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家训大全 中国古典【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陈君慧著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
- ISBN:9787531731788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590页
- 文件大小:187MB
- 文件页数:606页
- 主题词:家庭道德-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华家训大全 中国古典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颜氏家训3
卷第一 序致 教子 兄弟后娶 治家3
序致第一3
教子第二4
兄弟第三9
后娶第四11
治家第五15
卷第二 风操 慕贤21
风操第六21
慕贤第七39
卷第三 勉学43
勉学第八43
卷第四 文章 名实 涉务63
文章第九63
名实第十77
涉务第十一81
卷第五 省事 止足 诫兵养生 归心84
省事第十二84
止足第十三89
诫兵第十四91
养生第十五92
归心第十六95
卷第六 书证105
书证第十七105
卷第七 音辞 杂艺 终制131
音辞第十八131
杂艺第十九137
终制第二十144
帝范148
帝范序148
一、君体篇150
二、建亲篇150
三、求贤篇153
四、审官篇154
五、纳谏篇156
六、去谗篇157
七、戒盈篇158
八、崇俭篇159
九、赏罚篇160
十、务农篇161
十一、阅武篇163
十二、崇文篇164
帝范后序165
温公家范168
治家168
祖176
父181
母182
侄189
兄190
弟193
夫198
妻201
妇211
妾213
乳母215
庭训格言220
防患未然 小心谨慎为上220
安若磐石 处变不惊221
采纳良言 闻过则改222
法令实施 身先士卒223
广开言路 体察民情223
消除悖逆 祸难上身224
恶有恶报 天理难容224
躬行实践 学以致用225
取长补短 无往不利225
熟读典籍 开卷有益226
少壮须努力227
汲汲求学 方有所成227
只有实践出真知228
一米一线 当思来之不易229
尽心尽德才能尽孝229
熟读《孝经》恪守孝道230
体贴君亲 忠出至诚230
儿孙绝不可好酒贪杯231
邪正善恶 观眼即知232
诫儿孙不可回顾斜视233
少成若天性 习惯成自然233
污秽之言 勿轻出自口234
条件不同 肠胃各异234
饮水卫生 养身之重235
得人心者得天下235
罚不附近 赏不遗远236
乱世中仁者才能真正无敌236
治心关键 首当克己237
忠言逆耳利于行238
偏好一艺 必为所溺238
有错能改 皆不当罪239
精通良方 治病救人239
用药贵在与病相宜240
养生之道 贵在饮食240
造屋以居住适宜为准241
有德之人见于细小241
圣人兴之事与古合243
古乐今曲 太和为本243
创业难 子孙不可易视244
不好奇物 养志修性245
学以致用 读书至要245
不忍舍处 方是得书真味246
进德修业 须从读书起246
修学尤不可半途而废247
一日之功 一日之益248
日进日新可谓盛德248
志于学乃圣人第一义249
敢于承担责任249
以恕存心 以敬处世250
深思熟虑 无憾无悔250
凡天下事 不可轻忽251
防微杜渐 处处留心252
身体力行不可懈慢252
人命关天 审之必详253
《书经》大法 从政必读253
存心养性莫过于读书255
兴观群怨 学《诗》为要255
《易经》不可轻易视之256
勤学好问 遍求名师258
善用下人 各负其责258
赏罚适度 方能御下259
但能心静即身凉259
食宜清淡 至老犹健260
蔬果熟后方可食260
酒乱身心 能饮不饮261
酒乱德性 不可不节262
顺适为安自然为孝263
至德要道莫如尽孝264
凡事究其本意264
事之美 莫过于良言善行265
教子必严饬始善265
勤可持家 俭可养廉266
一丝一缕 来之不易267
以俭朴为乐 以知足为荣267
一人治天下 不能天下奉一人268
雷雨大作 莫躲树下269
己不能 勿断人之是非269
制器定音 考古准今270
袁氏世范273
第一 睦亲273
性不可以强合273
人必贵于反思274
