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扬州评话发展史及海外影响【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肖淑芬,杨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7509797297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488页
- 文件大小:55MB
- 文件页数:50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扬州评话发展史及海外影响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章 扬州评话的历史发展9
第一节 中国说唱史简约回顾10
一 古代职业说唱的渐进10
二 唐宋民间说讲的兴盛14
三 明清区域评话的兴起23
第二节 扬州评话史发展纲要30
一 奠基:柳敬亭的艺术丰碑30
二 推进:300年的曲折进步38
三 发展:新中国的多维成就45
第二章 扬州评话的基本形态62
第一节 说讲的艺术62
一 简约的形式:服装与道具62
二 地方的风情:方言与俚俗70
三 灵动的表达:场面与角色72
第二节 评论的功能76
一 评论的维度77
二 评论的意义82
第三章 扬州评话的艺人队伍85
第一节 个体培养85
一 传统培养模式85
二 新型招生模式90
第二节 群体发展92
一 三皇会神位图的艺术定位92
二 传授系统的建立及其意义96
第四章 扬州评话的艺术风貌109
第一节 语言:灵动多变110
一 方言、官白、私白,自由流转111
二 方口、圆口、泼口,跌宕起伏113
第二节 表演:以微见著116
一 动作:画龙点睛117
二 口技:惟妙惟肖120
第三节 节奏:紧慢起落124
一 关子:有序进出124
二 形式:不拘一格128
第五章 扬州评话的重要流派134
第一节 王派《水浒》138
一 说表:细而不繁140
二 人物:丰润铺展143
三 语言:雅俗相融148
第二节 康派《三国》159
一 神韵舒放161
二 形韵雅致168
三 理韵通达171
第三节 龚门《清风闸》174
一 一线穿心:“串珠”式结构174
二 美丑对照:“辣子”型人物179
三 假托之举:亦庄亦谐的风格183
第六章 扬州评话的书目积累188
第一节 传统书目189
一 传统书目整理189
二 主要书目简况197
第二节 现代书目210
一 20世纪50~60年代的编创书目210
二 20世纪70~80年代的编创书目217
三 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编创书目222
第七章 扬州评话的话本整理224
第一节 评话与话本的区别224
一 口头性与书面性225
二 变化性与固定性226
三 现场性与离场性229
第二节 话本整理的成果232
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尝试233
二 第一次整理高峰239
三 第二次整理高峰248
第三节 话本整理的范式258
一 原生态整理259
二 双向性整理260
三 整合性整理266
四 改编性整理268
第八章 扬州评话的书场变迁272
第一节 书场的历史演变273
一 新中国成立前的书场273
二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时期的书场294
三 改革开放后的书场299
四 书场的格局303
第二节 书场的经营方式304
一 收银304
二 售票308
三 免费310
第九章 扬州评话的海外影响312
第一节 扬州评话的国际交流312
一 扬州文化的开放胸襟312
二 扬州评话的海外足迹315
第二节 丹麦学者易德波与扬州评话323
一 缘起:扬州方言的引力324
二 聚焦:扬州评话的魅力327
三 特点:学术思维的张力332
第三节 俄国学者李福清与扬州评话344
一 在民间文学传统中观照扬州评话346
二 在国际表演艺术中论说扬州评话351
三 在相关类别比较中研究扬州评话354
第四节 丹麦摄影师罗爱德的“扬州影像”356
一 “扬州影像”的分类359
二 “扬州影像”的特点369
第五节 美国作家赛珍珠与中国说书372
一 说书的陶冶积淀373
二 说书的理论探究379
三 说书的艺术追求383
第十章 扬州评话的听众旨趣389
第一节 “捧大碗”:个人期待视域的审美预期390
一 审美经验的储备391
二 艺术评价的介入395
第二节 “铁门槛”:公共期待视域的审美高度397
一 “宽”与“严”的引导取向398
二 “水”与“船”的制约关系409
第十一章 扬州评话的传承举要413
第一节 近年的基本现状413
一 影响因素413
二 式微态势415
第二节 传承的法律保障422
一 “非遗”的法律保护422
二 “非遗”的民间推动423
第三节 传承的多维途径424
一 专业与业余:人才养成424
二 书场与听众:与时偕行426
三 书目与创作:多类并举429
四 整理与研究:稳步推进429
第十二章 扬州评话艺人访谈录431
第一节 访老艺人431
第二节 访在职者455
参考文献460
附录一 扬州评话当代艺人表演照片464
附录二 扬州评话当代书场照片467
附录三 课题研究掠影471
后记486
热门推荐
- 361843.html
- 2837444.html
- 3200031.html
- 521056.html
- 2602693.html
- 2229101.html
- 1477704.html
- 2717817.html
- 1697799.html
- 7371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001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925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502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547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98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115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10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379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261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88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