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统计测度理论与方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统计测度理论与方法
  • 韩兆洲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792792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25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237页
  • 主题词:经济统计-应用-区域经济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统计测度理论与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1章 导论1

1.1本书研究的意义1

1.1.1区域经济学与统计学的关系1

1.1.2统计测度方法在区域经济学中的应用3

1.1.3本书研究的必要性5

1.1.4本书研究的意义8

1.2本书研究的基本内容9

第2章 经济区域的划分13

2.1区域的概念和特征13

2.1.1区域的概念13

2.1.2区域的特征13

2.1.3区域、地区与地带的异同点14

2.2经济区域的概念和特征14

2.2.1经济区域的概念14

2.2.2经济区域的特征15

2.3经济区域的划分方法15

2.3.1统计分组法16

2.3.2聚类分析法20

2.4我国主要经济区域的划分24

2.4.1按经济地带分组24

2.4.2按经济协作区域分组28

2.4.3按省级行政区域分组33

2.4.4按聚类分析法划分34

第3章 区域经济的差距测度41

3.1区域经济差距的概念41

3.1.1差距的概念41

3.1.2区域差距的概念和种类41

3.1.3区域经济差距42

3.2区域经济的差距测度方法43

3.2.1绝对差距43

3.2.2相对差距48

3.2.3综合差距49

3.3区域经济的偏离测度方法55

3.3.1偏离份额56

3.3.2偏离特征57

3.4区域经济差距的合理性检验60

3.4.1倒“U”型理论检验60

3.4.2差距警戒线检验61

3.4.3后起者优势检验61

3.4.4追赶速度检验63

3.4.5偏度与峰度检验64

3.5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度检验65

3.5.1预警指标法66

3.5.2综合指标评价法66

3.5.3变异系数法67

3.5.4相关系数法68

3.5.5灰色系统模型法68

3.6我国区域经济的差距测度分析69

3.6.1我国区域经济的差距测度69

3.6.2绝对差距测度分析72

3.6.3相对差距测度分析73

3.6.4偏离份额分析75

3.6.5偏度特征检验分析78

3.6.6差距警戒线检验分析81

3.6.7追赶速度分析82

第4章 区域经济的发展进程测度85

4.1工业化进程85

4.1.1钱纳里工业化发展阶段86

4.1.2霍夫曼比例87

4.1.3工业化程度88

4.1.4工业化进程89

4.1.5新型工业化进程96

4.2技术进步进程99

4.2.1技术进步的概念99

4.2.2测算技术进步的方法100

4.3城市化进程105

4.3.1城市化水平105

4.3.2城市化进程105

4.4恩格尔系数107

4.4.1恩格尔系数的概念107

4.4.2联合国划分世界各国居民生活的贫富标准108

4.4.3恩格尔定律在我国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109

4.5经济增长贡献和贡献率111

4.5.1产业部门贡献和贡献率111

4.5.2需求拉动和拉动率113

4.5.3地区贡献和贡献率113

4.5.4广东经济增长需求拉动实证分析114

4.6全面小康社会进程118

4.6.1现代化与小康生活、全面小康社会的关系119

4.6.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119

4.6.3全面小康社会发展进程综合指标体系统计测度120

4.7现代化进程121

4.7.1现代化问题的提出121

4.7.2现代化的概念122

4.7.3现代化进程单项指标统计测度123

4.7.4现代化进程综合指标体系统计测度126

4.8综合竞争力127

4.8.1竞争力的概念127

4.8.2竞争力的分类127

4.8.3国际竞争力128

4.8.4区域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统计测度130

第5章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测度131

5.1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131

5.1.1综合评价法的产生与发展131

5.1.2综合评价法的基本步骤132

5.2世界指标体系和评估标准147

5.2.1联合国社会发展研究所提出的指标体系148

5.2.2经济业绩指数与痛苦指数150

5.2.3美国海外发展委员会提出的实际生活质量指数151

5.2.4美国社会卫生协会指数152

5.2.5美国宾州大学社会学教授艾斯特斯提出的指标体系152

5.2.6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文发展报告》中的指标体系152

5.2.7中科院根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和联合国数据整理而成的指标体系153

5.2.8中科院根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整理而成的指标体系155

5.2.9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指标体系155

5.3本书的评价体系和评估标准159

5.3.1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估标准和基本框架160

5.3.2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164

5.4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得分及排序分析172

5.4.1总体评估172

5.4.2类目标评估178

第6章 广东经济区域的划分及现代化进程181

6.1广东主要经济区域的划分181

6.1.1按经济地带分组181

6.1.2按经济协作区域分组183

6.1.3按市级行政区域分组185

6.1.4按聚类分析法划分185

6.2区域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187

6.2.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87

6.2.2可持续发展与现代化的关系188

6.3广东区域现代化进程综合评价189

6.3.1广东区域现代化进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189

6.3.2广东区域现代化进程现状评估一191

6.3.3广东区域现代化进程现状评估二200

第7章 区域政府政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203

7.1区域政府政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203

7.1.1指标体系的构建203

7.1.2指标的获取方式和特点204

7.2问卷的设计205

7.2.1政府政绩公民满意度调查表205

7.2.2政府领导班子任期目标实现程度评估调查表208

7.3权数的确定209

7.4评估标准的确定210

7.5无量纲及合成方法的选择210

7.6区域政府政绩综合评价实证分析210

7.6.1总体评估211

7.6.2类目标评估216

主要参考文献22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