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8年会论文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2227501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718页
- 文件大小:327MB
- 文件页数:729页
- 主题词:园林设计-中国-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8年会论文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3
基于游人行为偏好的公园植物空间特征分析——以上海鲁迅公园为例&樊艺青 吴雪3
北京老城居住街区小微绿地现状研究&耿超 杨鑫8
北京市郊野公园的分类及特征研究&王宇泓 牛琳 李雄18
城市更新背景下基于非正式开发的景观空间生产策略研究&高一凡 金云峰 陈栋菲23
城市街道户外微气候人体热生理感应评价分析——以上海古北黄金城道步行街为例&刘滨谊 黄莹31
城市人居环境演变的分异现象及成因分析——基于“北上广深”城市发展统计数据的实证研究&胡凯富 成超男38
存量规划背景下公园边界空间的更新研究——以北京北中轴地区城市公园为例&张希 姜雪琳 王思杰42
大数据支持下城市绿地游憩研究进展&陈倩 刘文平50
地方营造——重塑人地关系的上海存量老旧社区公共空间微更新&周艳 金云峰 吴钰宾55
地形对风景园林广场类环境夏季小气候热舒适感受的影响比较——以上海世纪广场和辰山植物园为例&马椿栋 刘滨谊60
多规合一下的上海郊野公园用地规划减量化运作机制研究&梁骏 金云峰 李宣谕66
风景园林学视角下基于生活圈的开放空间布局调适研究——以上海为例&杜伊 金云峰 李宣谕74
公众对城市户外景观设施使用的安全感知研究——以南昌市30处户外公共绿地空间为例&李宝勇81
寒地城市公园健身主体微气候偏好的时变特征研究&卞晴 赵晓龙 徐靖然89
荷兰“还河流以空间”计划的空间策略分析&于佳琳 张晋石97
基于MSPA分析法的生态廊道规划研究——以乌兰察布风景道规划为例&解爽 李方正 李雄106
基于NLPIR平台大数据文本分析的北京市典型建成绿道绩效评价&谭立 赵茜瑶 李倞113
基于百度POI数据的深圳市福田区风雨连廊选址规划研究&王一岚 韩炜杰 刘晓明 郭巍117
基于动态发展性的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规划设计策略探究&赵宇婷 崔柳122
基于多源开放数据的居住型街道空间特征对步行流量的影响研究&赵茹明 赵晓龙128
基于景观绩效评价的城市绿地开放空间人体舒适度评价方法研究——以北京市清华东路带状公园为例&王婧136
基于景观绩效系列的社区花园绩效评价体系研究&纪丹雯 沈洁 刘悦来 陈静141
基于热形耦合的城市水景观分散度优化设计探究&王长鹏149
基于色彩形象坐标的城市滨海公园景观品质提升策略——地中海潘扎城(Panza)与漳州滨海公园的比较研究&毕世波 陈明 戴菲155
基于视障人群休闲出行导向的绿道规划设计导则优化与提升&张慧莹 肖华斌 杨慧165
基于问卷访谈法与网评聚类法游客画像冲浪胜地旅游规划辅助决策——以海南省日月湾浪区为例&王南 施宇 魏维轩173
基于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风景园林转型及其实现路径&刘志强 余慧 王俊帝 邵大伟181
基于用户网评体验数据挖掘的旅游目的地城市评价与分类规则模型——以中国342个旅游目的地城市为例&魏维轩 王南186
基于游憩偏好评价的滨江公共空间优化策略:以上海徐汇滨江与虹口滨江为例&苏日 程安祺 戴代新192
结合生态系统服务量化评价的小城镇绿道选线方法探究——以哈尔滨市太平镇为例&刘畅 冯瑶 胡俞洁199
景观场地微环境绩效量化分析研究——以滁州商业居住景观场地为例&季浩宁 毛项杰208
开源数据环境下传统街坊社区街道空间活力研究——以济南市商埠区为例&安淇 肖华斌 杨慧217
