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计算机系统结构【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苏东庄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81
- 标注页数:426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43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计算机系统结构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1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1
2.2-1 运算器与运算方法1
1.1-1 由软件和硬件组成1
目录1
第一章 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基本概念§1 计算机系统与计算机系统结构1
前言1
1.1-2 计算机系统的多级层次结构2
1.2 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定义6
1.2-1 从程序设计者看6
1.2-2 从计算机设计者看8
1.2-3 要结合起来全面看8
1.2-4 器件、硬件、软件功能分配的演变11
1.3 计算机的分型与结构的关系12
1.3-1 按什么分型13
1.3-2 系统结构与分型15
§2 计算机系统结构发展的回顾16
2.1 Von Neumann型机器的结构特点16
2.2 计算机系统结构的某些进展17
2.2-2 通道与I/O处理机17
2.2-3 微程序20
§3 软件与应用对系统结构的影响22
3.1 程序的可移植性要求对结构的影响23
3.1-1 采用统一的高级语言23
3.1-2 系列机概念24
3.1-3 模拟与仿真30
3.2 应用对系统结构的影响33
3.2-1 多功能通用机概念34
3.2-2 吸收专用机系统结构的成果35
§4 器件的发展对系统结构的影响37
4.1 器件发展的简要回顾37
4.1-1 器件性能价格比的指数上升37
4.1-2 非用户片、现场片与用户片38
4.2 器件的发展对逻辑设计方法的影响41
4.3 器件的发展是推动系统结构前进的重要因素42
1.1-1 数据结构与数据表示46
1.1 设计系统结构首先要确定数据表示46
主要参考文献46
§1 数据表示46
第二章 指令与编址46
1.1-2 数据表示的确定50
1.2 浮点数基值的选择和下溢处理52
1.2-1 浮点数基值的选择52
1.2-2 浮点数的下溢处理57
1.3 自定义数据表示与向量数据表示59
1.3-1 自定义数据表示59
1.3-2 向量数据表示64
§2 地址形成66
2.1 逻辑地址空间与物理地址空间66
2.2 有效地址形成举例70
§3 指令系统72
3.1 指令格式的优化72
3.1-1 Huffman压缩概念73
3.1-2 操作码与指令字的优化表示75
3.2-1 IBM 370指令系统简介81
3.2 指令系统的分析81
3.2-2 指令系统的改进途径85
3.2-3 指令系统的发展95
§4 堆栈机器的结构特点102
4.1 堆栈数据结构及其实现102
4.2 算术表达式的求解104
4.2-1 逆波兰表示式104
4.2-2 堆栈机器的运算型指令和栈顶寄存器105
4.3 程序的调用与链接108
4.3-1 堆栈结构是实现程序调用的有效工具108
4.3-2 程序调用指令和返回指令110
4.4 堆栈型机器与通用寄存器机器的简单比较112
主要参考文献116
第三章 控制方式116
§1 重迭方式116
1.1 顺序解释方式116
1.2 重迭解释方式117
1.3 DJS-240机的相关处理119
1.3-1 指令相关的处理119
1.3-2 主存空间数相关的处理119
1.3-3 通用寄存器组的相关处理120
§2 流水方式123
2.1 基本概念123
2.1-1 从重迭到流水123
2.1-2 流水结构的分类124
2.2 主要性能及其分析128
2.2-1 吞吐率128
2.2-2 效率129
2.2-3 实例分析131
2.3 相关处理和控制机构133
2.3-1 局部性相关的处理133
2.3-2 全局性相关的处理136
2.3-3 流水机器的中断处理139
2.4 向量的流水处理140
3.1 引言144
§3 分布处理方式简述144
3.2 智能终端简介146
3.3 局部式分布处理系统结构简介148
主要参考文献152
第四章 输入输出系统152
§1 输入输出系统的发展过程152
§2 总线结构156
2.1-1 专用总线157
2.1 总线的类型157
2.1-2 非专用总线158
2.2 总线的控制方式160
2.2-1 集中式总线控制160
2.2-2 分布式总线控制162
2.3 总线的通讯技术164
2.3-1 同步通讯164
2.3-2 异步通讯164
2.4-1 数据宽度166
2.4 数据宽度与总线线数166
2.4-2 总线的线数167
§3 中断系统168
3.1 基本概念168
3.2 中断的分类和分级170
3.3 中断系统的软硬功能分配174
§4 通道176
4.1 基本概念176
4.1-1 通道的分类176
4.1-2 通道流量的分析180
4.1-3 通道系统的功能183
4.1-4 接口总线184
4.2 通道结构及其操作过程186
4.2-1 输入输出指令186
4.2-2 通道指令和通道程序189
4.2-3 输入输出中断191
4.2-5 通道的工作过程举例192
4.2-4 通道状态字192
§5 外围处理机197
5.1 基本概念197
5.2 CDC-CYBER170外围处理机I/O199
系统199
5.2-1 概述199
5.2-2 指令系统199
5.2-3 CYBER 170外围处理机的特200
点200
5.3 通道结构I/O系统与外围处理机结构I/O系统的简单比较203
主要参考文献206
第五章 存贮体系206
§1 引言206
1.1 存贮技术:容量、速度与价格的矛盾206
1.1-1 存贮器的基本要求206
1.1-2 主存和辅存207
1.1-3 价格问题210
1.1-4 主存容量、速度与CPU速度的关系212
1.2-1 存贮体系的形成与发展214
1.2 存贮体系原理214
1.2-2 存贮体系的基本要求和性能评价218
1.3 并行主存系统221
1.3-1 并行访问多字221
1.3-2 m体并行交叉存取222
1.3-3 模m的大小与转移概率λ及吞吐量的关系224
1.3-4 多端存贮器227
