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历史 隋唐宋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岂之主编;张国刚,杨树森本卷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091518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367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395页
- 主题词:中国历史-隋唐时代-高等学校-教材;中国历史-辽宋金元时代-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历史 隋唐宋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隋唐五代的政治兴衰3
第一节隋朝的建立和统一3
一、隋朝的建立3
二、南北统一4
三、平定南方的反叛6
第二节隋朝的政治6
一、巩固统一的文治政策6
二、维护关陇集团的统治7
三、隋朝的极盛8
第三节隋朝的灭亡10
一、四出巡幸与大兴土木10
二、征伐高丽和开凿运河10
三、长白山起兵和杨玄感叛乱11
四、义军蜂起和江都官变12
第四节 唐朝的建立与政权的巩固13
一、李唐的先世与晋阳起兵13
二、唐朝的建立14
三、唐初的统一战争15
第五节从永徽到开元16
四、唐太宗与贞观之治16
一、永徽朝政与武则天的崛起16
二、武则天革唐为周18
三、中宗复辟与韦后干政19
四、玄宗继位与开元之治20
一、玄宗晚年的政治问题21
第六节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21
二、安史之乱22
四、德宗与四镇的斗争24
三、藩镇局面的形成24
五、元和中兴25
第七节宦官专权与朋党之争26
六、穆宗以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26
一、宦官势力的膨胀26
二、二王八司马事件与甘露之变28
三、牛李党争28
四、大中之治29
第八节唐末农民战争与唐朝的灭亡30
一、懿宗、僖宗的腐朽统治30
二、王仙芝、黄巢起义32
三、唐朝的灭亡33
第九节五代十国33
一、后梁与后唐33
二、后晋与幽云十六州的割让34
四、十国的分立35
三、后汉与后周35
五、周世宗的改革与统一活动37
第一节隋代的制度41
第二章 隋唐五代的政治法律制度41
一、隋代的中央官制41
二、隋代的地方官制42
三、隋代的法律制度43
四、隋代的军事制度44
第二节 唐代中央行政机构45
一、宰相与中枢决策45
二、尚书省六部与卿监百司46
三、监察制度与勾检制度48
四、使职差遣与唐后期中央官制的变化49
一、州县和京府51
第三节唐代地方行政制度51
二、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52
三、方镇与幕府53
第四节唐代官吏选拔制度54
一、学校与贡举54
四、西行取经的高僧与中印文化交流 154
二、唐代官员的入仕途径55
三、铨选制度56
四、考课、俸禄与致仕57
第五节唐代礼制与法制58
一、唐代礼制的演变58
二、唐代的法律体系59
三、唐代的司法与审判制度61
第六节 唐代的军事制度62
一、兵役制度的演变62
二、军事决策与领导体制63
三、南北衙禁军制度的演变64
四、边防兵与藩镇兵66
第七节 五代的制度67
一、职官制度67
二、法律与军事制度68
第一节土地制度69
一、隋代的均田制69
第三章 隋唐五代的社会经济与财政体制69
二、唐代的均田制71
三、屯田与营田73
四、均田制的破坏与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74
第二节赋役制度76
一、隋代的赋役制度76
二、唐代的租庸调制77
三、唐代的两税法78
四、唐代的杂徭与色役80
五、唐代的工商税81
六、五代的赋役制度83
第三节财政体制84
一、隋代的财政体制84
二、唐代前期的财政体制85
三、唐代后期的财政体制86
四、五代的财政体制87
第四节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经济重心的南移88
一、农业与水利88
二、手工业与行会90
三、商业与城市94
四、货币与金融95
五、经济重心的南移96
第一节社会结构98
一、等级结构的再编制98
第四章 隋唐五代的社会结构与社会生活98
二、《氏族志》、《姓氏录》的编撰与士庶合流99
三、奴婢问题100
四、流民与客户101
五、家庭与家族102
六、社邑与乡里组织103
第二节户籍与人口104
一、隋代的户籍与人口104
二、唐代的户籍与人口105
三、唐代的人口结构与分布106
四、唐代的人口迁徒107
五、唐代人口生殖与年寿108
第三节社会生活习俗109
一、婚嫁习俗109
六、五代十国的人口问题109
二、丧葬习俗111
三、饮食112
四、服饰113
五、居室与器用114
六、驿站与交通114
七、时令节日习俗116
八、民间宗教信仰117
第一节突厥及其他北方民族119
一、北突厥与东突厥119
第五章 隋唐五代的民族关系119
二、西突厥121
