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民间文化与新时期小说【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民间文化与新时期小说
  • 黄永林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065878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31页
  • 文件大小:55MB
  • 文件页数:348页
  • 主题词:小说-文学研究-中国-当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民间文化与新时期小说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民间”意义的现代阐释1

第一节 地域空间的民间1

一、乡村乡民的民间1

二、都市市民的民间4

第二节 社会范畴的民间9

一、民间是一个政治的概念9

二、民间是一个发展的概念13

第二章 民间精神与民间文化17

第一节 民间精神的基本品格17

一、生存欲望精神18

二、自发自为精神20

三、批判创造精神24

第二节 民间文化的主要特征26

一、广义民间文化与狭义民间文化26

二、民间文化的主要特征29

第三章 民间理性与作家写作39

第一节 作家写作立场的民间理性39

一、启蒙民众的民间理性41

二、回归民间的民间理性42

三、反思批判的民间理性44

第二节 作家写作范式的民间理性47

一、二元对立的形象塑造模式48

二、民俗背景的典型环境模式50

三、民间故事的叙事结构模式52

四、故事母题的叙事内容模式57

五、生动形象的民间语言模式62

第四章 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65

第一节 民间文学与通俗文学的分野66

一、生产主体:集体—个体66

二、消费主体:农民—市民67

三、传播媒介:口头—书面70

四、主要功能:实用—娱乐74

五、发展历史:古老—年轻78

第二节 精英文学与通俗文学的分野84

一、精英文学追求传统理性,通俗文学追求世俗理性84

二、精英文学崇尚永恒价值,通俗文学祈盼市场流通87

三、精英文学注重自我表现,通俗文学注重读者需求90

四、精英文学重视社会作用,通俗文学重视娱乐功能93

五、精英文学重视文学创新,通俗文学注重传统继承95

第三节 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互动99

一、民间文学向作家文学的转化99

二、作家文学向民间文学的转化102

三、从民间来,经过作家加工后又回到民间的循环103

第五章 民俗文化与新时期小说107

第一节 民俗文化在新时期小说中的作用107

一、揭示作品主题,使之更加含蓄深刻108

二、再现历史背景,使之更加真实丰富112

三、烘托典型环境,使之更加绚丽多姿115

四、塑造人物形象,使之更加立体生动120

第二节 新时期小说中民俗化倾向形成的原因123

一、个人原因:作家对民俗文化的深刻体验123

二、社会原因:时代对民族精神的强烈需求126

三、文化原因:文学对民族传统的迫切追寻129

第六章 神秘文化与新时期小说133

第一节 新时期小说中神秘文化的运用133

一、神秘巫术事项的叙述133

二、神秘自然景观的描写137

三、神秘人生困惑的思考139

四、神秘象征手法的运用140

第二节 新时期小说重视神秘文化的原因142

一、国内“文化寻根”的兴起143

二、国外“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147

三、神话和神秘文化的魅力150

第七章 民间传说与新时期小说157

第一节 民间传说在新时期小说中的作用157

一、再现历史真实157

二、营造文化氛围162

三、突出民族性格165

四、彰显地域特色168

第二节 民间传说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与新时期小说170

一、民间传说的双重文化意义与新时期小说171

二、故事、传说的历史价值与新时期小说180

第八章 民间故事与新时期小说197

第一节 民间故事和小说的源流197

一、民间故事的源流197

二、小说的源流202

第二节 民间故事与中国小说的发展206

一、文言小说的发展207

二、白话小说的发展211

第三节 故事与情节214

一、民间故事的结构律215

二、小说情节 的结构模式216

三、超越故事结构的意义221

第四节 故事与时间222

一、叙事的时序225

二、叙事的时长228

三、叙事的频率231

第五节 故事与人物232

一、故事小说233

二、性格小说234

三、心理小说237

第九章 民间诗歌与新时期小说241

第一节 民间诗歌在新时期小说中的作用241

一、描写现实社会和表达民间立场,增强小说的现实性和民间性241

二、表现民族精神和再现历史内涵,增强小说的民族性和历史性248

三、凸显地域特色和提升语言韵味,增强小说的地域性和生动性258

第二节 新时期小说重视民间诗歌的原因264

一、从文学发展的历史来看,雅俗互动是一个必然的过程264

二、从文学创作的现状来看,回归民间是一个必然的选择265

第十章 民间语言与新时期小说271

第一节 民间语言在新时期小说中的运用272

一、方言俚语的运用272

二、比喻象征的运用275

三、生动口语的运用278

四、个性语言的运用281

第二节 民间语言在新时期小说中的作用284

一、增强小说的文化内涵284

二、增强小说的地域特色287

第三节 民间语言与新时期小说作家290

一、作家对民间语言的深刻体验290

二、作家对民间语言的改造提升293

第十一章 民间语言与20世纪中国文学297

第一节 早期的“白话文运动”,从“言文合一”的角度论述了民间语言的价值298

第二节 五四时期的“文学革命”,从“建立新文学”的角度指出了民间语言的意义301

第三节 五四时期的“歌谣学运动”,从保存民间文学的角度搜集民间语言303

第四节 三十年代的“文艺大众化”,从启蒙大众的角度反思民间语言306

第五节 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从服务大众的角度提出学习民间语言309

第六节 五十年代的“新民歌运动”,从普及民歌创作的角度学习民间语言311

第七节 八十年代后期的“寻根文学”,从发掘文化意义的角度运用民间语言314

主要参考文献319

后记32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