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曾国藩家书 图文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曾国藩家书 图文版
  • (清)曾国藩著;张麟编译 著
  • 出版社: 沈阳:万卷出版公司
  • ISBN:9787547022412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30页
  • 文件大小:67MB
  • 文件页数:353页
  • 主题词:曾国藩(1811~1872)-书信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曾国藩家书 图文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蒙皇上天恩,得会试分差1

如能救焚拯溺,何难嘘枯回生?3

谨守父亲保身之训5

孙等在京,别无生计,不能备仰事之资寄回,不胜愧悚7

孙此刻在京,光景渐窘9

男等在京,身体平安,孙男孙女皆好11

家中费用窘迫13

念念改过,虽小必惩14

男亦常习小楷,以为明年考差之具15

男在京身体如常,家人皆好17

游子在外,最重唯“平安”二字19

寓内上下平善,但光景艰难,不能寄资回家21

些小得失不足患,特患业之不精耳22

大器晚成,堂上不必以此置虑25

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一者修业之事27

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33

唯愿诸弟发愤立志,念念有恒39

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43

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49

伏望上大人俯从男等之请,即命六弟、九弟下省读书59

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60

利用金竺虔南旋之便,请其捎带物品、银两64

三月底盘查国库65

于“孝悌”两字上,尽一分便是一分学,尽十分便是十分学67

大考喜信69

功课无一定呆法,但湏专耳71

凡事皆贵专74

应酬更繁,章身体大好76

所以汲汲馈赠,盖以持盈保泰78

中无所有,而夜郎自大,此最坏事80

进德、修业二者由我做主82

苦言劝率五居乡,勤俭守旧,不必出外做官84

无论文章之工不工,总以看书为急85

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87

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89

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91

得转补翰林院侍读94

若事事勤思善问,何患不一日千里95

托他人送银两、高丽参、六弟所要的书籍等物回家97

托带物品,乞照单查收98

常存敬畏之心,则是载福之道99

情愿吃亏,万不可与人构讼102

家中有人做官,则待邻里不可不略松,而家用不可不守旧103

江岷樵不辞劳苦料理朋友丧事105

侄得升翰林院侍读学士107

望祖父先换蓝顶109

六弟文章极好,似明年纳监下场111

大人手示杜门谢客,男深为庆幸113

万望家中勿以琐事耽搁九弟、季弟115

交友需常常来往,不可太疏117

男只求平安,伏望大人勿以得差为望121

若能参以《和尚碑》《郭家庙》二帖之沉着,直追古人不难矣122

望堂上大人不以男病为忧,不以得差为望125

六弟幸得成就功名127

请敬接诰封轴128

满则招损,亢则有悔130

特命四弟束装出京,专送诰轴回家132

承大人之命一意服官134

十金换钱,分送戚族中最亲最苦者135

予得超升内阁学士136

凡事不可占人半点便益138

大人千金之躯,诚宜珍重141

改路、架桥、栽树,使包裹更为完紧,我家之气更聚142

劝其痛着祖鞭,并心一往144

对盈虚自然之理,不必抑郁147

父亲、叔父二大人年寿日高,精力日迈,正宜保养神气,稍稍休息150

侄有银数十两,拟托张君经赞带回家152

家中改屋154

余即补吾园先生侍郎之缺156

为国家办照例之事,不苟不懈,尽就条理,亦所深愿也158

思为曾氏置一义田161

在围较射,余围幸无不符之人163

非道义可得者,不可轻易受此166

恭送大行皇太后上西陵168

予上一折,言兵饷事169

圣慈含容,余益当尽忠报国171

凡行公事,须深谋远虑175

