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减贫进程中贫困人口能力形成的产权分析【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减贫进程中贫困人口能力形成的产权分析
  • 李晓红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67540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11页
  • 文件大小:159MB
  • 文件页数:321页
  • 主题词:贫困问题-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减贫进程中贫困人口能力形成的产权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贫困人口的能力为什么重要1

第二节 研究内容5

第三节 学术承继与可能的创新7

第二章 贫困与反贫困产权分析的研究与概念基础9

第一节 能力贫困相关研究述评9

一 国外相关研究9

二 国内相关研究12

第二节 能力形成相关研究述评16

一 国内外研究的不同语境16

二 西方语境下的发展能力研究17

三 国内发展能力研究的视角和特征25

四 国内外研究的比较与展望27

第三节 贫困与反贫困产权分析的概念基石29

一 贫困与能力贫困29

二 能力与能力形成31

第四节 演进中的理论与概念38

一 贫困理论的演进38

二 瞄准机制的演进39

三 贫困标准的演进44

四 减贫实践与理论的交互演进及趋势46

第三章 贫困与反贫困的产权分析方法47

第一节 贫困的权利分析:贫困与权利失败47

一 给定体制下的权利关系47

二 权利失败导致贫困49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视野中的贫困:权利与禀赋51

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点:权利贫困51

二 主流经济学视点:禀赋贫困61

三 新发展经济学视点:林毅夫的“新结构经济学”77

四 为什么会贫困:贫困与不平等的哲学思考78

第三节 产权分析的两大逻辑起点80

一 减贫活动中产权的重新界定80

二 贫困人口的产权特征87

三 贫困的产权分析理论基础与现实发端111

第四节 贫困与反贫困的产权分析方法112

一 贫困与反贫困的产权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112

二 贫困与反贫困的产权分析框架113

三 贫困与反贫困产权分析方法可能的创新与不足120

第五节 产权分析视阈里的产权贫困类型123

一 生产性产权贫困123

二 分配性产权贫困124

三 交换性产权贫困125

四 消费性产权贫困125

五 产权贫困的初始性与继发性126

第四章 生产性产权贫困的经验研究:以贵州贫困地区为例128

第一节 贵州贫困地区的不同划分128

一 贵州省50个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分布128

二 贵州三大片区65个县的分布129

三 贵州民族地区的分布131

四 贵州不同类别贫困地区覆盖面的差异132

第二节 贵州贫困地区基本情况133

一 三大片区与全省的比较133

二 三大片区65个县与50个重点县的比较分析135

三 三大片区之间的比较136

四 三大片区县域比较分析138

第三节 贵州物质资本生产性产权贫困的经验证据:贫困发生率与石漠化的相关分析143

一 石漠化:“地球的癌症”143

二 贵州三大片区65个县石漠化程度与贫困发生率的相关分析146

三 贵州50个重点县石漠化程度与贫困发生率的相关分析148

四 贵州三大片区石漠化程度与贫困发生率的相关分析148

五 石漠化、物质资本生产性产权贫困与贫困151

第四节 贫困人口人力资本产权贫困的经验证据:以贵州民族贫困地区为例153

一 贵州民族地区人口情况154

二 贵州少数民族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概况157

三 贵州少数民族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产权贫困160

第五节 贵州生产性产权贫困的典型特征163

一 自然条件恶劣或限制性开发导致物质资本生产性产权贫困163

二 投资不足与缺位导致人力资本产权贫困165

第五章 分配与交换性产权贫困的经验研究:以贵州贫困地区为例167

第一节 公共资源配置中的分配性产权贫困:以贵州民族贫困地区为例167

一公共资源产权分配基础:可支配财政收入的比较167

二 公共收支匹配性的衡量: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对比分析169

三 公共财政分配的结构分析:财政支出结构的比较173

四 公共资源分配性产权贫困的特征175

第二节 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分配性产权贫困:以贵州P县为例176

一“富饶的贫困”:既是经济强县又是国家级贫困县的P县177

二P县矿产资源开发中的产权补偿调查178

三P县矿产资源开发中的产权补偿分析181

第三节 家庭资源配置中的分配性产权贫困:以贵州4个重点县为例185

一 分配性产权贫困的微观考察185

二 对贵州4个重点县贫困家庭分配性产权贫困的调查186

三 贵州4个重点县分配性产权贫困的比较分析188

四 分配性产权贫困微观考察的不足与展望192

第四节 分配性产权贫困的多层次特征193

一 宏观层次的分配性产权贫困:公共资源分配中的产权贫困193

二 中观层次的分配性产权贫困:资源开发中的产权贫困194

三 微观层次的分配性产权贫困:家庭资源的分配能力194

四 不同层次分配性产权贫困的影响分析195

第五节 交换性产权贫困:以贵州贫困地区为例196

一 交换性产权贫困的双层视角:宏观与微观196

二 宏观层次的交换性产权贫困:以贵州民族贫困地区为例197

三 微观层次的交换性产权贫困:以贵州4个重点县为例200

四 不同层次交换性产权贫困的影响分析202

第六章 减贫资源配置与扶贫模式的产权分析205

第一节 扶贫开发中减贫资源产权的重新界定205

一 指向物质资本生产性产权贫困的减贫资源产权界定205

二 减贫资源界定中的分配性产权贫困问题207

三 指向交换性产权贫困的减贫资源产权界定210

四 指向消费性产权贫困的减贫资源产权界定212

五 指向人力资本产权贫困的减贫资源产权界定214

六 指向公共领域的减贫资源产权界定216

第二节 典型扶贫模式的产权分析217

一 我国扶贫开发的典型模式218

二 典型扶贫模式的产权界定含义232

第三节 产权分析视阈中的扶贫效率233

一 减贫资源界定环节问题影响扶贫效率233

二 新增私人产权失败影响扶贫效率235

三 新增公共产权失败影响扶贫效率235

第七章 减贫进程中的社会资本作用及贫困人口能力评价237

第一节 减贫中的社会资本作用:多元范式与多层视角的形成与发展237

一 减贫中对社会资本作用的关注237

二 反贫困进程中的社会资本:多元的研究范式238

三 减贫进程中的社会资本作用:多层次的研究视角246

四 不同的声音:社会资本无益于反贫困250

第二节 政府主导的反贫困进程中社会资本作用的供求分析框架251

一 世界性命题的差异性背景:我国减贫进程中社会资本作用的特殊问题252

二 政府反贫困进程中社会资本作用的供求分析框架254

三 供求分析框架对相关领域研究的启发262

第三节 政府主导的反贫困进程中社会资本作用的产出分析265

一 反贫困政府主导特征的理论分析含义265

二 社会资本反贫困作用的产出分析框架266

三 政府反贫困进程中社会资本作用的产出268

四 产出分析框架的应用前景272

第四节 贫困人口发展能力评价:以西部地区为例274

一 产权分析视阈中的贫困人口发展能力274

二 衡量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的指标体系构建274

三 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的评价:以西部农村人口为例277

四 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衡量的初步结论与研究展望281

第八章 从增加生产性产权到提高交换性产权:结论与政策建议283

第一节 研究结论283

一 转型增长中的能力贫困始于产权贫困283

二 生产性产权与交换性产权是减贫与能力形成的关键284

第二节 政策建议286

一 抑制和消除生产性产权贫困286

二 增加贫困人口的交换性产权289

三 控制和消除分配性和消费性产权贫困290

附表2011年西部12省、市、区农村人口自我发展能力指数相关数据291

参考文献294

后记30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