新版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和公园城市理念对城市公园空间格局影响的研究&赖泓宇 金云峰227
数字技术助力新时期城市公园规划设计&赖思琪 刘颂232
面向不同年龄社区生活圈的公园绿地服务供需关系评价——以上海某中心城区为例&邱明 王敏236
山地城市立体轮廓景观塑造及评价体系建构——以重庆巫山县为例&漆媛媛 毛华松243
山地城市梯道空间激活的景观途径探究&毛华松 宋尧佳249
新《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区域绿地在“空间规划体系”中的策略研究&王俊祺 金云峰255
新数据与新技术环境下的城市设计途径研究——人工智能视角&彭茜 金云峰 卢喆260
杭州市城市绿道游憩设施的调查研究与提升策略&徐文辉 周扬洋266
有机更新背景下对城市公园历史重塑的更新改造探索——以上海醉白池公园为例&吴钰宾 金云峰 钱翀272
重建儿童与自然的联系——基于感官体验的儿童康复花园研究&王秀婷 刘舒怡 吴焱279
自然资源视角下的风景规划体系建构——以德国柏林为例&李宣谕 金云峰 钱翀284
IP磁极:欠发达地区广域乡村就地城镇化路径——基于乡村景观的研究&陶楠 金云峰289
从城市公园系统到城乡公园体系构建&刘颂 谌诺君297
武汉城市边缘区景观格局动态演变及特征分析&龙燕301
基于UAV/GIS技术的寒地城市公园春季体力活动空间分布差异性研究——以哈尔滨四个城市公园为例&徐靖然 赵晓龙 卞晴305
游憩机会谱(ROS)在城市森林公园的应用——以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为例&贾一非 张婷 牟小梅 王沛永312
风景园林生态与修复323
推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实施:多类型案例综合研究&陈梦芸 林广思323
城市街区植物绿量及对PM2.5的调节效应——以武汉市为例&陈明 戴菲330
城市绿地中草坪与乔木管养对气候变暖影响的对比研究&刘洋 杨秋生336
城市绿心生态修复量化评估研究——以武汉东湖绿心为例&王运达 陈明 戴菲 杨麟343
春季北京望京道路附属绿地不同植物群落对于细颗粒物PM2.5浓度的影响&王憬帆 彭历348
杭州市典型城市街谷的热环境实测研究&舒也 马逍原 包志毅353
基于Aquatox的西北地区城市景观水体生态模拟及富营养化控制分析——以西安为例&龚子艺 贾一非 王沛永361
基于触媒生长模式的川西林盘复兴设计策略&马博轩369
基于鸟类生境营造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植物空间营造研究——以北京莲石湖公园为例&高宇 张云路373
基于碳汇理念的城市绿地布局优化——以日照市主城区为例&尹沛卓 李端杰379
基于棕地再生背景下的植物选择及配置模式初探&李璐385
论雨水花园在多种场地类型中的应用——以台北地区为例&张迎霞392
中国屋顶绿化滞蓄效应研究进展及其对海绵城市建设贡献展望&黄胤 骆天庆399
基于土壤修复的城市边缘区腾退地更新设计——以北京市朝阳区黑庄户四合地区为例&樊柏青 贺琪琳 刘东云404
基于压力恢复作用的城市自然环境视听特征研究进展&朱晓玥 金凯 余洋413
风景园林资源与文化遗产419
“复述”与“互文”——论闽台地区古典园林中的“空间扭曲”&汪耀龙 雷燚419
澳大利亚基于价值认识的遗产保护理论溯源与发展研究&彭琳 孔明亮 杜春兰423
城市遗产保护的景观方法——城市历史景观(HUL)发展回顾与反思&张文卓428
慈城传统城镇结构与山水形势分析&常媛 郭巍436
从地产景观看中国传统园林的继承与发展&王静煜 薛晓飞444
广西地区壮族文化影响下的水口园林研究——以靖西旧州古镇为例&黄嘉瑶 赵晶 林晗芷451
基于空间句法的中国古典园林借景手法研究——以嘉兴南湖烟雨楼、承德避暑山庄烟雨楼为例&陈为 李雄461
基于文化景观视角的浅山区绿色空间格局构建研究&严妮469