惨闻母大故,念京寓眷口尚多,特寄信到京,料理一切178

痛闻母大故,命尔等眷口于开吊后赶紧出京184

痛哭吾母,敬谒吾祖188

所有出殡之事,一切皆从俭约189

切不可以为有损架子而不为192

谨慎谦虚,时时省惕194

读书宜选一名师195

力尽人事,不敢存丝毫侥幸之心197

读书不求强记亦养身之道199

内湖水师,久未开仗201

实畏宦途风波之险,常思及早抽身204

弟随南翁以出,料理戎事亦足增长识力204

一刻千金,切不可浪掷光阴206

澄弟宜时常在家,以尽温凊之职208

以息心忍耐为要209

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二者阙一不可211

带勇之法,以体察人才为第一213

所以郁郁不得意者,第一不能干预民事,第二不能接见官员,第三不能联络绅士216

办理公务切不可疏懒218

治军总湏脚踏实地220

济人须济急时无221

居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222

傲之一字,百无一成224

克服长傲、多言二弊225

于两弟时时以“平和”二字相勖227

宜力持不懈,有始有卒229

凭濠对击,坚忍不出,最为合法232

愿弟忍耐谨慎,勉卒此功234

总宜平心静气,稳稳办去237

学问之道,能读经史者为根柢238

季弟生意颇好,然此后不宜再做,仍以看书为上240

保举次青以道员记名241

洗心涤虑,以求力挽家运243

吉凶同域,忧喜并时,殊不可解245

六弟的尸骨仍未寻得247

沅弟之字,不可抛荒248

万望贤弟力意保养251

未有主帅晏而将弁能早者252

弟与希庵皆有骄矜之气,则彼此互规之253

体弱学射,最足保养,起早尤千金妙方254

治家八字诀:书蔬鱼猪,早扫考宝255

拔营南渡,保全江西两湖256

时时存一爱民之念257

要减少官僚习气,办事有条理258

以习劳苦为办事之本259

以一“勤”字报吾君,以“爱民”二字报吾亲261

接专丁来信,下游之贼渐渐蠢动262

满招损,谦受益263

教训后辈子弟,以勤苦为体,谦逊为用265

望子侄辈戒“骄、奢、逸”266

吾家子侄辈,总以“谦勤”二字为主,戒傲惰267

保养之法,亦唯在慎饮食,节嗜欲,断不在多服药268

天地间唯谦谨是载福之道270

戒“骄”字,以不轻非笑人为弟一义271

家中兄弟子侄,当谨记八字家训、三不信与八本之说272

望溪先生之事274

长江数百里内,厘卡太多,恐商贾裹足275

请钦派大员再抽广东全省厘金276

唯办事之手,实在不可多得278

弟军南渡,总宜在东梁山以下,采石太平一带279

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280

以“劳、谦、廉”三字自惕281

刚柔互用,不可偏废284

负人不惮改过285

有德看畏疑谤之无因,而抑然自修,则谤亦日熄286

治心以“广大”二字为药,治身以“不药”二字为药288

唯早起、务农、疏医、远巫四者,尤为切要290

盛时常作衰时想291

与官相见,总以“谦谨”二字为主292

望弟于“俭”字加一番功夫293

上疏辞去两席之职294

吾兄弟报国之道,总求实浮于名,劳浮于赏,才浮于事296

将余之襟怀揭出,俾弟释其疑而豁其郁297

纪梁宜承荫299

先有豁达光明之识,而后有恬淡冲融之趣300

弟文笔以后从“简当”二字上着力301

吾辈所最宜畏人敬慎者302

至于担当大事,全在“明强”二字303

妯娌及子侄辈,和睦异常,爱敬兼至,此足卜家道之兴304

金陵战事,弟自行具奏亦可,然以不常奏事为妥305

但在“积劳”二字上着力,“成名”二字,则不必问及307

为先人留遗泽,为后人惜余福308

家中诸侄,需勤奋、俭约309

恼怒如蝮蛇,去之不可不勇310

心肝两家之病,究以自养自医为主311

凡郁怒最易伤人312

教儿女辈,以“勤、俭、谦”三字为主313

弟宜趁此家居时,苦学二三年314

弟此时讲求奏议,尚不为迟315

谆嘱瑞侄奋勉加功,为人与为学并进,戒骄奢316

千里寄此毫毛,礼文不可不敬317

养生之法,约有五事318

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320

家中要得兴旺,全靠出贤子弟322

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324

艰危之际,当以“硬、悔”二字为要诀326

饬沅弟迅速进京陛见327

以“耕读”二字为本,乃是长久之计328

以为学四事勉儿辈32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