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汉语量词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汉语量词研究
  • 惠红军著(贵州民族学院文学院) 著
  • 出版社: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 ISBN:7564309636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62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73页
  • 主题词:汉语-数量词-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汉语量词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0 绪论1

0.1 汉语量词研究现状1

0.1.1 国内外对汉语量词的研究1

0.1.1.1 对量词的起源与发展机制的研究1

0.1.1.2 对量词的性质、分类及语法地位的研究3

0.1.1.3 对量词与名词、动词的搭配机制的研究3

0.1.1.4 对量词句法功能的研究5

0.1.1.5 对量词结构中形容词、副词的研究6

0.1.1.6 对量词词法现象的研究6

0.1.1.7 对量词修辞功能的研究6

0.1.1.8 对量词习得的研究7

0.1.1.9 对量词发展史的研究8

0.1.2 目前研究的薄弱环节8

0.1.2.1 量词史研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尚待解决8

0.1.2.2 量词的习得研究不足9

0.1.2.3 规范用法存在明显漏洞9

0.1.2.4 缺乏整体把握9

0.2 本书的研究目的10

0.3 本书研究的对象和语料10

0.4 理论准备11

0.4.1 理论框架11

0.4.2 量词的分类问题15

0.4.2.1 量词分类的复杂性15

0.4.2.2 量词的认知和功能分类16

0.4.3 研究方法17

0.4-3.1 通史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相结合17

0.4.3.2 本体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相结合18

0.4.3.3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18

0.4.3.4 个案研究与系统研究相结合19

1 汉语名量词与名词搭配的历时演变研究(上)20

1.1 实体型名量词与名词搭配的历时演变20

1.1.1 实体型名量词的界定和分类20

1.1.2 动作实体型名量词与名词搭配的历时演变20

1.1.3 物品实体型名量词与名词搭配的历时演变29

1.2 实体型名量词与名词搭配的认知解释41

1.2.1 动作实体型名量词用法产生的认知解释41

1.2.1.1 动作实体型名量词与名词的认知关系41

1.2.1.2 动作实体型名量词所表达的“量”45

1.2.2 物品实体型名量词用法产生的认知解释48

1.2.2.1 物品实体型名量词与名词的认知关系49

1.2.2.2 物品实体型名量词所表达的“量”51

1.2.3 实体型名量词用法产生的认知共性53

1.2.4 实体型名量词称量对象发展的认知解释53

1.2.4.1 动作实体型名量词称量对象发展的认知解释53

1.2.4.2 物品实体型名量词称量对象发展的认知解释55

1.2.4.3 实体型名量词称量对象发展的认知共性57

2 汉语名量词与名词搭配的历时演变研究(下)58

2.1 形状型名量词与名词搭配的历时演变58

2.1.1 形状型名量词的界定和分类58

2.1.2 二维形状型名量词与名词搭配的历时演变58

2.1.3 三维形状型名量词与名词搭配的历时演变66

2.1.4 形状型名量词用法产生的认知解释71

2。1.4.1 二维形状型名量词用法产生的认知解释72

2.1.4.2 三维形状型名量词用法产生的认知解释77

2.1.4.3 形状型名量词的认知共性78

2.1.5 形状型名量词称量对象发展的认知解释79

2.1.5.1 二维形状型名量词称量对象发展的认知解释80

2.1.5.2 三维形状型名量词称量对象发展的认知解释81

2.1.5.3 形状型名量词称量对象发展的认知共性82

2.2 结构型名量词与名词搭配的历时演变&?82

2.2.1 结构型名量词的界定和分类82

2.2.2 结构型名量词与名词搭配的历时演变83

2.2.2.1 整体结构型名量词与名词搭配的历时演变83

2.2.2.2 部分结构型名量词与名词搭配的历时演变86

2.2.3 结构型名量词用法产生的认知解释95

2.2.3.1 整体结构型名量词用法产生的认知解释96

2.2.3.2 部分结构型名量词用法产生的认知解释98

2.2.3.3 结构型名量词的认知共性101

2.2.4 结构型名量词称量对象发展的认知解释102

2.2.4.1 整体结构型名量词称量对象发展的认知解释102

2.2.4.2 部分结构型名量词称量对象发展的认知解释103

2.2.4.3 结构型名量词称量对象发展的认知共性104

2.3 名量词与名词历时搭配的共性表现104

2.3.I 转喻和隐喻是名量词用法产生的两种重要机制104

2.3.2 名量词用法发展方向具有单向性105

2.3.3 名量词用法产生过程中所反映的认知规律106

3 汉语名量词结构研究108