父子贵慈孝275
处家贵宽容276
父兄不可辩曲直277
人贵能处忍277
亲戚不可失欢278
家长尤当奉承278
顺适老人意279
孝行贵诚笃279
人不可不孝280
父母不可妄憎爱281
子弟须使有业282
子弟不可废学283
教子当在幼283
父母爱子贵均284
父母常念子贫285
父母多爱幼子285
舅姑当奉承286
同居贵怀公心287
同居长幼贵和288
兄弟贫富不齐288
分析财产贵公当289
同居不必私藏金宝290
兄弟贵相爱291
同居相处贵宽292
友爱弟侄292
和兄弟教善293
背后之言不可听294
亲戚不宜频假贷294
亲旧贫者随力周济295
子弟贪缪勿使仕宦297
家业兴替系子孙298
男女不可幼议婚298
议亲贵人物相当299
媒妁之言不可信299
分给财产务均平300
遗嘱公平维后患300
遗嘱之文宜预为301
第二 处己302
人之智识有高下302
处富贵不宜骄傲302
礼不可因人分轻重303
穷达自两途304
世事更变皆天理304
人生劳逸常相若305
忧患顺受则少安306
谋事难成则永久306
性有所偏在救失307
人行有长短308
人不可怀慢伪妒疑之心308
人贵忠信笃敬309
厚于责己而薄责人310
处事当无愧心310
为恶祷神为无益311
公平正直人之当然312
悔心为善之几312
恶事可戒而不可为313
小人当敬远313
老成之言更事多314
君子有过必思改314
言语贵简当315
觉人不善知自警315
正己可以正人316
浮言不足恤316
谀巽之言多奸诈317
凡事不为已甚318
言语虑后则少怨尤318
与人言语贵和颜319
与人交游和易320
才行高人自服320
居官居家本一理321
小人难责以忠信321
衣服不可侈异322
礼义制欲之大闲322
见得思义则无过323
子弟当谨交游324
兴废有定理324
节用有常理325
居官与居家326
周急贵乎当理327
不可轻受人恩327
受人恩惠当记省328
报怨以直乃公心328
暴吏害民必天诛329
民俗淳顽当求其实330
第三 治家330
宅舍关防贵周密330
山居须置庄佃331
夜间防盗宜警急331
防盗宜巡逻332
夜间逐盗宜详审332
富家少蓄金帛免招盗333
防盗宜多端333
刻剥招盗之由334
失物不可猜疑334
睦邻里以防不虞335
火起多从厨灶336
焙物宿火宜儆戒336
田家致火之由336
致火不一类337
小儿不可带金宝337
小儿不可临深338
亲宾不宜多强酒338
仆厮当取勤朴339
轻诈之仆不可蓄339
人物之性皆贪生340
求乳母令食失恩341
钱谷不可多借人341
债不可轻举342
税赋宜预办342
造桥修路宜助财力343
起造宜以渐经营343
朱子家训352
许汝霖家训352
序篇352
一、宴会篇353
二、衣服篇354
三、嫁娶篇355
四、凶丧篇357
五、安葬篇358
六、祭祀篇360
圣谕广训363
圣谕广训序363
一、敦孝弟以重人伦364
二、和乡党以息争讼367
三、重农桑以足衣食369
四、尚节俭以惜财用372
五、隆学校以端士习374
六、黜异端以崇正学376
七、讲法律以儆愚顽379
八、明礼让以厚风俗381
郑板桥家书385
雍正十年杭州韬光庵中寄舍弟墨385
焦山读书寄四弟墨386
焦山别峰庵雨无事寄舍弟墨388
仪真县江村茶社寄舍弟390
焦山双峰阁寄舍弟墨393
淮安舟中寄舍弟墨394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395
诫弟“务农”397
李鸿章家训401
致兄弟401
阅读经典研寻义理401
练书法应博采众长402
不必多写 只须有恒402
读书日久 自然受益403
诫弟自强自立403
修学不外乎是一个“恒”字404
术业有专攻405
练书应探寻本原406
知恩图报周济亲族409
做文章应讲究含蓄雍容410
劝弟勿将功名存于心411
凡事须经磨难方能成功411
养生之术,不可不谈412
谕子侄415
读书作文宜从记叙文开始415
读文章须一气读完416
求学须有恒心 适时学西文417
民族须振兴 落后必挨打418
法度当随时势为变迁420
身病,志气不少衰422
张之洞家训424
一、立身处世当以忠孝为先424
二、刻苦求学 勿沾恶习426
三、求学当以节俭为第一要义429
四、旧学为体 新学为用431
历代家训精华选编434
曹操家训434
一、诸儿令434
二、诫子植435
三、曹植私出开司马门下令435
四、内戒令436
五、遗令437
