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共党史若干问题纵横观【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郑德荣,王占仁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187600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89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31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共党史若干问题纵横观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自序1
共产国际篇3
第一章 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三次“左”倾错误的来龙去脉3
一、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左”倾错误5
二、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左”倾错误8
三、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左”倾错误12
第二章 共产国际在两次国共合作中的作用评析22
一、共产国际对两次国共合作建立的倡导和推动22
二、共产国际在指导两次国共合作中的右倾错误25
三、共产国际在两次国共合作中指导思想和领导方式上的差异27
四、两次国共合作期间中共与共产国际关系的变化30
第三章 共产国际与李立三“左”倾冒险错误分歧性质探析32
一、李立三“左”倾冒险错误,总体思想来源于共产国际32
二、共产国际与李立三“左”倾冒险错误的分歧,不是根本对立路线,而是策略性质37
三、共产国际既反对李立三“左”倾冒险错误,又扶持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领导上台42
第四章 20世纪30年代初的周恩来与共产国际46
一、贯彻共产国际七月指示,纠正立三错误46
二、共产国际恼怒立三,恩来蒙受不白之冤50
三、“照顾大局,相忍为党”53
第五章 共产国际与毛泽东领导核心地位的最终确立55
一、共产国际与战胜张国焘右倾分裂主义错误55
二、共产国际与战胜王明右倾投降主义错误59
三、共产国际与毛泽东领导核心地位的最终确立62
专题研究篇67
第六章 关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几个问题67
一、“土地革命战争”的历史特点67
二、关于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71
三、关于党的土地革命路线78
第七章 九一八事变论析85
一、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图谋与动因85
二、九一八事变引发的危机与后果88
三、九一八事变的沉痛教训与深刻历史反思91
第八章 宁都会议若干问题释疑95
一、关于宁都会议召开时间的更正问题95
二、关于宁都会议的中心议题97
三、关于宁都会议上毛泽东被排挤的情况99
四、关于周恩来奉命取代毛泽东红军领导职务的问题101
第九章 遵义会议与红军长征胜利104
一、遵义会议的召开104
二、遵义会议是党历史上的转折点108
三、夺取长征的伟大胜利113
第十章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与若干问题新思考119
一、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诸因素评析119
二、西安事变若干问题的新思考137
第十一章 毛泽东抗日战争的战略构想与顶层设计146
一、必须实行国共合作团结御侮,正确处理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的关系147
二、必须全民总动员,实行人民战争方针,正确处理抗战与民主的关系149
三、必须坚持长期抗战,实行持久战战略方针,正确处理战略与战役战术的关系151
四、必须以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新中国为目标,正确处理抗战与结束国民党一党专制,建立联合政府的关系154
第十二章 皖南事变与中国共产党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探析157
一、皖南事变爆发的深层次原因157
二、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未雨绸缪159
三、中国共产党处变不惊,成功应对163
四、皖南事变的历史启迪168
第十三章 抗日战争胜利是近代中华民族历史命运的转折点171
一、近代日本军国主义通过各种形式逐步蚕食、鲸吞中国,直至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71
二、面对凶狠、残暴的日本侵略者,中华儿女万众一心、誓死抗敌,赢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174
三、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彻底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177
四、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民主力量大发展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坚实基础178
五、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沉沦到崛起的历史转折179
第十四章 新中国诞生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82
一、真正实现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伟大开端185
二、成功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前提186
三、重新迈入世界强国行列的全新起点189
第十五章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三次历史性跨越的重大贡献192
一、上层建筑主体从剥削阶级统治到人民当家作主192
二、经济基础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暂短的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194
三、产业结构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畸形经济到主权国家的经济独立197
第十六章 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奋斗的历史本质202
一、开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建立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制度基础和政治保障203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取得重大成就,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体系,为由农业国到社会主义工业国奠定物质基础206
三、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科学发展,奔向小康,由比较落后的农业国逐步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08
四、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奋斗历史本质不变的根本保证是坚持党的性质始终如一,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永不停步210
特色道路篇217
第十七章 全面准确理解中国特色革命道路217
一、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科学内涵217
二、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改造道路221
三、中国特色革命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24
四、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理论价值226
第十八章 正确认识和评价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230
一、邓小平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评价231
二、邓小平对改革开放前三十年的准确分析和科学评价233
三、邓小平对两个历史时期关系论断的实质是继承、改革与创新235
第十九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问题241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根源与现实依据241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基础与指导思想243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进程与发展轨迹244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社会形态与基本特征246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理念与发展战略247
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模式比较与相关参照247
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时代价值与历史经验248
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领导核心与根本保证249
第二十章 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创新模式252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发展的历史由来和现实依据252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由来254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在当代中国的具体体现258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特征260
第二十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基本特征论析264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的必然264
二、基本特征的依据与实质266
三、基本特征的内容体系269
四、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基本特征的意义和价值272
第二十二章 党的十二大以来历届代表大会与中国道路的发展273
一、十二大、十三大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273
二、十四大、十五大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推进275
三、十六大到十八大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拓展277
参考文献283
后记287
热门推荐
- 3423678.html
- 2930850.html
- 1988812.html
- 536773.html
- 910189.html
- 1422833.html
- 762872.html
- 3293689.html
- 1353374.html
- 10174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783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409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380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334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755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195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902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333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337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75284.html