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河口海岸研究与实践【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河口海岸研究与实践
  • 陈吉余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216707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1015页
  • 文件大小:58MB
  • 文件页数:1048页
  • 主题词:河口-研究-中国;海岸-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河口海岸研究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中国河口海岸研究的回顾和面临的挑战1

1.中国河口海岸研究50年1

1.1 海岸方面的研究3

1.2 河口方面的研究6

2.中国河口海岸面临的挑战18

2.1 挑战之一:河流入海沙量急剧减少19

2.2 挑战之二:入海污染物质显著增加20

2.3 挑战之三:河口与滨海湿地的丧失与修复21

2.4 挑战之四:海平面上升与海岸侵蚀22

3.河口海岸环境变异和资源可持续利用23

3.1 河口海岸的内涵23

3.2 人类活动与河口海岸环境变异24

3.3 环境变异与河口海岸的响应26

3.4 河口海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28

3.5 河口海岸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30

3.6 利用对策和建议31

第二篇 中国河口海岸的基本特征33

4.中国古代海岸变迁33

4.1 大理冰期以前33

4.2 大理冰期以后36

5.历史时期的中国海岸50

5.1 下辽河海岸的历史变迁51

5.2 渤海湾海岸的历史变迁54

5.3 苏北海岸的历史变迁58

5.4 长江河口和长江三角洲的历史变迁61

5.5 钱塘江河口和杭州湾的历史变迁66

5.6 珠江三角洲的历史变迁72

5.7 我国主要基岩海岸的历史变迁76

6.中国海岸动力与海岸地貌80

6.1 控制海岸发育的主要因素80

6.2 现代海岸地貌84

7.中国河口三角洲96

7.1 黄河三角洲96

7.2 滦河三角洲97

7.3 长江三角洲98

7.4 钱塘江口杭州湾100

7.5 珠江三角洲和韩江三角洲101

8.中国海滨沼泽与海岸潟湖102

8.1 海滨沼泽102

8.2 中国海滨沼泽104

8.3 海岸潟湖114

9.近年来中国河口生态变化与对策——以长江口为例116

9.1 近年来长江口生态环境变化117

9.2 对长江河口治理的意见122

第三篇 典型河口与海岸127

10.中国典型河口基本水文特征分析127

10.1 长江河口128

10.2 黄河河口130

10.3 珠江河口132

10.4 钱塘江河口133

11.长江河口135

11.1 长江河口及其邻近海域的自然环境135

11.2 长江三角洲江口段的地形发育145

11.3 长江三角洲的地貌发育156

11.4 2000年来长江河口发育模式178

11.5 长江河口及其水下三角洲的发育185

11.6 南京与吴淞间长江河槽的演变过程199

11.7 浏河新港区上下游河段河槽演变分析220

11.8 长江河口拦门沙及其水下三角洲的动力沉积、演变253

11.9 长江口南汇嘴近岸水域泥沙输移途径274

12.钱塘江河口及杭州湾280

12.1 杭州之地文280

12.2 钱塘江河口沙坎的形成及其历史演变294

12.3 钱塘江河口段的泥沙移运与河槽变形308

13.鸭绿江河口及辽河口329

13.1 鸭绿江河口的水文、泥沙特征329

13.2 鸭绿江河口河槽演变分析336

13.3 辽河河口特征及物质来源342

13.4 辽河口的河槽变化及对回淤问题初步探讨345

14.渤海湾淤泥质海岸351

14.1 海岸的形成过程352

14.2 控制渤海湾海岸剖面塑造的动力因素355

14.3 渤海湾第四纪沉积物特征及海岸地貌特征359

14.4 海岸平衡剖面的塑造过程363

15.杭州湾动力地貌372

15.1 杭州湾地形述要372

15.2 杭州湾的形成过程380

15.3 杭州湾地貌形态特征384

15.4 杭州湾动力条件386

15.5 杭州湾泥沙流运动389

15.6 杭州湾的地貌变形395

第四篇 中国河口海岸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401

16.中国海岸带调查401

16.1 对全国海岸带调查意见401

16.2 对综合考察海涂资源与合理利用海涂资源的建议405

16.3 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温州试点411

16.4 上海市海岸带和海涂资源开发利用428

16.5 上海市海岸带和海涂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经验438

