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临床合理用药指南【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临床合理用药指南
  • 王顺年,赵树进,蒋琳兰主编;张宏亮,石磊,吴新荣,杨曦,刘坚文其武副主编;王应立,王晓云,卢珊,刘志林,李贤文;杨荣,杨霄啸,宋骤,张众春,张松权等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7801949749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601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615页
  • 主题词:用药法-指南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临床合理用药指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1章 概论1

第一节 什么是合理用药1

第二节 药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5

一、药物的作用及药效学5

二、药物的体内过程及药物代谢动力学7

第三节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26

一、剂量26

二、制剂及给药途径27

三、联合用药27

四、病人的因素28

第四节 药物相互作用30

一、对临床治疗的影响30

二、分类31

第五节 药物的选择及用药注意事项37

一、药物的选择37

二、用药注意事项38

第六节 药物不良反应及不合理用药的危害40

一、药物的不良反应42

二、不合理用药的危害53

第2章 怎样做到合理用药60

第一节 做到对症下药60

第二节 把握特殊人群的用药特点61

一、老年人合理用药61

二、孕妇与小儿合理用药75

三、肝肾功能不全合理用药90

二、治疗药物监测的内容与方法96

一、治疗药物监测的意义96

第三节 开展治疗药物监测、实行个体化给药96

三、给药方案个体化98

第四节 科学合理用药99

一、解热镇痛药99

二、中枢神经系统用药100

三、心血管系统用药102

四、呼吸系统用药104

五、消化系统用药105

六、利尿药和脱水药106

七、造血系统用药107

八、局部麻醉药107

九、影响组织代谢的药物108

十一、酶类药物111

十、维生素111

十二、避孕药和子宫兴奋药112

十三、抗生素112

十四、抗结核药113

十五、抗麻风病药113

十六、抗真菌药113

十七、抗病毒、抗肿瘤药和免疫调节药114

十八、新生儿和老年用药115

十九、预防和保健用药118

二十、疫苗类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119

第3章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135

第一节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135

一、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136

二、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136

三、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136

四、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137

第二节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139

一、内科及儿科预防用药139

二、外科手术预防用药139

第三节 抗菌药物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者中应用的基本原则143

一、肾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143

二、肝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145

三、老年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146

四、新生儿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147

五、小儿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148

六、妊娠期和哺乳期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149

第四节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151

一、抗菌药物实行分级管理151

三、管理与督查152

二、病原微生物检测152

第五节 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153

一、青霉素类抗生素153

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155

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157

四、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158

五、氨基糖苷类抗生素159

六、四环素类抗生素161

八、大环内酯类抗生素163

九、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164

十、利福霉素类抗生素165

十一、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166

十二、磷霉素167

十四、喹诺酮类抗生素168

十三、甲硝唑和替硝唑168

七、氯霉素169

十五、磺胺类药170

十六、呋喃类抗菌药物171

十七、抗结核分枝杆菌和非结核分枝菌药172

十八、抗麻风分枝杆菌药176

十九、抗真菌药类176

第六节 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治疗181