基于遗产价值评估的近代公园保护更新策略探析——以上海漕溪公园为例&李振燊 周向频474
变迁中的风景——近现代经济发展与产业变化对岷江上游藏羌聚落景观特征的影响研究&孙松林481
口述历史研究方法在岭南传统园林技艺研究中的应用&李晓雪 陈绍涛 李自若488
美丽乡村视角下基于“山水—湖田—聚落”体系的诸暨地区乡村景观保护与营建探究&蒋鑫 谭敏洁 王向荣492
明清江南园林鹤景理法分析&史庄昱 孙歆韵499
宁波平原地域性景观研究&姜雪琳 郭巍504
谱系学在近代历史公园遗产价值研究中的应用——演变价值的概念引入&张耀之510
日本富士见场所传统构建特征研究&石渠 李雄517
山地型传统村落雨洪管理景观化措施及其生态智慧研究——以济南市朱家峪传统村落核心区(古村落)为例&解淑方 宋凤525
宋画纳凉图与园林理水&耿菲 董璁534
图像视角下的西湖传统园林研究初探&洪泉540
微更新视角下的青岛市市南区樱花特色景观提升策略研究&王彦卜 张安547
桐城张英府五亩园营造艺术研究&谢明洋 崔亚楠 汪艺泽552
用户生成内容(UGC)支撑下的文化景观遗产数字档案系统适用性研究&林轶南 吕智慧 宋凡桢 封茗君 卞筱洁558
探索由惠山园到谐趣园、霁清轩的时代变迁与改变&孙姝564
寓意于形,融情于景——李正造园思想研究&杜安571
岳滋村传统生态治水措施与智慧研究&林静 宋凤577
浙江丽水古堰灌区乡土景观的现代化转译——以通济堰灌区为例&李帅 韩冰 郭巍584
中国古代城市陂塘系统空间内涵探究&王晞月 王向荣590
虎丘的风景格局与景观空间及其演变初探&陈裕玲 周宏俊594
风景园林植物603
北京地区滨水绿道植物景观特征研究&吴思佳 郝培尧 董丽603
北京市公园绿地植物群落季相景观评价及其影响因子研究&李逸伦 郝培尧 董丽608
北京市远郊平原地区人工林中外来入侵植物特征研究&李坤 郭加 董丽613
基于有害生物及其天敌发生规律的蜜粉源植物群落构建研究&任斌斌 王建红 李广 车少臣617
湿地公园鸟类栖息地植物群落构建模式研究&叶静珽 杨凡 包志毅624
风景园林工程与管理629
基于生态智慧的古代水利工程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策略研究&王梦颖 肖华斌 董晶629
西安环城公园服务绩效调查研究&刘小科 吴焱636
摘要选登643
基于文化线路保护与活化利用的游憩体系规划研究——以连州秦汉古道为例&牛丞禹643
“城市双修”背景下城市建成区改造提升方法的研究——以北京北中轴更新为例&王言茗643
“新中式”景观在秦皇岛园博园中的应用研究&张轶伦 宋凤644
杭州西湖四季特色植物景观及人文内涵研究&俞青青644
保护与再生、传承与创新,用设计解决问题——记塔尔寺寺前广场规划设计&陈朝霞 庄瑜645
北方城市行道树选择与管理研究&赵林 徐照东 卢婷646
社区营造理念下城市老旧住区公共空间景观优化研究——以宝鸡市经二路街道社区为例&曹姣姣 吴焱 关宇646
城市边缘区与城市开发共生绿网体系构建&郅爽647
城市对话:青岛老旧社区公共空间微更新参与式设计介入途径探究&杜娇娇647
城市高架桥下空间利用方式及其景观研究综述&刘小萌 董贺轩 殷利华648
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城市游园使用状况评价——以山东省青岛市为例&孙博杰 李端杰649
城市景观格局视角下的洪涝适应性景观研究及其对新时期风景园林的启示&林俏649
城市浅山地区的绿色空间构建策略研究——以北京五里坨地区西山军工社区为例&赵茜瑶650
城市湿地公园野生动物生境改造的景观营造策略——以北京市莲石湖城市湿地公园为例&陈茜651
从数字公园到智能屋顶:高密度立体环境中的绿色空间智慧技术框架初探&董楠楠 吴静 刘颂 胡抒含651
地域文化视角下藏东地区乡村风貌解析与控制策略研究——以昌都江达县域乡村为例&邓宏 黄怡652
东北乡村健康适老住宅庭院绿化评价体系构建探究&孙楚天 曲广滨 胡俞洁653
风景园林空间中的视觉修辞研究&边思敏653
