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形式语用学导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形式语用学导论
  • 张韧弦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9060454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86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9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形式语用学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前言(代自序)1

第1章语用学与形式语用学1

1.1语用学的定位和研究概况1

1.1.1语用学的历史发源1

1.1.2语用学的定义3

1.1.3语用学与语义学的区别5

1.1.4语用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和课题8

1.2形式语用学的起源和研究对象11

1.3形式之辩14

1.3.1两种“形式”14

1.3.2形式化研究的优势15

第2章形式化研究基础17

2.1自然语言的逻辑内容17

2.2集合与函项22

2.2.1集合22

2.2.2关系24

2.2.3函项25

2.3命题逻辑27

2.3.1命题联结词27

2.3.2充分必要条件31

2.3.3命题推理规则33

2.4谓词逻辑35

2.4.1一元谓词与直言命题36

2.4.2二元谓词与关系命题39

2.4.3谓词逻辑的推理规则42

2.5非经典逻辑45

2.5.1模态逻辑45

2.5.2归纳逻辑50

2.5.3溯因逻辑54

2.5.4缺省逻辑57

第3章话语表征理论与前指60

3.1从指代现象到前指60

3.1.1“指”“代”综览60

3.1.2前指分类64

3.2话语表征理论(DRT)67

3.2.1 DRT产生的背景67

3.2.2 DRT的理论基础70

3.2.3 DRS的建构71

3.2.4 DRS的语义解释77

3.2.5 DRT的典型应用82

3.3前指的DRT形式方案89

3.4评价与讨论100

3.4.1懒惰代词前指和间接前指102

3.4.2歧义现象与DRS连续蕴涵中的部分前指确认104

3.4.3双重否定和否定析取109

3.4.4比例问题110

3.4.5话语中的前指115

第4章语力逻辑理论与言语行为117

4.1言语行为与言语行为理论117

4.1.1施为句与表述句119

4.1.2适宜条件121

4.1.3言语行为三分说123

4.1.4语力行为的分类127

4.1.5间接言语行为129

4.2语力行为理论133

4.2.1语力行为的基本概念134

4.2.2语力的基本组成135

4.2.3语力行为的重新分类139

4.3言语行为的语力逻辑(ILT)形式方案142

4.3.1ILT中的基本概念和逻辑实体142

4.3.2语力七要素的形式定义145

4.3.3五类语力的形式定义150

4.3.4语力行为及其成功条件的形式定义153

4.3.5ILT中的部分规则156

4.3.6英汉语力动词的实例分析162

4.4评价与讨论168

4.4.1运算中的“语言学意义”169

4.4.2语力行为动词形式化vs语力行为形式化169

4.4.3语言分析系统vs逻辑系统171

第5章潜预设理论与预设173

5.1预设的传统认识与研究173

5.1.1从弗雷格到斯特劳森的研究传统173

5.1.2语义预设的定义与否定问题176

5.1.3预设与焦点178

5.1.4预设的触发结构180

5.2语义/语用界面上的预设184

5.2.1语义预设的难题184

5.2.2“塞子、漏洞、过滤器”190

5.2.3语用预设的定义196

5.2.4预设与会话含义和规约含义的区别198

5.3预设的潜预设理论(PPT)形式方案200

5.3.1简单肯定句中预设和蕴涵的双重性201

5.3.2潜预设的定义与公式表述202

5.3.3 PPT的系统定义204

5.3.4预设投射的实例分析208

5.4评价与讨论218

5.4.1形式系统的缺陷219

5.4.2列文森对PPT的批评及重分配方案220

5.4.3盖士达的反例221

第6章缺省逻辑理论与一般会话含义223

6.1会话含义与一般会话含义223

6.1.1言语交际中的含义现象223

6.1.2格莱斯的会话含义理论225

6.1.3列文森的一般会话含义理论228

6.2缺省逻辑理论(DLT)240

6.2.1缺省逻辑的定义241

6.2.2缺省逻辑的扩展242

6.2.3缺省逻辑的细化式及意义244

6.3一般会话含义的DLT形式方案248

6.3.1Q/M/I三含义的缺省逻辑理论249

6.3.2一般会话含义推导的缺省逻辑模型(DLG)266

6.4评价与讨论274

6.4.1逐例系统的缺陷274

6.4.2理论的拓展前景275

参考文献27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