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植物分类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罗丽娟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ISBN:7811172208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56页
- 文件大小:72MB
- 文件页数:268页
- 主题词:植物分类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植物分类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植物分类学基础知识1
第一节 学习植物分类学的意义1
第二节 植物分类学简史和植物分类方法2
一、植物分类学简史2
二、植物分类的方法5
第三节 被子植物分类系统简介6
一、恩格勒系统6
二、哈钦松系统7
三、塔赫他间系统7
四、克郎奎斯特系统7
第四节 植物分类的等级单位和植物命名法则8
一、植物分类的等级单位8
二、植物命名法则9
三、种、亚种、变种、变型11
第五节 植物检索表和植物分类学常用参考资料13
一、植物检索表的编制13
二、植物检索表的类型14
三、怎样利用植物检索表鉴定植物15
四、植物分类学常用的参考书15
第六节 植物园和植物标本室18
一、植物园18
二、植物标本室18
第七节 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19
一、蜡叶标本19
二、浸制标本23
第二章 种子植物分类学形态学基础26
第一节 种子植物分类学上常用的形态学术语26
一、种子植物一般名称26
二、根(radix)27
三、茎(stem)28
四、禾本科植物的分蘖(tiller)30
五、叶(leaf)30
六、花序(inflorescens)38
七、花(flower)40
八、花萼(calyx)42
九、花冠(corolla)42
十、雄蕊(stamen)43
十一、雌蕊(pistil)46
十二、花托(receptacle或torus)48
十三、花程式和花图式49
十四、果实(fruitage)50
十五、种子(seed)52
十六、质地52
十七、植物体表附属物——毛被53
第二节 裸子植物专用的形态学术语55
第三章 裸子植物56
第一节 裸子植物的起源和主要特征56
一、裸子植物的起源56
二、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56
第二节 裸子植物的分类56
一、苏铁纲(Cycadopsida)57
苏铁科(Cycadaceae)57
二、银杏纲(Ginkgopsida)57
三、松柏纲(球果纲,Conniferopsida)58
(一)松科(Pinaceae)58
(二)杉科(Taxodiaceae)59
(三)柏科(Cupressaceae)59
四、紫杉纲(红豆杉纲,Taxopsida)59
(一)罗汉松科(Podocarpaceae)59
(二)三尖杉科(粗榧科,Cephalotaxaceae)60
(三)红豆杉科(紫杉科,Taxaceae)60
五、买麻藤纲(倪藤纲或盖子植物纲,Gnetopsida)61
(一)麻黄科(Ephedraceae)61
(二)买麻藤科(Gnetaceae)61
(三)百岁兰科(Welwitschiaceae)62
第四章 被子植物63
第一节 被子植物的起源、特征和分类原则63
一、被子植物的起源63
二、被子植物的特征63
三、被子植物分类的原则66
第二节 被子植物分类(主要按照恩格勒系统)67
Ⅰ.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67
一、杨柳目(Salicales)67
杨柳科(Salicaceae)67
二、壳斗目(Fagales)68
壳斗科(山毛榉科,Fagaceae)68
三、荨麻目(Urticales)69
桑科(Moraceae)69
四、檀香目(Santalales)70
桑寄生科(Loranthaceae)70
五、蓼目(Polygonales)70
蓼科(Polygonaceae)70
六、中子目(Centrospermae)71
(一)石竹科(Caryophyllaceae)71
(二)藜科(Chenopodiaceae)72
(三)苋科(Amaranthaceae)73
七、木兰目(Magnoliales)74
(一)木兰科(Magnoliaceae)74
(二)番荔枝科(Annonaceae)74
(三)樟科(Lauraceae)75
八、胡椒目(Piperales)76
胡椒科(Piperaceae)76
九、藤黄目(Guttiferales)77
(一)藤黄科(Guttiferae)77
(二)龙脑香科(Dipterocarpaceae)79
(三)山茶科(Theaceae)80
十、罂粟目(Papaverales)81
(一)罂粟科(Papaveraceae)81
(二)白花菜科(Capparidaceae)82
(三)十字花科(Cruciferae)83
十一、蔷薇目(Rosales)84
(一)景天科(Crassulaceae)84
(二)豆科(Leguminosae)86
1.含羞草亚科(Mimosaceae)86
2.云实亚科(Caesalpiniaceae)88
3.蝶形花亚科(Papilionaceae)89
十二、牻牛儿苗目(Geraniales)91
大戟科(Euphorbiaceae)91
十三、芸香目(Rutales)93
芸香科(Rutaceae)93
十四、无患子目(Sapindales)95
(一)漆树科(Anacarabiaceae)95
(二)无患子科(Sapindaceae)96
