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产业生态学与创新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产业生态学与创新研究
  • (英)肯·格林,萨莉·兰德尔斯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066886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189页
  • 文件大小:65MB
  • 文件页数:202页
  • 主题词:产业-生态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产业生态学与创新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前言1

1 创新研究和产业生态学的学科交叉2

1.1发展中的交叉学科2

1.2产业生态学的相关理论3

1.3创新研究的相关理论4

1.4产业生态学和创新研究学科交叉的相关理论6

1.5本书结构及各章简介9

1.6产业生态学和创新研究交叉学科的研究脉络11

2 产业生态学简介17

2.1前言17

2.2产业生态学的定义17

2.3产业生态学研究进展18

2.4产业生态学策略:重建产业系统19

2.5卡伦堡产业共生园21

2.6产业生态学的范畴23

第二部分 产业生态学技术及案例27

3 区域产业生态学和资源生产力:模拟和基准制定的新方法28

3.1前言28

3.2背景28

3.3资源生产力框架30

3.4资源生产力模型35

3.5资源生产力与创新体系40

4 英国的产业共生46

4.1前言46

4.2产业共生计划——提高区域经济可持续性的创新方法47

4.3发展产业共生的决定性因素及相关机构的作用48

4.4英国的产业共生计划49

4.5构建产业共生网络的步骤50

4.6产业环境的相关因素50

4.7相关政策和法律条款51

4.8区域管理机构52

4.9亨伯地区产业共生计划(HISP)52

4.10墨济河岸产业共生计划(MBIS)54

4.11讨论56

4.12产业共生网络的可持续性58

4.13国家产业共生项目的重要性59

5 产业生态学:发展中国家一个新的规划平台62

5.1发展中国家的特点62

5.2发展中国家的现状62

5.3产业生态学——一个新的规划平台64

5.4产业生态学的区域视野65

5.5案例研究综述65

5.6如何实施产业生态学69

5.7环境规划者的责任70

5.8商业企业的责任71

5.9公共部门的责任71

5.10结论73

第三部分 创新系统:产业转型和变革77

6 食品消费和生产系统的转变:以冷冻豌豆为例78

6.1前言78

6.2食品产业的转型78

6.3给豌豆一个机会80

6.4结论89

7 可持续性技术与建筑业:对法规、管理和公司网络的评估93

7.1前言93

7.2可持续性技术、政府及企业间关系在建筑业中的作用94

7.3可持续性创新与管理:以绝热材料为例95

7.4可持续性创新与制度因素:以主动式太阳能加热为例97

7.5可持续性创新与公司间的关系98

7.6结论100

8 垃圾焚烧的能源利用:来自中国的经验106

8.1前言106

8.2中国城市生活垃圾(MSW)问题的产生106

8.3中国解决城市生活垃圾(MSW)问题的进展108

8.4 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主要的垃圾处理技术109

8.5 1988年后初期垃圾焚烧生能(WIE)技术的应用情况:高成本、高质量方案110

8.6将至1999年垃圾焚烧技术的应用情况:低成本、低质量策略111

8.7 1999年以后垃圾焚烧生能技术的应用情况:公众及高等教育研究机构支持的方案111

8.8 WIE在中国的应用——实现垃圾处理和燃料供应的双重目标113

8.9中国WIE市场的细分及其创新意义114

8.10结论116

第四部分 消费和中介机构121

9 产业消费和创新122

9.1前言122

9.2消费理论回顾122

9.3产业消费123

9.4产业消费:是单一事件还是组合行为?126

9.5产业消费:复合和过程驱动的特点127

9.6产业消费的惯例、实践和能力128

9.7结论129

10 消费:实践理论的视角133

10.1消费本体论133

10.2实践理论序言:差异和日常消费135

10.3实践理论137

10.4制度环境和基础设施条件138

10.5实践(及消费)如何转变?138

10.6一个历史案例——废弃物行动139

10.7一个当代案例——淋浴140

10.8消费实践理论对于产业生态学的意义141

11 绿色(生态化)中介144

11.1前言144

11.2基础设施结构变化:中介的出现144

11.3中介的多样性和作用146

11.4中介空间147

11.5思考:生态性中介150

第五部分 管理和价值观153

12 产业生态学再设计及个体价值观转变:社会生态学展望154

12.1前言154

12.2个人经历:从科学技术到心理学及其他领域155

12.3生态再设计先驱、革新者典范——P.A.YEOMANS160

12.4结论162

13 产业生态学的社会生态性和政治生态性165

13.1前言165

13.2“管理”的重要性165

13.3管理面临的挑战167

13.4公司管理的竞争模式169

13.5管理和社会变革170

13.6制造业的管理和政治关系175

13.7制造业和管理的新模式:咨询路线179

第六部分 结语183

14 产业生态学与创新空间:新兴的主题184

14.1前言184

14.2隐喻的有效性184

14.3层面和多尺度问题185

14.4知识、信息和“信息失灵”186

14.5代理机构与代理主体的作用187

14.6结论:未来的路18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