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Solaris 10红宝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Solaris 10红宝书
  • 段风雷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7121022885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19页
  • 文件大小:94MB
  • 文件页数:435页
  • 主题词:操作系统(软件),Solaris 10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Solaris 10红宝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系统安装篇1

第1章 Solaris 10概述2

1.1 Solaris 10是什么2

1.2 UNIX和Solaris的历史3

1.3 安装并运行Solaris 10的硬件环境4

1.4 终端用户关注的桌面功能和桌面应用程序5

1.4.1 Sun JavaDesktopSystem5

1.4.2 上网工具7

1.4.3 办公和文字处理工具StarSuite78

1.5.1 OpenSolaris9

1.5 开源的Solaris 10系统是开发者的乐园9

1.5.2 Java程序的最理想开发平台10

1.5.3 动态跟踪功能10

1.5.4 Solaris 10上的开发工具11

1.6 作为企业级服务器的操作系统12

1.7 Solaris 10的新功能13

1.8 其他有用信息来源15

第2章 基本安装16

2.1 基本安装概述16

2.2.1 安装之前的准备17

2.2 基本安装过程17

2.2.2 安装Solaris 10步骤18

第3章 Solaris高级安装23

3.1 使用JumpStart方法安装23

3.1.1 JumpStart安装方法简介23

3.1.2 配置文件服务器23

3.1.3 客户机24

3.1.4 自定义JumpStart示例方案25

3.2 使用Solaris FLash方法安装29

3.2.1 Solaris Flash安装简介30

3.2.2 创建Solaris Flash归档文件31

3.2.3 安装Solaris Flash 归档文件33

第4章 使用Solaris Live Upgrade进行系统升级34

4.1 Solaris Live Upgrade概述34

4.1.1 Solaris Live Upgrade简介34

4.1.2 创建引导环境34

4.1.3 升级引导环境35

4.1.4 启动引导环境35

4.1.5 回退到原始引导环境35

4.2 使用Solaris Live Upgrade进行升级规划35

4.2.1 使用lucreate命令创建文件系统的原则35

4.2.3 为根(/)文件系统选择分区的原则36

4.2.4 为交换文件系统选择分区的原则36

4.2.2 为文件系统选择分区的原则36

4.2.5 为可共享文件系统选择片的原则37

4.3 使用Solaris Live Upgrade进行升级的实例37

第二篇 系统基础管理篇41

第5章 系统的启动与关闭42

5.1 系统的启动和关闭概述42

5.1.1 Solaris 10系统启动和关闭方面新的特性42

5.1.2 系统的启动和关闭方面术语介绍43

5.1.3 系统启动和关闭时注意事项43

5.2 系统的关闭43

5.2.2 如何关闭服务器44

5.2.1 关闭系统命令简单介绍44

5.2.3 如何关闭单用户计算机46

5.3 系统的启动47

5.3.1 SPARC:使用Boot PROM47

5.3.2 在SPARC平台上引导系统50

5.3.3 在x86平台上引导系统52

第6章 Java桌面系统介绍54

6.1 Solaris 10桌面系统简介54

6.2 Java桌面环境55

6.2.1 开始55

6.2.2 使用菜单57

6.2.3 使用窗口58

6.2.4 使用“文件管理器”60

6.2.5 使用桌面背景61

6.3 电子邮件和日历用户指南63

6.3.1 “电子邮件”和“日历”简介63

6.3.2 启动电子邮件和日历63

6.3.3 使用电子邮件和日历中的“摘要”65

6.3.4 使用电子邮件66

6.3.5 使用日历68

6.3.6 使用联系人69

6.4.1 StarSuite说明文件和帮助70

6.4 StarSuite的使用介绍70