十五、锦葵目(Malvales)97
(一)锦葵科(Malvaceae)97
(二)椴树科(Tiliaceae)99
(三)梧桐科(Sterculiaeeae)100
十六、葫芦目(Cucurbitales)102
葫芦科(Cucurbitaceae)102
十七、桃金娘目(Myrtales)103
(一)桃金娘科(Myrtaceae)103
(二)野牡丹科(Melastomataceae)105
(三)红树科(Rhizophoraceae)106
十八、伞形目(Apiales,Umbellales)108
(一)五加科(Araliaceae)108
(二)伞形科(Apiaceae,Umbelliferae)109
十九、白花丹目(Plumbaginales)110
白花丹科(Plumbaginaceae)110
二十、柿树目(Ebenales,Diospyrales)111
(一)柿树科(Diospyraceae,Ebenaceae)111
(二)山榄科(Sapotaceae)112
(三)野茉莉科(安息香科,Styracacea)113
二十一、木樨目(Oleales)114
木樨科(Oleaceae)114
二十二、龙胆目(Gentianales)115
(一)夹竹桃科(Apocynaceae)115
(二)萝藦科(Asclepiadaceae)116
(三)茜草科(Rubiaceae)117
二十三、管花目(Tubiflorae)118
(一)旋花科(Convolvulacae)118
(二)马鞭草科(Verbenaceae)119
(三)唇形科(Lemiaceae,Labiatae)120
(四)茄科(Solanaceae)121
(五)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122
二十四、桔梗目(Campanulales)122
菊科(Asteraceae,Compositae)123
Ⅱ.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124
一、沼生目(泽泻目,Helobieae)124
泽泻科(Alismataceae)124
二、百合目(Liliiflorae)124
(一)百合科(Liliaceae)125
(二)龙舌兰科(Agavaceae)125
(三)石蒜科(Amaryllidaceae)126
(四)薯蓣科(Dioscoreaceae)127
三、鸭跖草目(Commelinales)127
鸭跖草科(Commelinaceaes)127
四、禾本目(Graminales)128
禾本科(Gramineae)128
1.竹亚科(Bambusoideae)131
2.禾亚科(Agrostidoideae)131
五、棕榈目(Palmales)136
棕榈科(Palmae)137
六、佛焰花目(Spathifforae)139
(一)天南星科(Araceae)139
(二)浮萍科(Lemmaceae)141
七、莎草目(Cyperales)141
莎草科(Cyperaceae)142
八、姜目(Zingiberales)143
(一)姜科(Zingiberaceae)143
(二)芭蕉科(Musaceae)145
第五章 主要热带牧草及饲用植物146
第一节 禾本科牧草146
一、狼尾草属146
二、臂形草属148
三、坚尼草属151
四、狗尾草属152
五、雀稗属154
六、须芒草属155
第二节 豆科牧草156
一、柱花草属156
二、山蚂蟥属158
三、葛属牧草161
四、田菁属牧草163
五、千斤拔属164
六、野百合属牧草165
第三节 其他科牧草172
附录179
附录一 怎样读植物拉丁名179
一、拉丁语字母的排列、名称和发音179
二、音的分类180
三、元音的发音180
四、辅音的发音181
五、音节和拼音182
六、音量与重音183
附录二 恩格勒系统(1964)的被子植物纲、亚纲、目、亚目、科顺序表185
附录三 哈钦松系统(1959)的钢、目、科顺序表192
附录四 塔赫他间被子植物系统的纲、亚纲、目、科顺序表199
附录五 柯朗奎斯特被子植物系统(1981)的纲、目、科顺序表206
附录六 被子植物门分科检索表213
参考文献256
热门推荐
- 1202620.html
- 3517942.html
- 3411855.html
- 730783.html
- 1712576.html
- 1900457.html
- 1031294.html
- 3236224.html
- 1002982.html
- 31402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767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234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880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300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576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661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021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076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073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77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