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ICND:Cisco网络互联设备【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美)Thomas M.Thosmas Ⅱ等著;前导工作室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7111090071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435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447页
- 主题词:Cisco
PDF下载
下载说明
ICND:Cisco网络互联设备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译者序1
作者介绍1
第1章 网络概念回顾1
1.1 目标1
1.2 网络组织:规模和位置结构1
1.2.1 主办公室3
1.2.2 分支办公室3
1.2.3 家庭办公室3
1.2.4 远程用户3
1.3 网络组织:层次设计模型3
1.3.1 访问层4
1.3.2 发布层5
1.3.3 核心层6
1.4 OSI模型6
1.4.1 为什么需要OSI模型7
1.4.2 应用层7
1.4.3 低层或数据流层8
1.4.4 传输层9
1.4.5 网络层10
1.4.6 数据链路层12
1.4.7 物理层16
1.5 Cisco网络设备18
1.5.3 Cisco路由器19
1.5.2 Cisco交换机19
1.5.1 Cisco集线器19
1.6 本章小结20
1.7 实践经验20
1.8 常见问题21
1.9 试题22
1.10 答案25
第2章 Cisco设备的识别、布线和连接27
2.1 目标27
2.2 局域网物理层实现27
2.3 识别Cisco路由器上的以太网连接器33
2.3.3 光纤连接器34
2.3.4 全双工/半双工34
2.3.2 AUI34
2.3.1 RJ-4534
2.4 以太网布线35
2.4.1 CAT3、4、536
2.4.2 交叉电缆37
2.4.3 光纤、SC/ST37
2.5 广域网物理层实现37
2.5.1 Cisco串行端口38
2.5.2 ISDN连接40
2.6 DTE/DCE41
2.7 固定端口的Cisco路由器42
2.9 通过控制端口连接到Cisco设备43
2.8 模块化端口的Cisco路由器43
2.10 本章小结44
2.11 实践经验45
2.12 常见问题46
2.13 试题46
2.14 答案49
第3章 基本的Cisco配置和操作51
3.1 目标51
3.2 Cisco互联网操作系统简介51
3.3 Cisco设备启动53
3.3.1 Catalyst 1900系列交换机:POST53
3.3.2 前面板LED53
3.3.3 Cisco路由器55
3.4 与Cisco设备之间的交互57
3.5 Catalyst 1900交换机:基本的IOS命令59
3.5.1 show version60
3.5.2 show running-configuration60
3.5.3 show interfaces61
3.5.4 show ip64
3.5.5 configure terminal65
3.5.6 hostname65
3.5.7 ip address66
3.6 Cisco路由器:初始化配置对话框66
3.6.1 基本管理设置67
3.6.3 接口68
3.6.2 协议68
3.6.4 脚本预览69
3.7 Cisco路由器:基本的IOS命令70
3.7.1 键盘帮助和结束命令70
3.7.2 命令历史72
3.7.3 show version73
3.7.4 查看配置的方法74
3.8 Cisco路由器:配置模式77
3.8.1 主机名77
3.8.2 修改登录密码77
3.8.4 控制和VTY设置78
3.8.3 改变enable secret和enable password两个密码78
3.8.5 接口配置79
3.9 Cisco路由器:show interface命令80
3.10 本章小结82
3.11 实践经验82
3.12 常见问题82
3.13 案例分析83
3.14 试题84
3.15 答案87
第4章 网络管理90
4.1 目标90
4.2 Cisco发现协议90
4.3.1 Telnet协议93
4.3 网络故障排除命令93
4.3.2 ping命令97
4.3.3 traceroute命令103
4.4 路由器管理105
4.4.1 启动序列105
4.4.2 引导命令106
4.4.3 运行和启动配置107
4.5 本章小结110
4.6 实践经验110
4.7 常见问题110
4.8 案例分析1111
4.9 案例分析2112
4.10 试题113
4.11 答案115
第5章 Catalyst 1900交换机操作118
5.1 目标118
5.2 引言118
5.3 理解二层交换基础119
5.3.1 桥接与交换119
5.3.2 二层交换机如何学习MAC地址119
5.3.3 交换机内的交换过程122
5.3.4 交换机如何过滤帧124
5.3.5 广播和多目广播帧125
5.4.1 广播风暴126
5.4 交换机如何使局域网变得复杂126
5.4.2 多个帧拷贝127
5.4.3 MAC数据库的不稳定性129
5.4.4 多重循环问题130
5.5 生成树131
5.5.1 生成树原理131
5.5.2 拓扑变化135
5.6 配置1900交换机135
5.6.1 用户界面136
5.6.2 缺省配置137
5.6.3 在1912/1924上的端口138
5.7 配置该交换机139