三、突骑施与葛逻禄122
四、铁勒与薛延陀123
五、回纥(回鹘)124
六、黠戛斯与沙陀125
第二节吐蕃及其他西北民族126
一、吐蕃的兴起126
二、吐蕃与唐的和亲128
三、吐蕃在河陇的统治与张议潮收复瓜沙129
四、吐谷浑129
五、党项130
第三节南诏与其他西南部族131
一、南诏131
二、西南僚与南蛮133
一、奚134
二、契丹134
第四节东北诸族134
三、室韦135
四、靺鞨与渤海国135
五、隋唐五代民族关系的特点137
第一节对外政策与中外交通139
一、对外政策139
第六章 隋唐五代的中外关系139
二、中外交通140
第二节 与东亚国家的关系141
一、朝鲜141
二、日本143
第三节与西域地区的关系146
一、中亚地区146
二、西亚地区147
三、丝绸之路与西域宗教文化149
第四节 与南亚、东南亚的关系151
一、南亚地区151
二、印度支那半岛152
三、南海各国153
第七章 隋唐五代的经学、史学与哲学156
第一节 经学156
一、王通的新经学156
二、孔颖达的《五经正义》157
三、啖、赵、陆的《春秋》学158
四、韩愈、李翱与唐后期儒学159
一、史馆161
第二节 史学161
二、唐朝修撰的前代正史162
三、刘知几与《史通》164
四、《通典》及政书、类书166
五、地志图经与地理学成就167
六、《旧唐书》与五代的史学168
第三节宗教哲学169
一、佛教宗派及其哲学169
二、道教宗派及其哲学171
三、儒道佛三家的斗争与融合173
第一节 文学175
第八章 隋唐五代的文学、艺术与科技175
一、诗歌175
二、古文179
三、传奇180
四、变文180
第二节 艺术181
一、书法181
二、绘画182
三、雕塑184
四、音乐、舞蹈和戏剧、百戏184
一、天文历法186
第三节科学与技术186
二、医药学187
三、数学188
四、化学189
五、建筑学和机械学190
六、雕版印刷术192
第一节辽朝的政治195
第九章辽宋夏金政治195
一、辽太祖建立契丹王朝及统一塞北的战争195
二、辽太宗南据燕云与灭亡后晋195
三、辽世宗时期封建专制政权的形成与“南伐”196
四、辽朝的中兴196
五、辽后期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和斗争196
六、天祚帝覆亡与短命的北辽政权197
七、耶律大石西迁和西辽的兴亡198
第二节北宋建立与中央集权制加强198
一、陈桥兵变与北宋建国198
二、分裂割据局面的结束199
三、收夺地方各种权力200
四、三衙鼎立与军权集中201
五、相权分割与政权和财权集中202
第三节宋辽夏鼎立局面的形成203
一、宋辽和战与“澶渊之盟”203
二、西夏建立与宋夏和战204
三、辽夏破盟与辽夏战争205
第四节北宋中期的变法运动207
一、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和农民起义207
二、庆历新政的失败和变法思潮的兴起208
三、王安石的变法运动209
四、变法派与守旧派的斗争212
第五节 新旧党争与北宋后期的政治212
一、元祜更化与哲宗绍述212
二、徽宗之立与蔡京擅权213
三、徽宗时期的腐败统治214
一、女真族兴起与金朝建立216
第六节 金朝建立与辽和北宋的灭亡216
二、完颜阿骨打领导的反辽斗争217
三、宋金“海上之盟”与金灭辽217
四、宋金燕云地交涉与金兵第一次南侵218
五、金兵第二次南侵与北宋灭亡219
第七节 宋政权南迁与南北军民的抗金斗争220
一、南宋建立与北方人民的抗金斗争220
二、南宋诸将抗金活动与南宋定都临安221
三、宋高宗、秦桧的投降活动223
四、岳飞北伐中原223
五、投降派的黑暗统治与人民的反抗斗争224
第八节 “绍兴和议”后的南宋政治226
一、完颜亮南侵与宋高宗内禅226
二、宋孝宗北伐失败227
三、庆元党禁与开禧北伐227
四、南宋末年政局与“端平入洛”229
五、南宋后期的抗元斗争230
六、贾似道专权误国与南宋灭亡231
第九节金朝的政治232
一、金初新旧之争与金熙宗改制232
二、完颜亮篡权与迁都燕京233
三、世宗之治234
四、金朝由盛转衰235
五、蒙古入侵与宣宗南迁236
六、金的灭亡237
第十章辽宋夏金政治制度和国家行政管理(上)——两宋240
第一节 官制240
一、中央行政机构和官制240
二、地方行政区划和官制241
三、官员的选拔和管理制度243
一、北宋军事统辖体制和兵种编制244
第二节军事制度244
二、募兵制度246
三、南宋兵制246
第三节科举制度和学校、书院教育247
一、宋代科举制度的发展和完备247
二、学校教育249
三、书院教育250
第四节法律和司法制度252
一、立法概况252
二、法律内容的变化253
三、司法制度254
第十一章辽宋夏金政治制度和国家行政管理(下)——辽夏金257
第一节辽朝的政治制度257
一、“斡鲁朵”制257
三、四时捺钵258
二、头下军州258
四、中央北南面官体制259
五、地方行政区划259
六、世选与科举260
七、军事制度261
八、法律261
一、中央和地方官制262
第二节西夏的政治制度262
二、军事制度263
三、法律263
第三节金朝的政治制度264
一、勃极烈制度264
二、猛安谋克制264
四、地方官制265
三、中央官制与监督制度265
五、行台尚书省的创立及其影响266
六、科举制度和官员选拔266
七、军事制度267