3.1 汉语名量词结构类型的历时演变研究108

3.1.1 汉语名量词结构类型研究评述108

3.1.2 现代汉语名量结构110

3.1.3 名量词的自足结构111

3.1.3.1 名量词紧密型自足结构的历时考察111

3.1.3.2 名量词松散型自足结构的历时考察113

3.1.3.3 名量词自足结构的历史来源114

3.1.4 名量词的非自足结构114

3.1.4.1 名量词前紧密型非自足结构的历时考察114

3.1.4.2 名量词前松散型非自足结构的历时考察115

3.1.4.3 名量词非自足结构的历史来源117

3.1.5 名量词自足结构与非自足结构的对比分析118

3.1.5.1 名量词自足结构与非自足结构使用比例的历时考察118

3.1.5.2 名量词自足结构与非自足结构发展的动因考察120

3.2 汉语名量词结构功能的历时演变研究124

3.2.1 名量词结构功能研究评述124

3.2.2 名量词结构句法功能的历时演变125

3.2.2.1 名量词结构的句法功能125

3.2.2.2 名量词结构句法功能的历时演变126

3.2.3 名量结构的语用功能分析134

3.2.3.1 自足结构的语用功能134

3.2.3.2 非自足结构的语用功能137

3.3 汉语名量词结构的共性研究139

3.3.1 名量词结构形式的演变共性139

3.3.2 名量词结构句法功能的演变共性141

3.3.3 名量词结构语用功能的演变共性141

4 汉语动量词与动词搭配的历时演变研究142

4.1动量词与动词搭配的历时演变142

4.1.1 动量词的界定和分类142

4.1.2 动量词与动词搭配的历时演变142

4.1.2.1 动作实体型动量词与动词搭配的历时演变142

4.1.2.2 物品实体型动量词与动词搭配的历时演变149

4.1.3 动量词用法产生的认知解释151

4.1.3.1 动作实体型动量词用法产生的认知解释152

4.1.3.2 物品实体型动量词的认知解释161

4.1.3.3 动量词用法产生的认知共性165

4.1.4 动量词称量对象发展的认知解释165

4.1.4.1 动作实体型动量词称量对象发展的认知解释165

4.1.4.2 物品实体型动量词称量对象发展的认知解释167

4.1.4.3 动量词称量对象发展的认知共性168

4.2 动量词与动词历时搭配的共性表现168

4.2.1 转喻和隐喻是动量词用法产生的两种重要机制168

4.2.2 动量词用法发展方向具有单向性168

4.2.3 动量词用法产生过程中所反映的认知规律169

5 汉语动量词结构研究170

5.1 汉语动量词结构类型的历时演变研究170

5.1.1 汉语动量词结构类型研究评述170

5.1.2 现代汉语动量结构172

5.1.3 动量词的自足结构172

5.1.3.1 动量词紧密型自足结构的历时考察172

5.1.3.2 动量词松散型自足结构的历时考察173

5.1.4 动量词的非自足结构179

5.1.4.1 动量词前紧密型非自足结构的历时考察179

5.1.4.2 动量词前松散型非自足结构的历时考察180

5.1.4-3 动量词非自足结构的历史来源182

5.1.5 动量词自足结构与非自足结构的对比分析183

5.1.5.1 动量词自足结构与非自足结构使用比例的历时考察184

5.1.5.2 动量词自足结构与非自足结构发展的动因考察186

5.2 汉语动量词结构功能的历时演变研究186

5.2.1 动量词结构功能研究评述186

5.2.2 动量词结构句法功能的历时演变187

5.2.2.1 动量词结构的句法功能187

5.2.2.2 动量词结构句法功能的历时演变188

5.2.2.3 动量词结构句法功能历时演变的动因192

5.2.3 动量结构的语用功能分析193

5.2.3.1 动量结构句法功能的语用分析193

5.2.3.2 动量词自足结构与非自足结构的语用功能分析196

5.3 汉语动量词结构的共性研究198

5.3.1 动量词结构形式的演变共性198

5.3.2 动量词结构句法功能的演变共性199

5.3.3 动量词结构语用功能的演变共性200

6 汉语量词的应用研究201

6.1 汉语量词的概念层次网络201

6.1.1 概念层次网络理论201

6.1.2 量词的概念网络层次201

6.1.3 名量词的概念层次网络202

6.1.3.1 名量词成员的消长202

6.1.3.2 名量词成员的概念层次网络204

6.1.4 动量词的概念网络层次208

6.1.4.1 动量词成员的消长208

6.1.4.2 动量词成员的概念网络层次209

6.1.5 量词概念网络层次的共性特征212

6.1.6 量词的非范畴化特征213

6.1.6.1 量词非范畴化为区别词213

6.1.6.2 量词非范畴化为副词215

6.1.6.3 量词非范畴的共性表现220

6.2 汉语量词的习得模式研究220

6.2.1 量词的词类功能220

6.2.1.1 量词词类功能研究评述220

6.2.1.2 量词词类功能的研究方法221

6.2.1.3 量词的词类功能222

6.2.2 量词的超常搭配研究227

6.2.2.1 量词超常搭配研究评述227

6.2.2.2 量词超常搭配的表现229

6.2.2.3 量词超常搭配的性质231

6.2.2.4 量词超常搭配的动因分析232

6.2.3 量词习得模式研究237

6.2.3.1 量词习得模式的研究思路237

6.2.3.2 量词的习得模式238

6.2.3.3 量词习得模式的实验性应用239

词目索引243

参考文献246

后记26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