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成因岩石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成因岩石学
  • 卢良兆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130542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20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434页
  • 主题词:岩石成因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成因岩石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岩石和岩石学的概念1

第二节 岩石学的发展历程与研究意义2

第一章 火成岩石学概论5

第一节 火成岩组成的多样性5

第二节 岩浆结晶作用与鲍文反应系列9

第三节 岩浆生成和演化的物理化学12

第二章 岩浆起源与演化23

第一节 上地幔的温度分布与岩浆起源23

第二节 开放体系的岩浆演化39

第三节 岩浆动力学:岩浆的物理过程47

第四节 地壳岩石熔融的实验岩石学研究53

第三章 岩浆作用与大地构造环境60

第一节 作为大地构造标志的火成岩地球化学60

第二节 构造环境对岩浆作用的制约66

第三节 花岗岩与板块构造68

第四节 中国太古宙—显生宙花岗岩77

第四章 地幔循环与岩浆作用的地球动力学89

第一节 地幔循环的全球动力学89

第二节 地幔的不均匀性与岩浆源区97

第三节 地幔柱与大火成岩省107

第四节 中国东部上地幔与地幔柱118

第五章 21世纪火成岩石学的展望131

第一节 现代火成岩石学的基本特征131

第二节 火成岩石学研究趋势与展望133

第六章 沉积岩石学概论135

第一节 沉积岩的形成过程135

第二节 沉积岩及沉积岩构造的分类142

第三节 陆源碎屑岩的成分与结构特征144

第四节 碳酸盐岩的成分与结构特征151

第七章 层序地层学原理157

第一节 基本概念与术语体系158

第二节 海相碎屑岩层序地层模式170

第三节 海相碳酸盐岩层序地层模式175

第四节 陆相沉积层序地层模式177

第八章 沉积盆地分析原理184

第一节 基本概念与分类184

第二节 裂谷盆地——伸展盆地的典型类型189

第三节 前陆盆地——挠曲盆地的典型类型201

第四节 拉分盆地——走滑盆地的典型类型211

第九章 松辽盆地特征及其盆地动力学分析219

第一节 盆地基底结构与深部地质特征219

第二节 盆地构造演化与构造样式226

第三节 盆地的层序地层与充填特征230

第四节 盆地模拟与盆地动力学分析237

第十章 中国现代沉积岩石学进展与21世纪展望248

第一节 沉积环境和沉积体系及沉积建造249

第二节 岩相古地理研究252

第三节 盆地地球动力学和层序地层学及含油气系统255

第四节 生物成矿作用259

第五节 21世纪沉积岩石学展望261

第十一章 变质岩石学概论265

第一节 变质作用的概念与控制因素265

第二节 变质岩的基本特征与分类命名268

第三节 变质带和变质相及相系列278

第十二章 变质地质动力学288

第一节 概述288

第二节 变质作用演化及其PTt轨迹289

第三节 不同构造环境的变质地质动力学299

第四节 华北陆台北部几个早前寒武纪变质地区的变质地质动力学模式305

第十三章 变质流体及其效应320

第一节 水活度对变质反应的缓冲效应320

第二节 CO2逸度对变质反应的缓冲效应323

第三节 O2逸度的变质作用效应325

第四节 流体与麻粒岩相变质作用成因的联系330

第十四章 早前寒武纪变质地质学335

第一节 太古宙花岗岩-绿岩带335

第二节 华北陆台太古宙花岗岩-绿岩带345

第三节 早前寒武纪高级区和麻粒岩相变质作用351

第四节 太古宙绿岩带和高级区研究的展望359

第十五章 高压和超高压变质地带362

第一节 蓝片岩相高压变质地带362

第二节 榴辉岩相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364

第三节 高压-超高压变质地质动力学368

第四节 我国华中-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地带377

第十六章 21世纪变质岩石学展望389

第一节 变质地质动力学和变质作用成因类型的研究389

第二节 变质作用的实验研究393

本书矿物代号399

参考文献40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