八、法律268
第十二章辽宋夏金社会经济与管理(上)——两宋270
第一节北宋社会阶级结构270
一、户口分类制度与土地占有概况270
二、租佃制度与客户所受的剥削271
三、工匠和机户272
第二节赋役制度273
一、繁苛的赋税273
四、家内奴婢273
二、商税和专卖275
三、杂税276
四、职役和夫役277
第三节高度发展的宋代经济278
一、农业生产的新水平278
二、手工业生产的新成就281
三、城市商业空前发展284
四、货币流通与纸币发放286
一、经济管理体制287
第四节宋代经济管理287
二、行会及其他商业组织288
三、城市市场管理288
第十三章 辽宋夏金社会经济与管理(下)——辽夏金290
第一节辽的社会经济290
一、土地占有和赋役制度290
二、牧业和农业290
三、手工业291
四、城市、商业与货币流通292
一、土地占有和赋役制度293
第二节西夏的社会经济293
二、畜牧业和农业294
三、手工业294
四、商业贸易和货币294
第三节金朝的社会经济295
一、土地占有和赋役制度295
二、北方农业生产的恢复296
三、东北地区的开发297
四、手工业生产297
五、商业贸易和货币制度299
第一节宋与辽、西夏、金和周边的经济联系301
一、北宋与辽、西夏间的经济交流301
第十四章 辽宋夏金时期的经济文化交流301
二、南宋与金的经济交流302
第二节宋代海外贸易的发达与中外文化交流303
一、海外贸易机构与职掌303
三、辽宋夏金与周边各族的经济联系303
二、发达的海上贸易304
三、中外文化交流305
第十五章辽宋夏金思想、学术与文化307
第一节宋初的儒学复兴运动307
一、宋初儒学的理论危机307
二、宋初士人复兴儒学的努力308
第二节荆公新学309
一、荆公新学的发展与特点309
二、王安石的哲学思想312
第三节理学体系的初步建构313
一、周敦颐的濂学313
二、邵雍的象数学315
三、张载的关学316
四、二程的洛学317
第四节南宋时期的理学319
一、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319
二、陆九渊的心学思想体系322
第五节浙东事功学派323
一、陈亮与朱熹的论辩323
二、叶适与理学的分歧324
第六节辽宋夏金时期的史学326
一、宋代修撰的前代和当代史326
二、宋代不同体裁通史的编纂327
三、宋代地理方志的编撰和金石学328
四、辽金史学329
第七节文学与艺术329
一、古文运动和散文、诗、词的新风格329
二、白话小说和戏曲332
三、辽金文学333
四、书法、绘画和雕塑334
五、辽金绘画和雕塑337
一、领先世界的三大发明338
第八节科学技术338
二、天文历算的新成果339
三、沈括和《梦溪笔谈》340
四、宋金医药学的新成就341
五、宋辽金建筑的成就342
第十六章 辽宋夏金社会生活与习俗344
第一节宋的社会生活与习俗344
一、衣食住行344
二、婚嫁与丧葬习俗346
三、岁时节日习俗346
四、宗教信仰与多神崇拜348
第二节 辽的社会生活与习俗349
一、衣食住行349
二、礼仪350
三、婚丧习俗351
四、岁时杂仪351
六、文娱和体育352
五、宗教信仰352
第三节西夏的社会生活与习俗353
一、服饰353
二、饮食354
三、住室和交通354
四、婚丧习俗354
五、宗教信仰355
第四节 金的社会生活与习俗355
一、饮食和衣着355
二、住所和交通工具357
三、婚丧习俗357
四、宗教信仰358
五、岁时风俗359
六、文娱和体育360
附录 隋唐宋大事年表361
目 录960
上编隋唐五代(581—960
下编:辽宋夏金(960—1279
热门推荐
- 1488446.html
- 2076259.html
- 3880132.html
- 3412718.html
- 2999745.html
- 1883621.html
- 3893094.html
- 1229649.html
- 2391667.html
- 6973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7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771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069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195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157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797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088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157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63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84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