一、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181

二、急性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183

三、尿路感染(膀胱炎、肾盂肾炎)191

四、细菌性前列腺炎193

五、急性感染性腹泻194

六、细菌性脑膜炎及脑脓肿196

七、败血症198

八、感染性心内膜炎202

九、腹腔感染205

十、骨、关节感染206

十一、皮肤及软组织感染208

十二、口腔、颌面部感染209

十三、眼部感染212

十四、阴道感染215

十五、宫颈炎217

十六、盆腔炎性疾病217

十七、性传播疾病218

十八、深部真菌病219

十九、分枝杆菌感染221

二十、白喉223

二十二、鼠疫224

二十三、炭疽224

二十一、猩红热224

二十四、破伤风225

二十五、气性坏疽226

二十六、伤寒和副伤寒等沙门菌感染226

二十七、布鲁菌病227

二十八、钩端螺旋体病227

二十九、回归热228

三十、莱姆病228

三十一、立克次体病229

第七节 控制抗生素耐药性的对策230

一、抗生素耐药性的预防与控制230

二、抗菌治疗策略230

三、开发新的抗菌药物231

第八节 不宜与抗菌药静脉注射直接配伍的药物232

第4章 常用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234

第一节 抗微生物类药物不良反应及其处理234

第二节 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296

一、中枢兴奋药296

二、镇痛药298

三、抗精神失常药302

四、抗癫癎药308

第三节 镇静、催眠及抗惊厥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312

第四节 麻醉药的不良反应及处理315

一、全身麻醉药315

二、局部麻醉药318

三、骨骼肌松弛药319

第五节 作用于循环系统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321

一、强心药321

二、抗心律失常药323

三、防治心绞痛药332

四、降血压药334

五、抗休克的血管活性药物338

第六节 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343

一、烷化剂类药343

二、抗代谢药347

三、抗肿瘤抗生素351

四、抗肿瘤植物药358

五、其他抗肿瘤药360

第七节 免疫抑制剂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364

第八节 解毒药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366

第九节 诊断用药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367

第十节 生物制品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370

第一节 损害心脏或影响心脏功能的药物373

第5章 对人体某些脏器有损害的药物373

第二节 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376

第三节 对胃肠道有损害的药物376

第四节 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379

第五节 对血液系统有损害的药物379

第六节 可引起中毒性精神病的药物385

第七节 对胎儿有致畸作用的药物387

一、有临床报告的药物387

二、动物实验可以致畸的药物388

第6章 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用药389

第一节 电解质平衡调节药389

第二节 酸碱平衡调节药394

第三节 透析液395

第7章 合理应用胃肠外营养剂397

第一节 营养缺乏的病理生理398

第二节 肠道外营养的数量与质量400

一、肠道外营养的数量400

二、肠道外营养的质量402

第三节 肠道外营养的适应证与禁忌证404

一、肠道外营养的适应证404

二、肠道外营养的禁忌证404

第四节 病人营养状况评定405

第五节 肠道外营养剂代谢障碍及其防治406

一、高血糖症407

二、低血糖症407

三、高渗性非酮性昏迷407

七、非肾病性氨血症408

六、高氨血症408

五、代谢性高血氯性酸中毒408

四、低磷酸盐血症408

八、低钾血症409

九、低钙血症409

第六节 应用肠道外营养剂需要常规监测的项目409

第七节 常用肠道外营养剂410

一、高能量葡萄糖注射液410

二、含电解质的葡萄糖注射液411

三、多种糖类的高能肠道外营养液412

四、用于预防和治疗蛋白质缺乏症的结晶型左旋氨基酸溶液413

五、适用于术后分解代谢期间蛋白缺乏症的氨基酸溶液415

六、供儿科应用的结晶型左旋氨基酸营养液和体液416

七、适用于术后短期禁食期间蛋白缺乏症的预防和治疗的氨基酸溶液417

八、含有左旋氨基酸、3种糖类以及电解质的高能营养液418

九、肾病用氨基酸溶液420

十、高营养和脂肪酸的脂肪乳剂422

十一、一般营养用氨基酸注射液423

十二、其他肠道外营养制剂425

第8章 合理应用胃肠道内营养剂429

第一节 适应证及禁忌证429

第二节 肠内营养剂种类与选择430

第9章 肝、肾疾病及小儿用氨基酸436

第一节 肝病用氨基酸436

第二节 肾病用氨基酸437

第三节 小儿用氨基酸441

第四节 静脉脂肪乳剂443

第10章 常用注射剂的合理使用及配伍禁忌445

第11章 常见中毒与救治494

第一节 概述494

第二节 解毒药495

第三节 常见中毒救治表500

附录1 某些药物及化学物品的血药浓度538

附录2 某些药物的代谢动力学参数541

附录3 常用药物在人体内的半衰期550

附录4 常用抗生素类药代动力学参数568

附录5 电解质补充量的计算571

附录6 输液量的计算572

附录7 维生素每日需要量574

附录8 肝、肾功能低下时药物的t1/2和剂量的调整576

附录9 运动员禁忌的药物585

附录10 怀孕期妇女用药须知590

附录11 哺乳期妇女慎用的药物592

附录12 婴儿期(2岁以内)用药须知599

附录13 儿童期(2~12岁)用药须知60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