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金汉总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 ISBN:753212424X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695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74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 “现实主义”一元化美学形态的文学(1949—1978)1
总论1
诗歌史(上)3
第一章 概述:建国初三十年的诗歌创作3
第二章 共和国初期的“欢乐颂”15
第一节 何其芳、胡风的诗15
第二节 闻捷的诗18
第三节 艾青、蔡其矫的诗21
第三章 大建设时代的抒情24
第一节 李季、雁翼、邵燕祥的诗24
第二节 严辰、阮章竞、傅仇的诗27
第一节 公刘的诗30
第四章 战士的歌声30
第二节 白桦、李瑛的诗32
第三节 未央、韩笑、高平的诗36
第五章 为政治而歌39
第一节 贺敬之的诗39
第二节 郭小川的诗41
第六章 “文革”时期的诗歌45
第一节 显在诗歌写作45
第二节 潜在诗歌写作47
第三节 天安门诗歌49
散文史(上)53
第一章 概述:建国初三十年的散文创作53
第一节 杨朔的散文59
第二章 艺术性散文59
第二节 秦牧的散文63
第三节 吴伯箫、刘白羽的散文66
第四节 冰心、曹靖华、菡子的散文71
第三章 杂文76
第一节 巴人、徐懋庸的杂文77
第二节 马铁丁的杂文80
第三节 “三家村”的杂文82
第四章 报告文学86
第一节 魏巍等的报告文学88
第二节 “干预生活”的报告文学90
第三节 赞美新生话、新风气的报告文学——《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和《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93
第一章 概述:建国初三十年的小说创作97
小说史(上)97
第二章 延安文艺精神的延续和推广——建国初期的现实主义小说104
第一节 建国初战争小说创作的高涨104
第二节 新人、新事、新生活的颂歌107
第三节 逸出主流意识形态的现实主义小说——《我们夫妇之间》、《洼地上的“战役”》等作品108
第三章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提出和确立112
第一节 建国初期反映合作化运动的小说112
第二节 赵树理的《三里湾》及“山药蛋派”115
第三节 孙犁的《铁木前传》及“荷花淀派”118
第四节 长篇战争小说《保卫延安》的出现121
第五节 英雄化、理想化的战争回望——峻青、王愿坚的短篇小说124
第四章 “干预生活”、描写情爱的现实主义小说129
第一节 王蒙等“干预生活”的小说129
第二节 宗璞等人的情爱小说133
第五章 “两结合”创作口号的提出与强化137
第一节 李准、王汶石的农村短篇小说138
第二节 马烽、西戎的农村短篇小说143
第三节 周立波的乡土风俗画小说——《山乡巨变》与《禾场上》146
第四节 阶级斗争观念制约下的现实主义小说——《艳阳天》和《风雷》149
第五节 革命传奇的艺术升华和长篇战争小说的新拓展——《林海雪原》与《红日》156
第六节 别样情调的短篇战争小说160
第七节 革命英烈史传小说——《青春之歌》与《红岩》164
第六章 长篇小说的史诗化趋向170
第一节 柳青的《创业史》170
第二节 梁斌的《红旗谱》174
第三节 欧阳山的《一代风流》177
第四节 姚雪垠的《李自成》179
第七章 “文革”十年小说创作183
戏剧史(上)189
第一章 概述:建国初三十年的戏剧创作189
第二章 传统戏曲的推陈出新与现代戏的突破200
第一节 传统戏曲的挖掘、整理与改编200
第二节 从“现代戏”到“样板戏”204
第三节 “海瑞现象”与《海瑞罢官》209
第三章 话剧的盛衰与沉浮212
第一节 独幕剧运动212
第二节 “第四种剧本”215
第三节 老舍的《茶馆》等剧作222
第四节 历史剧热潮226
第五节 “社会主义教育剧”231
第六节 “文革”中的话剧234
第七节 现实主义话剧的复兴237
第四章 民族歌剧的黄金时代240
第一节 《洪湖赤卫队》241
第二节 《江姐》242
第二部 多元美学形态并存的新时期文学(1979—2000)245
诗歌史(下)247
第一章 概述:多元美学形态的新时期诗歌247
第二章 “归来者”之歌261
第一节 “归来者”艾青的诗261
第二节 郑敏、唐湜、曾卓、牛汉等的诗263
第三节 公刘、梁南、岑琦等的诗268
第三章 现实主义的新声271
第一节 雷抒雁、叶延滨的诗271
第二节 张学梦、叶文福的诗273
第三节 李小雨、李钢的诗275
第四章 新诗潮诗群278
第一节 北岛、舒婷的诗278
第二节 江河、杨炼的诗281
第三节 顾城、梁小斌的诗284
第五章 新生代诗群288
第一节 “非非派”与“他们派”——周伦佑、蓝马、韩东的诗288
第二节 “乌托邦写作”——海子、骆一禾的诗291
第三节 “知识分子写作”——西川、王家新、欧阳江河的诗293
第四节 “民间写作”——于坚、伊沙的诗295
第五节 “女性诗人群”——翟永明、伊蕾、唐亚平的诗298
第六章 生命强力的二重奏:东西部诗歌群体301
第一节 土伯特之子——昌耀的诗301
第二节 “新边塞诗群”——杨牧、章德益、周涛的诗304
第三节 “东海诗群”——王彪、张文兵、戴中平等的诗307
散文史(下)311
第一章 概述:新时期的散文创作311
第二章 艺术性散文317
第一节 巴金的《随想录》317
第二节 孙犁、柯灵、郭风的散文320
第三节 贾平凹、余秋雨的散文325
第四节 林非、张承志、张炜等的散文329
第五节 女性散文家群334
第三章 杂文339
第一节 林放、严秀、黄裳的杂文339
第二节 邵燕祥、牧惠、冯英子的杂文343
第三节 鄢烈山、朱铁志、王向东等新生代杂文347
第四章 报告文学351