风景园林跨学科创新创业项目的实践探索——以同济大学为例&赵双睿 韩艺创 任冠南 戴代新 陈静654
高密度城市建设背景下基于城市绿地分类新标准的附属绿地优化提升策略&钱翀 金云峰 吴钰宾655
不同层级乡土聚落景观研究&白雪悦655
隔代养育友好型社区交往空间优化策略研究——以济南市雪山片区为例&匡绍帅 肖华斌 郑峥656
共享经济视角下开放街区的公共空间利用模式研究&李秦 王中德657
观赏草的人文与生态价值在景观中应用现状与潜力探析&郭真真657
社区公园典型植物群落夏冬季小气候适宜性以及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比较研究——以石景山区古城公园为例&郭君仪658
基于RS和GIS技术的绿色网络构建方法研究——以武汉市为例&郭熠栋658
大巴山乡村聚落设计研究——以城口县东安镇鲜花村规划设计为例&郭钰珠 邓宏 邓罗 辰尘659
海岛村镇景观空间的现状与适应性再生策略初探——以舟山东极镇群岛为例&杜春兰 常贝660
杭州地区雨水花园植物选择及配置研究——以杭州长桥溪水生态修复公园为例&马逍原 舒也 史琰 包志毅660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佛教文化景观在山水园林中的实践&郑黛丹661
河北省平山县古中山陵园景观规划设计&郭畅662
花藏世界,景物天成——藏传佛教寺院塔尔寺寺前区广场规划设计解析&李程成662
机构改革背景下的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思考&严国泰 宋霖663
基于IPA分析法的园博园满意度测评研究——以郑州园博园为例&张琳663
基于SWMM模型的新建区海绵城市雨洪控制利用模拟研究&高兆 卢艳香664
“还河于民”——基于参与性和体验性的城市古运河景观营造策略研究&聂文彬665
基于城市交通微循环理论的社区级绿道系统选线规划研究——以北京市海淀区安德里街区为例&贾子玉665
基于低影响开发的山地住区海绵体系构建策略研究&李景辉 毛华松 魏映彦666
基于多尺度视角下的乡村旅游产业布局模式研究——以诸暨市浬浦镇旅游产业规划为例&彭浪 游炼667
基于多学科合作的文化遗产廊道构建研究——以山西省大同市沿古长城为例&税嘉陵667
基于功能与地域的乡村景观建设中风景园林的思考&方书媛668
基于海绵理念的桥阴空间景观绩效评价因子研究&王之羿 万敏 殷利华668
基于混沌论的绿地系统布局多情景优化模拟——以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创新发展为例&金云峰 李涛 周艳669
基于空间潜力量化分析的城市型绿道识别与构建研究——以海淀区为例&张文海 李倞670
基于民生导向下可持续发展的乡村营建策略研究——以大巴山地区重庆城口县沿河乡为例&周薇 王亮 邓宏670
基于鸟类栖息活动的小型近郊城市森林声景营造模式研究——以北京吕家营城市森林公园为例&宋捷671
基于群落空间和设施体系的城市森林营造模式研究——以北京市十八里店地块为例&王宏达672
基于生态网络构建的城市近郊区乡村景观生态规划初探——以安徽阜阳市南部城乡交错带为例&王念 朱建宁672
基于水生态系统服务综合效能提升的城市河流生态修复研究&汪洁琼 葛俊雯 成水平673
基于文化传承的大学新校区景观提升改造设计研究——以山东财经大学圣井校区为例&刘欣 姚婷 任震674
基于文化特征的园林景点命名研究——以济南三大名胜为例&关任674
基于乡土性特征的城市边缘区新型村镇景观模式规划设计与研究——以北京市黑庄户地区为例&梁文馨 邢鲁豫 黄楚梨675
基于游客满意度的寒地传统村落公共文化空间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洪延峰676
基于雨洪管理的浅山区冲沟公共绿地设计策略研究&牛思亚 刘志成676
简单式屋顶绿化植物景观效果评价初探&文敬霞 骆天庆677
建成环境步行性评价方法研究及启示&徐昕昕677
健康视角下基于模拟技术的社区环境优化策略&邓瑛 戴菲678