6.4.2 使用StarSuite简介72

6.4.3 StarSuite Writer文本文档75

6.4.4 StarSuite Calc工作表文档77

6.4.5 用StarSuite Impress制作演示文稿80

6.4.6 用StarSuite Draw绘图82

第7章 用户账号、用户组和角色87

7.1 用户账号的管理87

7.1.1 用户的概述87

7.1.2 管理用户账号88

7.2 用户组的管理89

7.2.1 用户组的概述90

7.3 角色的管理91

7.2.2 管理用户组91

7.3.1 角色管理概述92

7.3.2 RBAC数据库94

7.3.3 RBAC命令97

第8章 Solaris管理控制台103

8.1 Solaris管理控制台概述103

8.1.1 Solaris管理控制台工具箱的概述103

8.1.2 控制台描述104

8.1.3 Solaris管理控制台的功能概述106

8.2 启动SMC107

8.3.1 系统状态栏目介绍108

8.3 使用SMC系统管理工具108

8.3.2 系统配置栏目介绍112

8.3.3 服务栏目介绍119

8.3.4 保存栏目介绍119

8.3.5 设备和硬件栏目介绍120

第9章 Solaris 10的预测性自我修复122

9.1 Solaris 10的预测性自我修复功能概述122

9.2 使用SMF来管理系统服务123

9.2.1 SMF理论概述123

9.2.2 监控SMF服务126

9.2.3 管理SMF服务128

9.2.4 设置SMF服务130

9.2.5 使用脚本来管理服务134

9.2.6 使用SMF进行调试和修复136

9.3 Solaris 10故障管理器(FMA)137

9.3.1 Solaris 10故障管理器(FMA)概述137

9.3.2 Solaris故障管理器安装目录139

9.3.3 系统管理员使用的故障管理工具介绍140

9.3.4 预测性自我修复模块的种类和功能介绍140

9.3.5 Sun知识网站介绍141

9.3.6 一个CPU发生故障的例子142

10.1.1 Solaris 10软件包管理简介145

10.1.2 使用产品注册器(ProductRegistry)来管理软件145

第10章 软件包和系统补丁的管理145

10.1 软件包的管理145

10.1.3 使用包管理命令来管理软件(pkgadd)146

10.2 系统补丁的管理150

10.2.1 系统补丁程序概述150

10.2.2 使用Patch Manager管理补丁151

10.2.3 使用patchadd来管理补丁154

第三篇 系统高级管理篇157

11.1 设备管理概述158

11.1.1 Solaris 10设备管理新特性158

第11章 设备管理158

11.1.2 显示当前的设备信息命令介绍159

11.1.3 如何增添非热插拔的外围设备159

11.2 硬盘管理160

11.2.1 硬盘管理概述160

11.2.2 查看硬盘信息162

11.2.3 修复坏的硬盘扇区165

11.2.4 添加新的硬盘167

11.3 热插拔设备的管理169

11.3.1 热插拔设备管理概述169

11.3.2 SCSI设备的管理170

11.4 USB大容量存储设备172

11.5 CD和DVD设备的刻录173

11.5.1 如何检查刻录设备173

11.5.2 如何进行刻录174

11.6 磁带设备175

11.6.1 磁带设备的命名规则175

11.6.2 控制磁带的几个有用命令176

11.6.3 tar命令177

11.6.4 cpio命令179

11.6.5 pax命令180

12.1.1 文件系统类型概述182

12.1 文件系统概述182

第12章 传统文件系统管理182

12.1.2 Solaris 10文件系统新特性183

12.2 UFS系统文件系统介绍(日志速度快)183

12.2.1 UFS文件系统的结构183

12.2.2 如何建立新的UFS文件系统184

12.2.3 使用/etc/vfstab文件管理文件系统184

12.2.4 文件系统命令和一些文件系统配置文件介绍186

12.2.5 UFS文件系统的数据一致性和日志记录187

12.2.6 备份和恢复ufs文件系统189

12.2.7 UFS文件系统的快照194

12.2.8 多TB UFS文件系统介绍196

12.3.1 NFS文件系统介绍199

12.3 网络文件系统(NFS)介绍199

12.3.2 NFS服务器的设置200

12.3.3 NFS客户端的设置202

12.3.4 NFS的性能管理203

