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传播学概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佘绍敏编著 著
- 出版社: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521316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54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6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传播学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传播概论5
第一章 传播的历史与现状5
传播的定义5
传播的层次9
传播的发展史13
语言传播时代13
文字传播时代15
印刷传播时代18
电子传播时代20
第二章 传播学的源流及发展24
传播学形成的社会背景24
传播学的源流26
三大思想潮流26
三个学派27
经验主义主流的形成29
拉斯韦尔30
勒温31
拉扎斯菲尔德33
霍夫兰34
施拉姆36
批判学派的崛起39
传播学采用的范例42
社会学范例之结构功能论43
社会学范例之进化观44
社会学范例之社会冲突模式44
社会学范例之符号互动论44
传播研究的引进46
心理学范例之认识论范例46
传播学在中国46
传播学中国化49
第三章 传播的过程和功能54
传播的模式55
什么是模式55
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56
香农—韦弗模式58
德弗勒的双向环形模式59
奥斯古德—施拉姆循环模式60
施拉姆的大众传播模式62
对传播功能的理论探讨63
传播:工作VS游戏64
从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到施拉姆和麦奎尔的总结65
三功能说(正功能和负功能)67
传播:一柄双刃剑71
监视环境功能71
协调/解释功能74
传递社会遗产/社会化功能76
娱乐功能76
第四章 人际传播79
什么是人际传播79
人际传播网络80
人际传播的特点81
人际传播的社会功能82
建立人际关系的规范84
人际传播的符号85
语言符号86
非语言符号90
人际传播的主要形式:面对面的传播95
面对面传播的优点95
面对面口传的三种形态96
第五章 组织传播99
什么是组织99
什么是组织传播101
组织传播的功能104
组织内的传播106
组织内的传播网络106
组织内传播的正式渠道107
组织内传播的非正式渠道111
组织内传播的媒体形式113
组织外传播及其形态114
组织的信息输入活动114
组织的信息输出活动115
组织传播与大众传播之比较116
第二编 大众传播论125
第六章 大众传播的控制分析125
资本主义的媒介控制理论126
《报刊的四种理论》126
《世界新闻多棱镜》134
《权力的媒介》137
《报刊与民主的衰落》140
实践中的大众传播控制143
政治势力的控制144
经济集团的控制145
文化的控制147
大众传播从业人员的控制148
我国的传播控制理论151
通过立法控制152
党委政治领导152
政府通过行政手段依法管理154
传媒组织自我控制和从业人员自律154
集团调控155
第七章 大众传播的内容分析157
信息的概念157
哲学层次的概念158
学科层次的概念159
生活层次的概念160
信息的特点161
大众传播信息的种类162
新闻:特殊的信息164
媒介内容倾向的规律166
大众传播内容的本质168
大众传播内容的流向171
西方研究内容的三个不同的切入点174
信息式内容研究174
符号化内容研究174
批判性内容研究175
如何有效传播内容176
信息本身的内容176
信息的形式177
关于大众传播内容的一般性结论178
什么是媒介181
第八章 大众传播的媒介分析181
大众传播媒介的出现和发展182
大众传播媒介的种类及其特点185
英尼斯的媒介理论189
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192
媒介即讯息193
“媒介是人体的延伸”194
“热媒介”和“冷媒介”195
梅罗维兹的媒介理论197
情境应被视为信息系统198
不同行为的分离取决于不同情境的分离199
电子传播媒介的普及促成情境型式的变化200
受众的基本特点203
第九章 大众传播的受众分析203
受众使用传播媒介的目的—满足自身需要205
影响受众认知的因素206
社会因素207
自我因素207
左右认知和制约理解的主观因素208
影响感知的因素208
制约理解的因素211
受众的心理选择机制213
选择性注意213
选择性理解213
选择性记忆214
对受众选择性心理的解释215
认识连贯论的解释215
实用主义或使用与满足论的解释216
可获得性论的解释217
受众态度改变的心理层次218
顺从218
认同218
内化219
有关态度改变的几种理论220
刺激—反应学习理论220
平衡论222
认知失调论224
传播学中受众地位的变化225
我国的受众研究226
第十章 大众传播的效果分析(上)230
“大众社会”的看法——孤立无援的受众232
宣传分析234
宣传分析和“魔弹论”的形成234
魔弹论236
“火星人进攻记”237
传播流研究以及“有限效果论”的形成239
“人民的选择”——伊里县调查239
创新扩散244
克拉珀“有限效果论”247
霍夫兰的军中实验和后续的耶鲁研究250
第十一章 大众传播的效果分析(下)253
媒介环境:传媒建构世界253
培养理论:周旋于“三个现实”之中256
培养理论的内容256
有关培养理论的争论258
议程设置理论的内容260
议程设置理论:学习和认知260
对议程设置理论的怀疑和争论264
模仿论和含义论:媒介内容对行为和认知的影响265
模仿论265
含义论267
文化规范论和社会期待论269
沉默的螺旋理论:意见的表达270
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内容270
对“沉默的螺旋”的置疑272
“沉默的螺旋”的形成条件274
“使用与满足说”:受众主体论275
“使用与满足说”的内容275
对“使用与满足说”的批评278
知沟假说:关于社会分层的理论278
“知沟假说”的提出279
“上限效果假说”280
第三编 传播学的研究方法287
第十二章 传播学的定量研究方法287
行为科学实证方法的要则287
研究的基本步骤288
一些基本概念290
实地调查法291
概率抽样:一种基本的研究方法291
问卷296
收集研究资料299
实地调查流程300
内容分析法301
内容分析的定义301
内容分析的作用302
内容分析的程序304
控制实验法308
控制实验的作用308
如何实施控制309
关于控制的争议311
实验方案312
第十三章 传播学的定性研究方法315
定性研究的特点和意义315
自然观察法318
观察法的种类318
无结构非参与的观察319
无结构参与的观察320
有结构的观察321
自然观察的步骤322
访谈法323
访谈法的类型323
结构型访谈法与无结构型访谈法324
访谈法的优点和缺点326
文本分析326
文本分析的不同取向327
文本分析的类别329
文本分析的目的与研究方法331
文本分析实例332
附录1 大众传媒研究335
附录2 传统学派与批判学派比较348
进一步阅读书目350
后记353
热门推荐
- 3531909.html
- 1815679.html
- 355258.html
- 738089.html
- 2877071.html
- 1850996.html
- 3526408.html
- 3439826.html
- 3063640.html
- 29111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690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064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833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364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764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384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770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208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145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1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