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特色宗教学十二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当代中国特色宗教学十二论
  • 牟钟鉴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89468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332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351页
  • 主题词:宗教学-研究-中国-现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特色宗教学十二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宗教社会论1

一、理论基础是唯物史观与宗教社会学的结合1

二、宗教的现实根源4

三、宗教的社会属性7

四、宗教的社会功能8

五、宗教的社会关系14

六、宗教与社会变迁18

第二章 宗教五性论25

一、宗教的长期性25

二、宗教的群众性29

三、宗教的复杂性31

四、宗教的民族性33

五、宗教的国际性36

第三章 宗教法治论38

一、马克思主义的宗教法治观38

二、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宗教法治观39

三、中国共产党的宗教法治观之应用和发展40

四、宗教信仰自由是一项基本人权43

五、宗教事务管理要实现两个转变44

六、依法管理与社会管理45

七、依法行政与自我管理47

八、政教分离和政主教辅49

本章附录:宗教工作法治化的新高度50

第四章 宗教适应论54

一、苏联关于社会主义与宗教关系理论及实践教训的反思54

二、唯物史观下的中国社会主义社会观新识56

三、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与政策是宗教适应论的历史积淀58

四、宗教适应论的提出从根本上解决了国际共运史上一直未解决的社会主义与宗教相互关系的大问题,有划时代的意义59

五、引导宗教是一门大学问、一种大智慧61

第五章 宗教文化论65

一、宗教文化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新成果65

二、宗教文化论形成的历史过程67

三、宗教文化论的主要内涵68

四、宗教文化论的理论价值73

五、宗教文化论的现实意义77

第六章 宗教和谐论82

一、研究宗教和谐论是宗教学学者面临的新任务82

二、宗教和谐论是唯物辩证法的运用83

三、宗教和谐论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新理论形态84

四、宗教和谐论是对苏联“宗教鸦片论”、“宗教斗争论”模式的反思和超越85

五、中华优秀传统是宗教和谐论的源头活水86

六、宗教和谐论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落实87

七、宗教和谐论是具有普适价值的理论87

八、宗教和谐论的基本观点、主要内容和崇高使命89

第七章 宗教促进论98

一、发挥宗教促进作用的理论思考98

二、在六大建设中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111

三、五大宗教要依据自身的特点和实际发挥积极作用136

四、一种文化战略的思考153

第八章 宗教生态论156

一、从生态学到文化生态学,再到宗教生态学156

二、宗教生态论的特质和主要指向158

三、宗教生态论拓宽和丰富了宗教学的理论体系167

四、宗教生态论与中国宗教生态建设170

第九章 宗教传统论176

一、中国宗教的优良传统176

二、发扬优良传统,适应当代中国社会,发挥宗教积极作用179

第十章 民族宗教论183

一、缘起183

二、民族宗教学的学术渊源184

三、民族宗教学的理论构想189

第十一章 民间宗教论202

一、多元视角下的民间宗教202

二、民间宗教的分类203

三、民间宗教的特点与社会功能205

四、在民间宗教问题上的认识误区及其来源206

五、民间宗教在未来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特殊作用208

第十二章 温和无神论212

一、有神还是无神212

二、无神论者应避免思维极端化215

三、温和无神论的主张217

附录:相关论文219

中国宗法性传统宗教试探219

中国宗教生态的多元通和模式243

儒家的宗教观及其现实意义253

以道为教 多元通和259

回首新中国成立六十年的风雨历程267

中国宗教学三十年284

中国社会主流宗教观的历史变迁与当代创新300

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是学者的神圣使命317

坚持中国化方向是我国宗教发展的康庄大道32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