5.7.1 使能模式的口令141
5.7.2 设置双工142
5.8 维护交换机144
5.8.1 使用show命令144
5.8.2 管理MAT150
5.8.3 MAC地址表151
5.8.4 管理配置文件153
5.9 本章小结154
5.10 实践经验155
5.11 常见问题156
5.12 案例分析:配置一个新的交换机156
5.13 试题157
5.14 答案160
6.2.1 冲突域162
6.2 LAN域162
第6章 VLAN扩展交换网络162
6.1 目标162
6.2.2 广播域163
6.3 虚拟局域网164
6.3.1 VLAN定义165
6.3.2 VLAN透明性166
6.3.3 VLAN成员技术166
6.3.4 VLAN技术驱动力167
6.4 VLAN配置168
6.4.1 VLAN和交换机支持168
6.4.2 VLAN管道协议169
6.4.3 VTP的工作方式170
6.4.4 VLAN1的重要性172
6.4.5 管理VLAN173
6.4.6 定义管道174
6.4.7 VLAN和生成树178
6.5 本章小结181
6.6 实践经验181
6.7 常见问题181
6.8 案例分析:创建VLAN来划分LAN182
6.9 试题182
6.10 答案185
7.2.1 广为应用的IP协议187
7.2 TCP/IP简介187
第7章 用TCP/IP进行网络互连187
7.1 目标187
7.2.2 TCP/IP协议组与OSI模型的映射关系188
7.2.3 TCP段格式190
7.2.4 端口号和TCP/IP同步处理多个应用191
7.2.5 通用端口191
7.3 面向连接的协议TCP192
7.3.1 三次握手/开放连接192
7.3.2 SYN/ACK DoS攻击192
7.3.4 序列号193
7.4 无连接的协议UDP193
7.3.3 TCP窗口和ACK193
7.5 Internet层194
7.5.1 IP194
7.5.2 IP数据报格式194
7.5.3 协议域196
7.5.4 ARP196
7.5.5 RARP197
7.5.6 ICMP198
7.6 IP地址199
7.6.1 地址类别199
7.6.2 子网化203
7.7 路由器概念212
7.7.3 封装类型213
7.7.1 物理接口213
7.7.2 子接口213
7.8 路由器配置214
7.8.1 建立接口的IP地址214
7.8.2 IP主机名215
7.8.3 从一个VLAN路由到另一个VLAN216
7.8.4 WAN之间的路由218
7.9 本章小结218
7.10 实践经验219
7.11 常见问题220
7.12 案例分析:使用WAN连接建立一个LAN220
7.12.2 配置路由器C221
7.12.1 配置路由器B221
7.13 试题224
7.14 答案227
第8章 IP路由基础229
8.1 目标229
8.2 路由概述229
8.3 静态与动态路由231
8.3.1 静态路由231
8.3.2 动态路由234
8.4 概述:路由协议与被路由的协议234
8.6 动态路由协议235
8.6.1 距离向量235
8.5 内部和外部网关协议235
8.6.2 链路状态和混合协议237
8.6.3 路由信息协议238
8.6.4 内部网关路由协议244
8.7 IP无类路由255
8.8 本章小结256
8.9 常见问题257
8.10 试题257
8.11 答案260
9.2 访问表概述262
9.2.2 输入和输出访问表262
9.2.1 访问表的实现262
9.1 目标262
第9章 访问表和流量管理262
9.3 访问表命令263
9.3.1 IP访问表264
9.3.2 IPX访问表271
9.4 Telnet VTY访问限制275
9.5 命名的访问表275
9.6 帮助箱:访问表提示和技巧276
9.7 监视和验证访问表276
9.7.1 show running-configuration277
9.7.2 show ip interface277
9.7.3 show ip access-list278
9.9 常见问题279
9.7.4 show access-list279
9.8 本章小结279
9.10 试题280
9.11 答案282
第10章 网际信息包交换协议284
10.1 目标284
10.2 IPX协议概述284
10.2.1 IPX、SPX、SAP、NCP和NetBIOS284
10.2.2 使用RIP、NLSP和EIGRP路由IPX292
10.2.3 SAP更新296
10.2.4 IPX协议在OSI模型中的位置297
10.3 NetWare地址298
10.4 基本的NetWare操作299
10.4.1 GNS299
10.4.2 RIP300
10.4.3 SAP301
10.4.4 IPX的封装301
10.5 在Cisco路由器上配置IPX302
10.5.1 IPX路由302
10.5.2 接口上的IPX地址302
10.6 验证和监视IPX路由304
10.6.1 show命令304
10.6.2 debug命令311
10.6.3 IPX ping312
10.6.4 IPX路由表313
10.6.5 IPX服务器表314
10.7 IPX访问表315
10.7.1 控制IPX网络的开销319
10.7.2 SAP过滤器320
10.8 本章小结321
10.9 实践经验321
10.10 案例分析:创建一个IPX LAN321
10.10.1 配置路由器A322
10.10.2 配置路由器B322
10.10.3 配置路由器C322
10.11 试题325
10.12 答案328
第11章 点到点串行连接330
11.1 目标330
11.2 WAN概述330
11.2.1 LAN和WAN330
