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于双语语料库的汉英视点体对比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基于双语语料库的汉英视点体对比研究
  • 瞿云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228178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46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271页
  • 主题词:语法-对比研究-汉语、英语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基于双语语料库的汉英视点体对比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念简介和研究概况1

1.1 概念简介1

1.1.1 视点体概念的由来和称谓1

1.1.2 情状、时制、视点体、情态的意义区别2

1.1.3 情状体介绍10

1.2 视点体研究概况16

1.2.1 视点体理论16

1.2.2 英语视点体系统35

1.2.3 汉语视点体的研究50

1.2.4 视点体对比研究58

1.3 小结63

第二章 选题意义和研究目标64

2.1 选题意义64

2.1.1 问题的提出64

2.1.2 研究内容67

2.1.3 研究方法和意义68

2.2 研究目标71

2.2.1 提出汉英视点体转换的机理71

2.2.2 提出汉英视点体转换规则73

2.2.3 提出视点体派生原则74

2.2.4 提出视点体合成规则83

2.3 本书结构86

第三章 本书的研究基础88

3.1 汉英视点体系统对比基础88

3.2 资源基础94

3.2.1 检索工具94

3.2.2 语料来源94

3.2.3 汉语视点体标记对应的英语视点体和非视点体语料库95

3.3 汉语视点体标记对应的英语视点体和非视点体结构类型和出现频率96

第四章 “着”未完整体的派生106

4.1 “着”未完整体的语义特征研究107

4.1.1 “着”未完整体和对应体的对比107

4.1.2 附加时间状语的时间语义特征120

4.1.3 “着”未完整体的派生现象总结121

4.1.4 “着”未完整体的英语转换规则123

4.2 “着”未完整体的派生124

4.2.1 “着”未完整体的派生现象解释124

4.2.2 “着”视点体的合成规则129

4.3 “着”未完整体对应的英语非视点体结构133

4.4 小结138

第五章 进行体的派生139

5.1 进行体的语义特征研究140

5.1.1 进行体研究简况140

5.1.2 进行体对应的英语视点体149

5.1.3 汉语进行体和对应英语视点体的对比152

5.2 进行体的派生159

5.2.1 “在”进行体的派生159

5.2.2 “正、正在、呢”视点体的派生170

5.2.3 英语用词习惯上使用的未完整体175

5.3 汉语进行体对应的英语非视点体结构176

5.3.1 伴随情况状语的转换177

5.3.2 比拟状语的转换179

5.3.3 感觉某个动作正在进行的宾语补足语的转换180

5.4 小结182

第六章 “了”视点体的派生184

6.1 “了”的语义特征研究185

6.1.1 体标记“了”的研究简况185

6.1.2 “了”对应的英语视点体类型192

6.1.3 “了”视点体和所对应的英语视点体的对比195

6.2 “了”完整体的视点体派生205

6.2.1 “了”视点体的派生现象总结205

6.2.2 “了”视点体的英语转换规则206

6.2.3 “了”视点体的派生现象解释207

6.3 “了”视点体的合成规则214

6.3.1 “了”基本视点体的合成规则214

6.3.2 “了”派生视点体的合成规则214

6.4 “了”视点体对应的英语非视点体结构217

6.4.1 伴随情况状语的转换218

6.4.2 时间状语的转换219

6.4.3 名词性成分的转换220

6.4.4 目的状语的转换220

6.4.5 性质定语的转换221

6.4.6 动作方式状语的转换222

6.4.7 感觉某个动作发生了或正在进行的宾语补足语的转换223

6.5 小结224

第七章 总结226

7.1 主要内容226

7.2 主要贡献227

7.3 下一步的研究目标229

参考文献230

后记242

作者简介246

1-1 情状类型和时间特征的对应12

1-2 Olsen(1997)的情状分类32

1-3 情状类型和事件时间(核心和终结)的关系33

1-4 早期代表性的汉语视点体系统研究52

1-5 近期代表性的汉语视点体系统研究55

1-6 “了1”和“了2”和英语相应句子里的时体对应情况61

1-7 潘文国的“了”字在相应的英语译文中的对应情况62

2-1 “在”进行体转换机理的实例说明73

3-1 “在”字的8种义项96

3-2 “V+着”对应的英语视点体和非视点体结构97

3-3 “V+着”结构的英语对应实例97

3-4 “在+V”对应的英语视点体和非视点体结构98

3-5 “在+V”对应的英语视点体和非视点体结构实例99

3-6 “正+V”对应的英语视点体和非视点体结构99

3-7 “正+V”对应的英语视点体和非视点体结构实例100

3-8 “正在+V”对应的英语视点体和非视点体结构100

3-9 “正在+V”对应的英语视点体和非视点体结构实例101

3-10 “S+呢”对应的英语视点体和非英语视点体结构101

3-11 “S+呢”对应的英语视点和非视点体结构实例102

3-12 句中“了”对应的英语视点体和非视点体结构102

3-13 句中“了”的英语对应实例103

3-14 “S+了”对应的英语视点体和非视点体结构104

3-15 “S+了”对应的英语视点体和非视点体结构实例104

4-1 “着”所附着的动词分类和“着”表示的4种持续义的对应111

4-2 “V+着”对应的英语视点体和非视点体结构112

4-3 “着”未完整体的派生现象总结122

5-1 “在+V”结构和对应的英语视点体与非视点体结构150

5-2 “正+V”结构和对应的英语视点体与非视点体结构151

5-3 “正在+V”结构和对应的英语视点体与非视点体结构151

5-4 “S+呢”结构和对应的英语视点体与非视点体结构152

5-5 “在+V、正+V”、“正在+V”、“S+呢”结构的语义特征157

5-6 “在”进行体的派生现象总结160

5-7 “正在+V、S+呢”的视点体派生总结170

5-8 汉语进行体的英语非视点体结构转换182

6-1 “了”视点体和对应的英语视点体与非视点体结构192

6-2 “了”和英语视点体的对比统计结果比照表194

6-3 英语一般时(含有完整体意义、未完整体意义)、完成体、进行体、完成进行体的语义特征204

6-4 “了”视点体的派生现象总结206

6-5 “了”视点体的英语非视点体结构转换224

1-1 说话者、情状、时制、视点体四者关系8

1-2 Comrie的视点体分类21

1-3 情状在时轴上的发展32

1-4 未完整体与完整体的事件时间与参照时间的相交位置34

1-5 英语未完整完整体的事件时间与参照时间的相交位置47

1-6 Comrie(1976)、Smith(1997)、Olsen(1997)英语视点体系统的总汇49

2-1 “在”进行体的英语转换规则72

2-2 原型视点体、非原型视点体和对应的英语视点体的关系(以“在”为例)76

2-3 “时间状语+视点体标记+动词”的冲击关系81

3-1 Smith(1991)的视点体系统和陈前瑞汉语视点体系统、Olsen英语语法体系统的关系89

3-2 本书的汉英视点体系统和Smith(1991)视点体系统的关系92

4-1 “着”未完整体的英语转换规则123

4-2 附加时间状语对“着”未完整体的聚焦部位的影响129

4-3 “着”未完整体对应的英语非视点体结构的转换137

5-1 “在”进行体的英语转换规则161

5-2 “正、正在、呢”视点体的英语转换规则171

6-1 “了”视点体的英语转换规则20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