赵光义家训438
一、饬戒皇后438
二、敦劝子弟439
王演畴家训440
一、期会款式440
二、讲约规条441
三、周咨族众442
四、讥察正供442
五、平情息讼443
六、矜恤孤苦444
七、禁戢闲谈445
李暠家训446
一、手令诫诸子446
二、勖诸子448
张英家训448
一、天道造物,必无两全449
二、砚以世计,墨以时计,笔以日计450
三、一言一动皆思益人451
遗诏敕刘禅&刘备452
诫子孙&韦玄成453
诫子文理兼通&严复454
诫子旅游要具备历史、地理知识&严复456
知足常乐&白居易458
敕子冀等&梁商459
诫子崧&徐勉460
遗令诫子孙&姚崇464
谕诸孙&朱舜水466
诫子“孝顺”&杨继盛468
诫子周济“同族贫寒”&杨继盛471
诫子“孝以事亲”&李应升472
论劳逸&敬姜474
不能忠清,何以戴天履地&崔卢氏475
通礼&郑泳476
敕子胤&赵咨478
只有勤学才能成为有用之才&韩愈481
舍不为坛&公孙侨482
希圣者昌,踵弊者亡&徐皇后483
诫子用功读书&左宗棠484
郑氏规范&郑大和488
为人应努力立志求学&王守仁490
家诫&嵇康492
旦必读书&叶梦得494
诫外甥&诸葛亮495
诲侄等事&元稹496
庭诰&颜延之499
诲学说&欧阳修501
训子书&徐媛501
与子书&洪亮吉503
诫子书&王修506
与子俨等疏&陶渊明507
诫子&东方朔509
诫子歆书&刘向510
训子孙遗令&王祥511
诫子益恩书&郑玄513
放翁家训&陆游515
诫兄子严、敦书&马援516
为学一首示子侄&彭端淑517
命子迁&司马谈519
福州五戒&蔡襄520
手敕太子&刘邦522
教子务农&霍韬524
家训&柳玭525
教子语&家颐528
诫子孙&邵雍529
诫子书&羊祜531
要向先贤学习,要以先贤为榜样&吕本中532
诫子学稼&林则徐538
诫子侄诗&范质540
诫诸子及弟侄&范仲淹542
诫子孙&贾昌朝544
为人必须勤学、节俭和善于待人接物&吕祖谦546
俭可助廉,恕可成德&范纯仁548
名节攸关,不可权宜行事&瞿式耜549
临行诫子孙&杨椿551
示曜云两侄&倭仁553
示曜侄&倭仁557
与子寅书&胡安国558
谕子&魏禧560
诲子&唐甄561
谕侄&万斯同563
为学须专一&章学诚565
与长子受之&朱熹566
训子“延师教子”&张履祥568
示尚儿及淳、溥两孙&孙奇逢570
语子立雅&孙奇逢572
戒奢侈,崇俭实&彭玉麟573
要钱多何用&彭玉麟574
诫女不畏吃苦&俞樾575
诫子弟崇厚德&庞尚鹏577
训子侄&傅山579
送仲弟文鼐入城读书序&梅文鼎581
与诸侄书&蒲松龄582
诫子弟“不求科名”&袁枚584
训子侄文&谢启昆587
热门推荐
- 3275406.html
- 1431058.html
- 572379.html
- 1002344.html
- 1785259.html
- 3194057.html
- 101604.html
- 2066636.html
- 3280752.html
- 19234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201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957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344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277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605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746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152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537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107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22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