第一节 徐迟、黄宗英的报告文学355
第二节 理由、柯岩、陈祖芬等的报告文学359
第三节 钱钢、李延国、刘亚洲的报告文学365
第四节 乔迈、贾鲁生、胡平的报告文学367
第五节 90年代以后的报告文学370
小说史(下)377
第一章 概述:多元美学形态并存的新时期小说377
第二章 “伤痕文学”的勃兴与现实主义的复归387
第一节 知青“伤痕小说”388
第二节 从维熙的“大墙文学”392
第三节 冯骥才的“伤痕小说”394
第四节 农村伤痕小说与《许茂和他的女儿们》397
第三章 “反思文学”浪潮与现实主义的深化402
第一节 王蒙的反思小说403
第二节 张贤亮的反思小说407
第三节 谌容与张洁的反思小说410
第四节 知青反思小说416
第四章 深入到民族文化层面的反思小说422
第一节 古华与潇湘风情小说422
第二节 汪曾祺的苏北乡镇风情小说427
第三节 陆文夫的姑苏风味小说与林斤澜的“矮凳桥”风情小说430
第四节 邓友梅与冯骥才的京、津文化风味小说433
第五章 “改革文学”的崛起与现实主义的开放性发展438
第一节 蒋子龙的改革小说439
第二节 反映工业和城市体制改革的小说——《沉重的翅膀》、《花园街五号》、《男人的风格》441
第三节 农村改革小说和高晓声的“陈奂生系列”445
第六章 “改革文学”从社会层面深入文化层面449
第一节 贾平凹、路遥等陕西作家的小说449
第二节 张炜等山东作家的小说454
第三节 柯云路等山西作家的小说457
第七章 女性小说的新探索461
第一节 王安忆的小说462
第二节 铁凝的小说465
第三节 陈染、林白、海男、徐坤等的小说469
第八章 军旅小说的突破与拓展474
第一节 《西线轶事》与《高山下的花环》475
第二节 朱苏进、刘亚洲、海波等的小说477
第三节 阎连科、邓一光等的小说480
第九章 历史小说的持续繁荣和突破485
第一节 《金瓯缺》、《大渡河》等历史小说486
第二节 凌力、二月河的历史小说489
第三节 《红高粱》与《灵旗》495
第四节 陈忠实的《白鹿原》501
第十章 西方现代文艺思潮的引进与借鉴(一)506
第一节 王蒙、茹志鹃等对西方现代小说形式的借鉴506
第二节 宗璞、谌容等的超现实主义荒诞小说513
第十一章 西方现代文艺思潮的引进与借鉴(二)516
第一节 韩少功、阿城、李锐的“文化寻根小说”516
第二节 刘恒、刘震云、池莉、方方等的“新写实小说”521
第三节 余华的《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529
第一节 刘索拉、徐星的现代派小说533
第十二章 西方现代文艺思潮的引进与借鉴(三)533
第二节 扎西达娃、马原、残雪的魔幻、荒诞小说535
第三节 莫言的新感觉派小说542
第十三章 西方现代文艺思潮的引进与借鉴(四)546
第一节 苏童、叶兆言、格非等的小说546
第二节 王朔的小说550
第三节 “新生代”小说554
戏剧史(下)559
第一章 概述:多元美学形态的新时期戏剧559
第二章 从传统现实主义到新现实主义戏剧576
第一节 《报春花》与《彭大将军》577
第二节 李龙云的《小井胡同》581
第三节 何冀平的《天下第一楼》584
第四节 杨利民的《黑色的石头》586
第五节 锦云的《狗儿爷涅槃》589
第六节 陈子度等人的《桑树坪纪事》592
第七节 90年代以来的新现实主义戏剧597
第三章 实验戏剧的勃兴与衰转603
第一节 马中骏等人的《屋外有热流》604
第二节 高行健的《车站》和《野人》606
第三节 沙叶新的《耶稣·孔子·披头士列侬》等剧作611
第四节 校园实验戏剧的代表作《魔方》614
第五节 刘树纲的《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617
第六节 孟京辉等人的后现代戏剧探索619
第四章 戏曲的“戏曲化”与“现代化”622
第一节 《潘金莲》与“魏明伦现象”622
第二节 《曹操与杨修》和《田姐与庄周》626
第三部 台湾、香港、澳门当代文学629
第一章 台湾当代文学概况631
第一节 从“文化沙漠”到留学生文学632
第二节 现代派文学的崛起635
第三节 乡土文学的繁荣642
第四节 散文与戏剧创作646
第五节 文学的多元化格局650
第二章 香港当代文学概况662
第一节 小说创作665
第二节 诗歌创作679
第三节 散文创作681
第四节 戏剧创作684
第三章 澳门当代文学概况687
后记693
热门推荐
- 1960775.html
- 3609680.html
- 1272397.html
- 349276.html
- 1617828.html
- 752949.html
- 3060508.html
- 1674959.html
- 589018.html
- 28205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268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577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401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381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280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11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998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298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314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91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