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彝族原始宗教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彝族原始宗教研究
  • 张纯德,龙倮贵,朱琚元著 著
  • 出版社: 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 ISBN:9787536738638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60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502页
  • 主题词:彝族-原始宗教-研究-中国-汉语、彝语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彝族原始宗教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彝族原始宗教的核心——彝族毕摩教与毕摩文化1

一、彝族毕摩教的产生1

二、彝族毕摩教信仰的性质和内容2

三、彝族毕摩教信仰的特点4

四、彝族毕摩教的演变和发展5

五、彝族毕摩教信仰与社会生活7

六、彝族毕摩文化的定义9

七、彝族毕摩文化的内容9

八、彝族毕摩文化的特点12

九、彝族毕摩文化的价值15

十、彝族毕摩文化的保护与开发17

第一章 自然崇拜(五行崇拜)——彝族原始宗教信仰研究之一21

第一节 金石文化21

第二节 树木文化25

一、马缨花崇拜26

二、松树崇拜29

三、栗树崇拜30

四、神树崇拜31

第三节 水文化32

第四节 火文化35

第五节 天地崇拜38

第二章 图腾崇拜——彝族原始宗教信仰研究之二41

第一节 虎文化41

一、神话:虎生宇宙说41

二、人虎互变说42

三、虎图腾42

四、虎名号43

五、崇虎祭虎44

六、虎历和虎星占47

第二节 龙文化48

一、龙生夷(彝)说48

二、龙生万物说50

三、龙名号50

四、祭拜龙神52

五、祭龙节55

第三节 葫芦文化58

一、葫芦救人种和葫芦传人种58

二、破葫芦成婚和亡魂入葫芦61

三、葫芦驱邪避害66

第四节 竹文化66

一、竹生人说67

二、竹崇拜68

三、竹禁忌72

四、竹制法器72

第五节 鸟文化75

一、仙鹤、鹰生彝说——彝族族源、语言、文字与鸟的关系75

二、彝族氏族图腾与鸟的关系76

三、彝族生活习俗与鸟的关系76

四、彝族宗教活动占卜与鸟的关系77

五、彝族服饰与鸟的关系77

六、彝族等级的象征——鹤、雁、鹰78

七、彝族古代行政区地名与鹤雁的关系79

八、彝族文学艺术与鸟的关系79

九、神鹰毕摩79

十、其他鸟类81

第三章 敬祖法天——彝族原始宗教祖先崇拜研究84

第一节 滇南彝族丧葬习俗84

一、丧葬的起源84

二、葬制种类和葬式85

三、滇南丧葬习俗93

第二节 滇北纳苏彝人丧葬习俗101

一、停尸101

二、入殓102

三、家祭103

四、场祭103

五、指路105

六、安葬106

七、脱孝107

第三节 祭祖107

一、祭祖节107

二、日常祭祖109

第四节 超度111

一、独特的祖先崇拜——彝族祭祖超度个案研究111

二、祭祖盛典“耐姆”113

三、彝族祭祖大典(超度)礼仪的宗教学意义和文化学内涵119

四、祭祖大典所用经书系列及其用意125

附:126

一、神奇的祖灵筒——彝家的“祠堂”126

二、寻甸彝族纳苏支系彝姓、祖宗山(箐)及汉姓字辈表130

第四章 神灵信仰——彝族原始巫术与占卜研究132

第一节 巫术132

一、模拟巫术132

二、接触巫术135

三、交感巫术136

四、盟誓巫术138

五、禳解巫术139

六、神判巫术141

七、驱邪除祟巫术141

第二节 占卜146

一、鸡卜147

二、蛋卜151

三、星卜153

四、草卜155

五、灵物卜157

六、月卜158

七、签书卜159

八、竹木卜163

九、其他占卜166

第五章 原始巫风——彝族原始宗教的巫师苏尼研究170

第一节 “苏尼”的产生171

第二节 “苏尼”的法器174

第三节 “苏尼”的社会职能175

一、占卜175

二、送鬼175

三、撵妖魔176

四、送火神176

五、会亡灵176

六、请神鬼聚会177

七、许愿和还愿177

八、诅咒177

九、监督结拜178

十、求雨178

十一、招魂178

十二、看风水178

十三、取名178

十四、行仙医赐神药178

十五、察病源病因179

十六、凉山彝族苏尼职能简述179

十七、苏尼的“特异技能”180

第四节 “苏尼”的禁忌181

第五节 “苏尼”的社会地位182

第六节 对“苏尼”作用的认识183

第六章 人神中介——彝族原始宗教的祭师毕摩研究184

第一节 毕摩的产生与发展184

第二节 毕摩的法器192

第三节 毕摩的贡献193

一、创造和规范彝族文字193

二、规范彝族习俗及丧葬礼仪193

三、发展彝族医药194

四、编制天文历法194

五、发展繁荣民族文化194

六、总结占卜预测195

第四节 毕摩的职能195

一、古代毕摩的社会职能195

二、近现代毕摩的社会职能196