1.4 相联存贮器227
§2 程序的局部性与定位229
2.1 程序的局部性和工作区229
2.2 程序的定位231
2.3 分段与分页232
2.3-1 段式233
2.3-2 页式235
2.3-3 段式和页式的比较236
2.3-4 段页式237
§3 地址的映象与变换239
3.1 全相联映象及其变换240
3.2 直接映象及其变换242
3.3 组相联映象及其变换243
3.4 段相联映象246
3.5 对标志表的分析246
3.6 散列(Hashing)概念在地址变换中的应用247
§4 替换算法及其实现249
4.1 替换算法的分析249
4.1-1 几种替换算法249
4.1-2 堆栈型替换算法的特点252
4.2 替换算法的实现254
4.2-1 使用位法254
4.2-2 堆栈法256
4.2-3 比较对法257
§5 虚拟存贮器259
5.1 虚拟存贮器原理259
5.1-1 虚地址到辅存实地址的变换259
5.1-2 多用户虚拟存贮器260
5.1-3 虚拟存贮器工作的全过程262
5.1-4 快表与慢表264
5.2 影响虚拟存贮器某些指标的因素268
5.2-1 主存空间利用率269
5.2-2 主存的命中率270
§6 Cache存贮器272
6.1 基本结构272
6.2 影响“Cache-主存”层次性能的因素275
§7 主存保护与主存控制部件278
7.1 主存保护278
7.2 主存控制部件281
主要参考文献283
第六章 可靠性技术283
§1 基本概念283
1.1 故障的类别及产生的原因283
1.2 冗余技术285
2.1 故障定位测试法289
§2 故障诊断289
2.1-1 D算法291
2.1-2 布尔差分法294
2.2 微诊断法295
§3 误差校正码297
3.1 线性分组码298
3.1-1 线性分组码及其生成矩阵298
3.1-2 距离、重量和纠错能力299
3.1-3 一致校验矩阵与伴随式301
3.1-4 海明码与推广海明码303
3.1 循环冗余码在磁带机中的应用305
§4 可靠性模型和分析309
4.1 可靠性模型309
4.2 可靠性分析的例子311
4.3 冗余结构的可靠性分析314
4.3-1 备件替换冗余系统314
4.3-2 N模冗余系统315
4.3-3 混合冗余结构316
§5 容错技术应用举例318
主要参考文献322
第七章 多机系统322
§1 计算机系统结构中并行性的发展和多机系统类型322
1.1 计算机系统结构中并行性概念的发展322
1.1-1 并行性的广义理解322
1.1-2 计算机系统结构向并行处理系统发展的途径和趋势323
1.2 多机系统的特性325
1.2-1 多机系统的耦合度325
1.2-2 多处理机的特性和优点326
1.3 多机系统的分类327
1.3-1 按并行性等级分类327
1.3-2 与其它分类法的比较329
§2 并行处理机330
2.1 并行处理机的特点与组成330
2.1-1 并行处理机的工作原理和组成330
2.1-2 并行处理机的专用性特点331
2.2-1 ILLIACⅣ的结构原理332
2.2 阵列处理机的结构332
2.2-2 处理单元333
2.2-3 控制部件334
2.2-4 阵列存贮器335
2.3 阵列处理机的算法举例335
2.3-1 有限差分问题336
2.3-2 矩阵问题336
2.3-3 累加和338
2.4 并行处理机的近期发展339
2.4-2 MPP位平面阵列处理机340
2.4-3 BSP科学处理机342
2.5 SIMD计算机的互连网络345
2.5-1 互连网络问题的重要性345
2.5-2 单级互连网络345
2.5-3 循环互连网络和多级互连网络348
2.4-1 阵列处理机的评价349
§3 多处理机352
3.2 多处理机硬件系统结构353
3.1 多处理机与并行处理机的区别353
3.2-1 总线结构354
3.2-2 交叉开关结构356
3.2-3 多端口存贮器结构357
3.2-4 开关枢纽结构357
3.3 程序并行性359
3.3-1 算术表达式的并行运算359
3.3-2 递归程序的并行性361
3.3-3 程序并行性的分析364
3.4-1 并行任务的派生与汇合366
3.4 并行进程的控制和调度366
3.4-2 同步与互斥369
3.4-3 资源分配和进程调度371
主要考参文献377
第八章 描述与评价377
§1 硬件描述语言377
1.1 什么是硬件描述语言377
1.2-1 CDL描述符379
1.2 计算机设计语言CDL379
1.2-2 用CDL描述一台计算机383
1.2-3 用CDL描述一台微程序计388
算机388
1.2-4 CDL语言在设计数字系统392
中的应用392
1.2-5 模拟测试394
1.3 交互式计算机图形语言399
§2 性能评价407
2.1 前言407
2.2 评价计算机系统的步骤410
2.3 计算机系统的性能指标411
2.4 评价研究的分类414
2.5 评价技术简述415
2.6 对系统结构的评价416
2.6-1 评分法416
2.6-2 典型程序法422
热门推荐
- 130056.html
- 3132358.html
- 806491.html
- 1894308.html
- 3213537.html
- 2700598.html
- 3576003.html
- 2496975.html
- 921581.html
- 14675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725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774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488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63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240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305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01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635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406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28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