4.3 实践应用61

3.5 基于成本需求的Ramsey接入定价方法65

3.5.1 定价原理65

3.5.2 定价公式66

3.5.3 实施方案70

3.6 不同接入定价方法的简要评价71

3.6.1 FDC接入定价方法评价71

3.6.2 ECPR接入定价方法评价72

3.6.3 LRIC接入定价方法评价76

3.6.4 Ramsey接入定价方法评价79

4 不同情况下的双向接入定价理论模型83

4.1 基于消费者部分参与的双向接入定价模型83

4.1.1 模型假定83

4.1.2 基本模型85

4.1.3 模型结论86

4.2 基于网络成本不对称的双向接入定价模型90

4.2.1 模型假定90

4.2.2 基本模型91

4.2.3 模型结论92

4.3 基于呼叫网络外部性的双向接入定价模型96

4.3.1 模型假定96

4.3.2 基本模型97

4.3.3 模型结论97

5 接入定价政府规制理论基础102

5.1 单向接入定价政府规制必要性102

5.1.1 简要研究综述102

5.1.2 市场结构模型103

5.1.3 模型主要结论109

5.2 双向接入定价政府规制必要性115

5.2.1 简要研究综述115

5.2.2 收益分配模型117

6 美国电信产业双向接入定价政策经验123

6.1 电信产业双向接入定价123

6.1.1 网间互联基本含义123

6.1.2 网间互联影响因素125

6.1.3 网间结算基本原则128

6.2 美国网间结算政策实践130

6.2.1 电信产业改革历程130

6.2.2 网间互联政策规范133

6.2.3 接入收费计划历程135

6.2.4 现行网间结算政策141

6.3 美国网间结算政策经验145

6.3.1 “分拆式改革”形成网间结算前提145

6.3.2 《电信法》构成网间结算政策基础146

6.3.3 网间结算资费应该以LRIC为基础147

6.3.4 规制机构主导着网间结算资费标准148

6.3.5 规制机构具有较强独立性和权威性149

7 中国电信产业双向接入定价政策设计(上)151

7.1 电信产业改革特征151

7.1.1 双寡头不对称竞争151

7.1.2 纵向拆分中国电信153

7.1.3 横向拆分中国电信156

7.1.4 规制改革主要特征157

7.2 电信产业市场竞争161

7.2.1 市场结构161

7.2.2 市场绩效163

7.2.3 存在问题166

7.3 网间互联政策框架167

7.3.1 专用网与公用网互联政策167

7.3.2 公用网与公用网互联政策170

7.4 网间互联主要障碍175

7.4.1 阻碍网间互联形式175

7.4.2 网间互联主要障碍177

7.4.3 网间互联保障措施179

8 中国电信产业双向接入定价政策设计(下)181

8.1 网间结算政策演进181

8.1.1 双寡头不对称竞争阶段结算政策181

8.1.2 纵向拆分中国电信后的结算政策185

8.1.3 横向拆分中国电信后的结算政策187

8.2 现行网间结算政策192

8.2.1 结算资费标准192

8.2.2 结算单位地点193

8.2.3 结算实施保障193

8.2.4 中继费用分摊195

8.2.5 结算政策调整196

8.2.6 存在主要问题196

8.3 网间结算政策设计200

8.3.1 主要政策目标200

8.3.2 双向结算政策200

8.3.3 成本定价尝试204

8.3.4 结算定价标准205

8.3.5 相关政策建议217

9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221

9.1 主要结论221

9.1.1 政府有必要对接入定价进行规制221

9.1.2 不存在完善的双向接入定价模型221

9.1.3 接入定价应满足Ramsey约束条件222

9.1.4 中国电信产业应该网间双向结算222

9.2 研究展望223

9.2.1 双向接入定价理论研究的深入与扩展223

9.2.2 中国电信网间结算政策与现实的契合223

9.2.3 中国其他网络产业接入定价政策研究223

9.2.4 其他国家的接入定价政策实践及效果223

附录225

参考文献23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