存量发展下城市线性绿地的空间规划策略研究&蒋祎678
街区共享空间设计——以天津市五大道街区为例&张颖 王洪成679
景观规划在大遗址保护中的运用探索——以良渚文化艺术走廊城市设计项目为例&王吉尧 苏唱 梁晨680
景观生态设计模式的公众感知研究——以上海黄浦江滨江绿地为例&王敏 朴世英680
居住区绿地空间的植物尺度与种植密度研究&赵亚琳681
居住小区使用环境与景观改善分析研究&王睿智682
枯木在园林中美学特征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余银财 戴菲682
老旧小区内的老幼复合型户外活动场地模式研究&张瑶 齐凯 刘庭风683
新时期城市湿地公园游憩空间优化策略研究——以南昌艾溪湖湿地公园为例&易桂秀 胡而思683
旅游导向型纪念性景观规划设计方法研究——以正宁黄帝文化景区规划实践为例&李可心684
美丽乡村建设热潮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冷思考——以聊城市许营镇美丽乡村片区为例&刘雪娇 翟付顺 于守超684
门头沟山地乡村水适应性景观研究——以上苇甸村为例&赵世元 张晋685
基于空间句法的城市绿地防灾避险功能布局研究——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孟城玉 王健686
民族意识在哈尔滨铁路附属地园林发展中的作用&朱冰淼686
南方植物在北方地区城市展园中的地域主题表达——以济南园博园为例&郑峥 肖华斌 匡绍帅687
浅谈历史建筑的活化与更新——以上海市北京西路铜仁路为例&吕智慧 卞筱洁 宋凡桢 封茗君688
浅析旅游背景下重庆历史城镇更新策略研究——以重庆渝北区悦来古镇为例&叶欣桐 欧阳桦 邓罗 辰尘688
浅析野生观赏植物在新时代城市园林建设中的意义&黄楚梨 李骏倬689
桥面雨水径流控制下的桥阴植草沟设计研究——以武汉市为例&周婷 戴菲 殷利华690
青岛市中山公园特色赏樱模式探究&徐晓彤 曹馨予 张安690
区域绿色基础设施构建方法述评&何蓓691
泉城公园植物展览温室景观改造设计研究&陈虹 胡亚齐 王青691
基于资源保护的城市特色空间与色彩规划研究&任君为692
日本传统园林的现代转型及其对新时代中国风景园林发展的启示&王芳 薛晓飞692
LA的植景课程体系研究&容怀钰693
三峡库区迁建城市移民社区文化空间重构研究——以巫山县高唐城区为例&李越 毛华松693
社区生活圈视角下公共开放空间的规划控制探析&陈栋菲 金云峰 卢喆694
生活圈视角下哈尔滨市中心区社区规划方法初探&胡俞洁 冯瑶 刘畅695
疏解腾退背景下的北京城市绿色微空间规划研究——以石景山区衙门口城市片区为例&孙睿 张云路695
水上森林中生态“岛屿”营建技术&赵勋696
天津市社区公园老幼复合型公共空间调查研究&张炜玉 胡一可696
通过国家森林步道建设标准探究古蜀道的保护模式&陆成 高翅697
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视角下的森林城市建设&南歆格 包志毅 晏海 史琰698
王维在辋川别业中的声景营造研究&董嘉莹698
河道焕生机,栖居富诗意——济阳县新元大街河道景观设计&王志楠699
文化性历史文化街区景观风貌要素研究——以山东大学西校区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区为例&陈业东 宋凤699
污水处理型湿地的景观营造研究——以杭州横溪湿地为例&华莹珺 徐斌700
物质要素层面的景观生态绩效探讨&黄思寒 郑曦701
乡村振兴背景下陕南传统村落景观特征分析及其规划路径——以汉中市青木川为例&王镭 武联701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景观建设途径探讨&王瑞 严国泰702
小尺度风景园林设计的参数化设计手段初探&刘喆702
新时代“美好生活”要求下我国社区绿地休闲功能的优化策略研究——以芬兰为经验借鉴&卢喆 金云峰 陈栋菲703
