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武连仲教授神针妙论一隅【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黄玮宏主编 著
- 出版社: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0842250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174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190页
- 主题词:中风-针灸疗法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武连仲教授神针妙论一隅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武连仲教授简介1
一、工作简历1
二、主要科研获奖情况2
三、代表性著作、论文3
第二部分 武连仲教授主要学术思想及医疗特色4
一、“脑、督脉、肾、血、心五位一体”理论的提出4
二、扩展中医思路,发明舌针6
三、汇通中西,继承发展“毛刺法”7
四、推陈出新,倡导科学实用的针刺手法10
第三部分 武连仲教授谈穴性及应用15
第一章 腧穴学的发展15
第一节 腧穴的基本概念15
一、基本概述15
二、腧穴概念的形成16
三、腧穴学的发展16
五、腧穴与经络脏腑的关系20
四、腧穴与阴阳五行的关系20
第二节 腧穴的命名22
第三节 腧穴的分类22
一、阿是穴22
二、奇穴23
三、十四经穴23
第四节 腧穴的作用24
一、输注气血24
三、协助诊断25
二、反应病症25
四、防治疾病26
第五节 腧穴主治的基本规律27
一、腧穴主治的普遍性27
二、腧穴主治的特殊性28
第六节 特定穴29
一、四肢部30
二、躯干部37
三、混合分布于四肢及躯干部39
一、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41
第七节 定位方法41
二、骨度折量定位法42
三、指寸定位法47
四、简便取穴法49
第二章 手三阴经经穴49
第一节 手太阴肺经经穴49
1.中府 LU1 肺募穴50
3.列缺 LU7络穴 八脉交会穴 通任脉52
2.尺泽 LU552
4.鱼际 LU10 荣穴53
第二节 手少阴心经经穴53
1.极泉 HT154
2.少海 HT3 合穴56
3.通里 HT5 络穴56
4.阴郄 HT6 郄穴57
5.神门 HT7 输穴 原穴57
第三节 手厥阴心包经经穴58
第一节 手阳明大肠经经穴60
内关 PC6经穴 八脉交会穴 通阳维60
第三章 手三阳经经穴60
1.合谷 LI4 原穴61
2.手三里 LI1064
3.曲池 LI11 合穴65
第二节 手太阳小肠经经穴65
1.养老 SI6 郄穴68
2.肩贞 SI968
第三节 手少阳三焦经经穴69
2.中渚 SJ3 输穴70
1.液门 SJ2(荥穴)70
3.阳池 SJ4 原穴72
4.外关 SJ5(络穴,八脉复合穴,通阳维)73
5.翳风 SJ1774
第四章 足三阳经经穴74
第一节 足阳明胃经经穴74
1.下关 ST779
2.人迎 ST979
3.丰隆 ST40(络穴)80
第二节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81
1.攒竹 BL286
2.委中 BL4086
第三节 足少阳胆经经穴87
1.颔厌 GB492
2.完骨 GB1293
3.风池 GB2093
4.带脉 GB2694
第一节 足太阴脾经经穴95
5.足临泣 GB4195
第五章 足三阴经经穴95
1.隐白 SP197
2.地机 SP897
3.血海 SP1097
4.箕门 SP11100
5.三阴交 SP6100
第二节 足少阴肾经经穴101
1.太溪 KI3 输穴 原穴104
2.大钟 KI4 络穴105
3.照海 KI16 八脉交会穴 通阳跷105
4.复溜 KI17 经穴106
第三节 足厥阴肝经经穴106
1.大敦 LR1 井穴110
2.太冲 LR3 输穴 原穴110
第六章 任脉督脉经穴111
第一节 任脉经穴111
鸠尾 RN15113
第二节 督脉经穴114
1.人中DU26117
2.至阳DU9117
第七章 一些常用组合穴118
1.前顶、后顶、通天118
2.百会、四神聪118
3.上星、百会、印堂118
4.三廉泉118
5.太阳119
6.颈臂120
7.五心穴120
8.肩七针121
9.七星抬121
10.股岔穴121
11.环三针121
12.膝上三穴121
13.膝下三穴121
14.三阳启泰122
第四部分 武连仲教授诊治中风及面神经麻痹的特色123
第一章 中风123
一、概述123
二、为什么中风病的定位诊断按供血系统定位125
三、中风之脑实质定位法127
四、半身不遂129
五、中风病的病势诊断132
八、传统的醒脑开窍法133
七、中风病的病程诊断133
六、中风病的病情诊断133
九、武老师的新观念135
十、如何具体运用醒脑开窍法141
十一、预后142
十二、有关中风的几个并发症144
十三、一些有关中风的问题147
一、概念163
二、怎样鉴别“真中”与“类中”163
第二章 面神经麻痹163
三、临床表现164
四、病位164
五、病因165
六、辨证与分析165
七、分型167
八、几种不同的定位诊断方法168
九、预后170
十、相关的问题173
热门推荐
- 1475095.html
- 3258308.html
- 678751.html
- 518716.html
- 3618845.html
- 3728526.html
- 207168.html
- 223830.html
- 1073463.html
- 27994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628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840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357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958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349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641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672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177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952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40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