11.2.2 WAN服务330
11.2.3 与服务提供者交互333
11.3 串行连接333
11.4 WAN封装334
11.4.1 HDLC334
11.4.4 X.25/LAPB335
11.4.5 帧中继335
11.4.2 PPP335
11.4.3 SLIP335
11.4.6 ATM336
11.5 配置HDLC336
11.6 配置PPP336
11.6.1 链路控制协议336
11.6.2 网络控制协议341
11.7 监视和验证WAN连接342
11.7.1 show interface342
11.7.2 debug ppp authentication342
11.8 本章小结343
11.9 实践经验343
11.11 案例分析:连接到互联网服务提供者344
11.10 常见问题344
11.11.1 任务1:配置中心站点345
11.11.2 任务2:配置远程站点A346
11.12 试题348
11.13 答案351
第12章 综合业务数字网354
12.1 目标354
12.2 ISDN概述354
12.2.1 模拟与ISDN354
12.2.2 B信道和D信道355
12.2.3 ISDN参考点355
12.2.5 ISDN PRI(T1/E1)357
12.2.4 ISDN BRI357
12.2.6 ISDN协议358
12.3 配置ISDN BRI359
12.3.1 交换机类型359
12.3.2 服务档案标识符359
12.4 DDR概述360
12.5 配置DDR360
12.5.1 拨号者列表360
12.5.2 拨号者组362
12.5.3 拨号者映射362
12.5.4 DDR小结363
12.5.5 缺省路由363
12.6.2 拨号者空闲超时365
12.6 DDR可选的配置问题365
12.6.1 认证365
12.6.3 多链路PPP366
12.6.4 拨号者负载阀值367
12.7 监视和验证ISDN连接367
12.7.1 show命令367
12.7.2 debug命令369
12.8 本章小结371
12.9 实践经验371
12.10 常见问题372
12.11 案例分析:使用ISDN连接远程办公室372
12.11.1 任务1:配置中央站点373
12.11.2 任务2:配置远程站点375
12.11.3 案例分析小结376
12.12 试题378
12.13 答案381
第13章 帧中继383
13.1 目标383
13.2 帧中继概述383
13.2.1 帧中继如何节约费用384
13.2.2 帧中继云团中的虚电路385
13.3 OSI模型中的帧中继386
13.4 帧中继术语387
13.4.3 CIR388
13.4.2 SVC388
13.4.1 PVC388
13.4.4 DLCI389
13.4.5 本地有效390
13.4.6 本地循环390
13.4.7 LMI391
13.4.8 FECN392
13.4.9 BECN392
13.4.10 DE393
13.5 帧中继地址映射394
13.6 帧中继信令394
13.7 帧中继反向ARP395
13.8.3 LMI类型396
13.8.2 封装396
13.8 配置帧中继396
13.8.1 接口设置396
13.8.4 静态映射397
13.9 验证帧中继398
13.9.1 show命令398
13.9.2 debug命令400
13.10 设计帧中继402
13.10.1 全网状402
13.10.2 星型403
13.10.3 部分网状403
13.11.1 帧中继如何使路由更新过程复杂化404
13.11 作为NBMA网络的帧中继404
13.11.2 子接口405
13.12 本章小结408
13.13 实践经验408
13.14 常见问题408
13.15 案例分析:构建一个帧中继网络409
13.15.1 配置路由器A409
13.15.2 配置路由器B410
13.15.3 配置帧中继交换机410
13.16 试题412
13.17 答案415
附录 OSI模型417
热门推荐
- 2958209.html
- 3528644.html
- 3658400.html
- 2498502.html
- 2544363.html
- 2776012.html
- 562656.html
- 3615985.html
- 1018253.html
- 20370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314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956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393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316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229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336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070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659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57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14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