16.6 上海促进海洋产业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446

17.关于我国河口和海岸带资源开发的设想451

17.1 2000年我国海岸带资源开发的战略设想451

17.2 关于我国河口海岸资源开发问题458

17.3 长江河口在经济发展中的区域优势461

17.4 为5亿人寻找生存空间467

18.土地资源开发470

18.1 开发浅海滩涂资源,拓展我国的生存空间470

18.2 关于曹娥江河口滩地围垦的意见475

18.3 长江口深水航道工程疏浚土修建人工岛487

18.4 滩涂、湿地利用与保护的协调发展探讨——以上海市为例493

19.淡水资源开发502

19.1 水的畅想502

19.2 把长兴岛建成上海的水源岛504

19.3 建设没冒沙生态水库、开拓上海市的新水源516

20.水运资源开发520

20.1 21世纪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港口群建设构想520

20.2 大、小洋山邻近海域的自然条件与深水港建设529

20.3 舟山群岛港口发展有广阔前景533

20.4 南通港的选址与建设537

20.5 海口综合枢纽港建设的构想542

21.研究海岛,开发海岛,发展岛屿经济550

21.1 全国海岛资源综合调查——21世纪我国海洋开发的前奏550

21.2 崇明岛发展定位初探553

21.3 长江河口三岛开发的优势、问题和决策555

第五篇 河口、水系和洼地的治理与重大工程对河口的影响562

22.长江河口治理563

22.1 试论长江河口治理563

22.2 南支的整治567

22.3 北港开发和整治的初步意见579

22.4 南支三沙治理584

22.5 长江河口治理的关键和原则587

22.6 围垦在长江河口治理中的作用595

22.7 长江河口的航道治理598

22.8 长江河口的治理——过去、现在和未来605

23.钱塘江河口、淮河水系及洼地治理621

23.1 钱塘江河口治理621

23.2 淮河水系综合治理与流域减灾脱贫系统工程研究630

23.3 洼地与洪水644

24.重大工程对河口的影响669

24.1 三峡工程对长江河口的影响与对策669

24.2 南水北调(东线)对长江河口生态环境影响和对策689

24.3 长江口重大工程与上海市持续发展700

第六篇 沿岸工程与水运工程706

25.河口海岸侵蚀的防治706

25.1 崇明施翘河深潭的治理706

25.2 人工水草试验工程722

26.南汇嘴人工半岛工程727

26.1 南汇嘴地区水文沉积特性及地貌演变729

26.2 人工半岛对沉积动力环境影响分析731

27.滩涂水库工程734

27.1 两库并存、多库联动734

27.2 关于尽快开展没冒沙生态水库前期工作的建议740

28.水运工程741

28.1 论上海港的发展战略问题741

28.2 港区和航道选择748

29.上海浦东机场东移及九段沙生态工程837

29.1 建议将上海浦东机场移至海堤之外潮滩上837

29.2 浦东国际机场东移与九段沙生态工程研究838

第七篇 有关基础研究的问题849

30.河口地貌分异与拦门沙形成过程849

30.1 平原河槽849

30.2 河口——以长江河口为例857

30.3 拦门沙896

31.河口微地貌903

31.1 层理褶皱903

31.2 波痕909

32.盐淡水交汇在河口过程中的作用918

32.1 盐淡水混合的类型918

32.2 盐淡水混合和河口物质的沉积作用922

32.3 利用盐淡水交汇的规律改善河口的回淤问题924

第八篇 研究方法与监测技术927

33.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总则927

33.1 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的性质、任务、范围和重点927

33.2 海岸带调查的内容928

33.3 海岸带调查应提交的成果、准备工作及相关要求929

33.4 测站的布设、定位与编号930

33.5 海岸带工作要求和成果提交931

34.浅滩地貌试验工作的意义与方法932

34.1 浅滩地貌监测933

34.2 经验与教训944

35.河口调查规范946

35.1 意义、范围与要求946

35.2 河口区水文工作948

35.3 河口沉积调查951

35.4 河口地貌调查954

35.5 河口调查总结961

36.河口海岸动力地貌学发展及方法论962

36.1 论河口海岸部门地貌学的发展途径962

36.2 河口海岸动力地貌学创立发展的方法论基础976

37.为学之道——贵在坚持、贵在创新984

37.1 为学之道——首在定位984

37.2 为学之道——贵在坚持986

37.3 为学之道——贵在创新987

主要参考文献990

后记1005

寄语1006

致谢1008

作者大事记100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