第五节 毕摩的禁忌196

第六节 毕摩文化与毕摩文化的传承198

一、毕摩文化198

二、毕摩文化的传承205

第七节 毕摩的谱系及其流派207

第八节 毕摩的传说故事212

一、图纳的故事212

二、颂图纳及祭经213

三、毕摩与神鹰214

四、毕摩、法器、敬山神214

五、子君毕摩与太上老君的传说215

六、传说中的古代毕摩简介216

第七章 神灵崇拜——彝族原始宗教的宇宙观218

第一节 万物有灵观——与群神共舞218

一、神有名次218

二、神有住所219

三、天神系统219

四、地神系统219

五、人神系统219

六、神座系统220

七、邪神系统221

附:221

神谱221

一、天神系统神谱221

二、地神系统神谱223

三、人神系统神谱223

第二节 阴阳观226

附:彝文古籍哲学巨著——《阴阳百解经》简介232

第三节 生死观235

一、规律:万物有生死235

二、神话:不死的烦恼241

三、丧舞:豁达面对死亡242

四、活送灵:笑谈死亡事243

五、归宿:与祖先团聚244

六、战斗:视死如归245

第四节 灵魂观——灵魂不灭、事死如事生247

一、挽魂248

二、引魂248

三、绕魂248

四、招魂248

第五节 天人合一观——与自然和谐254

一、从“天人”产生的条件看“天人合一”观254

二、从“人从水中出”看“天人合一观”255

三、从“天象与人象相同论”看“天人合一”观257

四、从“万物分雌雄”看“天人合一”观258

五、从“自然崇拜”看彝族先民“天人合一”观259

第八章 宗教文化论——彝族原始宗教祭仪祭经研究262

第一节 彝族原始宗教经籍及经籍概述262

一、彝文经籍载体形制262

二、明清彝文经籍始多见267

三、滇北彝文经籍内容和分类271

第二节 滇南彝族原始宗教祭仪祭经概述275

一、祭祀类275

二、献祭类282

三、招魂保福类287

四、丧葬类292

五、颂赞类311

六、驱除类314

第三节 农业祭祀325

一、迎谷魂(祭谷神)仪式和祭词325

二、昆明官渡子间(子君)彝族的“求雨”习俗和“求雨歌”326

三、昆明官渡阿拉乡撒梅彝族祭虫王329

第四节 滇中禄丰高峰火把节驱邪330

第五节 峨山彝文祭神历算书332

一、择祭神日书332

二、看做祭伤毕摩的日子332

三、重丧日332

四、生儿育女不吉利时辰333

附:丧葬记录片——罗平彝族谷氏丧葬纪实333

第九章 百花齐放——彝族原始宗教与其他文化的关系338

第一节 同源异流——彝族原始宗教与古代汉文化的关系338

一、秦简日书“建除”与彝文日书“建除”比较研究338

二、彝汉二十八宿比较表346

三、禄劝、宁蒗彝文记载二十八宿对照表347

四、彝汉文古籍二十八宿占比较表349

五、秦简日书二十八宿占352

六、秦简“日书”与彝文“日书”关于“盗者”记录的比较353

七、秦简占人生育图357

八、彝文羊胛骨卜与殷商甲骨卜比较359

第二节 以仁为本——从彝文《劝善经》看彝人伦理道德观361

一、彝文《劝善经》简介361

二、《劝善经》的核心361

三、彝文《劝善经》与道教的关系362

四、彝文《劝善经》的价值362

五、从彝文《劝善经》看彝族伦理道德观362

六、从《劝善经》列举的行善行恶事例看彝人道德观364

第三节 百家论坛——彝族原始宗教的祭坛366

一、祭坛是画坛——彝族原始宗教与工艺美术的关系366

二、雕刻372

三、铜器373

四、服饰373

五、剪纸刺绣374

六、竹木草藤编扎374

第四节 祭坛是歌坛、舞坛——彝族原始宗教信仰与音乐舞蹈的关系375

一、原始宗教音乐375

二、原始宗教舞蹈379

第五节 巫医结合的神坛——彝族原始宗教与医学的关系387

一、查时辰书测病法387

第六节 祭坛是史坛——彝族原始宗教与历史的关系390

第七节 祭坛是文坛——彝族原始宗教与文学的关系391

一、婚礼歌391

二、天地通婚经391

三、酒礼歌391

四、招谷魂歌393

五、《祭祖献牲经》393

六、彝族经籍与文学的关系394

第十章 文化传承——彝族原始宗教部分研究队伍395

第一节 彝鹰——毕摩群(滇川黔部分彝族毕摩简介)395

一、红河州近现代、当代彝族毕摩395

二、玉溪市在世知名毕摩405

三、昆明市毕摩406

四、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毕摩群407

五、四川凉山州美姑县毕摩群409

六、四川其他县毕摩410

七、贵州彝族毕摩群411

第二节 国外研究彝族毕摩文化的部分学者412

第三节 国内研究彝族毕摩文化的部分学者413

附录420

一、彝语六大方言语音对照表420

二、彝族原始宗教节日一览表423

三、彝族原始宗教经籍分类表426

四、彝族原始宗教部分祭经书目428

一、滇东昭通原乌蒙部遗留部分彝文书目提要428

二、滇北原罗婺部遗存部分彝文书目提要438

三、滇中楚雄州彝文祭经书目446

四、四川美姑彝文祭经书目447

五、贵州彝族宗教用书449

国家社会科学专家对本书的评审意见450

主要参考书目453

后记45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