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地质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环境地质学
  • 吴志亮主编 著
  • 出版社: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 ISBN:7562422885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197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0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环境地质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环境科学基础概念1

一、环境的概念1

二、环境的功能特性2

三、环境科学的分科与环境地学的位置及其分科5

四、中国的环境问题6

(一)城市环境问题7

(二)自然环境存在的问题11

五、为什么要研究环境地质12

思考与练习14

一、只有一个地球15

第二章 地球环境基础概念15

二、地球历史演化与环境16

(一)地球的大小与构造16

(二)地壳的演化与物质组成19

(三)地质历史上重要的生物绝灭事件与环境21

三、人口、资源与环境27

(一)人口剧增对环境的压力27

(二)我国的人均资源28

(三)可持续发展战略30

思考与练习31

二、环境地质学的研究内容32

第三章 环境地学中的一些基础概念32

一、环境地质学的发展32

三、环境地质研究的方法33

(一)野外调研与实地监测34

(二)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方法34

(三)现代分析测试技术34

(四)非线性科学的理论与方法35

(五)环境地质图编制35

(六)综合评价预测36

(七)实时监测、建立GIS环境地质信息管理系统36

(一)地质环境37

四、地质环境与环境地质概念37

(二)环境地质38

五、有关的名词概念39

思考与练习40

第四章 地质灾害与防治41

一、地质灾害基本概念41

二、地震与环境灾害42

(一)自然地震灾害42

(二)人类活动诱发的地震44

(一)滑坡灾害特征46

三、滑坡与环境灾害46

(三)地震效应46

(二)滑坡的激发机制48

(三)滑坡的调研与防治对策52

四、泥石流与环境灾害53

(一)泥石流灾害特征53

(二)泥石流类型53

(三)泥石流的调研与防治措施54

五、河湖变迁与环境灾害55

六、海岸地质灾害57

(一)海平面上升的环境危害57

(二)海啸与风暴潮的环境危害58

七、冻土的冻胀融陷与环境灾害59

思考与练习59

第五章 土壤环境、土壤污染与防治60

一、土壤与土地的概念60

二、土壤环境60

(一)土壤的形成、组成与质地分类60

(二)土壤的基本性质与功能62

三、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中的环境地质问题65

(一)土壤侵蚀65

(二)土地沙漠化66

(四)加强国土整治67

(三)土壤次生盐渍化67

(一)土壤污染概念与土壤背景值68

四、土壤污染与防治措施68

(二)污染源与污染物质69

(三)土壤受污染的主要途径69

(四)重金属元素对土壤-作物系统的污染70

(五)农药、化肥对土壤-作物系统的污染70

(六)污水灌溉土壤的利弊73

(七)土壤污染防治措施74

思考与练习75

(一)水在自然环境中的主要作用与水资源概况76

第六章 环境水文地质76

一、基本概念与研究范畴76

(二)水文地质环境和环境水文地质问题78

(三)环境水文地质学的定义及其分科78

二、地下水的类型及其相互转化79

(一)地下水的类型79

(二)地下水的相互转化80

三、包气带的组成及其水文地质环境功能82

(一)包气带的组成82

(二)包气带的水文地质环境特征82

(三)包气带的净化作用85

(四)包气带污染土层对地下水的间接污染86

四、地下水污染与污染途径87

(一)地下水污染的基本概念87

(二)地下水污染源的分类89

(三)地下水污染质的分类90

(四)地下水污染途径与污染方式91

五、地下水与人体健康94

(一)元素在健康人体内的分布94

(二)微量元素的营养价值与毒性96

(五)地下水污染与人体健康危害97

(三)微量元素的生理功能97

(四)元素存在状态及其组合的致病影响97

六、地下水污染的防治102

(一)地下水污染的防护措施102

(二)地下水污染的治理措施103

七、地下水环境质量与环境影响评价104

(一)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104

(二)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的原则与程序104

(三)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方法105

(四)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108

(五)土壤与沉积物环境质量评价109

思考与练习110

第七章 环境工程地质111

一、基本概念与研究范畴111

二、供水工程(水库)病险与防治111

(一)水库蓄水、向地下抽液诱发地震112

(二)蓄水、注水时诱发地震的机理112

(三)抽液诱发地震的机理113

(四)供水工程(水库)环境地质病险与防治对策113

三、地裂缝、地面沉降与岩溶地面塌陷114

(一)地裂缝的危害与防治115

(二)地面沉降的危害与防治117

(三)隐伏岩溶区地面塌陷危害与防治121

四、矿山开发塌陷与环境危害125

(一)自然平衡山体形态的改变与环境危害125

(二)区域水文地质环境的破坏128

(三)井下开拓的岩爆危害与诱发地震128

(四)矿山周边环境恶化与环境污染危害129

(五)矿山资源开发减量化,废石资源化与复垦技术130

思考与练习132

第八章 城市环境地质133

一、基本概念与研究范畴133

(一)城市化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134

二、城市兴衰的地质环境134

(二)制约城市发展的地质环境条件135

三、城市地质环境质量评价、预测与区划136

四、城市大气环境与综合治理138

(一)大气环境基础知识139

(二)大气质量标准与大气污染140

(三)大气主要污染源与污染物142

(四)城市化对气候的影响142

五、城市垃圾与废弃物处置场址选择146

(一)研究目的146

(五)城市空气环境的综合防治措施146

(二)城市垃圾与废弃物特性147

(三)城市垃圾与废弃物处理处置简介149

(四)城市垃圾、废弃物的安全排放与地质屏障技术发展趋势150

(五)有害废物安全排放场址的选址154

(六)放射性固体废物安全排放的选址与规划155

(七)固体废弃物的环境地质危害监测161

思考与练习163

第九章 环境地球化学164

一、基本概念与研究范畴164

(一)研究范畴164

(二)基本概念166

(一)克山病、大骨节病病区地球化学环境171

二、某些地方病的环境地球化学特征171

(二)心血管病与脑溢血病区地球化学环境174

(三)地方性甲状腺肿病区地球化学环境175

(四)氟病(地方性氟中毒)地球化学环境177

(五)癌症高发区的水文地球化学环境180

三、环境有机地球化学研究的进展183

思考与练习185

一、环境地质区划186

(一)环境地质区划的任务186

第十章 环境政策与决策186

(二)环境地质区划的内容187

(三)重视开发各种资源与保护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可持续发展187

(四)建立自然环境保护区188

二、环境地质图系的编制189

(一)环境地质编图的三原则189

(二)比例尺的选择190

(三)环境地质编图的步骤190

(四)建立全国性监测系统与数据库系统190

三、环境规划与环境法191

四、加强国际合作研究,提高全民减灾意识193

主要参考文献19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