12.3.5 NFS配置文件介绍204

12.3.6 NFS文件系统自动挂接204

12.4 虚拟文件系统205

12.4.1 虚拟文件系统205

12.4.2 临时文件系统(tmpfs)206

12.4.3 虚拟内存文件系统(Swapfs)206

12.4.4 进程文件系统(procfs)207

12.4.6 其他一些虚拟文件系统介绍208

12.4.5 循环文件系统(lofs)208

第13章 ZFS文件系统209

13.1 ZFS文件系统概述209

13.1.1 什么是ZFS文件系统209

13.1.2 ZFS文件系统的特性210

13.1.3 ZFS的相关技术术语211

13.2 创建和管理存储池212

13.2.1 虚拟设备212

13.2.2 动态的条带213

13.2.3 创建存储池214

13.2.5 存储池的设备管理216

13.2.4 删除存储池216

13.2.6 存储池状态查询218

13.2.7 存储池的移植221

13.3 管理ZFS224

13.3.1 创建和删除文件系统225

13.3.2 文件系统的属性226

13.3.3 查看文件系统信息228

13.3.4 管理属性230

13.3.5 安装和共享文件系统233

13.3.6 限额和保留237

13.4 ZFS文件系统的快照和克隆239

13.3.7 文件系统的备份和恢复239

13.4.1 ZFS文件系统的快照240

13.4.2 ZFS文件系统的克隆241

第14章 Solaris 10系统资源的初级管理243

14.1 系统资源管理概述243

14.2 显示和改变系统资源信息244

14.2.1 显示系统资源信息244

14.2.2 改变系统信息249

14.3 管理磁盘空间251

14.3.1 查看磁盘空间的大小251

14.3.3 检查目录的大小252

14.3.2 查看文件的大小252

14.3.4 查找特定文件253

14.4 使用Quota管理磁盘空间254

14.4.1 Quota概述254

14.4.2 设置Quota254

14.4.3 检查Quota设置255

14.4.4 改变和删除Quota设置256

14.5 系统资源的定时调用256

14.5.1 系统资源的循环定时调用256

14.5.2 系统资源的一次性定时调用258

15.1.1 虚拟内存的统计显示260

15.1 监控系统性能260

第15章 系统性能的监控与进程的管理260

15.1.2 显示磁盘的使用信息263

15.1.3 显示CPU负载信息264

15.1.4 监控系统活动信息265

15.2 系统进程的管理267

15.2.1 进程管理概述267

15.2.2 进程管理的方法介绍267

第16章 Solaris10系统资源的高级管理274

16.1 资源容器274

16.1.1 Solaris容器274

16.2 项目和任务275

16.2.1 项目(Projects)和任务(Tasks)的简单介绍275

16.1.3 Solaris容器的属性275

16.1.2 Solaris容器与Solaris主机的关系275

16.2.2 项目和容器的关系276

16.2.3 项目标志符276

16.2.4 任务标志符278

16.2.5 管理项目与任务278

16.3 资源控制281

16.3.1 资源控制概述281

16.3.2 资源控制特性282

16.3.3 管理资源284

16.4.1 CPU共享的设置288

16.4 公平共享调度(FSS)288

16.4.3 FSS和其他调度类289

16.4.2 FSS和处理器设置289

16.4.4 管理公平共享调度类290

16.5 使用资源上限守护程序管理物理内存291

16.5.1 限制物理内存使用的属性291

16.5.2 使用资源上限守护程序291

16.5.3 监视资源上限守护程序292

16.6 动态资源池295

16.6.1 资源池的概述295

16.6.2 管理动态资源池297

17.1 信息管理概述306

第17章 系统信息的管理306

17.2 系统日志信息管理307

17.2.1 系统日志循环利用307

17.2.2 定制系统日志信息308

17.3 系统core文件的管理309

17.3.1 管理core文件概述309

17.3.2 管理core文件的实例310

17.3.3 查询core文件信息311

17.4 系统crash信息的管理311

17.4.1 系统崩溃概述311

17.4.2 管理系统崩溃转储信息312

18.1 动态跟踪(DTrace)原理315

18.1.1 动态跟踪(DTrace)的概念315