新时代·新校园·新活力——山东某高校校园空间活力调研&李佩格 杨阳 吴萍 邵鲁玉 杨慧703
新时代背景下贵州绿色发展思想的创新探索——以第四届中国(贵州黔南)绿化博览会绿博园规划为例&冯一民704
新时代背景下历史名园保护与传承——以古莲花池改造设计为例&夏康705
新时代背景下世园会规划新思路探讨——以2021年扬州世园会为例&董宇恒 杨明705
新时代城市绿道建设探究——以北京“三山五园”绿道建成现状调查评价与建议为例&冯玮706
新时代城市绿地规划建设初探——以深圳“公园之城”规划建设为例&林楚燕706
新时代下参数化与植物景观设计初探&宋纯冰 包志毅 杨凡 晏海707
新时代下儿童户外活动空间景观营造——以贵阳未来方舟幼儿园为例&孙艺 王成业 高宇星708
新时代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行动者网络研究&周莉 丁金华 余慧708
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的城市道路绿地建设模式研究——以通州为例&邢露露709
新型生态系统理念下的植物景观修复实践研究&尹智毅 徐文飞709
亚特兰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对我国中小城市的借鉴与启示&赵海月 周煜 许晓明710
养老旅游视角下的巴渝村落保护更新策略研究 ——以重庆市奉节县百里坡为例&邓宏 张梦蝶710
意大利台地园空间结构及景观要素比较分析&郭凯凯 丁益博 徐慧 王旭东711
英国海景特征评估方法研究&霍曼菲 朱建宁712
雨洪安全视角下的华北地区浅山区绿道构建研究——以石家庄市鹿泉区山前大道绿道规划设计为例&冯君明712
云南坝区城市绿地景观格局研究——以昆明市主城区为例&黄贞珍 魏雯713
在现代性浪潮影响下风景文化的发展——读边留久的《风景文化》&朱丽衡714
半干旱地区浅山区公园设计研究&张文伟714
智慧乡村理念下的“历史文化名村”景观提升策略——以仙游县济川村为例&杨亚荣715
智慧型绿道的探究——以石家庄市鹿泉区绿道为例&徐一丁 李运远715
中西方社区环境更新中公众参与的比较研究&张海花 王中德716
重庆主城区山水形式与传统城市结构分析&黄婷婷 朱建宁717
新时代背景下的濒危植物保护区建设规划——以突托蜡梅为例&周卫玲717
热门推荐
- 2511656.html
- 3497856.html
- 3183235.html
- 746926.html
- 2595501.html
- 2624085.html
- 3655508.html
- 1633661.html
- 3036893.html
- 15047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552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365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394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724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019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775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159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173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990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13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