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
  • 王群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172574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71页
  • 文件大小:71MB
  • 文件页数:28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网络管理技术概述1

1.1网络管理的概念和类型1

1.1.1网络管理的概念1

1.1.2网络管理的类型1

1.1.3网络管理的基本内容2

1.1.4网络管理服务的层次划分3

1.2网络管理的结构模式3

1.2.1集中式网络管理3

1.2.2层次化网络管理4

1.2.3分布式网络管理5

1.3网络管理的功能简介5

1.3.1故障管理6

1.3.2配置管理6

1.3.3性能管理7

1.3.4计费管理7

1.3.5安全管理8

1.4网络管理协议和技术9

1.4.1SNMP9

1.4.2CMIP协议9

1.4.3RMON技术10

1.4.4基于Web的网络管理技术10

1.5选择合适的网络管理软件11

1.5.1网管软件的发展过程11

1.5.2用户选择网管软件的依据12

1.6网络管理中的故障诊断和排除13

1.6.1物理故障13

1.6.2逻辑故障14

1.6.3主机故障14

习题15

第2章 SNMP网络管理架构16

2.1网络管理协议及功能16

2.1.1网络管理协议的发展16

2.1.2从管理设备获取数据的方式17

2.2SNMP的功能及典型应用19

2.2.1 SNMP的功能19

2.2.2 SNMP的典型应用20

2.3 SNMP的实现方法、结构和组成21

2.3.1 SNMP的实现方法和结构21

2.3.2 SNMP的组成23

2.4 SNMP系统23

2.4.1管理信息库(MIB)23

2.4.2管理信息结构(SMI)25

2.4.3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26

2.5 SNMP协议27

2.5.1 SNMP的体系结构27

2.5.2 SNMP的工作机制28

2.5.3 SNMP的报文格式29

2.5.4 SNMP共同体和安全控制31

2.5.5轮询和中断31

2.6 SNMP的发展和现状32

2.6.1 SNMP的发展历史32

2.6.2 SNMP v2的特点33

2.6.3 SNMP v3的特点34

2.6.4使用SNMP时的注意事项34

习题35

第3章 网络流量监控技术与方法36

3.1 RMON规范36

3.1.1 RMON产生的原因36

3.1.2 RMON应用的网络模型36

3.1.3 RMON的功能38

3.1.4 RMON的工作机制38

3.1.5 RMON MIB39

3.1.6 RMON II40

3.1.7 RMON在网络设备上的应用实例41

3.2面向交换的SMON标准42

3.2.1 RMON在交换式网络中的限制42

3.2.2交换式网络中的新技术44

3.2.3面向交换的SMON45

3.2.4SMON的实现46

3.2.5SMONII48

3.3实验操作1利用MRTG进行网络流量监测49

3.3.1 MRTG简介49

3.3.2方案设计50

3.3.3被监测设备的配置51

3.3.4 MRTG网管工作站的安装和配置53

习题59

第4章 磁盘管理60

4.1 Windows系统的文件类型及特点60

4.1.1 FAT60

4.1.2 VFAT60

4.1.3 FAT 3261

4.1.4 NTFS62

4.1.5 FAT16、FAT32和NTFS之间的比较63

4.2 Linux系统的文件类型及特点64

4.2.1 ext 264

4.2.2 ext 365

4.3独立冗余磁盘阵列技术67

4.3.1磁盘管理的基本概念67

4.3.2 RAID的组成68

4.3.3 RAID的内部结构68

4.3.4 RAID技术的特点70

4.3.5 RAID070

4.3.6 RAID171

4.3.7 RAID271

4.3.8 RAID372

4.3.9 RAID573

4.3.10 RAID673

4.3.11 RAID2和RAID474

4.4实验操作1NTFS的权限及其设置74

4.4.1访问控制列表74

4.4.2管理NTFS权限75

4.4.3多个NTFS权限的叠加和应用77

4.4.4 NTFS权限的继承特点及应用79

4.4.5复制和移动文件和文件夹80

4.5实验操作2动态磁盘的管理80

4.5.1建立动态卷80

4.5.2扩展简单卷84

4.5.3管理跨区卷87

4.5.4管理带区卷91

4.5.5管理镜像卷94

4.5.6管理RAID 5卷97

习题101

第5章 用户管理102

5.1用户管理与目录服务102

5.1.1目录服务的概念102

5.1.2Novell目录服务102

5.1.3 Microsoft目录服务103

5.1.4 iPlanet目录服务103

5.1.5 Openl-DAP104

5.1.6 LDAP104

5.2域与活动目录105

5.2.1域目录及信任关系105

5.2.2域控制器106

5.2.3全局编录106

5.3用户账户管理107

5.3.1用户账户的分类107

5.3.2系统内置的用户账户108

5.4组账户管理108

5.4.1组的分类108

5.4.2组的使用范围109

5.4.3系统内置的组109

5.5实验操作1用域管理用户112

5.5.1配置域控制器113

5.5.2检查已配置的域控制器118

5.5.3添加域用户账户119

5.5.4用域来管理计算机121

5.5.5用组来管理用户账户123

5.5.6添加其他的域控制器127

习题132

第6章 组策略管理133

6.1组策略概述133

6.1.1组策略的功能133

6.1.2组策略的应用134

6.1.3组策略应用中的一些概念135

6.2实验操作1利用组策略来管理用户环境137

6.2.1管理模板策略137