第18章 Solaris 10动态跟踪技术315

18.1.2 提供者(Providers)和探测器317

18.1.3 D语言的简单介绍319

18.1.4 DTrace命令介绍320

18.2 使用DTrace工具323

18.2.1 Solaris 10系统自带的常用DTrace举例323

18.2.2 使用第三方编写的DTrace工具325

19.1.1 概述330

第19章 Solaris 1 0区域技术330

19.1 Solaris 10区域介绍330

19.1.2 区域是如何工作的331

19.1.3 非全局区域的特性总结333

19.2 zonecfg命令334

19.2.1 zonecfg命令334

19.2.2 资源管理类型设置举例335

19.3 创建和删除非全局区域337

19.3.1 在创建之前如何进行区域的设置337

19.3.3 如何启动非全局区域339

19.3.4 如何关闭非全局区域339

19.3.2 创建非全局区域339

19.3.5 如何重启非全局区域340

19.3.6 卸载非全局区域340

19.3.7 彻底删除非全局区域341

19.4 登录和退出非全局区域341

19.5 安装和删除程序包343

19.5.1 如何只在全局区域安装程序包343

19.5.2 如何在全局区域和非全局区域都安装程序包343

19.5.3 如何将已经在全局区安装的程序包安装到非全局区域343

19.5.7 如何只在非全局区域删除程序包344

19.5.6 如何在全局区域和非全局区域删除程序包344

19.5.5 如何检查程序包344

19.5.4 如何只在非全局区域安装程序包344

19.6 升级和删除补丁包345

19.6.1 如何只在全局区域升级补丁包345

19.6.2 如何在全局区域和非全局区域都升级补丁包345

19.6.3 如何只在非全局区域升级补丁包345

19.6.4 如何在全局区域和非全局区域都删除补丁包345

19.6.5 如何只在非全局区域删除补丁包345

19.7 Solaris 10区域管理346

19.7.1 如何使用ppriv工具来显示区域的权限346

19.7.2 如何在运行的非全局区域上安装(mount)文件系统347

19.7.3 在非全局区域间进行系统资源公平共享调度349

20.1 系统安全概述350

第20章 系统安全管理350

20.2 系统、文件及设备的安全351

20.2.1 系统访问控制351

20.2.2 控制访问设备356

20.2.3 文件访问控制359

20.2.4 基本审计和报告工具(BART)361

20.3 Solaris加密体系364

20.3.1 Solaris加密体系概述364

20.3.2 使用加密方法来保护系统文件366

20.3.3 管理Solaris加密体系368

第四篇 IP服务篇373

第21章 Solaris 10的网络配置374

21.1 网络控制文件及数据库374

21.2 网络配置任务375

21.3 管理TCP/IP网络376

第22章 Solaris DHCP服务379

22.1 Solaris DHCP概述379

22.1.1 DHCP的优缺点379

22.1.2 DHCP工作流程379

22.2 如何设置DHCP服务382

22.2.1 使用DHCP管理器管理DHCP服务382

22.3.1 配置Solaris DHCP客户机389

22.3 如何设置DHCP客户机389

22.2.2 使用dhcpconfig命令管理DHCP服务389

22.3.2 Windows DHCP客户机的配置390

第五篇 Internet服务篇391

第23章 网络域名服务(DNS)392

23.1 DNS概述392

23.2 DNS客户端的设置394

23.3 DNS服务器的设置395

第24章 NIS+服务402

24.1 NIS基本概念402

24.1.1 NIS+域的介绍402

24.1.2 命名空间的介绍404

24.1.3 NIS+的安全管理406

24.1.4 NIS+的使用环境408

24.2 NIS+的设置409

24.2.1 建立一个根域服务器409

24.2.2 创建表格411

24.2.3 建立客户机412

24.2.4 建立服务器413

24.3 NIS+的命令介绍415

24.3.1 nisdefaults命令416

24.3.2 nischmod命令416

24.3.3 nisls命令417

24.3.4 niscat命令41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