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人口地理学 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吴玉麟,李玉江主编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ISBN:7209027602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445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455页
- 主题词:人口地理学 人口地理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人口地理学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引论1
第一节 人口问题的空间视角1
一、人口学的视角扩张1
二、人口空间过程:地理学与人口学的交叉领域4
第二节 人口地理学的历程8
一、拉采尔与里文斯坦的开创8
二、布拉什的接力10
三、自立与发展12
四、中国的人口地理学研究14
第二章 人口自然变动及其地区差异19
第一节 人口出生和生育统计19
一、出生人数的统计19
二、出生率20
三、一般生育率20
四、分年龄妇女生育率22
五、分年龄已婚妇女生育率23
六、总和生育率23
七、终身生育率24
八、累计生育率26
九、一般生育率与分年龄妇女生育率的关系27
十、总和生育率和分年龄已婚妇女生育率的关系28
十一、出生率与生育率的关系29
第二节 计划生育统计30
一、我国计划生育简介30
二、计划生育统计指标31
三、出生率指标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关系34
第三节 人口死亡统计35
一、人口死亡统计的意义35
二、死亡人数统计36
三、死亡率36
四、分年龄死亡率37
五、婴儿死亡率39
六、新生儿死亡率42
七、死亡率指标之间的关系43
第三章 人口自然结构及其分布44
第一节 人口年龄结构统计44
一、统计人口年龄结构的意义44
二、年龄的计算及年龄组的划分44
三、人口年龄结构47
四、人口年龄结构统计指标和人口年龄结构类型的划分48
第二节 我国老年人口52
一、老年人口的数量增长迅速53
二、老年人口文化素质提高较快54
三、老年人口中长寿的比例增加较快55
四、我国将面临老年人口问题55
第三节 积极实现健康的老龄化57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基本特点和严重性59
二、人口老龄化对老年人口总体健康水平的不利影响63
三、健康老龄化对策的社会学意义65
四、健康老龄化的基本对策72
第四节 中国出生性别比升高现象的理论思考74
一、我国近年来出生性别比升高的特点75
二、生育政策的影响77
三、选择性生育所采取的方式方法不同产生的影响80
专题讨论:北京市人口出生性别比分析83
第四章 人口经济结构及其分布102
第一节 人口经济结构统计102
一、劳动力资源与劳动年龄人口102
二、在业人口和在业比例105
三、在业人口的行业结构107
四、在业人口的职业结构111
五、农业人口与农业户口人口111
第二节 不同经济类型国家劳动人口地理特征114
一、发达国家劳动人口地理特征114
二、发展中国家劳动人口地理特征119
三、中国劳动人口地理特征124
第五章 人口社会结构及其分布129
第一节 人口的社会结构统计129
一、人口的阶级(社会集团)结构129
二、人口的民族结构131
三、人口的文化教育结构136
四、人口的宗教结构138
第二节 我国户籍管理制度问题140
一、现行户籍管理制度产生的背景140
二、现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必要性143
三、现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可能性144
四、现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思路145
五、现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实际进展147
第三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失业保险问题151
一、失业保险的国际比较151
二、完善中国的失业保险制度163
专题讨论一:当代中国婚姻问题的经济学思考173
专题讨论二:中国城市家庭结构变迁及其对婚姻家庭的影响185
第六章 人口移动和人口再分布192
第一节 人口迁移统计192
一、人口迁移的概念及统计意义192
二、人口迁移的统计指标193
三、迁移人口的特征分析194
第二节 人口迁移的系统理论196
一、人口迁移系统的环境197
二、人口迁移系统的基本要素198
三、人口迁移系统的能量199
四、人口迁移系统中的信息反馈199
第三节 国际人口移动200
一、国际移民201
二、客籍劳工204
三、国际难民210
第四节 国内人口迁移211
一、游牧半游牧民族的迁徙活动211
二、开发落后地区过程中的移民活动214
三、从农村向城市的人口迁移217
四、大城市内部人口钟摆式移动221
第五节 我国城乡迁移的历史研究(1949~1985)222
一、制度背景和文献综述223
二、数据描述226
三、城乡迁移的历史进程230
四、结语238
第六节 我国区域发展中的人口流动240
一、农业人口的转移240
二、人口的空间移动252
第七章 城乡人口分布与人口城市化257
第一节 人口城市化指标257
一、人口城市化速度指标257
二、城市规模指标260
第二节 当代世界人口城市化问题263
一、当代世界人口城市化的总趋势263
二、发达国家和地区城市化特点270
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城市化特点275
第三节 中国城市化道路问题277
一、控制大城市规模277
二、合理发展中等城市282
三、积极建设小城镇285
四、大力发展农村集镇285
专题讨论一:人口城市化焦点透视287
专题讨论二:人口城市化的几个规律性问题307
第八章 人口的区域结构统计319
第一节 人口的自然地域结构319
第二节 人口的行政区域结构320
第三节 人口的城乡结构323
第九章 人口地理调查与制图326
第一节 人口普查326
一、人口普查概况326
二、人口普查的基本问题337
三、人口普查的组织与实施346
四、中国的人口普查355
五、世界一些国家人口普查简介364
第二节 人口地理调查372
一、目的和任务372
二、调查内容376
三、调查方法与步骤378
第三节 人口统计图表资料的整理与绘制384
一、人口统计图表资料的整理384
二、人口统计表与统计图的编绘392
第四节 人口地图的编绘400
一、人口地图的种类及意义400
二、人口地图的编绘原则与程序401
三、人口地图的表现方法403
四、几种主要人口地图的编绘方法405
第十章 人口地理预测409
第一节 总人口预测409
一、目标和主要任务409
二、目的和意义410
三、未来总人口发展趋势预测411
第二节 城镇人口与区域人口发展趋势预测414
一、城镇人口发展趋势预测414
二、区域人口发展趋势预测417
第三节 世界和中国人口预测420
一、世界人口预测420
二、中国人口预测422
参考书目433
后记444
热门推荐
- 126033.html
- 2640908.html
- 925531.html
- 617018.html
- 1889711.html
- 178725.html
- 384812.html
- 2522374.html
- 2927340.html
- 30432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817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990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994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750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154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499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367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810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886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35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