6.2.2账户管理策略139

6.2.3用户权限分配策略142

6.2.4安全选项策略143

6.2.5脚本策略144

6.2.6文件夹重定向策略148

6.3实验操作2利用组策略在网络中部署软件150

6.3.1软件指派与分发150

6.3.2发布软件151

6.3.3安装已发布的软件153

6.3.4发布非.msi的软件154

6.4实验操作3利用软件限制策略管理用户端软件155

6.4.1软件限制策略的应用规则155

6.4.2软件限制策略的应用实例156

习题159

第7章 补丁管理160

7.1补丁管理概述160

7.1.1补丁管理与网络安全160

7.1.2补丁管理的特性161

7.1.3补丁管理的发展趋势161

7.2补丁管理技术162

7.2.1补丁管理技术产生的动因162

7.2.2补丁管理系统的功能162

7.2.3 Hotfix和SP163

7.2.4补丁管理工具165

7.3实验操作1安装WSUS服务器166

7.3.1 WSUS的特点166

7.3.2安装WSUS的注意事项167

7.3.3安装WSUS服务器168

7.3.4 WSUS服务器的设置171

7.4实验操作2 WSUS客户端的配置180

7.4.1 WSUS客户端的配置方式181

7.4.2 Windows 2000客户端的设置181

7.4.3 Windows XP及以上版本客户端的设置183

7.4.4客户端的升级过程184

7.5实验操作3 WSUS系统的管理185

7.5.1管理WSUS服务器的补丁更新185

7.5.2管理WSUS客户端189

习题192

第8章 IP地址管理193

8.1 TCP/IP参考模型193

8.1.1 TCP/IP参考模型的结构193

8.1.2 TCP/IP各层的主要协议和功能194

8.2 IP地址的标识195

8.2.1 IP地址与接口地址195

8.2.2网络地址与主机地址196

8.3 IP地址的分类197

8.3.1IPv4的地址空间197

8.3.2标准IP地址的分类特点198

8.4标准IP地址划分存在的问题及弥补方案199

8.4.1标准IP地址划分存在的主要问题199

8.4.2对标准IP地址划分中存在问题的弥补方案200

8.5掩码201

8.5.1子网掩码201

8.5.2子网掩码的确定方法203

8.6IP寻址基础204

8.6.1 IP寻址方式204

8.6.2代理ARP206

8.7 IP地址的几种特殊情况207

8.7.1全0地址和全1地址207

8.7.2公有地址和私有地址207

8.7.3回路地址207

8.8子网划分方法208

8.8.1子网划分的概念208

8.8.2为什么要进行子网划分209

8.8.3子网规划的运算210

8.8.4 VLSM(可变长度子网掩码)214

8.9实验操作1 IP子网划分软件的应用215

习题219

第9章 VLAN管理220

9.1 VLAN的概念220

9.2 VLAN在网络管理中的作用222

9.2.1利用VLAN控制广播风暴222

9.2.2利用VLAN提高网络整体的安全性222

9.2.3利用VLAN方便网络管理223

9.2.4VLAN应用实例223

9.3 VLAN的实现方式224

9.3.1什么是静态VLAN224

9.3.2什么是动态VLAN225

9.4链路类型及管理方法226

9.4.1什么是接入链路226

9.4.2什么是干道链路(Trunk)226

9.5实验操作1 VLAN的配置229

9.5.1 VLAN的创建和删除229

9.5.2静态VLAN的划分231

9.5.3动态VLAN配置简述233

9.5.4验证VLAN的配置233

9.6VTP(VLAN干道协议)的应用和管理235

9.6.1 VTP通告信息235

9.6.2 VTP的修剪功能及应用237

9.7实验操作2 VTP的相关配置237

9.7.1 VTP的基本配置238

9.7.2配置VTP修剪的配置238

9.7.3校检VTP的配置238

9.8实验操作3 VLAN综合应用实验239

9.8.1实验概述240

9.8.2实验规划240

9.8.3实验步骤241

9.8.4结果验证244

习题244

第10章 网络存储管理245

10.1存储技术的发展245

10.1.1内嵌式存储系统245

10.1.2直接连接存储245

10.1.3网络存储系统246

10.1.4存储区域网络248

10.2存储设备249

10.2.1磁带库249

10.2.2光盘存储设备250

10.2.3磁带存储设备251

10.3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技术(SCSI)252

10.3.1 SCSI技术概述252

10.3.2 SCSI的工作方式253

10.3.3 UItra*320 SCSI254

10.3.4 SCSI ID和总线终结器254

10.3.5 SCSI与IDE的比较255

10.4 Internet SCSI接口技术(iSCSI)256

10.4.1 iSCSI技术概述256

10.4.2 iSCSI技术的特点256

10.4.3 IP存储网络的构成257

10.5光纤通道接口技术(FC)258

10.5.1 FC技术概述258

10.5.2光纤通道的组成259

10.5.3光纤通道的连接方式——点对点连接260

10.5.4光纤通道的连接方式——环形连接260

10.5.5光纤通道的连接方式——交换结构262

10.6存储设备接口技术——SATA263

10.6.1 SATA技术概述263

10.6.2 SATA存储系统的选择265

10.7串行连接SCSI接口技术(SAS)266

10.7.1 SAS的技术特点266

10.7.2 SAS存在的不足266

10.8光纤通道交换机267

10.8.1光纤通道交换机的工作特点267

10.8.2光纤通道交换机与SAN267

10.8.3光纤通道交换机的功能268

10.8.4光纤通道交换机的分类及选择269

习题270

参考文献27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