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作物栽培学 北方本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作物栽培学 北方本 上
  • 河南省中牟农业学校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农业出版社
  • ISBN:7109004724
  • 出版时间:1979
  • 标注页数:295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30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作物栽培学 北方本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作物栽培学的意义和任务1

目录1

第二节 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2

一、我国农业生产的悠久历史及珍贵遗产2

二、我国农业生产概况2

三、实现农业现代化3

第三节 农业“八字宪法”4

第四节 农作物的分类与分布6

一、农作物的分类6

二、农作物的分布7

一、土壤耕作的概念9

二、土壤耕作的意义9

三、土壤耕作的任务9

第一节 土壤耕作的概念、意义和任务9

第二章 土壤耕作9

第二节 土壤耕作对土壤主要性状的调节10

一、耕作对土壤水分状况的调节10

二、耕作对土壤养分状况的调节10

三、耕作对土壤空气状况的调节11

四、耕作对土地热状况的调节11

一、深耕的作用12

第三节 深耕12

五、耕作对土壤团粒结构的调节12

二、深耕的原则14

三、伏耕、秋耕和春耕15

四、深耕的工具和方法15

五、耕地质量要求及检查16

第四节 土壤的表土耕作17

一、浅耕灭茬17

二、耙地17

四、镇压19

三、耱(耢)地19

五、中耕培土20

第五节 深松耕法和免耕法21

一、深松耕法21

二、免耕法22

第三章 小麦24

第一节 概述24

一、小麦生产的重要性24

二、栽培简史及生产概况24

三、小麦的分布和麦区的划分27

第二节 冬小麦30

一、生长和发育30

二、栽培技术64

第三节 春小麦94

一、生长和发育94

二、栽培技术116

第四章 水稻137

第一节 概述137

一、水稻在粮食生产中的重要意义137

二、生产概况137

第二节 栽培的生物学基础141

一、水稻的生育期141

二、水稻的生育规律141

第三节 育秧159

一、水稻育秧的意义及育秧技术的发展159

二、培育壮秧159

三、防止烂秧171

第四节 本田栽培管理172

一、深耕细整,施足基肥,打好水稻高产的基础172

二、栽插与合理密植177

三、本田管理181

四、适时收割,细收细打188

第五节 直播稻的栽培189

一、生育特点189

二、栽培技术189

第六节 杂交水稻栽培要点193

一、杂交水稻的特征特性193

二、杂交水稻的栽培特点194

第五章 玉米196

第一节 概述196

一、发展玉米生产的意义196

二、分布及生产概况196

第二节 栽培的生物学基础198

一、玉米的生长与发育198

二、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213

一、我国北方地区玉米栽培制度220

第三节 栽培技术220

二、深耕整地221

三、玉米的间作与套作223

四、增施基肥223

五、浇足底墒水225

六、合理密植225

七、适时种好,保证全苗232

八、夏玉米的育苗移栽237

九、加强田间管理,争取棵壮穗大237

十、适时收获246

第四节 倒伏、空秆与缺粒246

一、玉米的倒伏246

二、玉米的空秆248

三、玉米缺粒及其防止249

一、高粱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的地位250

二、栽培历史和生产概况250

第一节 概述250

第六章 高粱250

三、分布和产的区划分251

第二节 栽培的生物学基础253

一、高粱的生长发育特性253

二、高粱体内的有毒物质261

三、施用基肥262

二、整地262

一、选地选茬262

第三节 栽培技术262

四、播种263

五、育苗移栽265

六、合理密植266

七、田间管理267

八、收获贮藏269

九、再生高粱的和用270

二、起源、分布及生产概况271

一、谷子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271

第七章 谷子271

第一节 概述271

第二节 栽培的生物学基础272

一、生育期272

二、生长发育特性272

第三节 春谷栽培技术278

一、作好播前准备工作278

二、适期播种282

三、合理密植284

四、提高播种技术284

五、田间管理286

六、适时收获291

第四节 夏谷栽培技术292

一、发展夏谷的重要意义292

二、夏谷的生育特点292

三、夏谷的栽培技术29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